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 98歲病逝

2021-02-13 世界生活通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於7月30日晚間7時24分,病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享耆壽98歲(1923年1月15日至2020年7月30日)。

李登輝今年2月間因喝牛奶嗆到住進北榮治療,住院期間,狀況起起伏伏,李辦發言人王燕軍屢次針對李登輝健康狀況回應,直到二天前,李登輝傳出狀況不穩,王燕軍不再對外發言,北榮也下達「封口令」,不過,探視李登輝的親友、府方人士卻不斷進出北榮。

0日一早傳出李登輝出現嚴重腎衰竭,需要洗腎維生,北榮院內知情人士未否認此項訊息,也在該消息傳出後,太太李曾文惠於中午12時許從翠山莊驅車前往探視,直到傍晚6時許座車才離開北榮,但晚間7時許座車又再駛回北榮。

而晚間7時24分,北榮證實李登輝病逝,享耆壽98歲,北榮院方表示李登輝自2月住院以來一直收治於該院中正樓22樓病房,病逝後遺體將移往太平間暫存,並將於北榮設置臨時追思場所。

李登輝近年頻繁進出醫院,一旦住院,住院時間都很長。在此次住院之前,他於2018年11月29日上午在起居室收看電視,準備起身回臥房時,不慎正面跌倒,撞擊右側眉骨上方、鼻腔內側出血,送往臺北榮總急救後,轉進神經外科加護病房觀察,甚至在醫院過年。

但經過漫長的住院過程,李登輝還是出院了,返家休養。

李登輝自卸任後,即多次進出醫院,2000年於臺大醫院接受身體檢查時,發現心臟缺氧及部分冠狀動脈狹窄,接受冠狀動脈擴張術。同年11月,日籍醫師光藤和明來臺,以示範教學名義協助臺大,替他裝置五根心臟血管支架。

後來李登輝又在日本、臺北榮總陸續裝上多支血管支架,醫界一說總共12支,也有人說是13支,是臺灣支架裝最多的名人,臺灣心臟內科醫師也經常以李登輝為例,衛教病患,說明支架的治療效果。

而他也曾提及自己任職臺北市長期間,發現罹患糖尿病,當時就開始注射胰島素,每天睡覺前、和三餐吃飯前,一天注射四次,是罹患糖尿病30多年的「資深」病友。根據瞭解,李登輝並未假手他人,都是自己注射。

