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改革漸入佳境

2020-12-16 法制網

編者按

浙江是「楓橋經驗」發源地,也是「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改革發源地。今年3月29日至4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在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是浙江省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推動從「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改革的重要載體,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真摯的為民情懷,體現了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根本要求,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改革創新精神,其許多做法值得各地學習借鑑。從7月15日開始,本報刊發關於浙江省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的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東升 王春

這個春天,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

這個春天,習近平總書記15年後重回故地,在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

這個春天,縣級矛調中心成為浙江推進省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一項標誌性工程,打開「中國之治」新窗口。

如今,浙江各地縣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建設正如火如荼開展。

「自2019年以來,浙江以『三個地』(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萌發地)的政治擔當,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為指導,探索從『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改革,縣級矛調中心建設是標誌性工程。」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委建設縣級矛調中心協調小組組長王昌榮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說,目前已形成「全省一盤棋、市級抓統籌、縣級負主責、基層強執行」的社會治理新格局,更高質量推進平安浙江建設,更高水平推進省域治理現代化,為建設「重要窗口」護航添彩,為「中國之治」貢獻更多浙江力量。

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

從長三角之巔到南太湖之畔,從「楓橋經驗」發源地到「兩山理念」發源地,從富春山居圖到生態大花園,之江大地上處處洋溢著動人的綠色。

這抹綠色,離不開「楓橋經驗」這棵常青樹長達半世紀的紮根滋養,枝繁葉茂,歷久彌新;

這抹綠色,離不開平安浙江建設16年的孕育澆灌,一以貫之,久久為功;

這抹綠色,離不開「八八戰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引航聚力,勇立潮頭,波瀾壯闊。

承上啟下,繼往開來。

縣鄉綜治工作中心系統、基層治理四平臺、「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覆蓋完備、運作成熟,讓縣級矛調中心建設在已有基礎上快速實現了迭代升級,打造成集信訪和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社會治理事件處置、社會風險研判三個平臺為一體的現代化社會治理共同體。

到今年上半年,浙江90個縣(市、區)除新建龍港市外,已全部實現矛調中心實體化運作。

加強黨的領導,做好頂層設計,以上率下。

浙江省委書記車俊、省長袁家軍多次作出指示,強調要將縣級矛調中心建設作為省域治理現代化中的一項具有開創性意義的重大改革,全力推進,以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升級版、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終點站」。

「楓橋經驗」源于楓橋,始於公安。

「進入新時代,『楓橋經驗』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但其精髓不變,就是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基層。縣級是將矛盾風險化解在萌芽、解決在基層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理層級。」浙江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王雙全說,繼承創新新時代「楓橋經驗」,浙江省正在全面深化「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推動公安工作與省域治理現代化相匹配。目前,縣級公安信訪室已全部融入縣級矛調中心,共建社會治理共同體。

「楓橋經驗」發源地紹興市高標準推進縣級矛調中心建設,按照「縣級終點站、鎮級主陣地、村級觸角器」功能定位,6個縣級中心已全部實體化運作,還實現了鎮街矛調中心全覆蓋,使90%以上矛盾糾紛化解在鎮村兩級。

今年3月,紹興市柯橋區柯巖街道矛調中心在全省率先接入110警情專線並實體化運作,對非公安業務範圍內事項分流至「四平臺」流轉系統進行閉環處理,共接入警情事件1050件,流轉移交560件,佔比53%。

從4月開始,浙江省政法系統組成11個調研組,在各地矛調中心蹲點調研,察民情、摸實情、尋良策,摸準群眾所需所盼,更好發揮矛調中心作用。

小切口、大治理,中心建設推動壓實了縣級主體責任,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營造了矛盾糾紛「不升級、不激化、不上行」的良好態勢。2019年,浙江信訪同比總量下降10.4%,90%以上縣市區基本實現無信訪積案目標。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磨破嘴、跑斷腿、證明多、事難辦……這曾是很多群眾到政府辦事的真實體驗,但浙江省在2016年率先掀起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徹底終結了這些現象,帶來了辦事「加速度」。

從全球首個網際網路法院到調解糾紛「神器」ODR平臺,從全國首個移動微法院到道路交通事故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平臺,從全國首個鄉鎮綜治中心到縣級矛調中心,在浙江省處處可生動感受到「中國之治」,觸摸到政法系統勇當「最多跑一次」改革急先鋒的活躍脈動,體驗到政法系統系列高效便民的服務新產品。

