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大辭典》:毛大丁草
【出處】《中國藥植志》
【拼音名】Máo Dà Dīnɡ Cǎo
【別名】小一枝箭(《滇南本草》),一枝香(《植物名實圖考》),兔耳風、毛耳風(《草木便方》),無風自動草(《修訂增補天寶本草》),貼地風(《廣西中獸醫藥植》),一炷香、白眉(《南寧市藥物志》),頭頂一枝草、貼地消(《江西民間草藥》),巴地香(《貴陽民間藥草》),四皮香、滿地香、伏地老(《湖南藥物志》),天燈芯、鎖地虎(《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全草。夏季採收,洗淨,曬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厚,有綿毛。葉基生,多少具柄,矩圓形至卵形,長5~8釐米,先端圓,基部楔形,全緣,幼時上面被毛,而老時常變禿淨,下面密被綿毛。花莖長15~30釐米,有時竟達40釐米,被綿毛,尤於頂端為甚,頭狀花序頂生;總苞長16~18毫米,基部狹,苞片線狀披針形,2層,被綿毛;花雜性;邊緣舌狀花,雌性,白色,2唇形,外唇伸長,3齒裂,內唇細小,2深裂,柱頭2裂;中央為管狀花,兩性,花冠上部也為2唇形,外唇3裂,內唇2深裂;雄蕊5,藥合生。瘦果線狀披針形,具繳肋,冠毛淡紅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於向陽地、山坡、路邊、田邊。分布江蘇、浙江、四川、廣西、廣東、雲南等地。產於四川、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乾燥的全草,葉叢生於基部,葉片皺縮,展開後呈矩圓形或卵形,葉面黑褐色,葉背棕褐色,被黃白色綿毛;質極脆弱,有時葉叢中留有一棕黃色的花,花梗中空。帶根的全草在根莖部叢生多數細長的鬚根,長可達11釐米,外表棕灰色,質脆,斷面黃白色。味澀。以乾燥、葉多、少破碎者為佳。
【性味】苦辛,平。
①《天寶本草》:"辛,溫。"
②《廣西中藥志》:"味苦微甘辛,性平,無毒。"
【歸經】①《四川中藥志》:"入肝、肺二經。"
②《閩東本草》:"入脾、腎、膀胱三經。"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發汗,利水,行氣,活血。治傷風咳嗽,哮喘,水腫,脹滿,小便不通,小兒食積,婦人經閉,跌打損傷,癰疽,疔瘡,流注。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小兒食積。"
②《分類草藥性》:"散寒,治咳嗽,風溼。"
③《天寶本草》:"治癰疽,發背。"
④《民間常用草藥彙編》;"宣肺氣,發汗,散寒消風,止咳定喘,止百日咳。"
⑤《江西民間草藥》:"偏頭痛,齒痛;小兒高熱煩渴、急驚風,水煎服。疔瘡搗敷患處。"
⑥《四川中藥志》:"治陰虛白帶,夢遺精滑,面部浮種。並外塗巴骨流痰。"
⑦《閩東本草》:"去溼,行氣,利水,通經破瘀。治水腫,脹滿,疝氣,偏墜,黃胖,經閉,食積,腰胯酸痛,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傷風咳嗽:兔耳風二錢,虎耳草二錢。煎水一次服。
②治咳嗽哮喘:兔耳風一兩,蒸蜂蜜的功效與作用吃。
③治肺癰:兔耳風二兩。水酒各半煎服。(①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④治水腫:毛大丁草、披地掛、紅糖的功效與作用各一兩,酒四兩。上藥二味,用清水二碗煎成一碗,然後加糖酒燉服。每日一劑,連服三天。
⑤治尿道炎小便淋血:鮮毛大丁草一兩。洗淨煎湯,衝冰糖的功效與作用,日二服。
⑥治痢疾:鮮毛大丁草二兩(幹的一兩),水二碗煎成八分,調糖或蜂蜜飯前內服,連服三次。(④方以下出《閩東本草》)
⑦治氣滯胃院疼痛:毛大丁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或灑水燉服。
⑧治風寒洩瀉:毛大丁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
⑨治風溼水腫:鮮毛大丁草一至二兩。水煎服。(⑦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⑩治小兒疳積:毛大丁草三錢,同雞肝一個或豬肝二兩,加水煎湯,去藥,食肝及湯。(《江西民間草藥》)
⑾治跌打損傷:毛大丁草五錢至一兩。水煎,兌甜酒服。(《閩東本草》)
【摘錄】《中藥大辭典》
身體疾病調理,諮詢百草中醫微信:bczys12 QQ:873324412
1.馬齒莧功效與作用
2.雪蓮花功效與作用
3.茴香根功效與作用
4.黃精功效與作用
5.茉莉花功效與作用
傳播中藥知識,弘揚中醫文化,從小受母親影響,長大後也從事了中醫研究,喜歡各種中草藥搭配,就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真的很神奇,帶著這種好奇心進入了中醫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樂趣!
需要各種野生草藥、中藥材、可加百草中醫微信:bczys12
QQ:87332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