鹹寧網訊 鹹寧日報記者李嘉、通訊員盧晗華、孔江宏報導:元旦期間,通城縣大坪鄉內衝瑤族村,前來打卡的遊客接踵而至,紛紛在「中華古瑤第一村」迎賓門樓前合影留念。
「這個地方原是一座採石場,大片植被遭到破壞,道路損毀嚴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困擾群眾好多年。」內衝瑤族村黨支部書記胡金文說。
2018年5月,該縣將大坪鄉冷水井採石場作為試點示範,開展恢復治理。記者看到,經過治理後,冷水井採石場山體已經恢復植被,山坡被格構梁覆蓋,披上了「綠裝」,沿路山腳用壘石護砌,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現在的內衝瑤族村山更綠了,天更藍了,水更清了,人氣也旺起來了,好多老鄉回來就不想走了!」村民吳園英說。
據通城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大坪鄉冷水井礦山削方整形工程共開挖、外運土石方9600m3;擋土牆工程共完成596.75m3;格構工程完成了基槽開挖、錨杆成孔制安55根、格構梁鋼筋制安4538kg、模板制安287㎡;排水溝工程94m,綠化工程共栽植國槐630棵,移栽紅葉石楠296棵。
通城縣石南石料廠也是治理示範點之一。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石料廠已經完成場地碾壓3.2hm2(公頃),機械平整4799.253m3,共拆除建築物1268m3,棄渣外運423m3,買種植土1707m3,栽植紅葉石楠610棵。該兩處非煤礦山生態修復任務已基本完成,達到銷號要求。
與此同時,通城縣石南鎮虎巖養殖專業合作社已整體搬遷至賽公村16組,並將其虎巖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豬廠豬欄進行去功能化處理;將虎巖水庫周邊居民的生活汙水通過「廁所革命」進行汙水治理;對虎巖水庫進行清淤,並投放40噸生石灰(氧化鈣)對底泥進行消毒處理;蓄水後投放了鰱魚、鱅魚和青魚共5萬尾,因虎巖水庫庫區周邊為砂質土壤,不適宜種植陸生植物,所以未實施水生植物措施。去年8月、9月、10月已先後對虎巖水庫西北水域、東北水域和北面水域斷面進行水質監測,均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