李登輝轉至臺北榮總就醫後,2011年11月,健檢時發現罹患大腸癌,住院手術切除約25公分的結腸。2015年11月,因小中風在臺北榮總住院11天。

李登輝病史

1999年2月:因流感住進臺大醫院。

1999年3月:因輕微發燒併發支氣管炎,住進臺大醫院休養。

2000年10月:赴臺大醫院身體檢查,發現心臟缺氧及部分冠狀動脈狹窄,接受冠狀動脈擴張術。

2000年11月:日籍醫師光藤和明來臺,以示範教學名義協助臺大,替李登輝裝5根心臟血管支架

2001年4月:有1根支架阻塞,且發現另一處血管狹窄,至日本岡山倉敷中央醫院進行心臟手術後,再裝1根新支架,是第6根。

2002年3月:因輕微肺炎住進臺北榮總。

2003年8月:因左側冠狀動脈狹窄,心臟局部缺氧,在臺北榮總緊急住院接受心導管支架置放手術,又裝2根支架。

2006年3月:因發燒住院,確診開放性肺結核。

2006年11月:發燒住進臺北榮總。

2007年4月:因右側冠狀動脈分支狹窄,在臺北榮總再裝1根塗藥支架。

2007年7月:在臺北榮總接受右眼白內障手術。

2011年11月:罹患大腸癌二期,住院切除約25公分結腸。

2013年7月:進行椎動脈支架置放手術,創世界最高齡紀錄,全身血管支架已達12支。住院共26天。

2013年9月:右眼白內障後,左眼也置換人工水晶體。

2013年11月:右下肺葉有一小塊發炎,到臺北榮總住院治療。

2014年9月:進行白內障後續手術,另再開刀切除結腸。

2015年11月:小中風在臺北榮總住院11天。

2016年9月:參加年度募款餐會後,因身體不適住院檢查,但無大礙。

2017年2月:食欲不振,前往榮總檢查確診腎臟發炎,住院一周。

2018年11月:家中不慎往前跌倒,撞到右側眉骨上方,鼻腔內側及有些微腦出血。

2020年2月:睡前喝牛奶嗆到引發吸入性肺炎,送臺北榮總治療,住院至病逝。

移民法律 健康養生 生活熱點 休閒娛樂 關注世界生活通 一切盡掌握                               

相關焦點

  • 讓蔣經國死不瞑目的李登輝,97歲病死了!
    據臺北榮民總醫院消息,臺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30日在臺北病亡,終年97歲。不過,就在7月29日,據環球網引用臺灣「聯合新聞網」消息,李登輝辦公室主任王燕軍當天發聲明稱,有關李登輝病情由臺北榮民總醫院以新聞稿對外公開。簡歷顯示,李登輝1923年1月15日出生於臺灣臺北縣三芝鄉,祖籍福建永定,1988年至2000年期間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及中國國民黨主席。
  • 臺灣這所女中專出第一夫人和領導人
    介紹校友之前,先給大家看看去年錄取中山女中的分數線:從上面的分數線可以看出,作為臺灣北部地區女生的第三志願,中山女中也是很優秀的。曾文惠小李登輝三歲,1926年出生的曾文惠是淡水地主的女兒李登輝描述曾文惠的娘家:「我太太她們家的土地是當時淡水郡內最多的,是有三千石粟仔的地主,有幾百甲的土地。」
  • 李登輝的日本身世之謎與親日仇中
    故市井傳言李登輝親生父親是日本人之謎,自然引發許多人糾結著歷史的聯想,本文試就以邏輯推理的方式探討此一謎題﹖李登輝於1923年1月15日出生於臺北市郊區淡水三芝鄉埔坪村小村莊的源興居,父李金龍、母江錦,李登輝排行第二,大哥為李登欽,家裡是經營雜貨與肉舖,除販賣豬肉,也出售鴉片。李登輝祖父李財生,因其子李金龍任職警界,獲殖民政府發給「鴉片煙發賣許可」,是三芝地方唯一專賣毒品鴉片予鄉親的店舖。
  • 專訪臺灣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大陸高科技越來越不需要臺灣 |獨家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不排除」與美國總統川普再通電話,卻遭川普旋即拒絕,「不想為習近平添麻煩」;在川普當選後承諾在美投資數十億美元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
  • 專訪臺灣前副領導人吳敦義 獨家
    在臺灣,國民黨黨魁選戰升溫,將由「三強鼎立」變為「五雄爭霸」。5月20日將舉行黨主席選舉投票,未來四個月將呈現國民黨內要角的權力起落。繼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吳敦義、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前國民黨立委韓國瑜宣布參選後,剛辭去國民黨首席副主席的詹啟賢,已在作是否參選的最後評估。換言之,國民黨主席選舉局面開撕,這「五大天王」共逐,包括一位現任黨主席、三位曾任或現任副主席。
  • 「臺灣民政府」的幕後真相……文/葉德馨
    在二二八之亂時,潛伏的臺灣共產黨和這些留臺的日本人,是整個事件的要角,也是「白色恐怖」所要緝捕的對象。但李登輝卻是1948年逮捕行動的漏網之魚。以前我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臺灣會有激進親日分子?待至李登輝、陳水扁執政後,在政治、學術、商業各行業竄出。至目前更是囂張,目無法紀,竟敢說「支那男女滾回支那」,「支那外來種滾蛋」!我們不能再沉默,應全民奮起,清理門戶。光復臺灣才70年,戶藉資料應清楚記載,更改姓名是不難稽查。
