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四千餘公裡,這些裝備讓我越跑越開心

2020-08-28 麥田

前言

跑步到如今已有四年多,有記錄的跑步四千多公裡,從一開始的斷斷續續跑,到現在已經連續130周跑步。從當初的小白到現在也是跑過幾場馬拉松的人,我不算狂熱的跑步發燒友,頂多算個普通跑步愛好者吧。今天想就跑步這個話題,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跑步一些個人看法和經驗。

PS:純屬個人經驗分享,碎碎念較多,裝備分享在後面,可以收藏再慢慢研究。

關於跑步的碎碎念

我為什麼要跑步?

熟悉我的人可能會知道,我是先開始戶外運動,然後才開始的跑步。最初的原動力我已經想不起來了,只是單純的喜好汗流浹背的感覺,從悅跑圈的記錄來看,最開始的跑步距離其實也就是一公裡多每次開始的。

從一公裡到五公裡,再到十公裡,其實沒有花費太長的時間。人真的是很奇怪的動物,讀書時期我一直都是體育成績很差的一類人。誰曾想在若干年後,我竟然自發的喜好上了運動,而且逐漸成為朋友們身邊的所謂運動達人。

隨著跑步的深入,我逐漸體會到跑步帶來的好處:

①. 開始跑步後爬樓梯不喘了,感冒的頻率明顯降低。

②. 明明不胖但是腹部總有贅肉,那個遊泳圈不知不覺的消失了。

③. 冬日裡睡覺晚上被窩半天不暖和的問題也自然而然的解決了,我成了媳婦最喜歡的暖床熱得快。

④. 平時上班無精打採的我,變得精神飽滿,人也積極了許多。

⑤. 我開始關注專業的跑步公眾號,找尋資料推薦身邊的朋友們一起加入運動。

諸多好處,可以寫出來一籮筐。最大的好處其實是:我把跑步變成了一種習慣,讓自己開始堅持運動,把運動當成了生命中的一部分。

跑步的時候我在想什麼?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寫了一本書: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可能許多人都看過,然而我沒有。

我跑步的時候在想什麼?

專注於自己的腳下,步頻,步幅的控制、姿勢的保持、呼吸的控制,這些都是在我認真跑步的時候在想的東西。只有專注的做一件事情,你才能做得更好,更容易獲得提升。

偶爾走神了,那就是天馬行空隨心所欲的想事情了。一直覺得:跑步的時候是自己和自己最好的對話時機。

你適合跑步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就把跑步當做減肥最好的運動。然而這個觀點其實是不正確的,跑步並不是誰都可以,並不是誰都適合,而且不一定可以幫你減肥。為什麼?從我的認知來說道說道。

許多大體重的人想減肥,直接就開始了跑步,也沒有做夠防範措施,甚至連專業的跑鞋都沒有一雙就開始跑。事實上,體重過大可能不太適合跑步,因為跑步運動過程中,膝蓋需要承擔多倍於體重的壓力,不經常鍛鍊的人肌肉力量不足,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體重過大的人,個人建議從快走開始減肥,等體重降下來一些,體能狀況好一些之後再開始跑步。

跑步為什麼不一定可以幫你減肥?邁開腿,管住嘴,後面這句話其實最重要。如果管不住嘴,晚上下班跑步路過燒烤攤再來一頓燒烤,跑步五公裡大約消耗三百多千焦卡路裡,這頓燒烤補回來雙倍都不止了,這樣減肥會有效果嗎?如果管不住嘴,跑完步可樂、雪碧高糖的碳酸飲料照喝不誤,熱量的攝入大大超過身體的消耗,那估計跑步可以幫助你增肥。

跑步需要注意些什麼?

