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這句話似乎在我們腦海裡成為了根深蒂固的傳統,這也是很多家庭不生兒子誓不罷休的動力,但是現在社會發展了,人們的觀念也在發生著改變,有人說「以前是養兒能防老,現在是有兒死得早」,為什麼會這樣說你呢?
第一,咱們先說養兒防老。
以前說養兒防老,說的是等到自己老了的一天身邊可以有人照顧,畢竟兒子是自己身邊的人,而女兒長大以後要嫁人,沒有辦法守在自己身邊,養兒防老,不僅體現的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這件事,更體現了我們傳統文化裡面的孝道。
第二,為什麼說養兒死得早呢。
這主要還是從承受的經濟壓力上來說,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以前結婚娶媳婦,對於物質要求還沒有那麼高,現在娶個媳婦,彩禮錢,房子錢,車子錢,七七八八算下來,即便是在農村也要花費百十萬,這讓身為老農民的父母不累半條命都差不多,現在農村很多有兒子的家庭,父親都六十多歲了還要出去打工,在工地上搬磚,看大門,大多是為了給兒子娶媳婦,欠了不少的債,這些債基本上算是父母欠下的,孩子不會幫父母分擔,所以不得不在應該安享晚年的年齡還要出來工作。
另外,現在很多年輕人成家以後都不太願意跟父母住在一起,尤其時兒媳婦,雖然大多數時候是因為彼此觀念不同容易產生矛盾,但是也有一大部分家庭因為這個原因父母得不到照顧,以前社會不孝是大罪,子不孝可以打可以罵,媳婦不孝可以休,正是因為有了約束自然也就有了慈父孝子,現在雖然是法律上有了贍養義務的規定,但畢竟時清官難斷家務事,對兒媳婦就更不敢說什麼 了,一輩子辛苦才給孩子娶上媳婦,哪還敢提休妻的念想,現在很多年輕人啃老也就算了,但啃老還不孝順,許多女孩嬌生慣養習慣了更是不尊敬長輩,娶回來的不是賢良淑德的好媳婦而是在家作威作福需要供養的祖宗。
寫到這裡不得不令人感慨,出去社會壓力不說,以前很多優良的傳統道德越來越少了,社會雖然進步了,但我們好的傳統傳承的越來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