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不是你思維落後的遮羞布

2020-12-23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時勝利

倘若這大半年你還在江湖上行走,就不可能不知道直播帶貨。

曾幾何時,有人會問:什麼產品適合直播?想想無法是快消品和服裝鞋帽之類。

但是當你看到直播賣空調、直播賣房子、直播賣汽車,甚至直播賣火箭,估計你就不會這樣問了。而是會改成這樣的問法:還有什麼產品不能直播的?

曾幾何時,我們也以為,開直播的必須得是名人、明星、網紅,最起碼也得有點身材顏值吧。但是我們又錯了,那是直播1.0,是娛樂直播,聊天解悶逗比打賞的;如今的直播2.0講的是帶貨,也就是把直播作為一個渠道賣東西了。

這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君不見練攤開店的掌柜們,收銀臺前大多都放著直播支架;出海打漁的漁民剛上岸還沒來得及放下褲腿,就到直播間吆喝著新鮮了;縣長不直播為本地推廣點農產品好像就不算稱職;企業老闆誰還沒有在鏡頭前宣傳過自家產品,好像就貼上了「傳統」的標籤,要知道這可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你可以說我窮,但不能說我落後。

筆者所在的南通,家紡素來聞名,可謂之全國床上用品的集散地。大大小小的家紡老闆不計其數,單是稍有品牌的家紡企業就有數十家。看著羅萊、夢潔紛紛跟薇婭合作直播帶貨,心裡好不痒痒。但苦於坑位費不菲,門檻甚高,中小企業主們只能望梅心嘆。想想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織網吧,請不起薇婭,咱就找美埡、小埡,不行就自己上唄。

反正要跟上這波潮流,否則被人笑話「老古董」、不與時俱進,面子可就丟大了。

很多人撲通跳進直播的自信來源於無知!他們以為直播帶貨嘛,看看也就那麼點門道:主播漂亮、抽獎送禮、產品便宜。

殊不知,被現象蒙蔽了雙眼看不到本質,其結果只能是畫虎畫皮難畫骨。

咱今兒先不說直播帶貨具體該怎麼玩,先談談你想做直播帶貨之前,該具備怎樣的思維?就是應該怎麼去看待直播帶貨這件事?我姑且把這稱之為「直播電商思維」,貌似市面上海沒有這個提法,我這也算卡住C位、樹立IP了,哈哈,做品牌的老闆們這個得學。

首先你要具備的思維是「專業度思維」

直播2.0時代的主播不靠顏值,不靠搔首弄姿、插科打諢,靠的是對產品的專業度。李佳琦的成功除了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其專業度是毋容置疑的,你隨便說出一個口紅的色號,他可以三秒鐘在放有一萬支的「口紅牆」上幫你找出來;薇婭在女裝行業浸泡多年,對服裝的面料、工藝、流行元素等也是如數家珍,所以那些「薇婭的女人們」才能服她。

所謂的專業度還包括產品的賣點,好比一支小小的口紅,李佳琦可以針對性提出的賣點除了口紅顏色好看,還有包裝精緻、膏體顏值高、質感舒服、滋潤、持久、不掉色、香味等等。

這些絕不是今天臨時找過來一個小姑娘,或者哪怕原本是網紅,就能做到的。所以不管誰來做主播,先成為專家,再加上一定的互動技巧、成交話術,才能成為贏家。

其次你要具備的思維是「場景感思維」

場景感不只是你直播間的現場布置,你要賣床上用品,在直播間裡放上席夢思,鋪上四件套,一個美女躺上去,就叫」場景化思維「啦?絕對不是!場景化思維是你首先得思考,能不能讓用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不能讓用戶看到直播感覺不是一場」表演「,而是原汁原味的真實感;能不能讓用戶看了之後產生對這種生活狀態的嚮往。

想一想李子柒的視頻,是不是就是深諳這樣的」套路「的?

