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藩屬國,1947年才停止進貢,宣稱永遠無條件支持中國

2020-12-26 白菜說史

前言:我們中國在曾經強盛的時代有些很多的藩屬國,這些國家對我們俯首稱臣,但隨著鴉片戰爭中國被西方列強打敗,這些藩屬國相繼脫離了我們的統治。不過還有一個國家到了1947年才脫離我們不再是藩屬國,並且對我們非常尊敬,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藩屬國

藩屬國指的就是力量較為薄弱的國家,由於經常會受到周圍一些相對強大的國家的欺辱,所以為了找一個依靠,一個靠山,就會向一些較為強大的國家俯首稱臣,在亞洲地區,中國無疑是最為強大的國家,所以很多的弱小的國家便會向中國俯首稱臣。通過向我們中國進貢,已獲得我們中國的保護,幫助他們消滅一些入侵的敵軍。

這種藩屬制度在清朝非常盛行,我們中國周圍一些弱小的國家比如朝鮮等紛紛成為了我們的藩屬國,我們中國在接受他們貢品的同時,也經常派兵保護他們。但在清朝,中國實行了閉關鎖國,西方國家則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迅速發展,鴉片戰爭開始,我們中國的大門被打開,懦弱的清政府自身難保,更加無法保護周圍這些藩屬國的安全,所以這些藩屬國慢慢都脫離了清政府的統治!

最後的藩屬國

我們今天是所要說的藩屬國是坎巨提,坎巨提在當時是一個非常小的國家,但是這個國家有一個非常好的資源就是砂金,這種物資可以做成非常多的奢侈品。清朝非常喜歡這種奢侈品,於是坎巨提就想通過向清朝進貢這種物資來尋求清朝幫助

清朝每年收下坎巨提砂金這種物資以後,就開始保護坎巨提防止其他國家對其的入侵。在清朝時間,坎巨提的很多相對較為強盛的鄰國經常派兵攻打坎巨提,在成為清朝藩屬國以後,清朝就派兵幫助他們把這些入侵者趕出去!

但隨著清朝的沒落,西方列強開始了對中國這個東方大國的瓜分,對於這些弱小的藩屬國,更沒有力量去對抗這些列強國家,所以這些小國要麼被列強侵佔,要麼脫離清政府統治獨立起來與列強狼狽為奸,但坎巨提沒有這樣,坎巨提的國民記得中國曾經幫助他們打敗入侵者,所以他仍然沒有脫離中國,仍然是中國的藩屬國!

時代變遷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整個世界的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藩屬國這種封建制度不復存在,坎巨提也終於在1947年離開了中國,如今成為了巴基斯坦的領土!

而如今巴基斯坦和中國的友誼非常深厚,在各種場合下,巴基斯坦都無條件的支持我們中國!