跑前熱身、跑後拉伸是最基本的常識,我一般採取動態熱身和靜態拉伸,運動時間越久,需要的拉伸時間越久。熱身和拉伸一定要做,能夠很好的幫你避免運動傷害。

新手跑者很容易患上盲目追求速度的毛病,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個人覺得新手應該更加關注跑步的姿態、動作的標準度、以及核心力量方面的訓練,這些才是提速的基礎。

在這裡我要牆裂推薦一個公眾號:慧跑。關於跑步運動的乾貨,這個公眾號裡面是應有盡有。


跑步裝備推薦

這些年來,說沒有剁手跑步裝備那肯定是騙人的。關於跑步的段子很多,下面這個應該是最經典。

一個朋友,吸毒,戒了幾次都失敗了。去年看朋友玩跑馬拉松,也玩起來了,整天研究裝備,買衣服,跑鞋,手錶,背包,補給…隔幾天就跑一次馬拉松還到處參加比賽,從港百到TNF,據說今年還要去UTMB。為了攢錢買裝備,他甚至偷偷把毒癮戒了。 現在他家人天天勸他把馬拉松戒掉,讓他重新吸毒。

段子歸段子,該花的銀子還是要花的,裝備投入必不可少。這幾年來,我在諸多跑友的指點下入坑跳坑,也累積了一些經驗。接下來就我的個人經驗針對跑步裝備做個分享吧!

跑鞋

在剛剛開始跑步的時候聽身邊的老司機推薦了亞瑟士,所謂「跑鞋之王」,後來才明白這個稱號其實是國人給的,我只能默默的流下被忽悠的眼淚。這幾年來,主要使用過的跑鞋都記錄在悅跑圈APP裡。

GT2000-3和Kayano 23都花了五百多塊錢,分別購於美帝Outlet和網易考拉海購。說實話,這兩雙跑鞋我沒有太多的感覺如何優秀,反倒是覺得鞋子跑到後面感覺偏重了。後來查閱相關資料和其他跑友的評價,果然是大體重跑者才比較適合的跑鞋。

如果你確實是體重比較大,然後又很喜歡跑步,希望對膝蓋傷害少一些,你可以考慮入手Kayano和GT系列的跑鞋。


耐克的飛馬34和35是這兩年我的主要戰靴,整體來說這兩雙跑鞋給我的感覺是性價比很高,甚至可以說是超值。因為我入手的時間基本上是清倉處理的時候,價格都在¥320左右。飛馬34和35被人詬病最多的壓腳背問題,對於我這個正常足弓而且不怎麼喜歡繫緊鞋帶的人來說,似乎不算什麼問題。包裹舒適,透氣性飛馬35要更好一些,而且也比帶Gel凝膠的亞瑟士GT和K系列的鞋子相對要輕便一些,更加適合我這樣比較瘦的跑者。

現在耐克飛馬已經出到37代了,待到飛馬35跑夠裡程,我應該還是會去工廠店收一雙好價的飛馬36或者飛馬37吧。


經歷過亞瑟士的跳坑,我開始明白,跑鞋就是個消耗品。作為普通跑者,與其追求跑鞋的價格,不如多花時間訓練自己的步頻和核心力量,因為最好的裝備是自己的身體。

索康尼勝利5是眾測得的跑鞋,作為旗艦頂級緩震款,這又是一雙適合體重偏大跑者的跑鞋。勝利5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寬,舒適,透氣性一流。相比跑步,我更喜歡穿它通勤。

索康尼被國人譽為跑鞋中的勞斯萊斯,這個品牌確實歷史悠久,至於有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厲害就見仁見智了。他們家的Kivara和Freedom系列是我想要入手的款式,前後4mm的落差,單只233g的重量,對於想要嘗試輕量化跑鞋和前腳掌先著地跑法的跑者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關於跑鞋,我入手的不算多,家裡的條件也不允許我過度花費。在此期間也穿過New Balance和Skechers,個人覺得New Balance的跑鞋值得一試,但是國內溢價偏高。

總結下來感受就是:不要輕信別人推薦你的品牌或者款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你跑得不夠快不是鞋不夠好,可能是你練得還不夠勤。

運動手錶

除了跑鞋,跑者們關注得比較多的估計就是跑步手錶了。那麼你是否需要一個跑步手錶呢?答案是不一定。

如果你是一個剛開始跑步的初學者,只是需要一個設備來幫助記錄一下配速,查看一下時間,把控一下心率,那麼一個運動手環差不多可以滿足你的全部需求。比如說才剛剛上市的小米手環5,心率監測、多種運動模式、NFC版本還自帶支付功能,全面又能打。