我朋友圈裡有一對連雲港的漁民夫婦,他們在抖音有數十萬粉絲,每次趕海回來煮上一盆海鮮邊吃邊開直播,都有上萬人圍觀,聊聊這趟出海的那些事兒,轉眼間海鮮就賣出幾百單。

再有你要具備的思維是「性價比思維「

直播帶貨的魔性真的像某些」磚家「說的是「全網最低價」嗎?我看未必!至少這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也並不適合所有的渠道和品類。

性價比絕不僅僅是價格低,而是俗話說的:同等質量比價格、同等價格比質量。倘若一味地迎合低價,壓縮原料成本、簡化工藝,甚至以次充好,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要面對退貨、差評,對品牌美譽度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

性價比思維首先要做到品質為重;其次是向供應鏈要效率,通過各個環節的效率提升來降低成本,管理出效益、創新出效益;然後才是儘可能的犧牲掉一些終端利潤,在不影響其它渠道銷售的前提下,偶爾來兩回驚爆價,就算為直播引流、為品牌打廣告了。

「直播電商思維」的提出絕不是標新立異、譁眾取寵,而是直播帶貨經過前一階段的野蠻生長,已經有了逐步規範化、系統化的要求。而凡事皆有道,想直播帶貨卻沒有直播電商思維,豈不是無證駕駛?

做直播帶貨的品牌和人都這麼多了,可謂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在沒有建立對直播帶貨正確的認知之前,請不要爭先恐後,也不要以直播帶貨的「潮流」來掩蓋你商業模式和思維的落後。穿上了高級西裝未必就像成功人士,內在的修為其實更重要!

