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上禮拜,受邀去一家店裡喝茶。
走進去才發現,裡面的茶室布置,別有洞天。
有枯山水,有山水畫,有紅木桌椅,還有滿柜子的茶具。
柴燒,青花,仿古釉,仿汝窯等,應有盡有。
坐下來就開始喝茶,從一泡肉桂開始。
茶過三巡,相談甚歡,等上一泡茶喝到淡,又換了紅茶。
喝的是桐木關的小種紅茶,香氣還蠻濃鬱的。
取出茶樣,將幹茶倒進蓋碗內。
茶掌柜為客人作解釋,這是去年的紅茶。
桐木關上的紅茶,品質有保障,隔年喝最好。
尤其是這經過煙燻的小種,新茶煙味重,很多客人接受不來,放到第二年會好一些。
啊,去年的紅茶?
考慮到福建的潮溼天氣,不禁擔心起來。
桐木紅茶為什麼要放到第二年去喝呢?
煙燻過後的煙小種,當真是煙味很重,不適合當年喝嗎?
對於此我們在當天傍晚回來後,就和幾位桐木茶農撥去電話,了解情況。
《2》
連線了麻粟茶農,連線了正山村茶農,連線了廟灣茶農。
得到的一致結論是:他們的桐木紅茶,大部分都是喝新茶為主。
單提「桐木紅茶」這個概念,或許有很多新茶友不了解。
下面先簡單做背景介紹,桐木高山產茶區,位於武夷山市。
當地平均海拔超過千米,山高谷深,晝夜溫差大,區域小氣候清涼。
與此同時,桐木一帶產茶區,正好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
未經報備,外人不能入關。
基於此,可想而知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極佳,極為有利於茶樹的生長。
從當地走出來的紅茶,在茶圈的江湖地位不小,赫赫有名。
前有世界紅茶鼻祖——正山小種。
後有茶界新起之秀——金駿眉。
總之,桐木紅茶在紅茶發展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
但不論是從當地茶農那了解到的實際情況,或是平常的試茶喝茶體驗看,桐木紅茶一應是喝新茶為主。
早在幾個月前,就喝到了今年的桐木新茶。
那是一款帶有清麗花香,清甜果香,香型層次豐富的正山小種。
茶香層次變化多端,花香落水明顯。
夜來花香,梔子花香,玉蘭花香,茉莉花香,恰似群芳夜宴,清芬動人,美妙不堪。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果香,除了正山小種標誌性的「桂圓香」外,它還擁有像新鮮荔枝般的果香。
清新柔美,清甜細幽,令人過喉難忘。
喝到這樣的紅茶,不禁在感嘆。
當真是按「一刀切」的做法,將所有的紅茶都放到隔年去喝,那就太遺憾了。
因為茶葉內部的芳香物質,屬於可揮發物。
伴隨著儲存時間的推移,茶葉內部的香氣分子,會逐漸飄散。
等到最終,原先的馥鬱鮮美香氣,逐漸轉淡,甚至消失。
那麼到最後,再去喝一款不夠香,滋味平庸的紅茶,未免就太可惜了。
好比是看曇花一現,欣賞一朵花的盛開。
花開正好,風姿正豔時候,你錯過了這份精彩。
而等到殘花零落,凋零不再時,看到的風景完全不同。
為了,喝紅茶,可不要錯過一款好茶的風味最佳期啊!
《3》
煙小種,煙味很重,要放到隔年後再喝嗎?
未必。
煙小種,它是桐木紅茶裡的特例,它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煙燻工藝。
煙燻是一種古老的食物保存方式,在武夷山當地的特色菜餚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到了武夷山,去當地的餐館裡吃家常菜。
那麼,煙燻筍乾,煙燻柿子,煙燻豆腐,燻鵝,燻鴨,燻鴨爪……特別常見。
桐木關高山位於保護區內,海拔高,空氣潮溼。
過去,在沒有抽溼機,除溼器等現代化設備的幫助下。
當地製作完畢的紅茶,究竟該如何妥當保存,是一門難題與學問。
為此,桐木關當地的茶農先民,創造性的借鑑了食物的煙燻做法。
用燃燒當地的馬尾松等松柴,將茶坯進一步煙燻。
一來是去除茶葉內部的多餘水汽,以便於保存。
二來是為了獲得獨特的煙燻風味,增加茶味內含。
久而久之,煙燻工藝就成了桐木紅茶的傳統。
發展至今,隨著桐木紅茶的發展,進一步延伸出來無煙小種,金駿眉等多種不同口感風味的紅茶。
為了相互間區別,經過煙燻工藝的小種紅茶,稱之為「煙小種」。
回到正題,煙小種經過了煙燻,是不是要放到隔年再去喝呢?