結語:雖然只是我們中國的藩屬國,但無論是曾經坎巨提還是今天的巴基斯坦,與我們中國的友誼都沒有改變,我們也應該珍惜這份友誼,祝願中巴友誼長存!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後的藩屬國,大清覆滅後堅持朝貢到1947年,守護中國185年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文明歷史的國家,在這數千年的歷史中,中國至少有兩千五百年有著實際掌控亞洲的權利。當然中國古時掌控亞洲的方式,就是無數歷史愛好者津津樂道的藩屬國制度。在藩屬國制度中,宗主國對藩屬國有著實際的掌控力。藩屬國會定期向宗主國朝貢,貢獻國內的大量奇珍異寶,宗主國也會適當的回禮,並對這些藩屬國採取軍事保護。
  • 中國從來都不負藩屬國,做中國的藩屬國到底有多賺?
    中國古代封建王朝都有許多 「藩屬國」,且中國周邊的國家也甘願做中國的「小弟」。「藩」的意思就是屏障、保衛的意思,「屬」就是附屬,他國作為我國的藩屬國,而我國就是他們的「宗主國」,這就形成了一種宗藩體系。這種外交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而藩屬國最典型的標誌就是朝貢(進貢)。
  • 中國曾經有多少藩屬國?藩屬國是什麼?以中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
    第一:1840年以前中國有多少藩屬國?第二:藩屬國究竟是什麼?這兩個問題重要嗎?非常重要!
  • 中國從來都不負藩屬國,也許你不知道做中國的藩屬國到底有多賺?
    這種外交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而藩屬國最典型的標誌就是朝貢(進貢)。萬國來朝什麼是朝貢呢?其實,就是小國家的君主派遣使者攜帶財物(貢品)到另外一個國家,表示順從或者結盟。使者到了這個國家,將禮物獻給皇帝,表示締結外交關係。
  • 什麼叫藩屬國,歷史上我們有哪些藩屬國,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藩屬國,是指名義上保有一定主權,實際上在內政、外交和經濟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從屬並受制於他國的國家。最典型的藩屬國形式為附庸國或半殖民地。對於中國來說,中國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中國歷代王朝多對藩屬國採取懷柔政策,厚往薄來,很少幹預其內政,卻無償為其提供保護。
  • 歷史上中國最多擁有多少個藩屬國?
    藩屬國制度是古代中國強大王朝的主要外交手段,藩屬國王必須臣服於中國皇帝,服從中國政治模式的影響和管理,同時中國也可以保護他們的領土完整,這是中國人驕傲文化心理的表現形式:中國人認為自己擁有最高的權利,是真正的文明,唯一的世界中心!
  • 中華帝國最後一個藩屬國:欲出兵助平叛 袁世凱邀其加入五族共和
    《後漢書》卷118《職官志・百官五》又雲:「屬國,分郡離遠縣置之,如郡差小,置本郡名。」可是這種藩屬國制度最早是在戰國秦漢時期出現,最早被記錄在史書上的屬國是一些來降的匈奴人,然後漢朝在武威酒泉一帶為他們設置了「國家」,這些「國家」成為了當時中華帝國的屬國。
  • 從乾隆十五年緬甸遣使進貢,看清緬戰爭前虛假的中緬藩屬關係
    前言:緬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混雜的國家,沒有哪個民族是緬甸地區的主體民族。而一直以來緬甸也不是什麼統一的國家,尤其是北部緬甸,一直都是土司林立。在清朝時期,緬甸雖然一直被大清朝廷視為藩屬國,不過緬甸在明清易主之時,一直都是一個兩面派。
  • 衝繩血淚:一個原名「琉球」的中國藩屬國
    1406年,一位名叫巴志的按司推翻了前任中山王的統治,自立為王。之後,他花費23年的時間先後吞併了北山與南山,使得琉球成為了一個統一的王國,將首裡城定為王城。根據琉球與明王朝的藩屬關係,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
  • 149次申請加入我國,滅國前3小時還掛起中國國旗,宣告只屬於中國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中華文明更是享譽世界的文明。在這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受到中國文化的薰陶,當時一些弱小國家都會像我國學習,到了封建王朝最鼎盛時期,中國更是擁有無數藩屬國,萬國來朝並非杜撰出來的。因為當時中國實力強橫,其他一些弱小國家為了尋求庇護,只能夠成為了我們的藩屬國,向我國進貢。
