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很「香豔」的一首詞,刻畫歌女之輕薄風流,最後9字動人心魄

2020-12-17 沉醉古詩文

文/顧無

【引觴漫談】

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愧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

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然而,我們對於李煜的了解,好像還是停留在他亡國之後的幾首千古名篇上,很少會觸及到李煜做皇帝時期的創作。

原因大概是是那時候的創作題材庸俗,詞筆爛豔,不僅會影響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也不符合自古以來儒家的思想理念。看人們對晚唐時期《香奩集》的評價就知道了。

然而想要真正了解李煜,他前期那些「花前月下」的創作是繞不開的。李煜雖然經歷了亡國,他的身份和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李煜即使在亡國之後,他的本心也是不曾發生變化的,依舊是一個純粹的詩人之心。所以說,只有把他的前後創作階段連在一起,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才是完整的李煜。

【臨其詩境】

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李煜前期比較著名的一首詞,描寫的內容也是比較的香豔,深受後世文人的喜愛。

關於這首《一斛珠》描寫的對象後世還存在爭議,大部分認為這是在描寫歌女,以「嘴巴」為重點,也有一小部分人認為李煜這是在寫夫妻之間蜜裡調油的閨房樂趣。不過,歷代收錄這首詞的選集中都有類似「詠美人口」這樣的解釋,大概率李煜寫得還是多才多藝的歌女而非正妻。

李煜的詞從頭到尾都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他從來不避諱俗氣的形容和表述,相反,大量的使用口頭語和民間俗語,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當時的場景對話以及自己的心路歷程,此特點在這首詞中體現的也非常明顯,一起來看看吧。

【經典原文】

一斛珠·曉妝初過五代:李煜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條分縷析】

詞所展現的是一個歌女從出場到高潮的部分,以一個驚心動魄的「笑向檀郎唾」收尾,讓人回味無窮。

最先是「曉妝初過」,早起,先把最基礎的妝容上好,最後的步驟是在唇間點上一抹沉檀色的紅膏,讓整個人更加的明豔動人,此處的「些兒個」就是很徹底的口語化,特別接地氣。

後面開始唱歌,先寫還未唱歌的時候,歌女輕啟紅唇,向人家吐露花蕾一般的舌尖,可愛調皮的同時,又有著非同一般的魅力。而後是櫻桃小嘴「破」開,流露一曲婉轉清歌。「櫻桃破」這三個字,我認為是可與「梨花帶雨」相媲美的形容。

歌唱完,歌女也就參與到下面的酒會中,這會兒又是另一種情狀。「羅袖殷色」「香醪杯深」「繡床斜憑」,處處細節都引人遐想,將我們帶回到幾百年前的那一場酒宴,欣賞那如驚鴻一般的女子穿梭其中。

最後一句更為傳神,嚼碎紅茸,向與自己打情罵俏的人唾去。這一句是典型的民間文學手筆,直接大膽,傳統的文人寫不出如此動人心魄的句子,而這也是李煜詞中的一個特點,真實。

李煜寫歌女,不僅寫其服飾妝容,將其當作器物一般欣賞,而是寫她的心理與個性,將她當成與自己一般無二的,可愛而真實的人。一如李商隱在感情詩中的開拓,這一類人並不同於尋常尋花問柳的淺薄之人,相反,我認為他們是具有真情的人。

李煜自然不用說,從小生長在深宮之中,在被抓亡國之後首先想到「垂淚對宮娥」的人,他的內心一定是絕對真實的,沒有絲毫的心機與隱藏。這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當然是敗筆,但卻是一個偉大文學家必備的條件之一。

李商隱的真情,則就帶有一點文人的天賦了,他的少年生活應該也是養尊處優過來的,後來又不斷受到當時的大腕兒賞識,前期的生活還是順利的,這才給了李商隱不接地氣的機會,因為幾乎沒有接觸到醜惡的現實,等到陷入黨爭之際,詩人的氣質已然扭轉不過來了。

