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是可以塑造的?這些育兒「真理」你還相信嗎?看科學解釋

2020-12-23 長脖子爸比

做了媽媽之後,許多人會從書本或其他過來人身上學到許多顛撲不破的育兒道理。但如果我們更較真一些,會發現這些「真理」的本質並不像看上去那麼有道理。根據研究,以下三種情況可未必是真的:

1、孩子性格可以被塑造。

傳統看法:毫無疑問,孩子的性格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家庭環境、親子關係等都會成為改變兒童性格的不確定因素。

科學的說法:雖然父母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但這只是各種影響的一部分。先天基因的作用在30%-70%的兒童個性差異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雙胞胎身上不難看出,雖然他們在同一個家庭長大,有著同樣的父母,在同樣的育兒方式下長大,有著同樣的寵物和玩伴,但他們的外表、相貌、性格和愛好仍然不同。

正確的方法:孩子不是黏土。他們沒法被父母隨意捏造。但你可以通過教育來規範他的行為,引導和影響他處理問題的方式。也許孩子一出生就不喜歡做家務,但我們可以教他如何保持房間整潔。

2、陪孩子時間越長,他就越容易成為好孩子。

傳統看法:從給孩子安全感的角度來看,父母經常陪伴孩子,讓他知道自己可以依靠,隨時可以得到父母的照顧,對孩子們成長很有好處。

科學的說法:孩子們不是脆弱的花朵。他們需要並能夠應付外部環境,而不需要父母的持續和細緻的照顧。專家認為,父母以外的成年人也可以照顧孩子,比如爺爺奶奶和細心的保姆。所以你不需要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都和孩子們待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你一直這樣做可能無法改變孩子的安全感和依賴感。在一項測試中,研究人員將年輕媽媽分為三組:產假後上班的母親、在家工作的母親和全職母親。一年後,對兒童依賴感的測試顯示,依賴程度最低的組是母親在家工作的組。對這些孩子來說,只要母親在家,不管她是在打電話,敲電腦,在他面前搖瓶子,還是什麼都不做。很多全職媽媽會發現自己一直在家照顧孩子,但一旦上了幼兒園,就會「忘恩負義」地把媽媽放在一邊,快樂地享受集體生活。

正確的方法:這件事沒有簡單的答案。每個媽媽都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來決定什麼是對自己和孩子最好的方式。

3、父母必須給孩子最好的東西。

傳統看法:我們應該盡力讓我們的孩子安全健康。為此,我們願意不惜一切代價。比如把房間裡的電插座都套上保護器,給嬰兒房裝上監視器等等。

科學的說法:我們在孩子身上花了很多錢。在美國,每年用於兒童的開支為3000億美元。可以看出,許多父母為了孩子,真的是傾家蕩產的給予。但是,如果孩子想要什麼,父母會很快買下來,那麼孩子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不會知足。其實這種不是疼愛,而是溺愛。這些被過度溺愛的孩子,很容易在日後出現愛攀比、成績差和不獨立等問題。

正確的方法是:你能給孩子的最好的東西,不是從商場能買到的。那些孩子最需要的精神食糧是簡單而無價的,比如愛情,比如規則,比如堅定的意志。

各位父母,你們有沒有相信過以上這些「真理」呢?