躺賺的時代過去了,在這樣一個「萬物皆可播」、「誰人都能播」的新常態時代,如何運作賺錢呢?建議把直播電商當作一個職業對待,而不是玩票,你也大抵就知道怎麼做了。

相關焦點

  • 「明辨」直播帶貨要分三六九 不是所有的直播帶貨都有價值
    基本上都是把身家性命都壓在了此次直播帶貨中,最終的結果是雞飛蛋打。就這一案件來看,受傷害的都是實力不強的賣貨企業,對於全國來說類似這樣的中小企業和品牌受直播帶貨挖坑的不再少數,這僅是冰山一角。可說回來,直播帶貨作為網際網路線上銷售的一個創新,只要是在規範前提下的開展,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對於傳統營銷的一個變革創新,有利於打破傳統定式思維,賦予營銷更多的內涵。而不應該成為網紅和明星對消費者割韭菜的場所和工具。
  • 堅持「四種思維」,護航直播帶貨行穩致遠丨閃電漫評
    直播帶貨為網際網路經濟打開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助推線上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過程中不斷激發出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堅持辯證思維、法治思維、創新思維、系統思維,為直播帶貨戴上監督管理「緊箍咒」,不斷提升直播帶貨「含金量」,護航直播帶貨行穩致遠。 堅持辯證思維,強化問題意識,秉持發展眼光。
  • 帶貨直播平臺搭建,不是只有帶貨才能盈利
    帶貨功能作為帶貨直播平臺搭建的首要功能,擔負著吸流、變現、推廣的任務,在不少商家看來,直播平臺能有今天,完全得益於帶貨功能的出現。拋去帶貨功能,帶貨直播平臺搭建真的沒有能拿得出手的盈利方式了嗎?當然不是。
  • 直播帶貨,精緻的電商主義
    無論是從直播帶貨的本質上來看,還是從直播帶貨的參與主體來看,所謂的直播帶貨都打上了很深的電商烙印。當然,我們將直播帶貨與電商深度聯繫,並不是說直播帶貨一無是處,而是通過對直播帶貨有一個客觀和理性的認識,從而為它的發展找到全新的途徑和方式。
  • 直播帶貨翻車:從業者爆刷量潛規則
    11月27日,辛巴(辛有志)就之前直播燕窩產品「翻車」事件發布道歉聲明,承認帶貨的燕窩產品實為一款燕窩風味飲品,確實存在誇大銷售。  辛巴一紙道歉聲明也掀開了直播帶貨的「遮羞布」。  當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企業家湧入,直播間更加「熱鬧」,但亂象也愈發明顯。
  • 直播帶貨不是很火嗎?怎麼說涼就涼了?
    這或許就是如今直播帶貨的現實一種。也許有人不解:前一段時間,直播不是很火嗎?怎麼說涼就涼了?你都說了,那是「前一段時間」!「全網最低價「本身其實是對品牌價值的抹殺:直播帶貨中,為什麼這麼多品牌選擇李佳琦和薇婭?因為他們夠專業,他們為品牌提供了信任狀,而不是「全網最低價」!
  • 玩轉直播帶貨,你需要知道這五點!
    一場疫情,把直播帶貨推向了新的熱潮,那直播帶貨真的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嗎?現在入局直播帶貨還有機會嗎?直播帶貨的紅利期還有多久? 今天我就鬥膽和你一起分析直播帶貨,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觀察和思考,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 直播電商怎麼玩?三年直播經驗主播帶你一起走進直播帶貨
    直播電商提供了相對公平的環境,只要商家將直播做得好,就能脫穎而出,實現銷量與流量雙豐收。那麼直播電商該怎麼玩?新手如何開始直播帶貨呢?三年直播經驗主播帶你走進直播帶貨。一,直播電商的模式有哪些?如何你的思維還停留在直播帶貨就是拿個手機推銷商品,那就大錯特錯。只有對這個行業有資深了解的人,才能脫穎而出。
  • 直播帶貨涼了
    來源:銷售與市場雜誌社"直播帶貨要涼了?隨著前段時間吳曉波直播一款奶粉僅賣出15罐,羅永浩帶貨量「斷崖式」下跌超過97%,這樣的說法甚囂塵下。在經過追逐直播帶貨的風口後,我們是時候對直播帶貨冷思考了。"
  • 300場直播,帶的都是什麼貨?
    300場直播,帶的都是什麼貨?那一定非直播帶貨莫屬。線站青年也緊跟潮流,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同樣的視頻直播,同樣的熱切期待,同樣的熱烈交流。線上直播
  • 知道為什麼你直播帶貨賣不出去嗎?教你直播話術讓你輕鬆帶貨
    你不是李佳琦,一個勁的說「買它、買它」就能成交;你也不是薇婭,送不起昂貴的禮物、現金和抽獎活動;作為一個普通的帶貨主播,如何能夠讓直播間的粉絲快速下單?今天這篇文章,給你分享適合普通人的六大直播話術。留人的主要技巧有兩點:第一,主播有才藝、有笑點,觀眾在直播間可以收穫到歡樂,這一點因人而異,並不是每一個直播帶貨的人都有才藝;第二點,福利誘惑,利用各種福利、抽獎活動留住觀眾,比如薇婭每場直播開頭都是那句「話不多說,先來抽波獎。」不只是在直播開始,想要留人,各種福利和活動需要貫穿全場,大概每10分鐘重複提醒一次,用福利來留住直播間粉絲。
