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99%的勤奮努力,都是在做無用功!

2020-12-15 水木然

曾經有這樣一段話,不知沸騰了多少文藝青年的心:

「你看報表時,梅裡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雲端,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一些在寫字樓裡永遠遇不見的人。」

當你還在擠著地鐵趕著早班車去上班時,另一些你同齡的佼佼者早已過上了你夢想中的生活,走上了更高的人生階層。是因為他們比你工作更勤奮更拼命嗎?

當然不,是因為他們在拼命幹之外,多了一個必要條件……

1

拼命學習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嗎?

在我上學的時候,有一個女生,學習是出了名的拼命,成績也是出了名的差,因此成為了全校的知名人物。

她在忙什麼?這似乎很奇怪,她如此努力,每天只睡5個小時,題做了一次次,為什麼總是學不好呢,問題究竟是在什麼地方?

有一次考完試,我看她在寫東西,她把錯的題,一字不差地抄到了本子上。我問她:「為什麼每道題都要抄呢?試卷上不是有麼?

她非常認真地說:「不行啊,試卷太多,一本錯題集複習起來方便。」並且一臉學習方法優良的表情,似乎站在的勤奮和道德的制高點。

「那這些錯題的原因你研究過了嗎?」她疲憊地說:「我現在哪有時間研究這個,等我抄完再說吧!」

我和另一個成績很好,但常常看起來非常輕鬆的同學探討過這個問題,他說:

「錯題我先分析為什麼錯,是概念不清、基礎沒掌握、思路錯誤還是馬虎。只有特別有價值的才會抄下來。」

看到了吧,這就是拼命學習和深度思考的區別。拼命學習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在事情的低效率環節中,深度思考是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在事情最高效的環節中。

2

遠離那些不深度思考且拼命勤奮的同事

一位廣告前輩的職場箴言:「有能力的人絕不加班,遠離那些不深度思考且拼命勤奮的人。

我絕不認為一個為了工作放棄自己全部業餘生活,甚至放棄自己的家庭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人,他們恰恰是一個公司中最可怕的定時炸彈。

我曾經與一位即將邁入四十歲的資深文案YY共事,他有老婆孩子卻天天加班到深夜,離開公司的時候還要把筆記本抱回家;而第二天早上又是9點都不到就出現在公司裡了,周末也會進入加班狀態,他的工作是最重要的,老婆孩子都不能打擾。

這看起來簡直是感動公司的員工楷模啊!為了公司,為了工作,時時刻刻都在備戰狀態!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成為被老闆極力推崇的「老黃牛」,公司全部提倡學習他的加班加點行為。但問題在於,在職場中,99%的加班全都是源於被迫,迫於某種不成文制度、迫於某種加班氛圍,很多人一邊加班一邊熬夜一邊吐槽一邊浪費時間消耗青春,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職場現狀。

我和這位資深文案共事過一段時間,開過好多次會。幾次之後,我便確認他就是一個「不深度思考且拼命勤奮的人」。

所有的事情他都要自己親力親為,即使身兼好幾個項目,仍然是這樣,務必事必躬親。

我想你應該知道為什麼YY每天都那麼晚下班了,他不僅自己每天加班,還讓我們這些與他共事的人沒一個敢下班的,因為他為整個團隊營造了一個加班的氛圍。

這位同事,這麼拼命,你以為他能過上去阿拉斯加看鱈魚躍出水面,去梅裡雪山看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的生活嗎?

不能。他甚至連公司的中層都進入不了,因為他還要寫每一句文案,因為他還要事必躬親呀。

一個公司裡最最可怕的就是這種「不深度思考且勤奮」的人。因為他們時時刻刻地向公司的其他人傳遞著這樣一種價值觀:

雖然我能力不夠強,但是我能用時間來彌補啊!

