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信, 關於香港
「手信」是一個悠長又帶古意的詞,「手」字輕巧,而「信」字又彰顯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坦誠與優雅。
網購讓一切變得過於便捷,然而跋山涉水為親朋好友捎帶一份伴手禮的情誼,卻不可能讓快遞去實現。因為一座城市的特色手信,不僅僅是一份糕點,一種小吃,它們帶著這座城市獨有的氣味與性格,寵溺著人們的味蕾,驕縱而溫情地流傳至今。
因而在香港,那些藏匿於街頭巷尾的手信小店,它們既美味,又蘊藏著獨特的故事以及在流變中的城市性格。帶屬意的手信回家,也是帶一份香港街市的情懷回家。
恆香老婆餅
最早的恆香老餅家在1920年代就創立了,後來又變為了傳統的茶樓。生意紅火,等位的客人太多,店家就用冬瓜茸做的老婆餅來招呼等位的客人。漸漸地,恆香老婆餅的名號反倒更響亮了,因而店家便開始專門做中式糕點。流傳至今,最有名的便是老婆餅、小鳳餅和嫁女餅,熱氣騰騰的時候鬆軟香脆,是一定不能錯過的。
德成號亦是香港老字號。1930年代,它便開始經營,最初是賣糧油雜貨,之後才變成賣自家制的雞蛋卷,從春秧街搬到了渣華道,而今已經流傳到了第三代。雞蛋卷都由人工所制,雞蛋味兒濃鬱,外殼又鬆脆。現在雞蛋卷有三種味道可選擇,包括原味家鄉雞蛋卷、鮮牛油蛋卷及鮮椰汁蛋卷。德成號生意十分紅火,每日開門營業前很久就有很多人排隊,要去德成號買雞蛋卷的朋友一定要儘早。
陳意齋燕窩糕
陳意齋1927年創立於佛山,後來遷址到了香港。從此,它便飄香於此,與這座城市相濡以沫八十年。陳意齋的手信除了燕窩糕,杏仁餅、薏米餅、蝦子扎蹄都是不錯的選擇。它所有的傳統糕餅小吃依然是手工製作,然後拿紙盒或是懷舊招紙來包裹,使食物多了一份熨帖溫存。
Jenny Bakery (小熊餅乾)
珍妮曲奇的歷史年輕些,但卻已是香港最有名的伴手禮。馬來西亞華僑Jenny,在1989年隨家庭移居香港赤柱之後,閒時便在家精心研製曲奇。2005年開業以來,生意一直紅紅火火,每到旅遊旺季或是節假日前夕,更是人潮洶湧,排隊人數眾多。現在主要分為四味奶油曲奇(小盒70hkd,大盒130hkd)和八味果仁曲奇(小盒120hkd,大盒190hkd)。2014年9月份開始,每人限購2盒。
曲奇四重奏
曲奇四重奏亦是非常有名的手工曲奇。店家選用法國與紐西蘭優質牛油,亦加入很多健康的元素:亞麻籽、葵花籽、玉米粒、榛子、核桃、夏威夷果仁……美好的食材裹於香甜的曲奇餅中,精緻而不匠氣。目前,分店已遍布香港,共有5家分店,大家可就近選購
麼鳳話梅最開始起家是在1960年。那是在銅鑼灣怡和街樓梯底下的一個小攤。創始人司徒夫婦都非常看重質量,堅持「揀手貨」,稍微次一點的產品都是棄之不用。這種堅持在五十多年的風雨中變成一種更為持久的生命力,它支撐著一家小攤變成一種品牌。香梅甘甜生津,就如同這老街市的味道,乍看是嘈雜的、不齊整的,可細品,卻是充滿了生活源遠流長的勁道。
半島酒店早在1928年便開門營業,彼時有著「遠東貴婦」的名號,是亞洲最豪華的酒店,而它亦是少有的自己出品朱古力的酒店,既有自家手工製造的,又有採用瑞士進口的純朱古力加工製成的,配以半島酒店特別的Teddy Bear禮盒裝,格外華貴精緻。
皇后飯店的風頭是襯著1990年王家衛的《阿飛正傳》而起的。這家1952年便開業的俄羅斯餐廳在香港一直有著很旺的人氣,而今更是飯店、餅店都遍布全香港。它最出名的莫過於朱古力或米通鳥結糖,層次豐富,韌勁十足,又配上萌態十足的俄羅斯套娃包裝,充滿趣味。不過要注意的是,鳥結糖容易受潮,開封之後請立即享用。
美好食物的精髓早已超越了它最原始的功能,它不僅僅是使人類免於飢餓,更使人們在食物中感知到製作之人獨特的匠心、取材時的精心,能體會到一種高於生活的樸素與本真。香港手信,它只是香港故事的載體。你若生活於此,不妨從城市味道中去尋找世事流變,你若到遊於此,更不妨去看下那些老字號的店家正在經歷哪些香港故事。
(來源:網絡;編輯/小薈)
更多產品信息請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