  • 焦點│李敖83歲病逝 別了,永遠的逆風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罹患腦幹腫瘤的作家李敖,昨天病逝臺北榮總,享壽八十三歲。犀利的文筆和語鋒,是李敖留給世人的印象,從批判時政到從政、跨足影視 ,豐富璀璨的人生自此歸於沉寂。 李敖的兒子李戡昨說明父親身後事表示,父親是堅強樂觀的人,後事將遵照父親意願及一貫作風,不舉行任何活動,一切從簡。
  • 上月嫁25歲男「嬤孫戀」 非62歲公主新冠病逝
    上月嫁25歲男「嬤孫戀」 非62歲公主新冠病逝非洲烏幹達部落公主阿慕蒂
  • 一周臺灣新聞聯播(臺灣地區2020年大選最新資訊合輯)
    國民黨2020初選「遊戲規則」出爐中國國民黨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黨內初選「遊戲規則」27日下午正式出爐,將按照原本提名辦法由「7成民調、3成黨員投票」決定人選。近期,國民黨內圍繞初選規則已爭論許久。
  • ECFA將到期 臺灣或成貿易孤兒
    臺灣優質旅遊發展協會理事長李奇嶽表示,去年起大陸遊客大幅減少,8月陸客自由行喊停,現在又遭遇疫情,觀光產業慘不忍睹。臺灣近期熱議ECFA或許正是出於對兩岸關係下貿易發展的擔憂。遙想當年,ECFA簽署的時候,民進黨曾竭力反對,直呼其為為「糖衣砲彈」。繼而又在臺灣「立法院」暴力抵制ECFA後繼續服貿協議審議,並於2014年策動所謂「太陽花學運」,致使兩岸服貿協議流產。
  • 臺灣人民共產黨成立,藍綠之外,看看臺灣的紅色…… 獨家
    林德旺表示,「臺灣人民共產黨的宗旨為主張現代式社會主義發展經濟,堅持九二共識,推動兩岸和平」。於是,在一片綠的臺灣南部,出現了一抹紅色。據悉,「臺灣人民共產黨」原來申請的名稱是「臺灣中國共產黨」,但臺灣地區「內政部」函文表示,「依據『臺灣地區人民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令,名稱應審慎衡酌」,所以最後才決定以「臺灣人民共產黨」為名。
  • 分析 | 中美貿易戰開打,臺灣地區能否倖免?
    川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徵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備忘錄將對中國商品大規模徵收關稅,商務部23日表示堅決反對,同時發佈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徵關稅。據瞭解,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 大陸地區人民可合法購買臺灣房地產喔!
    國際貿易是臺灣的經濟命脈,日本和美國長久以來一直是臺灣前兩大貿易夥伴,但在2005年後退居二、三名,中國大陸成為臺灣進出口貿易第一地區,2006年進出口貿易地區前十名為: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德國、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澳大利亞,另有部分轉向歐洲和東南亞市場,臺灣也是中國大陸、
  • 臺灣地區旅客出入境新安排
    新增《臺胞證》作為進出澳門特區之旅遊證件,不影響臺灣地區居民沿用原有進出本澳的旅遊證件。3. 可以交替使用不同證件進出澳門嗎?可以,但邊境站會合併不同證件的留澳情況批給應有的逗留期。4. 可以使用自助過關嗎?現階段不可以。
  • 兩岸經濟大比拼:臺灣GDP被大陸5省超越 臺灣省網友酸了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值得注意的是,臺灣地區去年GDP達15.87兆元新臺幣,約合3.34兆人民幣(下同),與大陸各省市比較,臺灣位在排名第5名的河南省(4.02兆元)及第6名的四川省(3.27兆元)之間。從數字來看,臺灣繼被河南省超越後,如今與四川省GDP也僅保有些微的差距。
  • 賣房匯回臺灣要知道,海外所得和大陸地區所得的區別!
    前不久,在香港工作的臺胞王先生由於個人原因,準備回臺發展,他要將在港的工作收入資金匯回臺灣,並且想要將多年前在上海購置的一套房產出售
  • 日本關東地區規模5.1地震
    日本關東地區規模5.1地震 最大震度4級日本關東地區今(30日)上午9點35分(臺灣時間上午8點35分)發生規模5.1地震,最大震度4級。根據日本氣象廳顯示,日本關東北部發生規模5.1地震,震央在北緯36.4度,東經140.6度,也就是在茨城縣北部,震源深度為60公裡。
  • 專訪臺灣「老爹」,反獨鬥士許歷農 |獨家
    臺灣人尊稱九十九歲許歷農上將為「許老爹」。10月6日,臺北,應約去建國北路二段一幢大樓拜訪「老爹」。在軍人節前一天,即9月2日,這位前「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自撰公開信發布,以《九十九高齡老人的真心話》為題,表明他不再反共而開始促統的理由,「始終要跟著道理走」。
  • 二十九年前的今天,臺灣走出「戒嚴時代」
    宣告臺灣地區解嚴「總統令稿」二十九年前,1987年的7月14日,蔣經國宣佈由7月15日零時起在臺灣地區解除戒嚴,臺灣由此走出戒嚴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