那麼什麼樣的人需要一枚運動手錶?如果你覺得手錶的這些功能不足以滿足你的需求,那麼你可以考慮運動手錶了。說到運動手錶估計大多數人腦子裡挑出來兩個品牌:頌拓和佳明。一個芬蘭國寶級品牌,專業戶外手錶品牌,另外一個在國內跑友圈有著相當的積累。

我是小米手環用戶開始的,後來跑友贈送了Apple Watch一代和二代。蘋果手錶可以算做運動手錶?拋開續航來說,其實蘋果手錶真的夠用了,只要你能夠每天按時給它充滿電。交互方式和UI設計等使用體驗要比其他手錶都要強許多,如果你只是偶爾運動運動,不排除每天一充或者兩天一充,個人覺得蘋果手錶也是值得考慮的選項。

頌拓5是我入手的第一枚專業運動手錶,硬朗的外形顯得逼格滿滿。

續航時間一周左右,支持多種運動模式,這些是優點,但是個人覺得一周的續航能力完全達不到我的期望值。

佳明245是我後面看上的一款輕量化運動手錶,看了其他大佬的測評之後種草。

後來詳細了解之後,發現續航時間也僅有一周左右,那麼相較於之前上手的頌拓5來說除了輕一點之外沒有太多的差別。

在朋友的推薦之下我認識了國產運動手錶品牌,Coros高馳。搜星快,記錄準確這些基本的我就不說了。比較讓我震撼的是續航能力,初次體驗Coros APEX是在香港的鳳凰徑全程徒步。七十公裡的線路,三天兩晚全程記錄,把我徹底折服。

高馳運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簡稱高馳,COROS(高馳)創立於2014年,匯集運動科學與計算機領域的諸多優秀人才,致力於為專業運動家與冒險家開發智能戶外裝備。

經過五年的沉澱,高馳於2018年至今已經推出四款運動手錶:千元級的Pace,性價比較高的APEX,面向越野競速設計的APEX Pro,以及針對極端戶外環境的VERTIX。

Pace是Coros打造的千元級高性價比產品,長達30天的日常待機時間,在高精度GPS模式下可以使用25小時,不足50g的整機重量都是這款手錶的優點。當然,1399的價格更是讓它在諸多國外知名戶外手錶品牌中脫穎而出,相對佳明、頌拓等品牌的入門款來說,Pace具有相當大的競爭實力。

Pace舊款已經下架,據說新款的Pace 2馬上就要上架了,有興趣的童鞋們可以關注一下。

APEX是Coros發布的第二款運動手錶,藍寶石玻璃的錶盤,鈦合金的表圈再搭配上高硬度聚合物的機身,輕薄的表體和僅僅55g的重量,100米防水,APEX從配置和外形上來說就很討喜。

數字錶冠的設計讓我上手之後一度有用回Apple watch的錯覺,雖然實現的功能不一樣,但是旋鈕的交互方式確實比按鍵一次次反覆按壓方便得許多。高精度GPS模式下續航達到35小時,完全滿足進階跑者的越野跑需求。APEX一發布就成為眾多跑友爭相購買的熱門產品。

APEX Pro針對的是現在國內越來越火熱的越野跑人群,雙面鈦合金機身的加入讓APEX Pro更具耐用性,擁有更強大的抗摔能力。

APEX Pro在APEX的基礎上增加了觸控、血氧檢測、高原守護、風暴預警等功能,妥妥的高端戶外表屬性。

APEX Pro續航也相對有所提升,高精度GPS模式續航達到40小時,省電模式下續航達到100小時,也就是說四天四晚的這種長距離越野比賽APEX Pro完全勝任。

VERTIX於2019年5月上市,光是酷炫的包裝就讓人能夠感覺到這款戶外表有多麼硬核。藍寶石玻璃、雙面鈦合金的表機身,血氧測量、風暴預警、高原守護、3999¥的定價對標的是佳明、頌拓6000¥級的配置。

