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蒙煥姣,是獨山縣基長鎮秀峰村的村民,2014年,我家因病因學評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以前,我們一家住在簡陋的木瓦房裡,透風漏雨十分嚴重,不防寒保暖不說,還特別不安全。再加上我患有腰肌勞損,妻子身體也不是很好,家裡還有兩個娃娃在讀書,生活情況不盡如人意。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全家也只能咬牙克服。
隨著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的不斷深入實施,扶貧幹部們時常到我家宣講系列幫扶政策。在宣講過程中,我了解到了國家的危改政策,我不禁內心一喜,當即就下定決心,要趁著國家的好政策,把新房子建起來。經過申請、評定,我家符合危改標準,得到了一定的補助,我立馬就動手建起了新房。
新修好的房子共有180平方米,整個屋子亮堂堂,兩個娃娃一人一間都還有空餘,家裡居住條件好了,孩子讀書也上進了許多。
同時,孩子上學也享受到了相關的政策幫扶,我們一家的生活壓力小了許多。隨著生活的慢慢變好,我和妻子便萌生了創業的想法,但由於我們沒有創業經驗,擔心失敗了會血本無歸,於是,我們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向村裡尋求幫助。
沒想到,村裡把我們的事實實在在的放在了心上,村幹部們積極的幫我們做參考、想對策,並向我們詳細地普及了國家相關創業扶持政策,在他們的建議下,我們兩口子一合計,我便做起了水電工,妻子賣起了米糕。
剛開始創業時,還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做水電工剛剛入門,技術不是十分嫻熟,大家都不太願意找我,只能偶爾接一些街坊鄰居的生意。後來,我的技術越來越熟練,再加上做事認真、收費便宜,大家慢慢的認可了我,越來越多的人找我幹活,我的口碑也慢慢的立了起來。現在,無論是周邊村寨還是城裡,我都能接到活兒做,一年下來,我的收入加上妻子賣糕的收入,也能有七八萬元了,日子過得是越來越好。
通過國家政策的幫扶和我自身的努力,我們家在2018年正式脫了貧,我從一位貧困戶變成了一名個體經營者,從寨裡最落後的家庭逐步變成了小康家庭。每次回家,我都會和鄰裡分享我的經驗,希望能夠幫助身邊更多的人,讓他們和我一起,乘著國家大好政策的東風,奮發努力,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獨山縣融媒體中心 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