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當兵,全家不餓——北洋海軍水兵的收入有多少

2020-12-22 文正斎

#清史探秘#

晚清的北洋海軍是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餘人。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強大艦隊。今天想聊聊其中水兵的收入。

北洋水師的水兵包括一二等炮手,正副水手頭,一二三等水手和一二三等練勇。他們都是清帝國政府的正式編制,海軍軍旗就是清帝國的國旗,其待遇非常優厚:

按上表所列,當年北洋水師水兵的待遇可是不低。以一個一等水手為例,除管吃、管住、管穿外,每月還有10兩餉銀。

當時的10兩銀子可以幹什麼呢?如果買房可買1間普通民居;買糧可買1500斤白面;賣肉可買150斤豬肉;買穿可買15匹布。真可謂一人當兵,全家不餓。

正因為如此,使得許多人託關係、走後門,想進入北洋水師。進入北洋水師的水兵也非常自豪。因為他們能夠憑藉一份不菲的餉銀,讓全家人過上吃穿不愁的生活。同時,作為北洋水師的家屬,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會高於周邊鄉鄰。

這也從一個則面反映出北洋水師真是用錢堆出來的。既然是用錢堆出來的,當然捨不得隨便拿出來用。甲午後期,在李鴻章設法保船、緣岸擊賊、不得出洋的指導方針下,北洋水師終迎來了全軍覆沒的結局

