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
坐標:「3+1+2」新高考模式省份地級市
時間:2021年1月7日
兒子航航中考考了682分,在全市一萬多名考生中,他排在100名以內,考進了市重點高中,這是他整個初中考得最好的一次。
成績出來的那天,沒有想像中的激動與高興,因為認識的幾個孩子都已經開始補高中的課了;只是鬆了一口氣,兒子三年以來幾乎沒有間斷過的努力,我三年1000多個日子的寂寂陪讀,總算有了一個不錯的結果。
暑假補習一個月,花了6000元。沒辦法,似乎家家都很拼。
新學校高一共22個班。兩個火箭班是提前從全市選拔錄取的,這也是兩個全理班,學語數外理化生六門;五個快班,最高705分,最低666分,航航分在了(五)班;其餘的都是平行班,最低603分,除了體音美之類,平行班和快班暫時要學九門課。
換了一個新的環境,好像一切都變得明媚起來。
房租雖然比初中的每年要貴2000,但房子更新,更寬敞,離學校更近,還有個陽臺,可以經常見到陽光。
學費一學期2000多,比初中(私立)的少了一半多。
航航會笑著說起老師。他說,班主任馬老師講課風趣,數學很厲害;語文老師會講很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等等。不像初中時,他總是抱怨班主任愛批評他們、打擊他們。
不過,揪心的時刻也常常有。
航航幾次說物理和化學難,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國慶假期,語文老師布置了兩篇讀後感,他一直拖延,說寫不出來。
班主任讓學生申請貧困生資助,說家裡沒車的、沒在市區買房的、父母都沒有固定單位的可以申請,全班只有兩個人申請,其中就有他。
他體質差,動不動就感冒,一感冒就不停地咳嗽……
每當出現類似情況的時候,我的心就會提起來,提起來,久久放不下。
日子就在憂喜喜憂的起伏中前進,很快第一次月考就來了。
總分班裡第二名,年級第11名,和第一名相差2分。
兩個火箭班試卷不同,成績也是另外單獨排列。物理和化學並沒有他說的那麼差。物理96分,第三名;化學86分,和高分相差也不多。政史地都在前五名。
語文是他的弱科,這次只考了98分。語文老師告訴他們,語文分數的起伏很正常,這次倒數,下次說不定就是第一名。他並不是很相信老師的話,但還是信心滿滿。
全班62人,最高分891,最低649分,前後相差242分。
單從全理來看,最高分648,最低474,相差174分。
期中考試,班級第五名,年級24名,差第一名29分。六門小科,都還不錯,但又都不是最強。語文依然弱勢。
這次,第一名894分,最後一名637分,前後相隔257分;從全理來看,第一名669分,最後一名470分,相差199分。
九月初相差不到40分的初中學霸,現在相差近200分,真是殘酷。
對比兩次考試的成績,發現有的學生起伏還挺大的。第1名落到第14名了,第14名落到了44名,而第55名上升到39名。
不過,前十幾名和後十幾名的名字,變化不大。
期中考試後,班主任說要開始考慮選科了。兒子和同學下課就常聚在一起討論選哪幾科,都很焦慮,不知道該怎麼選。
他一焦躁,就說個不停。
首先,他想同時選的物理和歷史,只能選其一;其次,他不想選化學,想選地理和生物,但聽說學校可能只有三種組合可以選;大學招生的選科限制簡直是個資料庫,還有各種選科建議看花眼,什麼理化不分家,高薪就要選物理,要考慮賦分制,選興趣還是選專業;分班後要換一批新老師……
幾個陪讀媽媽也是焦頭爛額的干著急。
想起了經常做的夢,後面有人追,跑啊跑,怎麼也跑不動。
楊絳說:「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
那就等等吧,很快就會有結果了,先不煩。
風景人物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