歡迎留言、評論和轉發!我是長脖子媽咪,家有兩寶,熱愛教育,請隨時交流,多多關注! 註: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那些神神叨叨的育兒專家,他們說的,真的都可以相信嗎?
    都發現孩子哭聲不對了,臉捂住了,還寧願在付費群裡,傳一個又一個的視頻,聽遠在天邊的陌生人指手畫腳,也不去幫孩子翻個身,也不去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了?為了一個趴著睡,有那麼重要嗎?更無語的是,當發現孩子真的悶到了,沒呼吸了,竟然還在群裡求教「怎麼辦」。
  • 歸納法和溯因法能追尋真理嗎?科學能發現真理嗎?
    真的嗎?我們怎麼知道的?科學奠基在歸納法上科學奠基在歸納法上。我們相信萬有引力存在,是因為我們從過去非常多的觀察中發現東西往下掉、發現行星繞著太陽轉。不過,我們並未觀察,是不是「所有」有質量的東西在「所有」環境下都會吸引「所有」的東西。我們只做了有限的觀察,卻由這有限的結果中,歸納出可以運用在無限多種情境下的通則,包括用「過去」觀察到的結果來推論「未來」。
  • 科學小實驗|視覺錯覺,看了這些你還相信「眼見為實」嗎?
    喬治,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嗎? 那當然,不是有句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嗎?
  • 孩子的「頭旋」越多,就代表越聰明?科學的解釋在這裡!
    有的寶媽比較迷信,或是太關心孩子的發育,因此聽信一些不知所謂的流言,為之擔心為之發愁;而很有趣的是,不同的地方關於頭旋的說法還不同,有的地方認為頭旋多的寶寶長大後會更聰明,有的地方卻認為寶寶頭旋如果有兩個以上那就說明不太正常,長大後不是身體有問題就是性格會有問題,還有的地方認為頭上有多個頭旋的寶寶天生就是做壞事的惡人……這樣「口徑不一」的說法,讓寶媽們頭都暈了,簡直不知道該信哪個
  • 小心這些偽科學育兒自媒體
    套個白大褂就裝醫生,聊兩句育兒就賣東西陝西省西安市寶媽趙欣一心秉持科學育兒態度:「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當時我的想法就是,要在網際網路上找到『真理的源頭』。」然而,在網際網路浩瀚的信息之中,她迅速陷入信息焦慮。
  • 3-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關鍵期:這樣引導,孩子長大後才更吃得開
    相信孩子上幼兒園或小學的時候,家長們都曾苦惱過:在集體中,孩子們各有各的性格,他們能不能相處好?我家孩子的性格會不會吃虧?他會被大家喜歡嗎?3-6歲是孩子性格性格塑造的關鍵期,要在這個時期,家長能進行良好的引導,讓孩子清楚自己性格中好的部分,改善不太成熟的部分。孩子在未來就會更獨立地自我管理,不容易走極端。這幾步引導和改善孩子性格,很管用!
  • 「一旋精,兩旋擰」,孩子頭上的旋有什麼特殊含義?科學解釋來了
    「旋」的數量和位置,老一輩人認為與孩子的性格息息相關。 案例 寶媽張巧抱著滿月的孩子出門曬太陽,圍坐在小區的幾個老人湊了過來打量孩子。其中一位老太太起頭說道:「這孩子以後性格犟得很。」 「老人家是會看相嗎?」
  • 孩子出生的日期,可以左右他的命運,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有人說,命運之說有迷信之嫌,可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出生的季節,時間都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處事方式等等,而這些看起來的不經意,卻很容易想成一個人的命運格局。
  • 小心這些育兒自媒體
    1  套個白大褂就裝醫生,聊兩句育兒就賣東西  陝西省西安市寶媽趙欣一心秉持科學育兒態度:「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當時我的想法就是,要在網際網路上找到『真理的源頭』。」然而,在網際網路浩瀚的信息之中,她迅速陷入信息焦慮。
  • 孩子吃飯慢,你還在罵嗎?其實這和孩子性格有關係!
    隨著輔食的添加,孩子的更是吃啥都狼吞虎咽,似乎根本不咀嚼,直接到食物下咽。一般情況下,這類孩子的父母都會緊張的關注孩子吃食物的過程,生怕孩子囫圇吞棗,造成喉嚨的堵塞,形成危險。 可以說,這類孩子的性格都屬於急性子,往往有做事情衝動的一面。當然果敢、效率高是他們的優勢,可毛糙、衝動就是他們的劣勢了。
  • 孩子哭鬧打一頓就好?評論區一片支持聲,家長科學解決很難嗎?
