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精品200幅,美豔至極!絕版收藏

2021-03-01 書畫文化

《書畫文化》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文藝公眾號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 藝術品收藏 | 茶道 | 文學 | 視覺

張大千是全能型畫家,其創作達「包眾體之長,兼南北二宗之富麗」,集文人畫、作家畫、宮廷畫和民間藝術為一體。於中國畫人物、山水、花鳥、魚蟲、走獸,工筆、無所不能,無一不精。詩文真率豪放,書法勁拔飄逸、外柔內剛、獨具風採。

張大千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

醉翁亭記

秋江野鶩圖

湖光山色

雪江歸櫂圖

觀瀑圖

雲巖圖

白雲隱居

漁村夕照

秋江獨釣

山巔閒話

李檢法定林蕭散圖

金璧雙輝—巫峽清秋

晴靄仙閣

二、張大千——高士、仕女圖

張大千 荷花屏風美女 1966年

張大千 仕女 四屏

張大千 雙美圖 1944年

張大千 魚籃大土像 1944年

張大千 三美圖 1930年

張大千 弄玉吹簫圖 1934年

張大千 調鸚圖 1934年

張大千 執扇仕女 1938年

張大千 仿錢選仕女圖 1939年

張大千 紈扇仕女 1939年

張大千 觀音 1940年

張大千 柳蔭仕女 1941年

張大千 執扇仕女 1943年

張大千 金城玉女 1944年

張大千 唐妝仕女圖 1944年

張大千 題箋圖 1944年

張大千 仕女 1944年

張大千 蕉蔭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芭蕉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蟠桃獻壽 1945年

張大千 紈扇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芭蕉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紈扇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蕉蔭仕女 1945年

張大千 天女散花 1935年

張大千 蕃女掣龐圖 1946年

張大千 莫高窟唐人 1947年

張大千 紅拂女 驚才絕豔 1947年

張大千 鳳冠執扇仕女圖 1947年

張大千 初唐供養人像 1948年

張大千 供養天女 1948年

張大千 執扇仕女

張大千 臨印度畫仕女 1950年

張大千 孽海花 1956年

張大千 仕女圖 1975年

△畫中描繪了一位高士坐於石間悠然自得看書的場景,畫中高士衣著魏晉服飾,衣飾寬大修長,發冠朝上,左臂依靠在坡石之上,右手託舉著書,神態祥和的在閱讀思考,周圍配置以山石和竹木花草,竹子墨色清幽,樹葉顏色紅潤,為畫面烘託了良好的讀書氣氛。

三、張大千——花鳥畫

四、張大千——潑墨山水畫

山水 四屏

丹山春曉

招隱圖

招隱圖局部

空山無人 水流花開

長江萬裡圖

羅浮山夕照

愛痕湖

六、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

唐畫樂舞天人

宋初 伎樂菩薩像

宋畫 伎樂菩薩像2

盛唐地藏王菩薩像

晚唐 瓔珞大士像

張大千 莫高窟唐人菩薩像

張大千 南無觀世音菩薩

張大千 佛像圖

張大千 仙女散花

張大千 臨敦煌莫高窟唐人觀世音造像

張大千 散花女 1938年

張大千 龍女禮佛圖 1941年

唐畫飛天一身

晚唐第一五二窟 十一面觀音像

唐畫 供養天人

密積金剛

晚唐 天童像

溫馨提示:《書畫文化》推廣的內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書畫文化 微信:Taizhouwenhua)。