且慢,別著急一刀切。
煙小種的煙燻,又不像巖茶的焙火,它並不需要褪火。
只不過,囿於整個加工過程,煙小種是全程帶煙製作。
按過去的做法,是將茶坯鋪在青樓(製作紅茶的做青樓)上,底下不停用火去燃燒馬尾松。
松柴、松枝們在燃燒後,會生出嫋嫋輕煙。
松煙縷縷而上,順著特製的管道,升到一樓、二樓,乃至於三樓。
茶坯們的毛孔張開,不斷的吸附松煙香氣。
通常一樓擺放的是新採的茶青,所需的萎凋溫度較高,吸附的煙味最重。
以此類推,二、三樓的茶葉,已經是萎凋了數天後的,所以萎凋的溫度略低,並且吸入的煙味也略輕。
從煙小種的獨特加工方式看,煙小種的煙燻與焙火,截然不同。
煙燻過程中,茶葉沒有沾到高溫與火氣,而是隔了一層樓的距離,緩緩的吸附松煙味。
簡單理解,煙小種的身上,只有煙味,沒有火氣。
所以,有關「煙小種要等褪火一年後再喝,這個說法不成立」。
因為,煙小種紅茶,它又不是武夷巖茶,何來褪火一說?
《4》
煙小種的新茶,煙味重,不好喝?
這說得有幾分道理,不過具體要看個人的口味習慣。
往簡單的理解,如果你能接受煙小種紅茶的獨特風味,那麼當年喝也無妨。
各花入各眼,情人眼裡出西施。
煙小種的煙燻風味,特立獨行,很是特別。
喜歡這股子煙味的朋友,那麼趁著新茶期喝茶,感受到的煙味反而更濃鬱,更鮮明。
這種獨特的煙味,能夠待人代入到特別的安心的畫面。
有的是,農家小院般的場景。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忙碌的季節過去了,終於農閒下來。
幾位老朋友們,空閒下來後,坐在小院裡喝茶閒聊,聊今年的收成。
閒聊之間,場院裡晾曬的煙燻筍乾,煙燻柿子般的氣息,陣陣襲來。
整個畫面聯想,讓人感覺特別舒適,特別安心。
有的是,炊煙縷縷般的畫面。
陶潛專門寫過《歸園田居》,依依墟裡煙,雞鳴桑樹顛。
時近黃昏,又到了歸家的時間。
嫋嫋炊煙,是歸家的暖心信號。
那有一桌暖心的家常飯菜,正熱騰騰的擺上桌。
聞著煙小種的獨特松煙香,腦海裡聯想還有的暖心畫面,讓人特別舒適與安心!
可見,煙小種到底需不需要隔年喝,關鍵是看個人。
如果你就是特別喜歡這股煙燻風味,那麼將新茶買入手後,完全可以及時喝。
要是覺得煙味太重,那麼可以隔兩三月左右,再去感受好茶的變化。
沒有必要墨守成規,一味的將煙小種存放到第二年。
一來,等到隔年後,它的煙味變淡,不再符合自己期待中的風味,也是遺憾。
二來,大部分紅茶不宜久存,保質期在2-3年左右,及時飲用更穩妥。
萬一在存放的過程,不小心讓好茶跑氣變味,不就等於白白浪費了一款好茶嗎?
《5》
可見,盡信書,不如無書。
一款紅茶究竟要放多久才好喝,光相信別人的經驗沒有用。
只有等你真正喝茶,切身實際的對比過後,才能找到心中的答案!
當你想要完整領略一款紅茶的甜美,清香,柔潤,鮮醇風採時,趁早飲用,趁鮮飲用為好。
茶圈裡,不是所有的茶,都有久存價值。
對大多數的普通茶友來說,在不具備專業存茶知識,以及倉儲條件的情況下。
將成袋、成罐的紅茶買入手後,存放時間越久,風險越大。
萬一沒存好,第二年打開來看,好茶發出了怪味,發酸變味。
這時,扔掉既可惜,不扔又浪費,兩難抉擇。
還不如,趁著當年就及早飲用。
至少,不會白白浪費好茶。
至少,不會留下遺憾。
至少,不會錯付一段好茶味!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