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省中國畫人物畫專委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正式成立,並於當年5月在省詩書畫院舉辦了首場大展。一晃五年過去,2020年6月9日,專委會的第二場大展「川上行:2020年四川中國畫人物畫專委會邀請展」在文軒美術館又拉開大幕。
吳緒經《雲端學校的師生們》
本場展覽為觀眾們帶來了99位藝術家的99件人物畫精品,題材多樣,風格多元,非常值得一看。本次展覽將持續到6月18日,為期僅10天,免費向公眾開放。感興趣的市民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王燕《餘暉》
對繪畫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人物畫是所有繪畫主題中最難的一種,比風景、花鳥或建築都難。因為人的面貌身形各異,表情更是千變萬化,難以捕捉,更難以生動展現,畫家的技巧與功底稍有不足,便很容易將人物畫得僵硬、失真。
達·文西最著名的代表作《蒙娜麗莎》,便正是因為對人物表情的傳神表達而成為藝術史上的經典。
這一點,也是本場展覽的珍貴之處。你很難在同一場展覽中看到這麼多人物畫作的集中呈現。尤其中國畫不似油畫,後者的材質顏料可以畫得更加細膩,而前者則以寫意為主,毛筆和宣紙的結合,很難像油畫那樣,將人物表情描繪入微。
張璞一《尋訪·圍春圖》(局部)
但另一方面,中國畫自有其獨特的優勢與表達特色,並且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在青年畫家們的探索中,題材愈加寬廣,表現手法愈加多樣。一如本場展覽呈現出的近百幅人物畫,有寫意有工筆,有傳統題材也有現代題材。有畫少數民族舞蹈場面的,有畫都市兒童遊戲的;有重現古代文人曲水流觴雅趣的,有畫潮流青年時尚生活的,有表現戲劇表演的,還有描繪科幻夢境的……
劉海濤《漫步在月亮背面》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原計劃在今年3月展出,受疫情影響,延後到6月。也因為這個緣故,本次參展的作品中還有幾件表現抗疫鬥爭的新作,畫家將藝術的目光投向疫情期間的許多感人場面:白衣天使、防疫工作者、社區志願服務者……
李青稞《共克時艱》
專委會會長、本次展覽的總策展人李青稞說,專委會成立五年來,在戴衛、彭先誠、朱理存、馬振聲、尼瑪澤仁、沈道鴻、白德松和阿鴿等老一代藝術家的引領下,中青年藝術家們奮發努力,形成了多樣紛呈的藝術格局,也造就了四川中國人物畫界生動活躍的局面。
盧貞《全民抗疫》
受邀參加本次展覽的藝術家中,除了專委會成員外,還有這五年來省內湧現出的一批優秀青年藝術家,如袁泉、劉海濤、曾偉平、侯文華、閆濤、劉萍、黃英萍、簡瀝酈、李典等。策展方還特別邀請了重慶具有代表性的六位藝術家,如鄧建強、張春新等,展現出川渝中國人物畫群體開放包容的格局。
據悉,本場展覽在6月18日結束後,後期還將分別在雲端美術館和魚鳧美術館進行巡展。
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攝影報導 編輯 李學莉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