VERTIX的續航能力達到了日常45天,高精度GPS模式下60小時,省電模式下150小時,可以滿足連續一周戶外運動數據的記錄。在眾多跑步達人的測評文內看到對續航的形容詞基本上是:「不可思議」、「極為變態」。在同級別產品係數對比中,COROS VERTIX在續航上的優勢相當明顯,重量也是達到了76g的最輕重量。

VERTIX作為一款定位極端戶外環境的手錶,150米防水,-30°的使用環境,可以說絕大多數的戶外環境都可以滿足使用。血氧監測功能的加入也讓戶外人在高海拔地區可以獲得更多的數據支持,對身體狀態進行相對更準確的判斷。

附上一張Coros運動手錶全系產品線的對比,提供給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

國貨當自強,相信Coros 高馳秉著精益求精的精神,能夠將產品越做越好,也讓大家看到不一般的中國製造!

跑步短褲

跑步短褲,聽起來似乎就是一條褲衩,沒啥特別的。實際上對於跑者來說,名堂可多了。五寸的、七寸的、九寸的、帶內膽的、帶壓縮褲功能的、五分壓縮褲、七分壓縮褲等等,我只是隨便一列就說出來這麼多種類。

這幾年我常穿的跑步短褲屈指可數,兩條New Balance,一條阿迪足球褲,一條Terrama壓縮褲,一條剛入手不久的耐克跑步短褲。

跑步短褲是否需要帶內膽,這個真的完全看個人習慣和跑步時候的舒適度,以不磨襠為原則怎麼舒適怎麼來。至於壓縮褲,可能是我跑得太慢,個人覺得用處不太大,穿了幾次之後就沒有用過了。

新上手的耐克跑步短褲感覺還是蠻不錯的,面料舒服,速幹透氣。618期間到手106,價格不算貴。

另外,UTO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國產品牌,產品性價比相當不錯。

跑步短袖

速幹T恤是我跑步裝備中最大的消耗品了,品牌從UA穿到NB,從迪卡儂到特步,最後參加比賽越來越多就直接穿馬拉松參賽服訓練用了。

速幹T恤穿下來,到最後更喜歡穿背心出門訓練,因為這樣不會被曬成黑白臂。之前體驗過迪卡儂19.9的背心,透氣性還行,但是上身效果一般,穿了一段時間就丟了。耐克的DRI-FIT穿起來一直都不錯,有需要的童鞋可以試試看。

後來一度想買UA的,可是又嫌貴,好在去年廣馬得到了傳說中的阿迪參賽背心,款式和舒適度都不錯,現在成了我的主力訓練上衣。

關於速乾衣,以自己喜好和舒適度最重要,說白了跑到後面都是一身水,而且一般跑完步就回家洗澡換衣服了。所以個人對面料和品牌要求倒沒有那麼高。

前幾天看到的UTO江山如畫系列背心,真心好看。

至於壓縮衣,個人也不太喜歡緊繃的感覺,買過一件UA的之後沒多久就閒置了。說到壓縮衣,個人覺得UA的美隊系列還是很好看的,深圳的愛跑英雄跑團的戰衣就是這款。

空頂帽/導汗帶

空頂帽和導汗帶這種小配件我使用得比較晚,但是這些也都是用過之後就再也放不下的好裝備。夏日炎炎,陽光直射強度很大,一頂舒服的空頂帽可以遮擋臉部位置,別的不說眼睛會要舒服一些。

