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減肥界,究竟是不吃早餐還是不吃晚餐已經撕了很久了,但無論是早餐黨還是晚餐黨,大家都很堅定地表示,午餐還是要吃的。
既然午餐辣麼重要,那麼吃錯午餐就很麻煩了~
小卡特意總結了幾種常見的錯誤午餐,大家可以檢查一下自己有沒有吃錯哦~
從營養均衡的角度出發,每餐都應該有碳水、蛋白質、脂肪。
但你們的午餐有的卻是這樣的:
午餐a = 湯粉/炒飯/車仔面
午餐b = 土豆絲配米飯、香芋配米飯
午餐c= 玉米等雜糧+粥+涼菜午餐d= 都是綠油油的蔬菜
恕我直言,都不對...
粉面飯就不提了,雜糧,蔬菜,水果其實都是碳水化合物,當人的一餐都吃碳水化合物會怎樣?
1:容易餓,因為碳水化合物特別好消化
2:不容易變瘦,每天吃一大堆碳水化合物,就算低熱量,一樣不會變瘦!
3:容易造成皮膚衰老,想要保持肌膚年輕就必須有足夠的蛋白質來支撐整個骨架。
說直白一點,為什麼上了年紀的中國女人大多身材鬆弛,就是因為習慣了少肉多穀物的生活方式,一旦發胖就節食帶來的惡性循環。當你的年紀上去了,代謝下來了,這個循環就無法改變了。
吃肉吧,求你了~不然吃豆腐也行啊~
雖然你知道要吃蛋白質,但是小卡發現,你還是吃的太少了!
有小夥伴告訴我她的午餐是這樣的:米飯+兩個雞蛋+小油菜。 午餐就吃2個雞蛋?蛋白質也太少了吧!
結果妹紙說:兩個雞蛋一共130g,130g蛋白質還少嗎?
130g只是雞蛋的重量啊喂!蛋白質只是雞蛋的一部分並不是全部啊喂!
給你看下雞蛋的營養成分表:
100g雞蛋其實只有12.56g蛋白質,130g雞蛋只有16.33g蛋白質。
同理,雖然肉奶豆製品這些食物都有蛋白質,但蛋白質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營養而已,並不是說吃多少蛋白質食物就有多少蛋白質,還是要儘量吃多一點肉、吃多一點豆腐、吃多一點雞蛋…
至於每天吃多少才夠,體重60kg為例子,至少要84g蛋白質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外食星人身上,小卡就被坑過很多次。
每次都是心懷「這家大概比較清淡吧」的心情走進去點了菜,結果菜一送上來,又是「油不值錢」系列,就連青菜都條條閃著油光,就問你怕不怕? 後來我找了機會溜進後廚看了一下,發現中餐廳的掌勺師傅真的是各種「寬油」上陣,不僅肉要放重油,有時候連茄子,花菜這些蔬菜,都是提前油炸的。
因為這樣能夠迅速獲得酥軟的口感,符合餐廳上菜要快,口味要重的要求。
如果想要避開高油脂攻擊的話,自己煮是最好的辦法。
不過對於像小卡這樣的懶癌來說,自己煮是做不到的,只好儘量避開一些以炒、炸、烤等辦法做的菜,選蒸煮類菜,至少油可以稍微少一點。
實在不行,也就只能涮水大法好了。
自從樓下開了一家XX麻辣拌之後,一到飯點,小卡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香辣味…是的,沒錯,坐在小卡斜對面的瘦子同事又點了麻辣拌。
雖然麻辣拌聞起來充滿了誘惑力,但小卡還是拒絕的,因為重口味會帶來2個問題:越吃越多,越吃越腫。
以瘦子同事吃的麻辣拌為例,雖然裡面是各種蔬菜丸子麵條,但在調料的加持下,原來味道60分的現在直飈90分,引誘你不斷想吃,而且越吃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