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融媒體中心消息 自2019年被派駐南豐鎮鄉村振興駐鎮工作隊副隊長以來,張羅魏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緊緊依靠鎮黨委和村黨組織,團結帶領黨員幹部群眾,以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為抓手,推動村民意識轉變改變了村莊髒亂差局面並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共建「美麗家園」,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改變村民陋習
「我們看到是髒的,但是村民已經習慣了,認為不髒,生活了幾十年了覺得沒什麼,所以最主要的是要改變衛生陋習的思想。」駐村以後,張羅魏發現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最困難的是村民思想觀念的轉變。
「要把自己當成村子的一員,大力引導村民轉變觀念、改變陋習,帶領村民以『主人翁』的姿態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為了轉變村民觀念,改變衛生陋習 ,張羅魏將駐村隊員、包點幹部和村委會幹部分到頭佑村委會的七個自然村,按網格化進行管理,每周每個隊員都要走村入戶宣傳,做村民思想工作,從改變衛生陋習開始,逐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那麻村養羊戶王麗在家門口自建羊圈,散發的臭氣嚴重影響到附近村民的日常生活。
接到村民反映後,張羅魏組織隊員和村幹部多次上門做王麗的思想工作,幫助王麗挑選新場地,爭取建設羊圈資金,最終王麗同意將羊圈搬到一公裡外的竹林。
「整個村莊都臭氣,連我家的窗口都不敢打開,一直幾年都是這樣。多虧了張書記,現在沒有臭氣了,也過得舒服了。」村民符乃榮說。
過去,那早村是出了名的髒亂差村莊,在張羅魏以及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多次垃圾、汙水、廁所、亂堆亂放等衛生專項整治,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裡建起了休閒娛樂小廣場,整個村莊變得乾淨整潔靚麗。
南豐鎮頭佑村委會那早村村民小組組長符軍容這樣說道,自張書記到任後,便積極把生活衛生意識落實到每家每戶,為了提高村民思想意思,張書記一個禮拜就要來幾次,甚至還拿起掃把與我們一同開展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看到張書記這麼以身作則,積極帶頭宣傳,村民們慢慢開始注意衛生環境,思想逐步轉了,現在,村莊的衛生一個禮拜要掃一次,一個月要掃五次到六次。
辛苦的付出換來了可喜的回報,在2020年全市4月和6月份人居環境評比中,頭佑村委會那王村、那早村代表南豐鎮分別獲得第1名和第3名的好成績。如今的頭佑村委會家家戶戶門前綠色植被環繞,牲畜圈養,道路乾淨整潔,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共建美麗家園
冬日的暖陽照在寬闊整潔的道路上,道路兩旁奼紫嫣紅的花瓣在微風的吹拂下迎風招展。不遠處,工人正在揮汗如雨地修建排水溝和粉刷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的標語,12月8日,記者走進頭佑村委會,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美好生活必須有美好生態環境,必須有美好的人居環境,前提是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基礎。」張羅魏說。
據了解,頭佑村委會土地面積7530畝耕地1500畝,林地3000畝,下轄7個自然村,684戶2750人。為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村民們生活幸福指數,駐村後,張羅魏積極向省水務廳爭取資金支持,對南豐鎮頭佑村委進行「美麗家園」建設。
「看看我們新挖的排水溝,多寬敞多漂亮,有了它,以後我們的村莊就不會汙水橫流和臭烘烘的了……」走進頭佑村委會李屋村,村民鍾灶妹便拉著記者指著一條長約140米的排水溝高興地介紹村莊的變化。
在頭佑村鍾屋村民小組,施工人員正在修建灌溉渠道。內徑50釐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方溝渠道投入使用後,將解決200多畝水田的「用水難」問題。
不單單是李屋村鍾屋村,頭佑村委會下轄的那麻、那王、那早、頭佑等村莊目前也正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共建美麗家園。據統計,目前頭佑村新建村莊道路共計33條,長1835m;新建村莊排水溝(磚砌)共計33條,長3724m;新建渠道2條,長865m,並配套相關設施;新建30W太陽能路燈188棧;新建休閒廣場4227m2,設立村牌5個,綠地圍欄7090m……
「2019年至今,已投入1320萬元。其中,一期工程投入824.7萬元,目前工程建設進度約60%;二期工程投入495.93萬元。」張羅魏介紹,建設美麗家園項目,將全面地提升鄉村人居環境,補齊頭佑村村基礎方面的短板,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儋州融媒全媒體記者羅鑫 編輯熊鐵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