  • 琉球是如何從中國「藩屬」變成日本「衝繩」的?丨中日歷史
    隨著彼此爭鬥的升級,山南國一個酋長起兵推翻了昏庸但卻佔有最富庶領土的中山國王(察度的兒子,天女的孫子),向明成祖朱棣請求正統,封其父親為中山王,1430年,明宣宗正式賜姓琉球統治者「尚」姓,中山王名為尚思紹,開創了第一尚氏王朝,也使得琉球正式歸為明帝國的藩屬國。此後,琉球國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進貢,謹守臣節。明朝滅亡後,琉球繼續與清政府保持了藩屬關係。
  • 古代日本向中國進貢,貢品讓人難以啟齒,日本網友:奇恥大辱!
    中國古代也是很繁榮的,它手下有很多藩屬國,這些國家每年都是要給中國進貢的。
  • 琉球不再是清朝藩屬國後,數易其主,現在主權究竟是哪國的
    從此,琉球成為中國藩屬國,年年向中原王朝進貢,這種局面一直到南明時期。 明朝萬曆三十七年,日本的薩摩藩入侵琉球。由於國力弱小,琉球不得不向中原稱臣進貢的同時,還向日本稱臣進貢。 1875年即清朝光緒元年時,日本露出貪婪的嘴臉,公然要吞併琉球王國,使之成為日本的下轄領地。琉球國王派遣使者赴北京,請求清政府出面幹涉。
  • 衰落的帝國與險境中的藩屬: 清王朝的經驗教訓
    如果對中央政權有用的話,我理解是兩方面的「有用」:第一個方面的「有用」是藩屬政權對中央王權的進貢承認,某些方面能夠增強中央政府的合法性。「我是天子,四夷來朝」,這對天子的統治是有利的,但不是對國家的「有用」。第二個方面的「有用」是滿足中國人長期以來的面子情結,「我是天朝上國,你們進貢一些奇珍異寶」。
  • 【地理探究】韓國為何不承認,曾是中國的藩屬國?看韓國對歷史的篡改就明白
    ,受到了欺凌,但是在古代的時候這中國還是非常強大的,有不少的國家臣服於我們,並且每年還會向我國進貢,當代也 有人評價說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對世界文明的延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韓國的一個教授竟然無視歷史,口出狂言,自稱中國在漢朝之前一直歸屬於韓國統治。
  • 什麼叫附屬國?什麼叫藩屬國?古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還是藩屬國
    該不會忘記古朝鮮還是中國的吧?可能又有韓國人跳出來說:附屬國不等於屬於中國。其實韓國不僅當過中國的附屬國,同樣也當過中國的藩屬國。什麼叫附屬國?什麼叫藩屬國?藩屬國我們先搞清楚這個概念,「藩屬國」是最早的屬國形式,最典型的就是西周的諸侯國,於周王朝而言他們就是藩屬國。即對王族和功臣分封邦國,像齊、魯、燕、蔡、虢都是,藩屬國可以管理自己的內政,宗主國也不會幹涉的,外交、經濟和文化一定程度上受宗主國的制約。
  • 日本第一次向中國進貢時,帶來了當地「特產」,皇帝看了哭笑不得
    漢朝是中國第一個鼎盛王朝,漢文化也隨著絲綢之路傳播出去,尤其在周遭鄰國影響至深。日本、朝鮮以及越南諸國到今天還留有古代中國城市布局、建築風格的痕跡,可見中華文化影響力之深遠。當年中國與日本如同大哥與小弟的關係,日本每年都要像小弟奉承大哥一般向中國進貢,在漢朝時,日本第一次派遣使者來到中國還鬧了一番笑話。
  • 圖說琉球國的過去和現在
    明王朝藩屬時期1372年,明王朝太祖朱元璋對中山王察度發布詔諭。山北、中山、山南三王向明政府朝貢。琉球成為明王朝的藩屬。此後,琉球國一直按照明朝的典章制度隔年進貢,謹守臣節。1392年,朱元璋命來自中國福建的三十六姓善於造船航海的技術者移居琉球。
  • 中國歷史上藩屬小弟國的前世今生
    中國與琉球的宗藩關係有五百多年之久。自明初以來,琉球與中國的關係就很密切,琉球不斷向中國進貢,琉球歷代國王都接受中國冊封。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對中山王察度發布詔諭。越南嚴格意義上越南算不上藩屬國,因為從西漢到唐朝長達10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是就是中國的領土,為交趾郡、安南都護府,有大量中原人移民在此居住。直到五代期間叛亂,939年在打敗中國南漢軍隊後獨立建國,北宋王朝無力收復,越南才變成國家。
  • 「藩屬」與「宗藩」辨析 ——中國古代疆域形成理論研究之四
    五是,認為「藩屬」是在清代才形成的概念,具體含義是指「奉朔朝貢之國」,但在清代之前則分指「藩臣」與「屬國」。筆者在《古代高句麗歷史續論》、[18]《不同藩屬體系的重組與王朝疆域的形成》等論著中都持此種觀點。上述諸多解釋和各種不同的用法,反映著學者們對「藩屬」、「宗藩」的認識和使用存在著較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