相關焦點

  •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啟動修繕在英北洋水師水兵墓
    人民網北京12月1日電 歷經百年風霜,位於英國聖約翰墓園的五座北洋水師故勇墓已經斑駁陸離、殘損嚴重。昨起,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宣布對墓地修繕啟動公募。 十九世紀末,清王朝風雨飄搖、國勢衰微。
  • 北洋水師5座水兵墓孤懸英國百年,中方出資啟動修繕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籌備,位於英國紐卡斯爾市的這處北洋水師水兵墓地,在英國當地時間6月21日開始啟動修繕工作。這是自1911年清末海軍將領重修後,106年來的首次修繕。據負責此次工程記錄和監督工作的英國北部華人企業家協會會長戚勇強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在開工之前,現場按照中國的傳統舉行了一個祭拜儀式,以示對先人的尊重。
  • 歷史的印跡|尋找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號
    在日本針對中國海軍進行武備發展時,北洋海軍建設卻因黨爭以及保守大臣的阻撓陷入停頓。日本兵哀嘆 定遠艦怎麼打不沉啊?中日的海上對決很快就來了。1894年9月17日中午,中日海軍主力在黃海相遇,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蒸汽鐵甲艦之間的海戰。
  • 長崎事件——北洋水師一次將日本海軍扼殺於搖籃的絕佳機會
    長崎事件本是北洋水師一次可以將日本海軍扼殺於搖籃的絕佳機會,卻被清政府白白地浪費了,更要命的是為幾年後的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水師的慘敗埋下了禍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當北洋水師停靠長崎碼頭的時候,日本人充滿了驚嘆、羨慕和憤恨等複雜情緒。當北洋水師靠岸後,船上的水兵到岸上登岸購物,因糾紛與日本警察發生了嚴重的鬥毆事件,並且上岸的北洋士兵損失慘重,且被日本警察關押,這樣事態就變大了。
  • 如果這名英國籍副提督不負氣離職,北洋水師不會全軍覆沒
    由於中國沒有現成的海軍管理人才,迫切需要從英國引進一批有豐富指揮經驗的海軍軍官。這樣,押運中國所購軍艦來中國的年輕海軍軍官琅威理就成為了清政府招攬的目標。清政府給其開出了月薪600兩紋銀的高薪加正二品總兵銜的(相當於英國的中將軍銜)高職位,條件不可謂不誘人。但是琅威理最終拒絕了這一邀請。什麼原因呢?原來琅威理向清政府開出了三個條件,當時的清政府做不到。什麼條件呢?
  • 甲午戰爭後,重建的北洋海軍實力如何?
    1888年,經過清廷多年的籌備,北洋海軍成立了。這支艦隊規模不小,主要戰艦達到了25艘,再加上輔助軍艦、運輸船等將近百艘。 北洋艦隊各主要的艦長以及高級軍官,幾乎全都是福州船政學堂畢業的,還曾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實習。
  • 北洋海軍,中國史上第一支叫作海軍的國家武裝,就其本質名不副實
    北洋海軍事實上只相當於西方國家海軍的一支艦艇部隊,和同時期日本海軍所屬的常備艦隊有幾分相似。北洋海軍的軍制,很大程度上沒有脫離同時期中國傳統綠營軍的模式。和當時綠營軍隊以提督為最高軍事首長的情況一樣,北洋海軍的全軍統帥為北洋海軍提督,軍中又尊稱為軍門。
  • 北洋水師的作死之路:「長崎嫖妓事件」,從此日本下狠心戰勝中國
    中日甲午戰爭之前,兩國是有過「衝突」的,不過,只是肢體衝突,後來也和平解決了,但沒過幾年,日本海軍就將北洋水師給滅了。 日本警察將鬧事的水兵抓了以後,而北洋艦隊居然將巨炮直接瞄準了長崎市區。這種舉動放於現在來看,是顯擺還是吃飽了撐的? 當時清廷的軍事力量究竟如何?看看籤的那麼多的喪權辱國條約,閉著眼睛都知道有多糟糕,但是,為何北洋水師有這種底氣,在人家家門口直接就將炮筒豎了起來呢?就四字:自滿、無知。從上到下,都以為自家有了這些鐵皮船,就可以橫行了。
  • 北洋水師往事
    15日,當450名中國水兵又空手上岸觀光時,遭到了大批全副武裝的日本警察和浪人的襲擊,最後客場作戰手無寸鐵的中國人死了8個,傷45人,日方死2人,傷27人。琅威理離開北洋水師後,太平天國的降將丁汝昌就獨自擔任了北洋水師提督,可丁軍門是個旱鴨子,陸軍的幹活,管了水軍之後為了加強業務學習,就先到英法德等國進修了一下,其實主要就是參觀遊覽。英國人走了之後,丁汝昌就更管不了那些中下級軍官了,北洋水師的訓練和管理水平直線下降,最後發展到很多艦長居然違反海軍的基本規定,晚上在岸上住。
  • 甲午海戰,北洋海軍的夾縫雁行陣
    此時, 丁汝昌選擇以「定遠」為旗艦,「定遠」便成了這次海戰中北洋海軍中樞所在的司令艦。指揮海軍作戰並不是丁汝昌的專長,他在艦上的角色類似於督軍,猶如日本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而身為翼長、總兵,又是旗艦艦長的劉步蟾是北洋海軍此次海戰的真正戰場指揮官。
