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就是吃肉的進化史。肉,推動了人類文明的滾滾車輪,深深影響了政治史、戰爭史、文化史、經濟史、農耕史、畜牧史、科技史……不服?咱們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圖:人類進化史就是吃肉史
一、愛吃肉的猿,才進化成人
同學們都知道人類是古猿進化來的,那麼,同為靈長類,為什麼猴子、黑猩猩沒能進化成人??因為,它們吃肉太少。科學家證明,人腦的能耗量極大,幾乎要消耗人體能量的20%。
高蛋白高營養的肉類,就是人腦最好的能量來源。偉人說過:吃紅燒肉補腦。
大多數靈長類動物以植物為主食,比如果實、嫩枝、花蕾、蔓生植物,偶爾吃昆蟲、鳥蛋和小型脊椎動物。其實,像黑猩猩和大猩猩也喜歡吃肉,但因為獵食能力不足,吃到肉的數量非常有限。
圖:靈長類動物的食譜絕大多數是植物
人是靈長類動物中,食肉量最多、食肉類最雜的物種。我們的祖先因為直立行走,解放了雙手使用工具,狩獵成功率大大提高,所以得以吃到更多的肉。於是,從猿人到現代人,人的腦容量一直在上升。
圖:人類腦容量的進化
這可不是龍大姐胡吹。人類學家早些年在東非坦尚尼亞和肯亞考古,發掘出150萬年前的大量人類頭骨化石和石器碎片,這些頭骨的腦容量很大。
而很多證據證明了當時人擅長狩獵,喜歡吃肉,比如磨製的刀狀石器,是為了敲碎、切斷動物骨頭吃到骨髓的。
圖:古猿敲骨吸髓
科學家認為:進化史上,吃肉不但能增加腦容量,還改變了人的牙齒結構和體形。說到這裡,老虎表示不服。
老虎:說我咯?關我什麼事?
別急,吃更多肉的猛獸之所以不能進化成更高等的動物,是因為兩點:第一,它們不會用火。
火是人類獨家專利,用火把食物燒熟,大大提高了肉類的可消化程度,這也是人類沒有尖牙利齒卻照樣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原因之一;第二,猛獸沒有人類那麼複雜的社會性協作行為,這些都抑制了腦容量的增加。說到底——吃肉促進智力。
圖:古代能吃肉的都是權貴
二、愛吃肉的人,更聰明
《曹劌論戰》中,曹劌同學冷笑道:肉食者鄙。這又是怎麼回事?很簡單:曹劌不是鄙視當權者「食肉」,鄙其「不善謀」也。在古代,能吃肉的都是貴族士大夫,一般而言,他們的聰明程度強於飢不果腹的貧民百姓。
古往今來最大的才子是誰?孔子!李白!蘇東坡!紀曉嵐!都愛!吃!肉!孔子愛吃肉,豬羊牛肉家禽魚類無所不吃。他在論語裡諄諄教誨世人:「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去,他便贈送給孔子一個熟豬腿投其所好。孔子聽了好曲子,就誇張的點讚道「三月不知肉味」,為何不說「三月不知米味?果味?菜味」?因為肉最鮮美,因為他老人家最愛吃肉!
圖:據說,孔子周遊列國是為了隨時有肉吃……
李白愛喝酒天下聞名,愛不愛吃肉呢?看李白最出名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肉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哦,不是這句……是這句:「烹牛宰羊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不烹牛宰羊,大詩人如何一飲三百杯?
圖:紅燒肉滋養出一代才子蘇東坡
蘇東坡集大文學家、大詩人、大詞人、大畫家、大書法家於一身,是被後世公認的全能才子。為什麼這麼厲害?無他,愛吃肉也。
蘇東坡在京城做官時酒肉不斷,寫詩說「十年京國厭肥羜,日日烝花壓紅玉」,可謂吃肉吃到膩。但是被貶到杭州和黃州後,他愛上了豬肉,還發明了一種「肥而不膩,酥香味美」的「東坡肉」。
圖:紀曉嵐外號叫「紀大煙鍋」,另一個外號叫「紀大肘子」,形容其食肉量之大
清代第一才子紀曉嵐,堪稱古代第一吃肉狂。關於紀曉嵐愛吃肉的故事,清人筆記中比比皆是。
比如《清朝野史大觀》中說他平生不食谷面頂多偶爾吃一點,米則一顆不吃,吃飯時桌前只擺十盤豬肉,濃茶一壺。《嘯亭雜錄》中說:「(公)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不但愛吃肉,紀曉嵐還好色。《蟲鳴漫錄》中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話說,不「以肉為飯」,能「日御數女」嗎?
圖:古代契丹人畫像
三、愛吃肉的人,打仗厲害
看中國歷史,為什麼中原文明那麼發達,卻幾千年來被北方的遊牧民族侵擾不已,動不動亡國?答案當然不僅僅是遊牧民族愛吃肉。但,愛吃肉,吃得起肉也是重要原因!
