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衰減正悄悄影響老年人的健康,飲食中蛋白質合理攝入很關鍵

2021-01-19 晶晶姑娘的月光寶盒

用一個詞形容老年人,我們很容易想到「步履蹣跚」,老年人隨著年歲的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肌肉流失,當肌肉流失過快很可能患上一種未廣為人知但普遍存在的病症,叫做肌肉衰減症候群(Sarcopenia),使老年人活動能力降低,增加摔倒、骨質疏鬆、骨折及全因死亡等風險。

什麼是肌肉衰減症候群?

肌肉衰減症候群是一種進行性和全身性骨骼肌疾病,表現為肌肉力量減少、功能減退和肌量減少。

骨骼肌是人體最大的組織,是運動系統的主要組成,發揮著很多重要的生理作用,而蛋白質是合成骨骼肌的主要原料。

骨骼肌的流失與很多因素有關,包括內因,也包括跟生活方式有關的外因。飲食中蛋白質攝取就是一個關鍵外因,蛋白質不充足或者質量不佳,都會導致沒有足夠的原料合成新的蛋白質,長此以往,蛋白質處於虧空狀態,我們的身體會動用肌肉中的蛋白質,把它分解供能或者「組裝」成其他蛋白質用以合成其他組織、發揮其他生理功能。

蛋白質和骨骼肌之間的關係,就像鋼筋混凝土與高樓大廈的關係。在老年人這個肌肉易流失的群體裡,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優質的蛋白質至關重要。

日常飲食中哪些是優質的蛋白質呢?

我們日常吃的食物都含有蛋白質,只是含量多少、質量優劣之分。

像魚蝦類、蛋類、畜禽肉類、大豆及豆製品類、乳及乳製品都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而穀物、薯類、蔬菜、肉皮等其他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質一般屬於非優質蛋白質。

那麼,蛋白質優質與否如何界定的呢?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胺基酸又有很多種,有一些胺基酸我們人體無法合成或合成速度慢,須由食物提供,這樣的胺基酸被稱為必需胺基酸。

當食物蛋白質胺基酸組成與人體必需胺基酸需要量模式接近的食物,在體內的利用率高,這樣的蛋白質被稱作優質蛋白質。

動物蛋白中的蛋、奶、肉、魚及大豆蛋白質的胺基酸組成與人體接近,他們都是優質蛋白質。

所以,在日常飲食中要有所甄別,合理搭配,多攝取優質的蛋白質,一般來講,優質蛋白質至少要佔到蛋白質總攝入量30~50%。

那麼日常飲食中的各類食物蛋白質含量如何呢,跟我一起來了解下常見各類食物蛋白質含量高低。

常見食物蛋白質含量

常見食物蛋白質含量

關於上表的幾點說明:

1.以上數據來自《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

2.以上蛋白質數值為100克該食物可食用部分(生重)所含的蛋白質量,舉例:雞蛋,100克去殼、生雞蛋中含蛋白質13.3克。

3.第一列食物典型的優質蛋白質代表,第三列食物為非優質蛋白質。

日常蛋白質類食物的營養特點

1.魚蝦類、禽肉類、蛋類含有約13%~22%不等的蛋白質,可以說是量高質優。除了蛋白質外,魚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如DHA、歐米伽—3對健康有益,蛋中的膽鹼、卵磷脂等都是大家熟知的營養成分。

2.大豆乾豆含35%左右的蛋白質,豆製品依含水量的不同,蛋白質含量有差異,同等重量下含水量低的豆腐皮、腐竹較豆腐、豆漿蛋白質含量高。豆類是優質的植物蛋白質,富含鈣,還含多種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如大豆異黃酮、植物甾醇等。

3.純牛奶含約3%優質蛋白質,日常半斤裝的牛奶提供約8克優質蛋白質。另據相關研究,乳清蛋白中的一種叫亮氨酸的人體必需胺基酸,在胺基酸中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的作用最強。