杭州市餘杭區喬司街道七層綜治中心大樓裡,12個基層站所、130名工作人員進駐,集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和公共服務中心為一體,實現數據一體化,服務一站式,聯民一張網,辦事跑一次。

2004年,喬司街道成立全國首個鄉鎮綜治中心,將涉及社會治理的綜治辦、聯調室、司法所、信訪辦、治安聯防大隊、警務室、流動人口管理服務辦7個部門集合辦公,避免了老百姓多頭跑、多次跑。

2019年,餘杭區信訪矛盾聯合調處中心啟用,融合基層治理綜合信息指揮平臺、信訪矛盾聯合調處平臺、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社會心理服務研究平臺、社會組織培育孵化平臺5個平臺為一體,被稱為矛盾糾紛聯合調處和多元化解的總樞紐和終結站。

15年時光荏苒,是集成治理力量的不斷壯大,是「最多跑一次」理念的不斷升華。

圍繞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浙江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理念、方法、作風創造性地運用到社會治理領域,整合力量資源,將「多中心」整合成「一中心」,通過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閉環化運行、智能化治理、系統化推進,穩步推動縣級矛調中心建設。

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分類管理,是浙江省建設縣級矛調中心一大鮮明特點。

浙江省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朱晨說,該省根據管理人口、矛盾糾紛數等情況將各縣市區分為3類,分類推進矛調中心建設,原則上整合縣級綜治中心、人民來訪接待中心、訴訟服務中心、行政爭議調解中心、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等工作平臺成建制入駐,採取常駐、輪駐、隨叫隨駐等形式,整合紀委監委、政法委、信訪、法院、檢察、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門力量進駐,吸收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法律諮詢、心理服務等社會力量,為群眾提供全領域全過程優質服務。

為理順管理體制,規範運行機制,浙江制定出臺縣級中心建設規範化、標準化指引,對信訪、司法、社會力量等資源進行大整合,同時又不包辦代替各部門的職能,做到有分有合、綜合協調,不斷提升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規範化水平。

推進「最多跑一地」治理

從「最多跑一次」到「最多跑一地」,短短兩年間,浙江再次演繹了改革的速度和激情,改革之花開滿山城海島,治理之果掛滿城鄉大地。

餘杭的「三端響應」、鎮海的多元參與、甌海的全周期模式、安吉的閉環管理、嘉善的智慧化驅動、柯橋的三級共同體、蘭溪的聯在村鎮、衢江的高效處置一件事、普陀的縣域治理共同體、黃巖的四級聯動系統集成、景寧的最多跑一巷……

縣級矛調中心同種異色花,花開滿地,果香滿園。

「我們老百姓就怕遇事摸不到門,現在認準這扇門就行。」在寧波市鄞州區矛調中心,東柳街道的周女士解決了困擾已久的落戶問題後感慨道。

進這扇門前,她沒想到,為她辦理信訪接待的市委常委、區委書記褚銀良,了解到她是因為房屋產權問題無法落戶,褚銀良當即召集協調多個部門共商解決辦法,在部門協調配合下,半小時就辦理完成。

跑一個地方就能解決問題,部門扯皮現象少了,辦事效率高了,以縣級矛調中心建設為抓手的「最多跑一地」改革深得民心。

因勢利導,乘勢而上,浙江各地將加快縣級矛調中心建設列入「一把手」工程,變群眾「往上跑」為服務「往下跑」。

在常山縣,群眾過去申請工傷賠償仲裁,原本需跑司法局、總工會、人社局3個部門,以及律師事務所,辦理法律援助申請書、仲裁申請書等多份材料,至少要跑3趟、花費2天時間,現在在縣矛調中心,最快1個小時之內就能辦結。

截至6月25日,浙江縣級中心已接待群眾近66萬人次,受理矛盾糾紛57.3萬件,化解54.2萬件。

「越級訪」「重複訪」曾一度是信訪老大難問題,早在2003年,習近平同志率省直15個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浦江縣下訪,聯合接待來訪群眾,「零距離」傾聽群眾呼聲,面對面解決群眾難題,推動領導下訪成為浙江一項制度。

「接待群眾、處理信訪問題是縣級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和必修課,如今已逐漸成為各級領導幹部的從政習慣。」浙江省委副秘書長、省信訪局局長王忠志深有感觸地說,建設縣級矛調中心,把幹部下訪和群眾上訪結合起來,就是領導幹部下訪接訪機制的進一步拓展和完善。截至目前,20位省領導到縣級中心開展調研接訪,全省各級各部門領導幹部深入一線接待群眾5902批、17228人次,有力推動了信訪和矛盾糾紛的化解。

