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徐州彭城縣(今江蘇省徐州市)人,生於江寧府(今江蘇省南京市),原名從嘉,字重光,號鐘山隱士、鍾鋒隱者、白蓮居士、蓮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繼位,尊宋為正統,歲貢以保平安。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李煜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次年,貶損儀制,撤去金陵臺殿鴟吻以示尊奉宋廷。
開寶八年(975年),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東京,授右千牛衛上將軍,封違命侯。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死於東京,追贈太師,追封吳王。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
李煜精書法、工繪畫、通音律,詩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後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
現在有一句話這樣形容李煜:「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現代人對李煜這樣的評價幾乎已經成為共識。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一首李煜前期比較著名的詞,描寫的內容比較香豔,深受後世文人喜愛。這首詞的名字叫《一斛珠·曉妝初過》。
一斛珠·曉妝初過
作者:李煜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李煜這首《一斛珠·曉妝初過》是一曲描寫男女歡情的豔歌,從整體風格看,應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全詞寫女主人公從化妝出場到終場赴宴的全過程,中間充滿了戲劇情趣的描寫,塑造了一個富有個性特徵的人物形象,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多數學者認為女主人公是普通歌女,但也有學者認為女主人公為李煜的妻子大周后娥皇,此詞寫的是李煜和妻子的閨房樂趣。
詞的大意是:曉妝只粗粗理過,唇邊可還得點一抹沉檀色的紅膏。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於是櫻桃小口微張,流出了婉轉如鶯的清歌。到了場下的酒會,就又嬌爽多了。小盅微啜似乎還不夠過癮,換過深口大杯拚醉,哪在意汙溼羅衣?最傳神的是,笑嚼著紅嫩的草花,向心上人唾個不停。
詞的上片,描寫歌女為情人歌唱的情景。詞人在描寫中注意到了各個生活的細節,因此,歌女的演唱描寫首先是從她的梳妝打扮開始的。「曉妝初過」,點明時間,其實也照應到了下片的「殷色可」,或者說預示著與情郎相會的時間不會短,不然也不會清晨化妝準備。
「沈檀」一句,細緻描繪出了歌女「點唇」的動作和情態,這個細節的抓取,不但能起到以點帶面的描寫效果,而且也開始了緊緊以「唇(口)」為中心的人物和情景刻畫。「向人」一句少女情態嫵媚動人,「一曲」句取白居易「櫻桃樊素口」之喻,不但不見其俗,而愈發見其清新,同「丁香顆」相對,更見別致。
整個描寫,明喻、暗喻相搭配,動、靜結合,又突出展示了歌女神態情貌的歡愉豔美,也從側面襯喻出歌女的歌聲是多麼的迷人動聽。
詞的下片描寫歌女與情郎在一起歡會調笑的情態。剛才羅袖上的酒痕只是隱約訂見,及至深杯大口時便旋即被弄髒了,「旋」字如畫。此二句寫盡宴會時的熱鬧興奮和歌女酒醉時的駘蕩恣意。
「羅袖」一句先應上片、喻示了時間已經很久,而歌女因為內心的歡愉表現在容色上更加嬌媚動人。在行動上,「杯深」一句恰到好處地把歌女因與情郎歡會而貪杯忘情的天真歡愉之情表現出來,為後面結尾三句做好了全部的鋪墊。
結尾三句表現歌女醉後的情態。地斜倚著華美的繡床,嬌憨無比。把爛嚼的紅茸,笑著吐向詞人的心上人。其情態非常大膽放縱,也極其可愛嬌豔。可見歌女恃寵撒嬌的心中的得意。
由於詞人對這—情節的精細刻畫,這樣富有戲劇情翅的畫面極其生動,美人聲情笑貌之嬌憨妖治如在眼前。詞人的語言仿佛給讀者畫出了一幅情人之間天真爛漫的歡笑調弄之景,人可見,動作可見,連神情嬌態亦可見,實在傳神之至。
詞人把歌女的音容笑貌,神情媚姿全都與「口」相聯,對「口」的描寫,筆筆都能點睛傳神,不但十分細緻、生動、準確地描繪出了一個美麗可愛的歌女的形象,而且使全片詞結構整一,情趣盎然。
總體來看,全詞描繪歌女的豔情冶態,格調不是很高,但不能就此否定其在藝術上、技巧上的成功。而且,如果不是把這首詞放在李煜的宮廷生活中去簡單理解,應該說這是一首描寫男歡女愛的十分成功的作品。
此詞反映了詞人寄情聲樂,蕩侈不羈的早期生活。據《詩話類編》云:「後主嘗微行倡家,乘醉大書古壁:『淺斟低啪,偎紅倚翠大師.鴛鴦寺主,傳持風流教法。』」此風流倜儻的富貴閒人當時是不識得世間苦惱的。
故李煜的前期作品,往往風流蘊藉,堂皇富豔。雖然多作綺靡之音有失人君之度。但其藝術才能之高為世人所嘆服的。總體上看,李煜雖有愧於國,是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但不傀於才,是文學藝術史上一位出色的詞人。
你若喜歡本文,請分享並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