乳清蛋白是乳及乳製品中的一種蛋白質,牛乳中乳清蛋白約佔蛋白質總量的20%。老年人適量飲用乳及乳製品對健康非常有益。乳及乳製品除了提供優質蛋白質之外,還是鈣的最佳來源,含鈣量豐富易吸收,如不習慣純奶,可以喝酸奶。養成食用乳及乳製品的習慣是對日常營養的重要補充。

4.紅肉也富含優質蛋白質、且是飲食中鐵的重要來源,但很多研究指向過多攝入紅肉有害健康,尤其的加工紅肉及醃製肉製品。且紅肉中的飽和脂肪含量較高,對血脂、心腦血管健康不利,即使是瘦肉,也會含有約30%的飽和脂肪,紅肉要吃但要加以限制,儘量選擇瘦肉。

5.蔬菜、水果能提供的蛋白質很低,但蔬菜中的多種抗氧化成分如類胡蘿蔔素、葉黃素等植物化學物對抵抗肌肉衰減,延緩衰老有益。

6.穀物主食蛋白質質量不佳,但日常食用量大,如果每天食用約300克生米,也能攝入20克左右蛋白質。

總結一下蛋白質的攝入,養成食用乳及乳製品的習慣,常吃雞蛋,常吃豆及豆製品,多魚禽適量紅肉。

落實到一日三餐可以這樣吃:

早餐蛋白質類食物可選一個煮雞蛋,午餐可選巴掌大小的一塊魚或者瘦肉,

晚餐可選巴掌大小的一塊豆腐,早餐或者下午兩餐之間可以喝一杯牛奶。

加餐吃牛奶等蛋白質類食物時,可搭配一點主食,主食中的糖類會優先為身體提供能量,節約蛋白質,讓蛋白質發揮更重要的生理功能而不是直接燃燒提供能量了。

老年人肌肉流失有諸多因素影響,但飲食是我們可以去調整、去掌控的,從日常飲食中攝入充足均衡的營養,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取,多曬太陽,多吃新鮮蔬菜和適量水果,保持適量的身體活動,從而達到減緩肌肉流失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關愛老人送健康##冬季會養生健康不踩坑##百裡挑一#