這兩人的例子再加上身邊人的經驗,可以發現一個規律,一個活得簡單純粹沒什麼心機的人,幾乎必然是從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中走出來的,因為身邊圍繞著充足的愛。大家對此是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最後9字令人心動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到現代,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李煜很"風流"的一首詞,刻畫歌女的大膽潑辣,讀完令人心動!
    現在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現代人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共識。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李煜前期比較著名的詞,描寫的內容比較香豔,深受後世文人喜愛。這首詞的名字叫《一斛珠·曉妝初過》。
  • 李煜最愜意的一首詞,專門寫他和歌女調情,卻成了一首千古名篇
    李煜作為帝王,他無疑是失敗的,因為他後來做了亡國之君。毛澤東主席評價他說:「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但作為詞人他是非常成功的,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評價他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
    李煜很"大膽"的一首詞,刻畫約會時的妙齡女子,最後5字令人心動那首古詩詞的寫作絕非易事,必須注重每一個字斟句酌的反覆推敲,每一個押韻,這一些全是融合私人感情與日常生活實質寫作出來的藝術。由於這首詞,他備受異議,有些人罵他不配為人君,有些人感覺寫得太美麗讚不絕口,而最後一句也是被獲評「前無古,後無今「。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這首《一斛珠》。《一斛珠》南唐.李煜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
    李煜動人又悽婉的一首詞,只是開頭6字,便讓無數人讀後落淚李煜,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儘管李煜不善於施政,但其文化藝術才氣卻非常出色。他熟練掌握六經,洞曉音律,工書善畫,善古詩詞文章。這當中以詞的造就最高。李煜現有的三十餘首詞作中,基本上首首經典。後代也是尊他為「詞中之帝」。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幾句卻催人淚下,成就名篇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頗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些都比不上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
  • 亡國之前的李煜,生活無憂,寫過一首描寫美麗女子的詞,讀完心動
    李煜曾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後主。他年幼時酷愛詩詞書畫,造詣頗深,身為南唐國主李璟的兒子,他幼時生活富足,時常享樂。又因兄長李弘冀坐上太子之位不久,對身邊的人非常防範戒備,李煜本也無心國事,便以尋歡作樂醉心詩書為由向兄長表明態度,自己無意於皇位,以求平安度日。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名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王,作為1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什麼很大的成就,但李煜卻稱得上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君主。好像這並不算是什麼誇獎的話,李煜自身對書法研究極深,丹青之術也有自己的心得,但這一些都不如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高。李煜的詩詞具有獨特的風格,他的詩詞簡單幹練,能夠在寥寥數十字中將要想表達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和其它的動不動就長篇大論的宋詞不一樣。
  • 李煜被毒死前,寫下最後一首詞,短短4句卻催人淚下,成千古絕唱
    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的最後一任君主,作為一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就,但李煜卻堪稱是所有亡國之君中文採最高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李煜在詩詞上的成就,所以他也被後人稱為「千古詞帝」。李煜最著名的一首詞,便是其亡國後所寫的那篇《虞美人》,讓人惋惜的是因為這首詞,觸怒了宋朝皇帝趙光義,最終慘被毒死。這首著名的《虞美人》也成了李煜生前的最後一首詞。
  • 李煜最悲哀的一首詞,開篇只用7個字,便說透了人生無常
