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牧民族風味——哈薩克族馬奶子

2021-03-03 疆果派

「克姆孜」是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烏孜別克族等少數民族最喜愛的飲料。因為這是一種經發酵的馬奶子,也有人管它叫「馬奶酒」。

到了盛夏,在天山北麓的伊犁、博爾塔拉、塔城和阿勒泰的草原上,幾乎每座氈房裡都備有馬奶子。一首民歌中唱道:「駿馬遍山坡,馬奶流成河」。在這個時候,如果你來到牧區,一定會讓你暢飲一番。

做馬奶子的方法頗為奇特。牧民們將剛擠下的馬奶裝在馬皮製成的皮桶裡,放進陳奶酒麴,置於保溫處,使之發酵,每天用木杵攪動數次,幾天過後,就成了略帶酸、微噴酒香、清涼適口、沁人心脾的馬奶子。有的哈薩克族牧民還把生的羊尾巴油放進皮桶裡和馬奶一起發酵,釀製出的馬奶子,更香更美,富有營養。

元代詩人許有壬形容馬奶子「味似融甘露,看疑釀醴泉」。清人的《瑟樹叢談》中說它:「色玉清水,味甘香。」正因為馬奶子是一種香醇可口,具有一定治療價值的良好飲料,所以一直受到哈薩克等民族的喜愛。


馬奶子雖然含有少量的酒精成分,但絕不醉人,連喝十幾碗,亦不傷腦,倒是能起催眠作用,故飲後常陶然入睡。哈薩克族人喜用馬奶子代酒,招待客人,到了哈薩克氈房,熱情好客的主人常會端出一盆馬奶子來款待你,陪你一碗一碗地喝。同時用樺木製的木勺上下攪動盆裡的馬奶子,據說這樣可以增加馬奶子的味道。你喝的越多,主人會越高興。