注意參考資料: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

作者:王晶 中國註冊營養師 國家三級公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相關焦點

  • 提高免疫力,瘦體重很關鍵!40歲後,一定要開始預防肌肉衰減了
    它包括兩個含義:肌肉數量的減少 + 肌肉質量的下降。40歲後,肌肉會自然衰減,減少脂肪的同時,提高瘦體重(就是瘦肉),是健康的關鍵。食物中的蛋白質,可以用來合成肌肉的蛋白質,幫助預防肌肉衰減。如何合理的從食物中得到足夠的蛋白質呢?每天1個雞蛋、1杯牛奶、2兩瘦肉、2兩魚蝦、2兩老豆腐,大概可以滿足一個60公斤左右的人的蛋白質的需要。為了讓食物中的蛋白質,最大效率的變成身體的肌肉。
  • 「蛋白質中毒症」知道嗎?攝入那麼多蛋白質沒好處!
    但不幸的是,在兩次嘗試中,每當他只吃瘦肉、不吃肥肉時,都會很快病倒,患上「蛋白質中毒症」(又名「兔子飢餓症」)。但等他減少蛋白質攝入、增加脂肪攝入後,症狀又會消失。在他開始食用蛋白質含量正常的食物後,他發現自己的健康情況不斷惡化,只得恢復低碳水、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習慣,一直持續到83歲時逝世。他開展的早期實驗是少數記錄了高蛋白攝入會產生極端副作用的案例之一。
  • 蛋白質有這四大作用,那麼我們該如何合理膳食,保證蛋白質供應?
    那就是合理膳食、加強飲食營養,增強咱們自身抵抗力。可也是這是治本的方法,那麼該如何強化飲食增強自我抵抗力呢?食物中的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是的,蛋白質,身體最重要的三大能量營養素之一,也是人體組織細胞的基本成分和成長發育的關鍵物質,甚至被某些人稱為「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生命的基石」,缺乏蛋白質,青少年會出現營養不良,生長發育遲緩、消瘦、體重過輕;青壯年會現疲乏無力、水腫、傷口癒合慢、脫髮、免疫力不足等症狀;老年人則出現肌肉衰減症候群,導致平衡障礙。
  • 我們其實並不需要攝入那麼多蛋白質
    但不幸的是,在兩次嘗試中,每當他只吃瘦肉、不吃肥肉時,都會很快病倒,患上「蛋白質中毒症」(又名「兔子飢餓症」)。但等他減少蛋白質攝入、增加脂肪攝入後,症狀又會消失。在他開始食用蛋白質含量正常的食物後,他發現自己的健康情況不斷惡化,只得恢復低碳水、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習慣,一直持續到83歲時逝世。
  • 研究表明:乳清蛋白是一種適合老年人的蛋白質,也更適合肌肉重建
    肌肉處於穩定的代謝狀態。在各種激素和信號分子的影響下,舊肌肉被分解,新肌肉得以建立。並且肌肉更新受年齡,飲食和體育鍛鍊等因素影響。但是,身體無法適應不需要的東西。如果你停止運動,則不再需要過多的肌肉,那麼就會失去一些肌肉組織。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會分解該肌肉組織。肌肉健康最害怕就是意外或疾病,意外或疾病會迫使你臥床休息數周。
  • 如何合理飲食達到健康體重,健康體脂和體型
    這種情況下也會造成不健康。年輕的時候營養均衡在老年的時候才能有個高質量的生活。標準體重=身高(釐米)-105,理想體重的範圍可以上下浮動10%體重指數=體重(千克)/身高(米)體重的來歷:胖與不胖主要看是體脂的含量。體重標準或者體脂標準但是體型不勻稱,導致體型不標準,中心性肥胖或者是梨型肥胖。體脂含量少於20%的時候會影響女性生理代謝。
  • 你每天最佳蛋白質攝入量是多少?
    ),你不僅能從這種飲食中維持身材,並且在進行更高強度的健身中也能讓身材更好 大多數研究都關注1.5克蛋白質/千克;只有少數人研究過2.2至3.3克蛋白質/千克 然而,在健康的人中,即使你攝入的蛋白質數量較高也沒有太多負面影響,更何況大部分的人都存在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 目前我們知道的一些常識是,健康並且久坐的成人每日最佳攝入蛋白質的數量是0.8g蛋白質/千克 這個源自於美國建議膳食指南
  • 助力健康,佑安專家提示老年朋友合理補充營養劑
    營養補充劑是用來補充日常食物攝入不足的營養素製劑。老年朋友因為生理功能減退、疾病的影響,常常伴隨食慾減退、吞咽苦難、消化不良、肌肉減少等問題,合理的營養補充劑可以幫助預防營養不良、改善老年人的營養狀況。
  • 健身的人都需要攝入蛋白質!那每天、每頓飯需要攝入多少呢
    人體所有組織都含有蛋白質,這些蛋白質起著結構性作用。但是,蛋白質也起著功能性作用,例如紅血球中攜帶氧氣的紅血球蛋白也是一種蛋白質,就像所有蛋白質一樣,它是由胺基酸的長鏈組成的。蛋白質中的一些胺基酸會在身體裡會自動生成,因此在你不攝入這些胺基酸時候,它也不會影響肌肉蛋白質的合成。
  • 運動性肌肉損傷可能與比賽前一周的飲食攝入有關
    完成馬拉松比賽所需的體力需求會導致中度到高水平的的肌肉損傷。儘管運動性肌肉損傷在馬拉松運動員中是正常現象,但是由於訓練背景、遺傳學、年齡、運動強度和水合狀況導致馬拉松運動員的肌肉損傷水平不同。因此,確定降低運動性肌肉損傷策略可能有助於減少與骨骼和肌肉壓力有關的健康風險。
  • 蛋白質攝入過多 會有哪些危害?