浙江還創新推出民情民訪「代辦代跑」制,組建起縣、鄉、村三級民情民訪代辦網絡,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以「信訪打頭、調解為主、訴訟斷後」理念為指導,舟山市普陀區將訴訟服務中心搬入當地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形成糾紛多元化解的強大合力;嘉興市開展「無訟村 (社區)」創建工作,推進糾紛聯調、問題聯治、工作聯動,構建基層社會多元共治格局。

浙江高院院長李佔國介紹說,全省法院按照「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的要求,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訴源治理工作的意見,在推進「最多跑一地」改革中,積極參與縣矛調中心建設,從源頭減少訴訟增量,切實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為浙江「重要窗口」建設積極貢獻司法力量。2019年,全省法院新收訴訟案件同比下降4.6%,系近10年來首次下降。


相關焦點

  • 「三件事」透見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路
    從政府部門角度的多個政務事項到群眾生活中的「一件事」,從原來的「來回跑」到現在「最多跑一次」和「一次都不跑」,破與立之間,浙江這項改革也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提供了又一個「浙江實踐」。景寧行政服務中心公安窗口推出「計秒」辦理。
  • 三門峽:從「最多跑一次」到「爭取不用跑」
    三門峽:從「最多跑一次」到「爭取不用跑」 2020-10-15 17:3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普寧海關「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式落地實施
    點擊播放 GIF 0.5M>>>普寧海關「最多跑一次」改革正式落地實施近日,廣東威孚包裝材料有限公司一次性完成出口原產地證書申辦手續,這標誌著普寧海關「最多跑一次」改革由試運行轉為正式落地實施。
  • 李暉帶隊來長考察「最多跑一次」改革做法 徐宏源出席
    李暉一行實地走訪了瀏陽市民之家、藍思科技有限公司、瀏陽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華山屋場、湖南湘都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寧鄉市民之家等地,詳細了解長沙「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具體做法和實際成效。(瀏陽市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採取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全程監督的措施,通過改革事項標準化、流程標準化、服務標準化,實現「一廳式辦公、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務、一票制收費、一網式運行」。
  • 揮舞最多跑一地「指揮棒」,奏響社會治理「大合唱」
    在杭州,我們經常能聽到「最多跑一次」,買房貸款最多跑一次,工商註冊最多跑一次。住在錢江新城附近的居民或許還記得2009年10月18日這一天。在熱鬧的鑼鼓聲中,杭州市行政審批服務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市審管辦」)的便民服務平臺——市民之家,正式對外開放。
  • 聚焦麗水"最多跑一次"改革 為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20日訊 9月18日,「新時代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機關內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暨市域社會治理麗水實踐研討會」在浙江麗水召開。  近年來,「最多跑一次」作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大舉措不斷獲得推進。作為最早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試點的省份,浙江省近年來清理了與改革不相適應的法律制度22部,行政法規33部。
  • 「學浙江 找差距 增動力」啟示錄|用「最多跑一次」撬動全方位改革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浙江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加掛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辦公室的牌子,由兩位省委常委掛帥執行。如果說「最多跑一次」是目標,那麼數位化、智慧化一定是實現它的必由路徑。今年,浙江省政府印發《2020年浙江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進政府數位化轉型工作要點的通知》,明確提出,2020年浙江要基本建成「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改革推進中,群眾辦事「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成為常態,數位化加持必不可少。
  • 章旭升在體驗「最多跑一次」改革時強調 以數位化為著力點推動全...
    12月21日下午,永康市委書記章旭升赴市骨科醫院、行政服務中心商事登記窗口體驗辦事流程,並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座談,調研「最多跑一次」改革。他強調,要以改革的思維、創新的理念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縱深發展,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數位化、智慧化為實施路徑,放大改革效應,撬動全領域改革,在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和提升百姓獲得感、幸福感中打造更多叫得響、有實效的「永康經驗」「永康品牌」。永康市領導胡積合、盧軼參加調研。
  • 最多跑一次!計程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註冊「跑零次」