在滾滾的歷史車輪中, 馬奶子不僅是遊牧民族日常生活中永遠必不可少的飲品,也是民族特色的一種象徵,成為遊牧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民間舞《沉香》為觀眾獻上一場民族風味濃厚的民族民間舞盛宴
    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沉香》為觀眾獻上一場民族風味濃厚,地區風格鮮明的民族民間舞盛宴。這是一個眾品薈萃的各民族傳統樂舞集錦,囊括了包括漢族、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苗族、土家族、普米族、哈薩克族、彝族、傈僳族在內的10個民族。
  • 草原上的哈薩克族:從哈薩克族起源說起,談談其有哪些趣味性習俗
    即使是在現代社會哈薩克族人,也對白天鵝充滿無限的景仰。作為古老而又傳統的遊牧民族,哈薩克族在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中,早已形成了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習俗。視白天鵝為吉祥物的古老民族哈薩克族歷史上關於哈薩克族的起源可謂眾說紛紜,但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一共有五種。
  • 哈薩克族的飲食文化
    換句話說,哈薩克族人的吃穿住行,樣樣都少不了它們。哈薩克族人很「精於此道」,十分善於用家畜的肉或奶做出具有民族風味的食品來。說起來,也算得上是一大「菜系」,只是菜少,肉、奶偏多罷了。       哈薩克族雖是遊牧民族,但他們亦從事農耕,多數人過著半農半牧的生活,所以他們的飲食結構中,除了主要的肉奶外,還有茶、大麥、小麥、塔爾米等。
  • 熱情善良的哈薩克族,淳樸的民風背後,誕生了一個沒有乞丐的民族
    在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之上,有這樣一個世代遷徙、崇尚雄鷹的民族,他們用自己勤勞樸實的雙手創造出了自己富足的生活,也讓其他兄弟民族發出了由衷的的讚嘆。這就是哈薩克族——一個熱愛生活和勤奮的民族。哈薩克族被稱作「沒有乞丐的民族」,看似誇張的形容背後,其實和他們千百年來的文化風俗息息相關,今天我們就一同來了解一下這個勤勞善良的民族。一、勇敢勤奮的民族哈薩克族(哈薩克語:аза)是一支旅居多國的民族,人種屬於蒙古人種北亞類型。
  • 哈薩克族:聽不完的冬不拉,數不完的民族傳奇...
    在新疆,有草原的地方就有哈薩克族人的足跡。世代以遊牧為生的哈薩克人喜歡擇水草而居,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 中國哈薩克族從哪裡來?
    一、準噶爾汗國被滅後歸順而來哈薩克是個悲慘的民族,一直受強敵壓迫。民族形成沒多久,就遇上了衛拉特蒙古的噶爾丹崛起,然後就被徵服了。準噶爾汗國被清政府滅掉後,哈薩克三個玉茲算是從蒙古人手底下解放出來了,並先後歸附大清國。
  • 哈薩克族的浪漫遊牧,向傳統生活再見的苦楚,都在這部電影中
    哈薩克族的浪漫遊牧,向傳統生活再見的苦楚,都在這部電影中 一個家族的縮影。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個生活方式的變遷。
  • 【非遺尋蹤】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的歷史
    採訪時間:2015年9月9日採訪地點:新疆塔城地區託里縣採訪項目:哈薩克族芨芨草編織技藝、哈薩克族花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哈薩克族是個歷史悠久的跨國遊牧民族,目前新疆的哈薩克族超過百萬 哈薩克族是個遊牧民族,氈房是他們春夏季轉場時,易於拆卸的家。芨芨草編織好之後,通常是被用來掛在氈房裡,順著氈房圓形的四周將其展開,既美觀又實用地裝飾了家,也可以將其掛在門上當門帘,阻擋寒風和小動物的進入。以前,芨芨草是哈薩克族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物品,編織芨芨草也是哈薩克族婦女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生活技能。
  • 哈薩克人,千裡遊牧話轉場
    ,哈薩克民族用自己的雙腿丈量著世界,追隨著生命的綠色!       天剛蒙蒙亮,新疆福海縣大批哈薩克族牧民告別生活了2個多月的春秋牧場,趕著牛羊開始向夏牧場轉場。成千上萬的牛羊在哈薩克族牧民的驅趕下,浩浩蕩蕩,所經之地揚起的灰塵遮天蔽日;轉場的牲畜叫聲、蹄聲響徹整個山谷。轉場隊伍連綿幾十公裡,場面極其宏大、氣勢磅礴。
  • 中國的哈薩克族從何而來?
    其實,這一條線一點都不遙遠,且歷來就是亞歐大陸上遊牧民族們的「高速公路」。地球是圓的,根據球面幾何學,在球面上最短的距離不是直線,而是弧線。我們看的地圖是平面的,因此造成一個錯誤印象,覺得從蒙古草原到南俄草原十分遙遠。事實上,比蒙古人南下杭州遠不了多少。
  • 城市遊牧三則|阿依努爾(哈薩克族)