這種價值觀一旦在公司裡彌散開來,那就完蛋了,整個公司將會成為一個效率低下,員工幸福感低下的雙低公司。

一百多年前,廣大勞動者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八小時工作制,就這樣被這些「不深度思考卻勤奮的人」給毀了。

3

「深度思考」體現在職場和自我認知中

我還記得我剛入廣告公司工作的時候,同樣的任務和工作量,我幾乎都能在下班前完成,幾乎沒有怎麼熬過夜;而很多和我一同進入公司的小夥伴們則夜夜熬夜變成「加班狗」,幾個月後這些「加班狗」轉行了,他們去了那些更適合他們的行業和公司,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這些人都是會深度思考的人,因為他們會考慮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舞臺。而那些不會深度思考的人,則會咬牙硬撐,十年如一日的在一個崗位上。就如那位四十歲的資深文案YY。

他們欠缺拼命和勤奮嗎,都不缺,他們缺的是深度思考。

只有帶有深度思考的拼命幹,才能讓你達成你的生活願望,反之,則是在重複勞動,浪費生命。

知識爆炸的時代,決定性的能力是抽象能力,從知識碎片中提出脈絡,自成體系,並應用於世界的認識與改造,是你對學習、職場、自我認知的深度思考能力。

談到「深度思考」,愛因斯坦說過這麼一段話:

「如果給我1個小時解答一道決定我生死的問題,我會花55分鐘來弄清楚這道題到底是在問什麼。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問什麼,剩下的5分鐘足夠回答這個問題。」

拼命幹很重要,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是優秀結果的必要非充分條件。那麼如何讓它變得充分必要?

我給出的答案是——

拒絕思維懶惰,習慣於深度思考,永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當你在學習、職場、自我認知方面掌握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就可以遊刃有餘的掌控自己的生活。

到那時,梅裡雪山的金絲猴、西藏的山鷹……都將成為你生活中不會錯過的精彩。

水木然新書《深層認知》上市了!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

未來最好的投資,就是對自己認知的投資!一旦你的認知和財富不匹配的時候,這個社會有100方法收割你!

