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如懿傳》等古裝劇中,我們總是看到後宮嬪妃拿著一個玉制的小滾輪,在臉上滾來滾去,雖然不明白有什麼作用,但很多觀眾依稀能猜到是用來美容的工具。據說是可以按摩臉部,促進血液循環,延緩衰老。但其實並沒有確實可靠的科學依據證明玉滾輪有這樣的美容奇效,但在古代人心目中,瑩潤光潔、長存不損的玉石就是有這樣神奇的作用。
宋代醫學名著《聖濟錄》中就有這樣的處方:「面身瘢痕,真玉日日磨之,久則自滅。」瘢痕是指傷口癒合而形成的疤或瘡口留下的痕跡。
《漢書·王莽傳》記載:王莽時有一大臣名叫孔休,王莽想結好他,欲送他一玉緣,並對他說:「誠見君面有瘢,美玉可以滅瘢。」由此看來,古人認為以玉磨麵,可除掉臉上瘢黑。
一直致力於保養的慈禧太后在玉石美容這方面也頗有「心得」。慈禧的御前女官德齡所著的《御香縹緲錄》就寫到:「除了每晚搽抹雞子清,以阻止臉上的皺紋繼續展長或擴大以外,太后還有很多的方法。有一種是非常別致的,原來伊的梳妝檯上還安著兩根約莫二三寸長的玉棍,兩頭有金子鑲的柄。每天早上,伊必須用它們來在伊自己的臉上或上或下地滾著。這個東西是很滑而很冷的,上面也並不塗著什麼藥粉,真不知有何作用。太后卻總是很有耐性地坐在那梳妝檯前,一面不住地把它在臉上滾個不休,一面定神朝鏡子內望著,仿佛滾幾滾馬上就有功效的樣子。」
玉石除了磨麵去疤痕皺紋,李時珍《本草綱目·玉屑》中還說可以滋養毛髮:「潤心肺,助聲喉,滋毛髮。」
《煙花記》記載:「隋煬帝朱貴兒插崑山潤毛之玉撥,不用蘭膏,而鬢鬟鮮潤。」這也是指用玉摩擦頭髮,認為效果比用「蘭膏」之類的化妝品更能使發質順滑有光澤。
將玉石作為美容聖品這還不是最不可思議的用途,更讓人驚奇的是可以食用玉來養生,以達到延年增壽的目的。我們經常用來形容美酒佳釀的「瓊漿玉液」,其本意就是指美玉製成的漿液,傳說喝了這種「玉液」可以飛升成仙。
《三國志 魏志》云:「昔漢武信求神仙之道,謂當得雲表之露以餐玉屑。」漢武帝為求仙問道也曾食用玉屑(玉的碎末),但這樣的行為不僅現代科學覺得荒誕,崇尚玉石的古人也未必全然認可。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就指出:「漢武帝取金莖露和玉屑服,雲可長生,即此物也。但玉亦未必能使生者不死,惟使死者不朽爾,養屍招盜,反成暴棄,曷若速朽歸虛之,為見理哉。」(《本草綱目·玉泉》)
大概意思是說,服用玉屑不能讓生者長生不死,倒是能讓死者屍身不朽罷了(註:當然也不能),但是給屍體陪葬玉器,又會招來盜墓賊,反而是一種禍事。
服玉可長生不老純屬無稽之談,但玉有某種藥用功效,有益於人體健康則是真實的。一般認為玉性「甘平無毒」,可「潤心肺」、「除胃中熱」,對「止煩躁」、「止喘息」、「止渴」有一定作用。
《開元天寶遺事》記載:「貴妃素有肉體苦熱,肺渴,每日含一玉魚,籍其涼津沃肺。」《聖惠方》中還有玉能治「小兒驚啼」的方子:「白玉二錢半,寒水石兩半,為末,水調塗心下。」從這些記載看玉石都是外用,可能更符合事實一些。
而現今關於「玉養人」這種說法和經驗,清末劉大同在《古玉辨》一書中曾寫及他佩玉活經絡的經歷:因戒鴉片,左臂麻木,經醫治,年餘不愈。後將碧玉環佩在左腕,晝夜不去,幾十年來左臂從未再發麻過。
究竟是巧合還是真有奇效,至今也沒有什麼科學實錘,倒是很多商家吹捧得太過。玩玉之道,還是從它的「美貌」和歷史文化「內涵」來欣賞就好,千萬不要去相信任何未經證實的古方,否則養生未成,倒是容易加速一命嗚呼。
參考文獻:《白玉品鑑與投資》上海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