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面藍色圖標「 中推理療師 」關注,微信號 :Ty11118
天葵草 Tiān Kuí Cǎo
【別 名】紫背天葵、雷丸草、夏無蹤、老鼠屎草、旱銅錢草、蛇不見。
【藥用部位】為毛茛科植物天葵的全草。
【形態特徵】多年生小草本,高10-30cm。塊根長1-2cm,粗3-6mm,外皮棕黑色。莖直立,1-3條,上部有分枝,被稀疏白色柔毛。基生葉為三出複葉;葉柄長3-12cm,基部擴大呈鞘狀;葉片輪廓卵圓形或腎形,長1.2-3cm;小葉扇狀菱形或倒卵狀菱形,長0.6-2.5cm,寬1-2.8cm,3深裂,深裂片又作2-3圓齒狀缺刻裂,兩面無毛,下面常帶紫色;莖生葉較小,互生,葉柄較短。單歧或二岐聚傘花序,花梗長1-2.5cm,被白色細柔毛;苞片、小苞片狀,3裂或不裂;花兩性,小,直徑4-6mm;萼片5,花瓣狀,狹橢圓形,長4-6mm,寬1.2-2.5mm,白色,常帶淡紫色,先端圓鈍;花瓣5,匙形,長2.5-3.5mm,先端近截形,基部凸起呈囊狀;雄蕊8-14,花絲下部變寬,花葯寬橢圓形,黃色;退化雄蕊2,線狀披針形,位於雄蕊內側,白色膜質,與花絲近等長;心皮3-4,花柱短,先端向外反卷,無毛。蓇葖果3-4,長6-7mm,寬2mm,表面具橫向脈紋,先端有小細喙。種子多數,卵狀橢圓形,長約1mm,黑褐色,表面有小瘤狀突起。花期3-4月,果期4-5月。
【分 布】生於疏林下、草叢、溝邊路旁或山谷地較陰處。分布於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
【採收加工】秋季採集,除去雜質,洗淨,曬乾。
【性味歸經】味甘,性微寒。入心、膀胱經。
【功效作用】解毒消腫,利水通淋。主瘰癧癰腫;蛇蟲咬傷;疝氣;小便淋痛。
【臨床應用】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驗方薈萃】
【方一】癰瘡疔毒
方藥:天葵子、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2克,金銀花15克。
用法:水煎服。
【方二】淋巴結核
方藥:天葵子12克、雞蛋2個。
用法:將天葵子搗碎,加水與雞蛋同煮,吃蛋喝湯,每日一劑。
【方三】肺結核
方藥:天葵子60克、豬肚1個。
用法:將豬肚洗淨,與天葵子同煮,去藥渣分次食之。
【方四】哮喘
方藥:天葵子6克、烏藥9克,醉魚草根6克,紅糖適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五】小兒驚風
方藥:天葵子30克。
用法:烘乾,研細末,每次1.5克,開水送服。
【方六】外痔
方藥:天葵子15克、桐油適量。
用法:取天葵子蘸桐油於陶製容器傷磨爛,取汁塗患處。
【方七】毒蛇咬傷
方藥:天葵子15克。
用法:烘乾,研細末,水酒調敷傷口周圍。
【方八】敗血症
方藥:天葵子15克、蒲公英、金銀花、紫花地丁、匍匐堇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九】腎結核
方藥:天葵子12克、金櫻子根30克,大薊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關注公眾號 :ztys11118
關注微信號 :Ty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