    李煜的《虞美人》,都說這是一曲亡國之音,詞調哀婉悲涼,實際上這是一首有微言大義的詞,王國維評李煜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從這首詞中就可以讀懂王國維為何如此評價。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李後主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是階下囚、亡國奴,他是在永恆的春花秋月中,發出了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的人生無常、一去不返之嘆。「雕欄玉砌應猶在」,我曾經的宮殿,應該還在吧?一個「應」字,突出了李後主的想像,他在北宋皇宮中被囚禁,故國的雕欄玉砌只能存在於他的想像中,如果寫成「雕欄玉砌依然在」就不對了,你看都看不到,怎麼能說依然呢。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最後12字落筆驚豔,讀一次感動一次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皇帝,也是五代十國期間有名的詞人。其詞素材廣泛,用情至深誠懇,含義深沉。對後世詞壇引起了重大的影響,具有「千古詞帝」之稱。《清平樂·別來春半》是李煜的一首懷人詞,基本抒寫了李煜對小弟李從善的懷念之情。據歷史資料描述,公元971年秋,李煜叫他的小弟李從善去宋朝上貢,不曾想到被扣壓在汴京多年未還。
  • 李煜與小姨子「幽會」寫下一首詞,句句「香豔」,似春風撩人心弦
    五代十國南唐後主李煜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是花間派的代表人物。李後主一生都活在「情」字中,他雖然是一國之君,但是卻對政治一竅不通,導致自己國家深陷火海之中,落得被囚禁的下場。也正是因為李煜不懂政治,才讓他在文學上頗有建樹,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李煜是一位「詞中之帝」,他所作的詩詞十分經典,即便是千年之後,李煜依然在人們心中生生不息。李煜的詩詞與他一生的情感密不可分,李煜最出名的感情經歷就是他跟大周后和小周后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
  • 李煜死前最後一首詞,將人生痛苦寫到了極致,使人不禁落下眼淚
    他就是李煜。雖然他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是他的詞卻被後人誦讀。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位皇子,同時也是南唐後主,他除了是一個國家的帝王,他還是詞壇上的一位帝王,只是為詞壇的帝王錯身在了帝王之家。宋太宗聽說了這件事,勃然大怒,沒過多久就下令賜李煜毒酒,將他毒死了,所以這首《虞美人》也就成為李煜的最後一首詞作了。相傳,當時李煜的死狀特別的悽慘,他當時掙扎了許久才離世。
  • 李煜「肉麻」的一首詞,寫女子最美的地方,讀完讓人心動
    李煜曾經專門寫了一首詞,這首詞的背景是李煜和佳人幽會時的樣子,寫下來就是為了描寫自己和女子約會時嬌俏可人的樣子。女子美若仙人,為了能夠寫出女子最美的部分,李煜想盡辦法寫下了《一斛珠》: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
  • 南唐李煜:將末代國君的悲歡與離愁付諸首首詞中,剪不斷,理還亂
    李煜前期的詞主要反映的是宮廷裡的奢侈生活、男女情愛,直抒胸臆,情感真摯,清新流麗,文採動人,在人物和場景的描寫上有較強的藝術概況力量。這首詞是李煜在南唐全盛時期創作的代表作之一,描寫了在宮中夜宴歌舞享樂的盛大場面。
  • 李煜這首詞,共4句無一不是千古名句,最後9個字也就他寫得出來
    能確定出自他手的,只有這30多首,他在文壇留下的作品加起來僅有這幾千字,字數和一篇散文差不多。就是這幾千字,將李煜捧上了詞中之帝的寶座。有人說,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比蘇軾、辛棄疾牛。不管這個說法對不對,筆者始終認為有些詞,蘇軾、辛棄疾、柳永都是寫不出來的,因為他們體會不到李煜內心這別樣的愁苦。不信?
  • 李煜這首在江南寫下的詞,描繪佳人的情態極為傳神
    今天不再介紹如此沉重的詞作,轉而介紹一首李後主做「江南國主」的時候,所創作的極為傳神的作品。南唐·李煜·一斛珠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 李煜的《長相思》堪稱經典,600多年後納蘭性德仿寫一首也成絕唱
    南唐後主一直是悲情悽厲的代名詞,因此李煜也就成為了哀傷苦楚的別名。我們一般認為李煜的詩詞創作風格是以公元975年作為分水嶺的,時年38歲的李煜兵敗被俘,國破家亡。他前期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描寫的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所以清新明快,婉約動人。
  • 柳永很經典的一首詞,行文撲朔迷離,最後14字卻經久不衰
    北宋就有這樣一位才子,年少時逍遙自在、文採風流,自以為金榜題名不過是探囊取物,於是他秦樓楚館、詩酒風流,瀟灑地過好每一天。可是幾次應試失敗,讓他喪失了對仕途的自信,轉而開始迷戀填詞。多少青樓女子因彈唱柳三變的詞而紅極一時,而最後也是這些歌女成全了這位奉旨填詞的才子,讓他在詞壇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正如陳寅恪所說,「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 李煜一首深藏不露的詞,全文無一怨字,卻寫出了痴情人最深的怨念
    但在銀河的另一邊,有一顆最閃亮的星,他是獨立於宋代詞壇的存在,他那麼光芒四射,讓人無法忽視,他就是南唐後主李煜。這個生在七夕死於七夕一代詞帝,因南唐最後一位帝王的身份,備受世人關注。愛他的人迷戀他的敏感、痴情和憂鬱,畢竟作為詞人,他那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至今仍是多少人心中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