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縱觀全球各國兵種,海陸空兵種是最為常見的。三者相比較,空軍雖然出現的晚,但是其發展快,優勢大。
最早在一戰中登場,二戰時就成為了很多國家的主力。
二戰之後,空軍兵種佔據了主導,這一點美國最有發言權。海灣戰爭時,美軍就充分說明了什麼叫做空中優勢,讓人看到了在現代化戰爭中空軍的統治力。
放在現在來講,兩個國家一旦交戰,誰能夠掌握空中優勢,誰的勝算就更大一些。
我國空軍是1949年正式成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後,我國的空軍力量在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上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1949年5月份,隨著國民黨轟炸機群對北平南苑機場的轟炸,領導深刻意識到空軍力量的可怕,決定必須建設一支空軍部隊。
那麼問題來了,新中國成立之前,空軍是怎麼解決種種問題和困難的呢?
其實答案很好找尋,在日本人的身上就能找到。
林彌一郎,1911年生於日本大阪,21歲加入日本空軍。有飛行天賦又肯努力的他,很快成為了日本空軍的飛行教官。
後來,日本侵華戰爭打響後,他被派往了中國參戰。
在他的帶領下,中國遭受空中打擊的地方損失極大。
憑藉著在戰場上的出色發揮,他多次被上級晉升,最終成為了空軍少佐。
在當時的日本軍隊中,如果你沒有強大的背景和家族勢力,想要獲得軍銜的提升是非常困難的。
他一再受到晉升,足以說明他這個人非常優秀。
1945年8月,隨著美軍原子彈的投放,日本最終投降。他不想成為俘虜,於是帶著小股部隊決定逃跑。計劃很美好,但是現實總是那麼殘酷。最終他在鳳凰城一帶被八路軍抓住,被八路軍帶了回去。
作為俘虜,八路軍接受了審查,本以為他會受到嚴厲的制裁。沒想到當時的八路軍長官不追究他的責任,而且還吩咐人悉心照顧他。
作為一個優秀的飛行人才,八路軍有意將其吸入自己的隊伍,從而建立起自己的空軍力量。
經過再三的考慮後,林彌一郎答應了,但是是有條件的。第一個條件就是自己要有指揮權,特別是在擔任教官,管理手下飛行人員這個事情;第二個是自己要受到該有的尊重,不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對於這樣的要求,八路軍長官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林彌一郎又提出了過分的要求,他要求給自己配發一把德國原產的白朗寧手槍。
這樣的一個要求讓很多人憤怒,林彌一郎畢竟是一個日本人,而且在他的手上沾滿了中國人的鮮血。這樣的一個人,怎麼能給他配發武器呢?
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長官還是答應了他,並且還是取下了自己的配槍,親自交給了林彌一郎。林彌一郎的一再試探,終於是得到了回應。他徹底被八路軍給感動了,並且思想有了轉變,覺得八路軍是值得信任和結交的。
從那以後,林彌一郎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培養飛行人才中,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經驗,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飛行人才,給中國空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給空軍的建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他雖然是受到了我國軍民的尊敬,但是在自己國家的角度上,他成為了一個「賣國賊」。面對日本各界人士的指責和批評,他的態度沒有轉變,從來沒有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後悔過。
在其晚年時期,他還一直維護中日友好,經常帶領自己的學生們訪問交流。
1999年8月14日,林彌一郎在日本去世。
中國人會銘記他的付出,他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