作為鐵桿O粉的我,第一時間入手了Osprey的這款空頂帽,並且在後面的許多比賽和訓練中都戴著它。排汗導汗功能都很不錯,而且重量很輕。

此款空頂帽為愛燃燒打造,Osprey定製款已經停產,有興趣的可以入手愛燃燒同款,只是顏色不一樣。

夜跑的時候無需遮陽,那麼可以選擇導汗帶,我的導汗帶是從Fenix頭燈上拆下來的頭燈帶。頭燈帶長度可調節,佩戴舒適,自帶反光標識,安全可靠。

當然,更多跑友用的是矽膠導汗帶。個人覺得這個就沒必要太追求品牌,選擇一條自己喜歡的性價比高的產品即可。比如說,挪客的這種自帶魔術貼可調節長度,雙層導汗槽的產品。


藍牙耳機

許多喜歡跑步的童鞋都喜歡戴著耳機聽著音樂鍛鍊,踏著鼓點和節奏似乎會更加熱血沸騰。在初學跑步的時候我就入手了Bose Soundsports Wireless藍牙耳機,配合180鼓點頻率的音樂確實對我的步頻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這款藍牙耳機入手好價大約在600左右,畢竟已經是四年前的產品。而且耳機周邊的橡膠套在使用一年之後會開始慢慢出現脫落的現象,身邊好幾位朋友都發生過這種現象,說明不是偶然問題。

這款耳機支持藍牙和NFC快速連接手機,而且自帶語音提示功能,相較市面上的藍牙耳機來說連接要更迅速。從佩戴舒適度來說,Bose的鯊魚鰭體驗確實沒話說,長時間佩戴也不會覺得不適。如果喜歡TWS款式的,也可以選擇Bose Soundsports Free。

當我的Bose Soundsports Wireless進入戰損狀態的時候,我開始適應不戴耳機跑步。聽自己的腳步聲,聽綠道上的鳥叫聲,更加關注自己的呼吸和節奏,感覺跑步更舒服一些。

其他附件

至於跑步腰包、臂包用來攜帶手機的配件,個人更喜歡跑步腰包,使用下來腰帶越細的體驗越好。不易鬆動,全場馬拉松跑下來,基本不需要調節和關注腰包。跑步後期,除了比賽攜帶手機,我大概幾年前就開始不用腰包了。