匈奴、突厥、鮮卑、契丹、蒙古、女真等遊牧民族,畜牧為生,全民皆兵,肉、奶為主食,個個身強體壯,精通騎射。在冷兵器時代,軍事上的超強機動性,體格上的強壯程度,就是兩大絕對優勢。
蒙古人當年為什麼能橫掃歐亞大陸?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軍糧。西方神父記載:韃靼士兵不吃糧食,吃的是肉食、馬奶和血,以及一切能吃的東西。
再舉個反面例子。
圖:身強體壯的源氏武士
大家都知道,日本古代有一千年不吃肉的歷史,中國古代是貴族才有資格吃肉,窮人吃素,而日本恰恰相反,貴族絕不吃肉,窮人才吃「低賤」的肉。十二世紀,日本同為天皇后裔的源、平兩大武士集團,爆發了內戰。
平氏掌握著朝廷的軍政大權,象徵著公卿階層;源氏則是由關東諸侯國為主體,象徵著武士階層。但是,「源平合戰」的結果是,擁有土地、人口、資源更多的平氏軍隊敗給了落後地區的關東源氏軍隊。為什麼?
圖:平安時代的公卿貴族,華麗的外表下是病歪歪的身體
因為平安時代的日本公卿貴族,不但不吃獸肉,連蔬菜也不吃,每天飲食就是米飯、米糕、醬菜、海藻、菌菇之類,最多吃一點鹹魚。
加上那時的日本人不講究衛生,不愛洗澡,房子不通風,大量的源氏貴族染上肺結核而死,佝僂病(缺鈣)、腳氣病(長期吃大米導致的營養素缺乏)、低血糖更是不計其數。
高貴的公卿們營養不良,野蠻的關東武士們,卻因為關東山多地少,自然條件艱苦,反而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抓到什麼吃什麼,捕獵磨練了身體,個個體格健康。
圖:浮世繪作品裡的源氏武士獵鹿
從營養學上說,這是吃肉的打敗了吃素的。到了近代,鎖國二百年的日本被列強打開國門後,派出一批西方考察團,回國後得出結論:西方人強壯,西方強大是因為吃牛肉!
天皇首先做表率吃牛肉,帶動了日本人全民吃肉,於是,轟轟烈烈的明治維新在牛肉火鍋的香味中開始了。
圖:當時日本記者畫的明治天皇第一次試吃牛肉情景
你知道當時明治初期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嗎?1米55!現在呢?青少年身高已經超過中國。吃肉,拯救了一個民族。
圖:魯濱遜獵捕山羊
四、愛吃肉的人,最快樂
有個成語叫「無肉不歡。」用梁山好漢的話說:一天沒肉吃,洒家嘴巴裡淡出鳥來!當年魯賓遜漂流到荒島,第一件事是蓋房子,求安全;第二件事是種麥子,求果腹;第三件事是養羊吃肉,求快樂。
英國科學家研究表明: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會刺激大腦中的「快樂中心」,能讓人變得更快樂一些。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喜歡吃油膩食物、愛吃肉的科學原因。
愛吃肉是不分國界的。德國人愛吃香腸,西班牙人愛吃火腿,英國人愛吃燉肉,當年最不愛吃肉的日本,神戶牛肉如今成「神肉」,賣到天價。
圖:這就是享譽世界的神戶牛肉
龍大姐相信,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最後,附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早2015年的最新數據——看看世界上哪個國家最愛吃肉?
圖:全世界吃肉一覽表,深色為能吃肉的國家
圖:紐西蘭街景
第一,紐西蘭,年人均消費肉類126.9公斤。
第二,澳大利亞(121.2公斤);第三,美國(117.6公斤)。排名前十位的還有奧地利、以色列、阿根廷、盧森堡、薩摩亞、巴哈馬和西班牙(93.1公斤)。
排在後五位的是:莫三比克、斯裡蘭卡、盧安達、印度和孟加拉國(4.1公斤)。中國人,年人均吃肉約60公斤,只排在中遊。吃肉聰明,吃肉能打,吃肉富國。努力吃肉吧,看過這篇文章的騷年!
龍大也算是個無肉不歡的主兒,吃飯可以沒有青菜,沒有肉可絕對不行。而且我食量也大,吃火鍋咋也得一人幹兩盤肉。。。不過我是真沒法跟古時候的大俠比,三斤牛肉三斤羊肉再來壺酒,好傢夥,這是人嗎?!
【免責聲明】文字、圖片等素材來源網絡,如侵立刪
公眾號:GoyeChina
【洩密食堂】主持人龍大姐,熱衷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Go野是全中國最糟糕的公眾號之一!酒足飯飽,茶餘飯後,向世界傳遞最性感的虛情假意
關注二維碼,來彈我JJ
歷史很騷,它比小說可要精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