相關焦點

  • 道破修行天機:99%的努力都是必要的「無用之用」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這句話對大多數人都適用,人前的成功,人後總有你看不到的付出,流下的汗水,經歷的挫折。也就是說,只有付出大量努力,才能練出令社會認可的真功夫。但是如果沒掌握正確的方法,即使「臺下」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能呈現「臺上」一分鐘。很多人都想登上舞臺,變得光芒四射,收穫無數鮮花與掌聲。
  • 你孩子的勤奮是無用功嗎?
    這次我就沒讓她改了,一遍都不改了,因為反覆的犯錯,說明一件事情,之前改過的8遍都白改了!無用功不用做啊!我仔細看看這個字,計上心來。我問女兒:你知不知道驚蟄什麼意思?她大體是知道的,春天的節氣,蟲子們都要甦醒了。
  • 中學生有些時候的「努力」,有可能都是無用功,同學們要儘量避免
    但是在這裡我也要告訴大家,並不是中學階段的所有努力都能有所收穫,現在很多中學生都會犯一些「假努力的行為」,做出一些無用功,那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說一說。中學生的一些「努力」,很有可能是無用功在中學階段,看一看身邊的很多同學都是在努力的學習當中。
  • 你以為勤奮是筋疲力盡地努力工作、學習?難怪你會討厭勤奮、努力
    為什麼你不喜歡勤奮?無用的勤奮,讓人痛苦真正優秀的人,他們的勤奮是停不下來的,他們永遠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而生活中太多的人,卻是對勤奮無感。那些不勤奮的人是不夠聰明嗎?不知道勤奮能夠得到更高的成就,能夠升職加薪?
  • 聽聞有人不喜歡fate裡的咕噠子,還說迦勒底的努力都是無用功?
    Fgo的劇情進行到第二部的時候,網絡上就慢慢出現了一種聲音,說是討厭咕噠子,因為她到處破壞異聞帶人民的幸福生活,還說迦勒底的努力都是無用功,因為地球的白紙化已經不可逆轉了。首先,咕噠子從頭到尾都沒有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完全正確的。她在俄國異聞帶的時候就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為了恢復泛人類史所做的努力,其實都是在毀滅異聞帶裡無辜的人。她也曾猶豫過,彷徨過,質疑自己這樣做到底對不對,不過最終她還是選擇就算要背負起沉重的罪孽,也要拯救大家的道路,說實話,這樣的堅強勇敢的咕噠子真的很吸粉啊。
  • 你家孩子還在做無用功嗎?聰明的家長,都幫娃戒掉這3種無效努力
    第一種:偏離式努力奮鬥的精神是成功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但相比之下,選對一個正確的方向更為重要。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就深知這個道理,他之所以能夠有著如今這般成就,這與他善於思考離不開關係。在創辦微軟之後,在當時的大環境影響下,他並沒有一味地往一個方向發展,而是在每年都會進行兩次長達一周的"深度思考",在這段時間裡他會關門謝客,不讓外物與他人打擾自己的思緒,這段時間裡他會分析市場的動向,以此判斷日後公司該如何發展,找準正確的前進方向,因此、微軟在他的手下一步步的做大做強,成為世界的龍頭企業。
  • 哈爾濱考研寄宿:考研期間,不要做這些無用功
    這其中,有些事實我們必須承認,有些努力,耗時又無效,純屬無用功。南極光寄宿考研學校為大家總結了以下事情。這些無用功,你也做過嗎?如果有,趕緊停止吧!不然會與競爭對手的差距越拉越大。互相攀比在這裡,南極光寄宿考研想跟大家說,這裡的攀比並不是物質上的,而是學習。大家學習,免不了探討。
  • 中年人們,「勤奮」有時候會拉胯你,謹記這3點,不做無用功
    很多的中年人們都是勤勤懇懇的,早起貪黑,努力賺錢,把自己整得累,卻總是賺不到什麼錢。這時候,就會陷入深深的苦惱中:為什麼很多時候明明覺得自己很拼命了,卻還是不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賺不到什麼錢呢?其實提升自己和賺錢都是有方法有竅門的,一味地勤勞並不會使你匯聚更多的財富,只有知道自己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讓自己的做的事情有所價值,讓所得到的的效果能夠利益最大化,才能夠有更多的提升,才能夠賺到多一些的錢。很多時候,我們都被老一輩的思想給毒害了,老一輩兒們教導子女們,要和勤勞的人結婚生子,這煙日子才會變得慢慢好起來。
  • 千萬不要做無用功!
    對於注會考試來說,雖然考試科目多、難度大,但是中注協也給出了足夠的時間來準備,只要在5年之內完六門科目的考試就行,能力強的可以早點考出來,但是如果考了三年都沒有考過一門,那真的是值得思考了,只要稍微努力一點也不會至於這樣的,做無用功是最可怕的。
  • 屍兄:青龍最後悔的一件事,造就出無敵的屍王,徒做無用功
    屍兄:青龍最後悔的一件事,造就出無敵的屍王,徒做無用功。屍兄漫畫中,炎黃守護者聽起來是一個非常高大上的職業。實際上炎黃守護者更多的是一種責任,為了守衛炎黃,守護者們可以付出自己的生命。小飛和黑飛是目前的炎黃守護者,他們對炎黃都是忠心耿耿,為了炎黃寧願犧牲自我。