相關焦點

  • 張大千精品200幅,美豔至極!
    原因是「他對於女性觀察得很精密,能用妙女拈花的筆法,傳出女兒的心聲,這一點是他的藝術微妙,也是他在女性身上曾下了一番工夫的收穫。」大千先生也曾在一首題畫詩中自道:「眼中恨少奇男子,腕底偏多美婦人。」六、張大千——臨摹敦煌壁畫  1941年5月,張大千攜三夫人楊宛君(後二夫人黃凝素加入)、兒子張心智、侄兒張彼得、學生肖建初和劉力上及幾個裱工
  • 張大千的16幅精品書法展,取法魏碑自成一體,網友:字跡太誇張
    張大千張大千書法取法魏碑,但是在魏碑的原有基礎上,張大千改掉了魏碑的的方圓之體,以修長之姿表現了字體的遒勁有力,體現了張大千的性格和胸懷坦蕩,一掃漢隸的沉穩文靜呆板大有金戈鐵馬之勢從而張大千的字就有些不隸不魏。碑即為刀刻彰顯的書法,與真跡相距甚遠,學魏碑,若刻板地按碑帖描摹,必然呆滯死板。在書法中要產生厚重骨力,參雜魏碑風味必有效果。張大千先生的書法,碑味較濃,靈動感強,是學魏碑的正確途徑。張大千不論是書法或是繪畫上,最大的問題是摹古有餘,創新不足。晚年的線條和中年相比沒有進步。徐悲鴻把張大千拔得太高了。
  • 張大千畫黃山精品50幅!!
    張大千《黃山雲海圖》張大千畫黃山,最得黃山的天趣。在他走出傳統、破格自立過程中,黃山氣勢磅礡的雄姿為他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大筆。張大千《黃山文筆峰》1974年作第三次登臨黃山那次,張大千仍從湯口進入。收斂和奔放,在他筆下得到了完美的統一,山石勾皴的線條,遒勁雋秀,是張大千超人的書法功力的體現。在山水畫法上,張大千的皴法最為多變,或披麻、或折帶、或斧劈……他都能融洽一體,高雅而充滿韻味。正是這種常人難以得到的氣息,使大千在以後五十餘年中,成為長嘯於世界藝壇的大師級畫家。
  • 畫老虎,張大千不敢畫,齊白石不會畫,畫了兩幅像「病貓」
    張大千虎圖而齊白石雖然也有留下虎圖之作,但同樣是非常罕有,能找到的真跡虎圖也就寥寥幾幅而已。難道這畫老虎有那麼難畫麼?張大千後來,張大千的畫名逐漸超越了兄長,找他來求畫的人是絡繹不絕,而張善孖卻是門庭冷落唯有靠零星賣出幾幅虎圖勉強支撐。
  • 少白湯發周分享:天津美術出版社舊藏齊白石的好友張大千書畫精品
    今秋《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現代》專場中,將呈現一組天津美術出版社舊藏的張大千精品,題材涵蓋花卉、人物、山水,且均經多次出版、著錄,堪稱一組來源可靠,題材全面的張大千精品佳構,陣容齊整,殊為難得。此幅宗老蓮父子傑構也。後被《張大千書畫集》收錄。《張大千書畫集》所收錄的這幅幅《茶花蝴蝶》即作於此年八月。以每日在青城所見山茶花為主題,傳移模寫,至為精工。山茶枝幹轉折向背,花瓣疊展,敷色厚重,蕊芯點以嫩黃之色,準確表現了花的質感和光感。從而引得蝴蝶翩翩而至。此作上追宋人工筆神採,堪為大千四十年代折枝花卉至精之作。
  •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張大千的潑寫世界
    劉寒楓,民國時期滬上金融巨頭,酷愛收藏,與張大千、齊白石、吳湖帆、于右任等過從甚密,民國時期曾在上海、蘇州舉辦個人收藏展,收藏頗豐。 此畫作於1964年,當時大千移居海外,在德國科隆等地巡展,展卷閱讀以前的舊作,一方面可對比自己風格前後變化的痕跡,另一方面亦引起了一股鄉愁。從畫中再一次題寫的石濤詩句:「流水含露冷,漁人罷釣歸。山中境何似,落葉鳥同飛。」
  • 上海齊白石藝術研究會會長-湯發周解讀張大千的精品書畫!速藏!
    《我的父親張大千》,第17頁,中華書局,2010年。3.《張大千精品集》,第391頁,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4.《張大千精品集》,第27頁,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5.《中國近現代書畫十二大名家精品集》,第219頁,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
  • 臺灣恩友友藝術創益中心 舉辦于右任、張大千、楊善深精品收藏展
    特舉辦于右任、張大千、楊善深精品收藏展。恩友友藝術創益中心展出的于右任長卷作品。圖/恩友友藝術創益中心提供該中心第一響炮即展出于右任長卷作品,匯集其功力精華於一卷,為其54歲時作品,實屬難得。于右任尤以草書運筆慢上寬下窄,並有現代草聖之稱。
  • 張大千花500兩黃金買幅畫,細看竟是情報圖,現被珍藏禁止出國展覽
    繪畫之人多為愛畫成痴,碰到好的作品就會想盡辦法買下,今天要講的就是張大千斥500兩黃金購買了一幅畫,結果發現是張情報圖的故事,具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咱們接著往下看。