  • 水兵都是「陸戰隊員」?毫無存在感的二戰蘇聯海軍,卻不可低估
    對於當時蘇聯海軍的戰鬥力,庫茲涅佐夫元帥曾經給予了如下真實評價:我們是沒來得及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也準備用最新式的裝備武裝我們的海軍。但是我們的海軍仍然是有戰鬥力的,有充分的決心與其他軍種並肩保衛祖國!確實蘇聯海軍也做到了,他們履行了保衛祖國的重要任務,但卻是在岸上!
  • 「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歌曲《軍港之夜》中的「年輕水兵」就...
    本人供圖18歲時如願成為一名水兵上世紀70年代,農村家庭的青年成為一名軍人是一件令全家甚至全村為之驕傲的事情。1976年,海軍到當時的安陽地區招兵,這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海軍首次在安陽地區招兵,消息迅速傳到了陳洪堂所在的村子。和眾多渴望成為一名軍人的年輕人一樣,陳洪堂也想當一名水兵。
  • 在軍艦炮管上晾衣服,還原北洋艦隊真正最真實的軍紀
    眾所周知,在19世紀,由於還沒有烘乾機等盥洗設備,所以當時各國海軍都有專門的規定,允許非戰備時間組織官兵在甲板上晾曬衣物,這是當時各國海軍的通例。和北洋水師幾乎是同時成長的日本海軍,就明文要求非戰備狀態下的每周二、五組織全艦官兵洗滌衣物,而後晾曬。
  • 一人當兵,全家光榮,徵兵入伍福利了解一下!
    1、復學(入學)政策 現在我縣徵兵工作已經開始在「全國徵兵網」上報名了,今年畢業的高考生填報好專科、高職院校後,學校錄取期間,可以報名當兵,到部隊可以繼續去報考軍校,如果在部隊考不上軍校,兩年義務兵退伍後,現在填報的學校還保留著學藉
  • 英國墓園發現五處大清水兵的墓葬,其中的故事讓人感動
    某一年,一名在當地留學的中國學生發現了此處墓地,一邊驚訝於英國居然有中國人的墓碑,在了解墓碑上的文字之後就立馬聯繫了中國大使館,因為這座墓中長眠著的是五名中國北洋水師士兵,其中兩座墓碑上的文字還依稀可見: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閩縣陳成魁之墓、大清故勇福建福州府候官縣陳受富之墓。其餘三座碑文已經不能辨認,但是能確認的這是五個中國人的墓葬,而且五人都是共同前往英國的大清水軍。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原來,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清朝看到了現代海軍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派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李鴻章最初從英國購買了6艘「蚊子船」和2艘巡洋艦超勇號和揚威號,但「蚊子船」不具備遠洋作戰能力,巡洋艦也無法作為北洋水師的主力軍艦使用,便產生了購買更強大的戰列艦的想法。
  • 當年的中日甲午海戰,北洋海軍艦隊輸在什麼地方呢?
    過去,人們常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體制上的問題等,但是其實,如果具體到一場戰役來看,發現事情其實很簡單,主要就是北洋海軍在裝備技術上的落後,以及在軍事理論上的「不幸運」,畢竟北洋海軍的軍事理論不能說是錯誤的,只是不幸的恰好遇上了變革的節點。
  • 1896-1911年 甲午海戰後重建的北洋海軍老照片
    這相當於相當於建設30支北洋艦隊的經費,約等於當時日本七八年的財政收入,同時也使得日本一躍而上取代中國成為東亞的頭號強國。「海琛」號上的現代軍隊這是1908年清末軍艦「海琛」號官兵留下的合影。1896年,清廷向德國訂購三艘穹甲巡洋艦,海琛是最後來華的一艘,此後一直是清末主力艦之一。
  • 一人參軍 全家光榮
    當兵幹什麼?在邊疆,書寫熱血芳華!在沙場,揮灑強國夢想!當兵為什麼?無軍營不熱血,無熱血不青春!強軍報國志,青春正當時!衛國戍邊疆,人生最榮光!峨邊兒女多壯志,參軍報國鑄輝煌!你還在等什麼?1、一份全家受惠的政治榮譽(一人當兵,全家光榮)2、一個提升能力的成長平臺(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品質、團結協作能力)3、一次改變命運的難得機遇(參軍入伍就是實現自己理想的絕佳途徑)4、一次彌足珍貴的學習機會(當兵即入學,退伍即畢業)5、一段豐厚寶貴的人生經歷(
  • 龍旗凋零:大清海軍「北洋水師」是怎麼輸掉甲午大海戰的?
    其實,大清也有風光的時候,洋務運動後李鴻章組建的「北洋水師」,戰鬥力在世界上名列第九,亞洲第一。即使在大清最無能的慈禧時代,還是有光緒、李鴻章等人,看到鴉片戰爭中英國戰船火炮的威力後,意識到制海權的重要性,開始組建大清近代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