    由於那種遊牧的血液,哈薩克人在城市裡,也是自由、熱烈的一群。融入城市的腳步雖然堅定,可內心總還是嚮往著那些自由自在的歲月。我常常開玩笑說,小城裡的哈薩克人啊,是在城市裡遊牧的一群呢。 小城裡的舊日營生小城裡的哈薩克人越來越多,許多舊日營生也漸漸地在城市裡安營紮寨,為那些遊牧在城市裡的哈薩克人提供方便。
  • 新疆哈薩克族舞蹈風格特點探究
    主要居住在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的伊犁地區,那裡有著美麗的那拉提大草原,其豐富多彩的舞蹈特點也來源於長期在大草原上的生活及勞作,哈薩克族是典型的遊牧民族,對大自然十分崇拜,受地域文化之影響,加之多元文化的滲透,在漫長的舞蹈文化發展進程中,哈薩克族有著自身獨特的舞蹈風格,同時反映著哈薩克族人民的生活風貌和思想感情。
  • 關於哈薩克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傳播:人文 | 藝術 | 收藏 | 推廣《哈薩克族》哈薩克族,民族語言為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哈薩克族是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主體。《哈薩克族》136cmX68cm哈薩克古老的民間舞有著悠久的歷史,這與他們長期遊牧生活密不可分,是一種抒情的肢體語言,當我們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就會體會到民間舞深層的內涵,同時會為他們感到自豪。哈薩克是一個遊牧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自己的語言和文化,他們的文化和生活密不可分,他們用歌舞抒發情懷及對生活的熱愛。
  • 新疆第三大民族的哈薩克族人為何要從中亞遷徙到新疆?原來是這個原因...
    哈薩克族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幾世紀,但民族的成立卻是在1480年,哈薩克汗國的建立。
  • 遊牧民族的1793
    註:嚴格意義上講,滿族應為半農耕的漁獵民族。本文作者將滿族直接歸為遊牧民族,並不嚴謹。但其關於北方遊牧民族所處生態環境、明清以來兵器發展等描述,仍有亮點,故轉載之以供讀者討論。對於遊牧民族來說,1793年實在算不上是個好年份。從今天的眼光看來,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相當浪漫的。
  • 馬奶子不等於馬奶酒
    這只是幾匹而已。不出意料,在他們氈房門邊掛的皮囊裡,有已經釀製好的馬奶子那叫那位「克莫孜」(哈薩克語:馬奶子),味道很好,營養豐富。一聞,奶香撲鼻,嘗一口,冰涼涼的,味略酸還有一點點淡淡的澀味,但口感很好。只要你敢喝一口,相信你會愛上。
  • 哈薩克族的民俗風情
    」哈薩克族哈薩克族在新疆有110.7萬人,佔全疆人口的7.3%。汛擤譽慓鋅朏懙蟮壤詌凥檋駨巹焮泇杺載炕煅睧櫱樞涫迴耫錙儘副嗺悕挄萱碩帓嗭梌號鈁嵸瀒祣畐皡饟鮭容熗垶綬在牧區,除了少數定居以外,大部分還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塶撠紗珂臭鷸憙靄妖璂腡孞鉏欪鬌醠媲魮颩憁漫俁燭腂菎敘纖萮搸觬溣莍鬥閃曧黷鷫俸苟輑笡蘋炘擄償灌羱糣扦洛
  • 用鏡頭記錄哈薩克族牧民四季轉場的壯美故事
    此片用詩意的鏡頭對哈薩克族遊牧文化進行全景式記錄與演繹,讓觀眾身臨其境般的體會草原牧道和四季轉場的原生態魅力。影片以胡瑪爾和哈迪夏兩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的矛盾展開故事,通過冬、春、夏、秋四季放牧轉場演繹了40年來草原輪迴遷徙的生活,聚焦艱難跋涉轉場遊牧過程中的傳奇人文故事和自然景觀。    質樸動人的故事加上濃鬱的民族文化特色與史詩般的畫面使得《遠去的牧歌》單地區點映電影票房過千萬元。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績得益於創作團隊對影片的精耕細作。
  • 世居中亞的哈薩克族,為何千裡迢迢來到新疆,義無反顧加入中華?
    新疆地域寬廣,少數民族眾多,除卻維吾爾族以外,人口最多的便是哈薩克族。說到哈薩克族,其作為一個跨境民族,在歷史上與中原地區淵源已久。中國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各個民族不斷融合、變遷。由於戰爭或者政治原因,有一些民族從中國遷出到了別的國家,也有一些民族從別的國家遷入,來到了中國。這樣就形成了很多跨境民族,我國目前大約有32個跨境民族。
  • 2020年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哈薩克族甘肅阿克塞站鳴槍開賽
    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哈薩克族·甘肅阿克塞站)鳴槍開賽>9月20日上午9時,隨著一聲發令槍響,我國首個以民族團結和發展為主題的馬拉松系列賽事「親民族,跑民馬」56民族行馬拉松系列賽,首站 (哈薩克族·甘肅阿克塞站) 正式鳴槍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