    蛋白質是飲食計劃中不可或缺的營養素之一,它有助於修復和構建肌肉。特別是健身人士,他們對於蛋白質的需求比一般人更大。無論是增肌還是減脂都離不開合理利用蛋白質,高蛋白飲食被無數健身者證明有利於減脂、降低體重、增強飽腹感並維持肌肉含量。
  • 張文宏喊你補足「蛋白質」!它是抗病毒的關鍵營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多位專家提出,防病除了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社交距離外,加強飲食營養也極為重要。其中,蛋白質對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把蛋白質稱為「抵抗病毒最關鍵的食物」,建議疫情期間要保證充足的蛋白質攝入。
  • 即使你不能健身,也需要攝入足夠蛋白質
    有些人會認為,如果我訓練較少,做更少的有氧運動,甚至我完全不運動就不需要那麼多的蛋白質,我只能說這種想法對蛋白質顯然有很大誤解那些保持健身和運動的人對蛋白質需求量很大,但這不意味著不運動的人就應該減少攝入蛋白質多項研究表明,蛋白質攝入對於不經常運動的人至關重要,這可以幫助你防止肌肉流失,維持身體的健康水平
  • 老年人群中發病率很高!經常跌倒骨折小心是這個病...
    5月17-23日是第六屆全民營養周合理膳食,免疫基石讓我們一起努力,學習營養健康知識共同提高全民營養健康素質和健康水平>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許多老年人認為年紀大了瘦點好,可以避免「三高」等的發生,為此許多老年人飲食常以「清淡」為主,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健康。
  • 闢謠: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傷腎臟?讓科學研究告訴你正確答案!
    感謝當我向我的會員訴說飲食要保持高的蛋白質攝入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吃這麼多的蛋白質會不會導致腎臟受到損傷,今天我整理了相關的資料,用科學的研究告訴大家高蛋白質攝入到底會不會損害我們的健康。
  • 骨骼、肌肉、關節是老年人日常保養三要素 優質碳水助老年人代謝和...
    膝關節、肌肉力量、骨密度等等都成了您所要關心的話題。金秋十月時值重陽節,為促進健康老齡化,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的目標,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國際合作與交流中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分會、中國食品科技學會食品營養與健康分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20年營養與健康老齡化」雲端會議於10月24日在京召開。
  • 年紀大了覺得沒力氣 可能是肌肉流失了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見到步履蹣跚、行走緩慢的老人,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老年人的這種狀態是很正常的。但實際上,這些也可能是肌肉衰減徵的表現:骨骼肌量逐漸減少,肌力逐年下降,並逐步發展到難以站起、平衡障礙、極易摔倒骨折等情況,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 「健康」如果蛋白質攝入不足,會發生什麼?
    即使它們都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 為什麼需要蛋白質? 蛋白質對生命至關重要:蛋白質是構成和維持肌肉和骨骼所必需的胺基酸。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蛋白質質量可能變得越來越重要。 除了基礎設施之外,蛋白質還有助於調節一系列細胞作用,從免疫功能到通道血流輸送氧氣的過程都將受到影響。
  • 長期低碳飲食傷心傷腦 運動後及時補充蛋白質利於增肌
    「目前控制飲食最流行的方式可能算低碳飲食,這種方法短期內可能減重而減脂,但低碳飲食對我們現有的飲食習慣改變較大,易出現反胃、噁心、乏力等副作用,因此最好使用不應超過3個月,低碳飲食過程中保持維生素和礦物質攝入充足。」卞華偉主任提醒即便是低碳飲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也應不低於120克,最好一個月為限,適當恢復一下正常比例飲食避免營養不均衡出現營養不良,保障健康。
  • 蛋白質攝入不足,會發生這6種情況!快來判斷一下你的蛋白質夠麼
    蛋白質是人體健康所需的三種常量營養素之一,另外兩種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而蛋白質在飢餓或壓力時期更是一種備用能量來源。但是,蛋白質在人體中起著其他關鍵作用,並且對於運動後的肌肉修復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