    市運管局「剛柔相濟」落實「最多跑一次」精神,對6個大項31個子項目的審批事項進行了梳理和改革,目前,90%以上審批項目實現「最多跑一次」,其中不少實現「跑零次」。  今年以來,市運管局「剛柔相濟」落實「最多跑一次」精神,對出租、客運、貨運、維修、駕培、網約車、公交等6個大項31個子項目的審批事項進行了梳理和改革,目前,90%以上審批項目實現「最多跑一次」,其中不少實現「跑零次」。
  • 讓「最多跑一次」變成 「最多跑半次、跑零次」
    近日,寧波南部濱海新區的寧波日康久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經辦人鄔亞東順利辦好執照時樂呵呵地說。鄔亞東的「沒想到」,是縣市場監管局在新區成立寧波市首家創業創新服務站的基礎上,又自我加壓,提出「最多跑半次」的生動案例。近年來,寧波南部濱海新區優越的地理優勢和資源條件,讓越來越多的實業家慕名前來創業。
  • 中國發布丨麗水市「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顯著 專家建議未來推進由...
    中國網6月24日訊(記者 趙曉雯)近日,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誌社主辦的「麗水市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課題結題評審會以視頻形式舉行。與會專家研討了麗水市部門間「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認為其提升了部門間辦事效率,為「放管服」改革積累了新經驗。
  • 海曙部門「一把手」換位體驗「最多跑一次」
    「平均6分鐘完成一件申請受理,受理流程基本符合改革要求,但突發事件的處置效能仍需進一步提升。」昨天上午,作為海曙部門「一把手」換位體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最後一批體驗者,海曙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張承駿在跟完多名辦事群眾的辦事流程後,總結出這樣的「體驗報告」。
  • 浙江遂昌「最多跑一次」再升級:企業辦證「跑零次」
    中新網浙江新聞9月23日電(記者 奚金燕 實習生 潘沁文 通訊員 傅長琪)「平時都說讓企業『最多跑一次』,我們是一次都沒跑。」原來自從當地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後,原本繁瑣的企業營業執照辦理程序,如今實現了「跑零次」的突破,浙江遂昌市民李君平對此讚不絕口。  「最多跑一次」無疑是浙江今年最熱的話題之一。記者了解到,遂昌在「最多跑一次」的基礎上再升級,打破辦事「跑零次」的壁壘,為企業送上了省時高效的貼心服務。
  • 「最多跑一次」改革 杭州上城區開闢EMS郵寄通道
    本報訊(記者 潘建偉) 12月17日,記者從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行政服務中心了解到,截至11月底,該中心為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累計發寄政務類EMS郵件8687件,實現了全區60%以上的新設企業全流程網上開辦,即「一窗受理、在線審批、坐等取件」。郵政人員入駐上城區行政服務中心收取郵件。
  • 「淘寶式」客服實現「跑零次」 瑞安市衛計局助推「最多跑一次」
    溫州網訊 窗口工作人員變身「淘寶客服」,「證不齊不受理」變「容缺受理」,再生育審批埠前移……瑞安市衛計局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推出的一系列便民舉措和特色服務,努力提升窗口服務水平,不斷改善和改進服務態度,讓廣大老百姓好辦事、辦好事,深受群眾歡迎和好評!
  • 浙江深化醫衛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聚焦五大任務
    推進就醫體驗大提升是今年我省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公共場所服務大提升的重要方面。日前,省委改革辦(省跑改辦)、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浙江省深化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進就醫體驗大提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公布2020年浙江省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點工作任務,要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全面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岱山縣民政局率先開展收養「一件事」聯辦
    為深入推進公共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
  • 天台:「青跑團」化身移動便民「打卡點」,助推「最多跑一次」
    「阿姨,這是街道『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務卡,上面不僅印有浙裡辦、縣行政審批局和街道便民服務中心的二維碼,還有各類常辦事項窗口的電話。」在網紅打卡點——天台縣始豐街道安科新村,該街道「青跑團」趁著該村舉辦楊梅節之機,也擺起了「路邊攤」,宣傳「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代跑辦」。
  • 青年文明號助力「最多跑一次」之六:「跑零次」才是終極目標
    2017年初,「最多跑一次」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並迅速成為杭州乃至全省範圍內各行業改革高潮的發起點。要實現這五個字的「小目標」,離不開一線崗位青年的恪盡職守和無私奉獻,「青年文明號」金色品牌背後,是職業文明對改革成效的有力助推。我們將持續走進遍布杭州各個行業的「青年文明號」,聆聽故事,總結經驗,分享智慧,共同為實現「最多跑一次」的民生承諾添磚加瓦。
  • 七屆市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回頭看...
    根據市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部署,市委專項巡察組從2020年12月16日至2021年1月27日,開展七屆市委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回頭看」工作,集中巡察時間為30個工作日,主要受理全市深化「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