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時勝利
倘若這大半年你還在江湖上行走,就不可能不知道直播帶貨。
曾幾何時,有人會問:什麼產品適合直播?想想無法是快消品和服裝鞋帽之類。
但是當你看到直播賣空調、直播賣房子、直播賣汽車,甚至直播賣火箭,估計你就不會這樣問了。而是會改成這樣的問法:還有什麼產品不能直播的?
曾幾何時,我們也以為,開直播的必須得是名人、明星、網紅,最起碼也得有點身材顏值吧。但是我們又錯了,那是直播1.0,是娛樂直播,聊天解悶逗比打賞的;如今的直播2.0講的是帶貨,也就是把直播作為一個渠道賣東西了。
這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君不見練攤開店的掌柜們,收銀臺前大多都放著直播支架;出海打漁的漁民剛上岸還沒來得及放下褲腿,就到直播間吆喝著新鮮了;縣長不直播為本地推廣點農產品好像就不算稱職;企業老闆誰還沒有在鏡頭前宣傳過自家產品,好像就貼上了「傳統」的標籤,要知道這可是很多人不願意看到的結果,你可以說我窮,但不能說我落後。
筆者所在的南通,家紡素來聞名,可謂之全國床上用品的集散地。大大小小的家紡老闆不計其數,單是稍有品牌的家紡企業就有數十家。看著羅萊、夢潔紛紛跟薇婭合作直播帶貨,心裡好不痒痒。但苦於坑位費不菲,門檻甚高,中小企業主們只能望梅心嘆。想想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織網吧,請不起薇婭,咱就找美埡、小埡,不行就自己上唄。
反正要跟上這波潮流,否則被人笑話「老古董」、不與時俱進,面子可就丟大了。
很多人撲通跳進直播的自信來源於無知!他們以為直播帶貨嘛,看看也就那麼點門道:主播漂亮、抽獎送禮、產品便宜。
殊不知,被現象蒙蔽了雙眼看不到本質,其結果只能是畫虎畫皮難畫骨。
咱今兒先不說直播帶貨具體該怎麼玩,先談談你想做直播帶貨之前,該具備怎樣的思維?就是應該怎麼去看待直播帶貨這件事?我姑且把這稱之為「直播電商思維」,貌似市面上海沒有這個提法,我這也算卡住C位、樹立IP了,哈哈,做品牌的老闆們這個得學。
首先你要具備的思維是「專業度思維」
直播2.0時代的主播不靠顏值,不靠搔首弄姿、插科打諢,靠的是對產品的專業度。李佳琦的成功除了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其專業度是毋容置疑的,你隨便說出一個口紅的色號,他可以三秒鐘在放有一萬支的「口紅牆」上幫你找出來;薇婭在女裝行業浸泡多年,對服裝的面料、工藝、流行元素等也是如數家珍,所以那些「薇婭的女人們」才能服她。
所謂的專業度還包括產品的賣點,好比一支小小的口紅,李佳琦可以針對性提出的賣點除了口紅顏色好看,還有包裝精緻、膏體顏值高、質感舒服、滋潤、持久、不掉色、香味等等。
這些絕不是今天臨時找過來一個小姑娘,或者哪怕原本是網紅,就能做到的。所以不管誰來做主播,先成為專家,再加上一定的互動技巧、成交話術,才能成為贏家。
其次你要具備的思維是「場景感思維」
場景感不只是你直播間的現場布置,你要賣床上用品,在直播間裡放上席夢思,鋪上四件套,一個美女躺上去,就叫」場景化思維「啦?絕對不是!場景化思維是你首先得思考,能不能讓用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不能讓用戶看到直播感覺不是一場」表演「,而是原汁原味的真實感;能不能讓用戶看了之後產生對這種生活狀態的嚮往。
想一想李子柒的視頻,是不是就是深諳這樣的」套路「的?
我朋友圈裡有一對連雲港的漁民夫婦,他們在抖音有數十萬粉絲,每次趕海回來煮上一盆海鮮邊吃邊開直播,都有上萬人圍觀,聊聊這趟出海的那些事兒,轉眼間海鮮就賣出幾百單。
再有你要具備的思維是「性價比思維「
直播帶貨的魔性真的像某些」磚家「說的是「全網最低價」嗎?我看未必!至少這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也並不適合所有的渠道和品類。
性價比絕不僅僅是價格低,而是俗話說的:同等質量比價格、同等價格比質量。倘若一味地迎合低價,壓縮原料成本、簡化工藝,甚至以次充好,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但要面對退貨、差評,對品牌美譽度的負面影響也是巨大的。
性價比思維首先要做到品質為重;其次是向供應鏈要效率,通過各個環節的效率提升來降低成本,管理出效益、創新出效益;然後才是儘可能的犧牲掉一些終端利潤,在不影響其它渠道銷售的前提下,偶爾來兩回驚爆價,就算為直播引流、為品牌打廣告了。
「直播電商思維」的提出絕不是標新立異、譁眾取寵,而是直播帶貨經過前一階段的野蠻生長,已經有了逐步規範化、系統化的要求。而凡事皆有道,想直播帶貨卻沒有直播電商思維,豈不是無證駕駛?
做直播帶貨的品牌和人都這麼多了,可謂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在沒有建立對直播帶貨正確的認知之前,請不要爭先恐後,也不要以直播帶貨的「潮流」來掩蓋你商業模式和思維的落後。穿上了高級西裝未必就像成功人士,內在的修為其實更重要!
躺賺的時代過去了,在這樣一個「萬物皆可播」、「誰人都能播」的新常態時代,如何運作賺錢呢?建議把直播電商當作一個職業對待,而不是玩票,你也大抵就知道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