  • 直播帶貨真的不是為了個人利益嗎
    從實體到電商再到直播帶貨,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一直在顛覆著傳統的行業,俗話說有需求就有發展,有發展就有不斷的變革。現在都在流行著平臺直播帶貨,目的都是為了減少投資,帶來巨大的利益。現在雖然說流行直播賣貨,但是我們永遠不清楚的是這個到底是為了生產商的利益還是個人的利益,最近發酵的燕窩售價事件,我們都能更直觀的看到的是不是為了低廉物美的售貨,還是個人為了利益利用自身名氣來拉動銷量以達到自己賺錢的目的,有些人在網絡經過自己的發展和推廣紅火了以後就要去直播帶貨,這也是直播平臺的一個規則,平臺要賺錢,主播也要賺錢
  • 牛牛說|洛天依帶完貨,CEO帶貨走一波,直播帶貨大火背後的玄機
    隨著全國加速復產復工,直播帶貨成為經濟全面恢復快車道上最耀眼的明星。儘管多有曲折,也曾被王思聰等質疑商業模式不具可複製性,但自去年下半年起,在帶貨一哥一姐李佳琦、薇婭頭部效應帶動下,直播帶貨異軍突起,炙手可熱。繼影視明星帶貨、縣長帶貨之後,羅永浩來了,虛擬角色洛天依來了,格力董小姐來了,百度李彥宏也來了,直播帶貨真正大火起來。
  • 淘寶直播帶貨心得 淘寶直播帶貨技巧
    淘寶直播帶貨心得,淘寶直播帶貨技巧!越來越多的人現在已經開通了淘寶直播帶貨,那麼淘寶直播帶貨有什麼技巧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淘寶直播帶貨心得,幫助大家更好了解淘寶直播帶貨。 淘寶直播帶貨心得,淘寶直播帶貨技巧!越來越多的人現在已經開通了淘寶直播帶貨,那麼淘寶直播帶貨有什麼技巧呢?
  • 籤約價高達8000萬,羅永浩進軍直播帶貨:新媒體活力依舊
    「你買了個什麼手機?」「我買了個錘子。」錘子手機創始人羅永浩在公眾視野中消失沒多久時間,又在3月19日突然通過社交平臺宣布,他將正式進軍直播領域,開啟帶貨模式。而在他的「宣言」中,一如既往的驕傲和自信:「如果你從沒在直播電商買過東西,那是因為你沒看過我們做的。」甚至有網友在調侃,羅老師這次準備用「直播帶貨」的方式來「還帳」。
  • 直播帶貨,不講武德?
    這不是讀多少商業著作就能搞清楚的,也不是弄一些場景、粉絲經濟、網紅經濟、交互感等名詞就能解釋的通的。直播帶貨複雜性體現,新經濟的新構成要素只是表象,零售最本質的那些東西才是真正難搞的。跳出黑產等投機因素暫且不提,直播帶貨的問題究竟出現在哪裡?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個問題的討論或許能夠得到答案。問題一:用戶在直播間滿足的是什麼類型的消費需求?
  • 網紅直播帶貨,不是市場轉型的唯一出路,裡面「水」深的很
    據環球網報導,由於疫情的影響,中國處於轉型階段的銷售行業遭受了不小的打擊,於是線上銷售的興起讓網紅直播帶貨成為了潮流。但顯然,網紅只是曾經「偶像」商業模式的網際網路化,並不是市場轉型的唯一出路,裡面「水」深的很,還有更多的「推銷」方式值得去挖掘。
  •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 「雲消費」期待監管「雲思維」
    直播帶貨虛假宣傳、網課網遊質量參差不齊、一些APP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雲消費」期待監管「雲思維」本報記者 柳姍姍閱讀提示疫情帶火直播購物、網路遊戲、在線教育等「宅經濟」,然而,消費糾紛也隨之而來——直播帶貨貨不對板、網課網遊質量參差不齊、一些APP涉嫌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消費者想維權,又面臨難題。
  • 縣長變身「李佳琦」帶貨 網際網路思維給官場帶來什麼
    視頻:廣西融水縣長當「主播」 直播賣出茶葉1100份來源: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抗「疫」觀察:縣長變身「李佳琦」帶貨,網際網路思維給官場帶來什麼?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張蔚然)為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尤其是打通產品銷路,中國各地越來越多縣級官員正加入「網絡主播」這一特殊群體。
  • 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現在直播帶貨,還能不能暴富?
    直播帶貨,確實火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戰場了,畢竟市場蛋糕真的很大,僅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平均每天5萬多場,2020年電商直播整體規模將突破萬億元,2021年能達到將近2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