    現在講究科學育兒,怎麼還有朋友信奉打一頓管用的理論呢。豈不知現在的問題孩子,可不是因為從小沒挨打養成的玻璃心,而是從小沒有得到足夠的愛,長大後也是不被理解,感到生活無望才會幹出傻事的。孩子哭鬧打罵一頓會有什麼後果父母打罵孩子一時爽,自己解氣,孩子也老實了。
  • 「三腳凳」理論告訴你:育兒的本質與孩子無關,與父母自身有關
    育兒書,兒童教育的書籍並不只是為新手媽媽準備的,很多人都應該放下對育兒書的偏見。這本書治癒了我,我覺得所有童年有過創傷的人都應該看。其實,當我們成年後,我們就是自己的孩子。《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是一本育兒書,作者是美國實戰派育兒專家伊莉莎白·克拉裡,她擁有40年育兒經驗,出版這本書的目的,在於使父母和孩子相處融洽愉快。
  •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中青報官方微博發起了一項調查——「培養孩子,你相信『出名要趁早』的觀點嗎」,1816位微博用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50.0%的受訪者不認同這一觀點,16.5%的受訪者認同,33.5%的受訪者認為得看孩子情況。
  • 後天教養的環境對一個人性格的塑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平時父母忙,就孩子的姥姥接送上下學和在家照顧。剛進他家的門,就看見這個小男孩半身被廚房的門遮著,半身探在外,手扶著廚房的門,望向來家裡的客人。這時,孩子的媽媽對孩子說:「快叫叔叔阿姨好。」沒想到孩子直接將身子縮進了廚房。孩子的姥姥立馬圓場說:「看這孩子膽子小,見人就躲。」媽媽也解釋說:「也不知道這性格像誰了?」
  • 孩子頭頂有2個「旋」,真的代表一根筋性格執拗麼?看完漲知識了
    看完漲知識了小梅的兒子今年5歲了,從兒子出生之後,就一直有人寬慰小梅,認為小梅的兒子未來脾氣非常擰,做事一根筋性格執拗。剛開始小梅是一點都不信的,但是架不住身邊總是有人這麼說呀,因此每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擰的時候,小梅都用權威去壓制孩子。
  • 科學是萬能的嗎?並不是,這些現象科學就無法解釋
    全能悖論由於我們從小受到教育的原因,很多人都認為科學是萬能的,或者說科學未來是萬能,到那個時候,科學可以什麼都解釋。那事實真的就是這樣的嗎?實際上,並不是,沒有一個科學家會認為科學是萬能的,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非常多。或者說,某種程度上,人類對於「科學是萬能」有一場深深的誤會。因為「萬能」本身就有問題。在宗教信仰中,人們會提出上帝是萬能的。結果就有人反駁到:上帝能製造出一塊上帝舉不起來的石頭嗎?
  • 孩子頭頂「兩個旋」,究竟代表什麼?用科學依據解釋,漲知識
    老師說孩子上課時非常認真,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思維非常活躍,一點也不"楞"。直到後來孩子上了重點高中,甚至還考進國內的名牌大學,艾女士才發現,原來這頭上的兩個"旋",跟孩子的性格命運沒有必然聯繫。受到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影響,很多長輩會把頭頂的"旋"與孩子的未來掛鈎,認為頭頂上的"旋"預示著孩子的性格命運,是天命,但事實並非如此。用科學依據解釋,其實我們的頭發生長時是有中心點的,這個點就是旋,頭髮會跟著旋的位置生長。
  • 這些「育兒真理」,都是錯的
    可是月子還沒做完,她就打電話跟我哭訴起來,說:寶寶生下來小鼻子塌塌的,婆婆讓我每天給孩子捏捏鼻梁,說將來鼻子挺拔好看;寶寶的睫毛也有點短,我媽非要用剪子給寶寶剪睫毛,說這樣再長出來的睫毛更長更濃密;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隔三差五的來看孩子,還沒出了一大堆不靠譜的建議……這都2020年了,怎麼還那麼多老舊的育兒觀念呀
  • 大愛城控股| 大愛美好社區育兒直播圓滿收官 這些妙招你get了嗎?
    父母總是認為孩子年紀小,什麼都不懂,只需要做一個不頂嘴、聽話的乖寶寶就好,但作為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的「小機靈」,孩子們對父母的話有著自己的判斷。李潔博士在和父母老師多次交流探討後,發現用以下幾種方式說話,孩子並不認真聽。
  • 關於孩子順服的十條聖經真理
    父母要教導孩子在文化生活的基本技能,對神的真理和他的救贖之道,以及在這個世界上的智慧之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系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