  • 張大千花鳥畫名作《潑墨紫》和《佛頭青》
    作品鑑賞本幅為張群夫人馬育英而作,與2011春季中國嘉德Lot1193號《佛頭青》合為雙璧,亦徵集自同一來源。:76.5×54 cm.約3.8平尺年代:甲申(1944年)作作者:張大千(1899-1983)日期:2011-11-13材質:設色金箋裝裱:鏡心鈐印:張爰、張大千、大風著錄: 1.
  • 張大千筆下最富貴的牡丹圖!
    鈐印:張爰、張大千、大風堂這幅《潑墨紫》先以淡墨細筆勾出輪廓,花瓣先用花青打底,再用洋紅敷染多次,並用深洋紅留出水線,最後加勾泥金醒出精神。枝葉則先以赭石打底,再上石綠,多次勾染之餘,不但畫出紫色牡丹豔麗神秘的高彩度特質,更使花瓣有浮凸出畫面的立體感,表現出枝葉的轉折向背,以及牡丹生長的自然意態。
  • 張大千最富貴的牡丹圖,送給新春的所有朋友!
    鈐印:張爰、張大千、大風堂這幅《潑墨紫》先以淡墨細筆勾出輪廓,花瓣先用花青打底,再用洋紅敷染多次,並用深洋紅留出水線,最後加勾泥金醒出精神。枝葉則先以赭石打底,再上石綠,多次勾染之餘,不但畫出紫色牡丹豔麗神秘的高彩度特質,更使花瓣有浮凸出畫面的立體感,表現出枝葉的轉折向背,以及牡丹生長的自然意態。
  • 絕美無雙——張大千雄鷹展翅圖
    如多年前香港市場中曾出現一件署名為元四大家之一的古畫,便是張大千「仿古作」,拍出接近200萬元的高價。為了考驗自己的偽古作品能否達到亂真的程度,他請黃賓虹、張蔥玉、羅振玉、吳湖帆、溥儒、陳半丁、葉恭綽等鑑賞名家及世界各國著名博物館專家們的鑑定,並留下了許許多多趣聞軼事。張大千許多偽作的藝術價值及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較之古代名家的真品以有過之而無不及。
  • 張大千書法對聯30幅!!
    張大千《隸書年少將軍七言聯》 1932年 上海博物館藏釋文:年少五陵騎白馬將軍百戰取黃龍張大千說,「筆法的要點,要平、要直、要重、要圓、要轉、要拙、要秀、要潤,違反這些要點那就是不妙張大千書法作品張大千還說,「要在剛勁快利中求柔美諧和,柔美諧和裡要有剛勁快利,在柔美姿媚中找求剛強中正」,「下筆一定要有遒健、圓勁,生動的意趣,一直連綿不斷,行筆要快而速,不可遲緩。」
  • 張大千從敦煌莫高窟裡帶出了什麼?(上)
    本期我們將給大家帶來更為跌宕起伏且充滿神秘色彩的藝術大家從1941年3月到1943年10月,張大千開始了兩年七個月的敦煌之行。為此,他賣掉不少自己收藏的「寶貝」,還借了5000兩黃金,直到20年後才還清,可見決心之大。
  • 張大千作品150幅,看完你就知道他有多厲害了!
    張大千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畲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名號多如牛毛。與黃君璧、溥心畲以「渡海三家」齊名。二十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一、張大千——山水畫
  • 張宗憲珍藏的三幅畫
    記得2012年我去港探親時,收藏大咖張宗憲先生說,我們認識有二十多年,你這次一定要來我家坐坐。 張府像座小博物館,字畫、御製琺瑯彩、白玉、瓷器、小玩件,布置得琳琅滿目。目光所視,我忽然發現牆上掛著我熟悉的吳昌碩《壽桃圖》,記得這幅畫是朵雲軒94年春拍的一號拍品。
  • 往事|從一副曾熙對聯的筆誤,看張大千兄弟的尊師情結
    曾熙弟子眾多,其中名聲最大的是張大千。事實上,張大千及其兄張善孖、胞弟張君綬三人都投在曾熙門下學習書法。本文從一副曾熙應邀為阿育王寺撰寫的對聯講起,看張大千兄弟與曾熙之間的師生情誼。曾熙走進寧波的阿育王寺,你如果足夠細心的話,會發現寺裡有多幅曾熙的親筆手跡。塔亭之上,就有一幅氣勢磅礴的隸書大字,名曰「堵波邃境」,蒼勁入古。
  • "雅賊"張大千
    《廬山圖》有兩則張大千作偽的故事流傳甚廣:1925年冬,畫家陳半丁宴請張大千等好友,旨在炫耀自己收藏的石濤精品冊頁。原來這是張大千的遊戲,是和畫商合作,以假亂真。連素敬大千的苗子也說「大千狡獪」。張大千後來私下對好友說:「程霖生收藏的一百幅石濤畫七八都是我畫的。」
  • 十日談|張宗憲珍藏的三幅畫
    記得2012年我去港探親時,收藏大咖張宗憲先生說,我們認識有二十多年,你這次一定要來我家坐坐。張府像座小博物館,字畫、御製琺瑯彩、白玉、瓷器、小玩件,布置得琳琅滿目。目光所視,我忽然發現牆上掛著我熟悉的吳昌碩《壽桃圖》,記得這幅畫是朵雲軒94年春拍的一號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