總結

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增強自身免疫力才能擁有更健康的體魄來面對生活和工作的壓力。建議大家在閒暇時間,別忘了多花一些時間運動身體,讓自己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運動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購買裝備的目的只是為了讓運動更加舒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需求量力而為。總而言之,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跑步真有毒,越跑越上癮
    ,跑坑你越陷越深 跑步佔據了你絕大部分業餘時間,早上跑、晚上跑,周末不是去拉長距離,就是去參加跑團活動。 當你完成第一個10公裡,就開始想挑戰個半馬,跑完半馬就想全馬,之後又想50公裡、100公裡、168越野……可怕的很~ 只要空閒下來,找到機會就去跑,越虐越爽!
  • 跑步3年後,我越跑越廢了
    、越跑越胖、越跑越醜的?啥時候能進個5分,10公裡啥時候能突破50分鐘呀?我要快,我要快!但是,沒想到的是,跑步幾年之後,我不僅沒瘦,反而覺得越跑越胖,越減越肥了。 跑步3年後,我發現自己為啥越跑越胖了,因為除了是個跑渣,我還是個大大的吃貨,我也終於找到我跑不快的原因了
  • 跑步,越跑越輕鬆?恭喜你,已經進入了跑步的「高潮」
    很多人三天不跑步,就渾身不舒服;也有更多人,跑個三分鐘就感覺要原地死亡。跑步的習慣不是一天養成了,跑步時感覺上的差距也不是同日而語的。對很多人來說,五公裡起步才算跑步了,也有很多人,五公裡已經是他們的極限。
  • 這18條跑步黃金定律,讓你越跑越輕鬆
    想要避免受傷,想要越跑越快,想要跑步減重……儘管跑步初衷很簡單,一旦開始跑步,你就會越發覺得跑步並不簡單。會想要掌握更多跑步知識,讓自己能夠無傷跑、健康跑。為了幫助各位朋友越跑越輕鬆,我們整理了這18條跑步黃金定律,如下:記錄每天早晨的脈搏醒來後,躺在床上等幾分鐘,然後測量脈搏。隨著跑步訓練的進展,你將發現脈搏漸漸變慢,約三個月後,會停留在一個穩定值。
  • 跑步7年他越跑越「香」
    從一年生病七八次到下決心跑步從清晨的朦朧寧靜跑到日出光芒萬丈,從3公裡跑到5公裡,呂雷正住的小區內跑道一圈長1.25公裡,早上六點半,他結束了每一天的10公裡跑,回家洗漱吃早飯,以特別充實滿足的狀態迎接一天的工作。現在看起來,呂雷正有著比自己現在的年齡更精神的狀態和強健結實的身體,而在7年前,他卻深深為健康苦惱。
  • 為什麼跑步進入狀態後,越跑越不累?這是最好的答案!
    其實挺為那些跑步沒堅持下來的人覺得可惜,因為你體會不到那種跑步上癮的感覺,更領會不了那種超越自我的快感。你可能還不知道,當你跑步進入狀態後,你會越跑越不累,越跑越想跑。那麼什麼樣的狀態,會讓你越跑越不累呢?這些跑步狀態,你有過嗎?1、有一種狀態叫:超越自我每個人都不是天生就會跑步,跑得有多快有多遠。
  • 為什麼有人越跑越有勁?跑步對健康的這些影響,醫生都說好
    鍾南山還曾表達過對馬拉松的關注和喜愛,"我自己過去從事的運動就是中距離跑,當然年輕時是把跑步作為競技運動,年紀大了會慢跑健身,經常跑5公裡左右的距離。"可以說,鍾南山到了耄耋之齡,精氣神仍然那麼好,跑步發揮了很大作用!
  • 怎樣跑步膝關節才能越跑越強?
    實際上,跑步也要講究方法,正確的跑步運動可以讓我們跑得更健康,膝關節跑得更強壯;而錯誤的跑步方法,不但鍛鍊效果不好,而且還會對膝關節造成傷害,得不償失。跑步者可以使膝關節越跑越強,搞不好還會使它越跑越弱,一些初級跑步者,由於知識準備不充分,在實踐中不能掌握好跑步節奏,就會對速度造成傷害。
  • 每月100公裡,越跑越香
    回顧過去的9個月,自己竟然跑了880公裡,平均每月將近100公裡:平均算下來,每月跑步19次、98公裡。按照這個節奏,今年跑步1000公裡的目標可以輕鬆實現;但按照最理想的每天跑步的目標,完成率只有63%;按照較為理想的每周跑步5次的目標,完成率為88%。
  • 跑步,越跑越不需要堅持!說對了
    對於運動來說,傷痛不可避免,但應該是在安全的範圍之內,不會導致嚴重損傷,同時恢復過後,又能強大我們的肌體,這樣才是正確的跑步運動方式。 下面這些初跑者的建議,如果你有遇到不妨注意一下吧。 1、初跑,慢跑為主 有些跑友,跑了幾次步,感覺身體激發了運動潛能,就想要越跑越快,渾身充滿爆發力。
  • 輕鬆不累,越跑越享受,才是跑步的最好狀態