  • 職場上,別做無用功!這3點做到位了,不愁升職加薪!
    職場上,別做無用功!這3點做到位了,不愁升職加薪!在職場中,我們會不會時常有這種情況?自己在職場中一直特別認真,做事也很用心。而且自己在很多方面都能幫上一點忙。很多事情雖然並不是自己該負責的範圍自己也會盡力幫忙,同事和領導對你的評價的都很好。如果你在職場中是這樣一種人,而且雖然評價好自己也努力,但是就是得不到領導提攜,那就要警覺了!前不久 有個讀者給我私信,他是一家上市公司採購部的組長,大家對他的評價都還不錯,而且自己在工作中也是一直兢兢業業,很少犯錯誤,和同事關係也還不錯,很多同事都會誇他關係處理得很好。
  • 《老人與海》:「聖地牙哥」和魚的搏鬥,在我眼裡是做「無用功」
    有的只是平淡的敘述,乏味的情節,還有對老人做「無用功」的不耐。強忍不耐一點點去看,途中多次想把書放置桌角再也不看。有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到今天為止已經出海八十四天了,然而一條魚也沒有釣到。看到開篇這句話時,我沒有去稱讚老人的耐心和毅力。
  • 你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如果想要回報與努力成正比,就必須明白效率這個中介,效率不在於你將精力耗在這件事上有多少,而在於你懂得如何為此付出努力。作者:顏涼(富書專欄作者)01有師妹向我抱怨:「為什麼通過六級那麼難呢?我已經很努力了。」我問:你為此付出了什麼?「我每天長時間泡在圖書館、自習室,背單詞、做考卷、訓練聽力。
  • 印度人說中國做的是「無用功」,300多億不能回本,網友都被逗笑
    作為世界知名強國,我國超強的實力早已經獲得了世界眾多國家的認可,但是在我國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也總是有一些國家認為我國的成就「不過如此」,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我國的鄰國印度,作為目前世界上發展同樣非常迅速的一個國家,印度雖然整體實力相比我國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但是印度憑藉著迷之自信一直不肯承認這個事實。
  • 雅思備考丨真的不要再做無用功啦
    答案就是,同學們在悄無聲息的做無用功!易世老師發現有同學在考試時總會出現聽力進不了狀態,或者是完全不明白閱讀heading題和判斷題,做聽力地圖題因為踩雷無數而懷疑人生,最後成功集齊了所有顏色的「愛馬仕」鉛筆,關於雅思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小易都會舉例分析同學們最常做的無用功,一起來看看吧:聽力考過雅思考試的同學們都知道
  • 「我老實又努力,活該被老闆針對!」:對不起,你可能在做無用功
    這樣的人,不是死在踏實幹活上,而是死在絲毫不主動,千萬別歸因錯誤。 所謂用功或努力,不是只有一條路徑 物理學上有「槓桿原理」,也稱為「槓桿平衡條件」。
  • 雅思刷分過程中,應該避免做哪些「無用功」?
    雅思備考方法有效得各不相同,但備考「無用功」卻無用得整整齊齊。如果你投入了大量精力、時間,但分數不但沒提多少,反而降了點(尤其是口語和寫作),那這就是做了「無用功」的典型表現之一。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造成這些負面影響的原因是你做了「無用功」,換句話說就是在學習方法上誤入歧途了,而不是因為你的智商,語言天賦等自身方面的問題。所以:先自信起來!然後,來看看「無用功」具體有哪些進而去規避它們。這裡一共列舉了8條,一起來看看。
  • 日乒唯一世界冠軍避而不戰!伊藤美誠:全明星是無用功
    球迷們對於日乒平野美宇也都有些了解,她在之前競技狀態一直處於巔峰,並未有消息稱其受過傷,此番無故退賽,難道日乒又是在故弄玄虛?平野美宇作為日乒唯一的世界冠軍,她的職業生涯也是十分傳奇的,雖然近幾年的表現有些差強人意了,甚至一度跌出了日本桌球神壇,如今平野美宇在日乒僅僅算的上是第二、三位核心球員。
  • 除甲醛別做無用功,央視專家教你最有效的方法
    無用功一:活性炭吸附易飽和經實驗測定,活性炭前端的吸附作用確實還不錯,但它的吸附量是一定的,吸附達到飽和後不僅沒有了淨化效果,而且還會隨著溫度升高再往外釋放,甚至可能造成二次汙染。無用功二:綠植淨化作用不大同樣的測試,我們對綠植也進行了測定,例如:吊蘭、綠蘿等確實有一定的淨化作用,但實際淨化效果卻並不理想,除非把家裡每個角落全部都擺滿綠植。
  • 地理老師很無奈:相信地平說的人,你們的努力註定是無用功!
    可能大家都覺得關於地球是什麼形狀的討論,應該到此為止了,然而直到今天,還有不少人信奉地平說,他們認為地球是扁平狀的圓盤。為了討論地平說,他們還成立了一個叫做「地平說協會」的組織,定期舉行活動。按照他們的想法,地球上所有的陸地都在地球的中心區域,海洋則在外圍。地中海和黑海等內陸海洋,還是在原來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