    還有一些跑友為了能夠有所突破,跑出PB,每天的跑步都要使出九成的力氣去跑,不把自己累趴了,就覺得訓練目標沒完成,就沒有進步。 其實,最好的跑步狀態應該是這樣的:跑起來感覺狀態非常好,越跑可以越快,節奏越來越穩,越快反而越輕鬆;跑完後也不累,感覺太爽了,覺得還有餘力繼續跑。
  • 輕鬆不累,越跑越享受,才是跑步的最好狀態
    跑步的時候感覺越自在,越舒適,就是最好的。撰文/柳條編輯/柳條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在很多人不跑步的眼裡,跑步是一項非常累的運動。而且很多剛剛下定決心開始跑步的人,跑了幾次之後,就覺得太累,漸漸地就不再跑了。
  • 不開心就跑步,凡事不過8公裡!這話說得沒錯
    所以,按陳意涵的建議:不開心就跑步,凡事不過8公裡。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我的體內住著一個隨時要起跑的靈魂,終於跑到步了,好舒服。那麼,為什麼是8公裡呢?跑步,真的就能讓人開心?跑步過程中,釋放多巴胺,就會讓我們感到興奮、快感,也會上癮。內啡肽,是具有止痛及愉悅的效果。我們跑步到後面,常常會越跑越興奮,似乎也感覺不到腿腳的酸痛,仍然繼續向前,跑得很開心。從內源性大麻素、多巴胺與內啡肽,這三種物質的作用,就能證明跑步確實能夠讓人感到開心。
  • 跑跑跑,越跑越快樂!
    聽著悅跑圈裡報著你已經跑了一公裡,你已經跑了兩公裡、你已經跑了三公裡..心中的成就感、自豪感越來越強,當跑到五公裡的那一刻,大汗淋漓全身心的放鬆,跑完步後的那種痛快,讓我有一種鳳凰涅槃重生的感覺。2019年的後半年,越跑越瘋了,參加了我們跑團組織的百日跑,大家組合在一起,共同遵守每日跑的約定,激勵自己天天跑,絕不拖團隊的後腿。團隊的協作配合,大家的契約精神,以及有些跑友不辭辛勞,主動督促大家跑步這種甘願付出的精神都深深的感動著我。
  • 跑步,越跑越明白的4個道理!終於知道
    年紀越大,朋友似乎越來越多,但是能解心中孤獨的,唯有自己。每當孤獨,我就會去跑步。迎著風,奔跑向前,心中向陽,身體充滿了一股力量,就這樣一直跑下去。心情越是孤獨,就越跑得更久、更遠,直到一身痛快,跑完也真是一身暢快。堅持跑步,有時並不是真正在跑步,而是讓跑步一解心中憂愁。
  • 怎樣跑步「膝關節」才能越跑越強?
    圖片來源 ©網絡這是因為,會跑的人,越跑越受益;而不會跑的人,每跑一次,膝蓋都是在「折壽」一點點!為了讓大家跑得無憂,本期【運動指導】,小動君總結了最關鍵的 6 條跑步「壯膝」秘籍,記住它們,讓你的膝關節越跑越強!
  • 那些跑步多年的人,身體狀況怎麼樣?為什麼有的人越跑越老?
    我是一名國家二級運動員,也是一名健身減脂教練。小楊教練就屬於跑步多年的人,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也說過,小楊教練從10歲就開始跟著老師練習田徑了,後來在大學期間達到400米和800米的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為什麼有的人越跑越年輕,而有的人越跑越「老」呢?「越跑越老」中的「老」更多是指我們在跑量過多後,呈現出的粗糙鬆弛的皮膚狀態(畢竟經常在室外跑步,風吹陽光曬的,是視覺上的老)和「老氣」的面相觀感。
  • 什麼樣的狀態,會讓你越跑越不累呢?
    你可能還不知道,當你跑步進入狀態後,你會越跑越不累,越跑越想跑。那麼什麼樣的狀態,會讓你越跑越不累呢?這些跑步狀態,你有過嗎?瞬間整個人都精神了,立馬調整狀態,最後刷新了個人的5公裡最佳成績。這種超越自我的快感,會讓我在跑步中,越來越興奮,越跑越想跑。02有一種狀態叫:睡眠好睡眠對於跑步來說,真的非常關鍵。我有試過,前一天早睡,睡得很香。第二天就感覺全身精力充沛,渾身有勁。
  • 跑步,我怎麼越跑越慢了?
    最近天氣涼快了,終於又可以撒開腳丫子盡情跑了,一年中最適合跑步的季節已經來了,但我卻發現我已經在越跑越慢的路上回不去了,這大概就是佛系的表現吧。大體上,我跑步分為這麼三個階段。最初,是處於一種懵懂瞎跑狀態。
  • 跑步的真理:越跑越痛快!
    一開始,你只是想通過跑步來減壓,想通過跑步來減肥,想通過跑步來保持健康,無意中報名了一場比賽,不得不開始跑。為什麼要跑?你心中似乎有無盡的話想說,到了嘴邊,卻只說了一句:因為想跑。跑步教會你怎麼與孤獨相處,怎麼與自己的內心融洽,但是跑步更想告訴你的是——世界上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跑步,不僅僅是跑出去,而是把自己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