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猛攻智能座艙!3年要孵化100家創企,AR導航年內上車

2020-12-17 騰訊網

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Juice

騰訊上車進程再次提速!

今日,騰訊在線上召開了數字生態大會,向外界集中展示了其在產業網際網路方面的諸多進展。

在智慧交通與智慧出行兩場論壇上,騰訊副總裁鍾翔平、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則介紹了騰訊在智能汽車、智能交通領域的布局與規劃。

鍾翔平在現場發布了新的智慧交通戰略——「We Transport」,將在四大場景中提供智慧交通解決方案,進一步發力新基建領域。

鍾學丹與諸多汽車行業夥伴一道發起TIME計劃,表示未來3年孵化至少100家創新企業以開發智能座艙領域的相關技術和產品,並支持1000個「小場景」開發者進行應用創新,預計將產生超過500億元的新價值。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發布TIME計劃

從騰訊展示的技術來看,未來的智能座艙以AR技術為基礎,與線下服務(場景)和安全深度打通。

比如在駕駛時,AR導航除了可以顯示導航箭頭、碰撞提醒等信息,還能將附近商戶的圖標直接標註在畫面中,給用戶帶來場景化的服務體驗。

騰訊早已涉足汽車領域,但此前更多的是以自己為核心,來推動旗下車載系統和音樂社交等服務上車。在業務側重上,則是車輛座艙為主,智慧交通為輔。

但從今天這兩場活動來看,騰訊傳遞出了幾個不同的信號:

第一個是單車業務的重點進一步明確——就是主攻智能座艙。同時採用狼群戰術,通過孵化大量創企來進行協同創新,進而搶佔更多的車型和市場。

第二個是騰訊要用輕應用(雲端小程序)的形式,將海量服務引入車內,讓車聯網不僅僅局限在導航聽歌這樣的範疇之內,而是要形成跟移動網際網路一樣的服務體系,徹底升級體驗。

最後,則是要借著新基建的東風,將此前零散的智慧交通相關業務形成合力,從而加大在這個領域的投入,發力新基建。

一、3年內孵化100家創企 猛攻智能座艙

在智慧出行論壇上,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圍繞新生態、新體驗、新營銷、新人才四個方面介紹了騰訊智慧出行的布局。

新生態是指騰訊將與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夥伴,進行新場景、新模式、新運營的共創。

在會上,鍾學丹宣布將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騰訊研究院、騰訊大學,以及車企、軟硬體合作夥伴、高校機構等,共同發起「TIME生態合作夥伴計劃」,打通騰訊及合作夥伴的技術、產品、平臺等能力,整合資本、商機、培訓、營銷等資源,以產孵、產投、產培、產服為「四大引擎」,全方位助推智慧出行產業創新。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

「TIME生態合作夥伴計劃」中的TIME分別代表人才培養(Talent)、投資孵化(Incubator)、資源共享(Mutual Benefit)、點亮商機(Enlighten)。

騰訊將率先在智能座艙領域開始發力,未來三年,騰訊將會孵化至少100個創新企業,支持1000個「小場景」開發者進行應用創新,共同探索「網際網路+汽車」跨界人才培養機制,重點培養1000名跨界人才,未來三年,騰訊計劃與車企、產業鏈合作夥伴共同孵化超過500億的新價值。

▲TIME計劃

在會上,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竺延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偉、蔚來CEO李斌、威馬CEO 沈暉、理想汽車智能與系統副總裁範皓宇、博士中國區總裁陳玉東等21位車企及產業鏈合作夥伴代表共同見證了TIME計劃的啟動。

新體驗是指騰訊在下一代智能座艙上面的嘗試,今年6月份,騰訊就發布了生態車聯網TAI3.0,通過輕量化的方法,讓百萬級輕應用兩個月內就可以輕鬆上車,TAI3.0目前已經登陸了長城汽車旗下多款車型,如新一代哈弗H6、哈弗F7等。

▲TAI 3.0

在生態方面, 騰訊車聯已經形成了手機、汽車聯動的生態閉環,通過手機端「出行服務」等小程序實現與車機端「小場景」之間的聯動。

這次論壇上,騰訊方面還展示了其在智能座艙方面軟硬體結合的能力,通過「AR引擎+場景引擎+安全引擎」來讓小場景和汽車聯繫更緊密。

此次騰訊發布的AR導航,採用車道及精準定位技術,讓虛擬的指引和道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能夠進一步加強導航的精準度。

▲騰訊AR導航系統

此外,由於小場景的聯動作用,周邊建築裡商戶的服務信息都可以在AR導航上同步顯現,比如,為車主提供商戶折扣信息、附近停車場剩餘車位等。

據了解,搭載騰訊AR導航的量產車型將會在年內上市。

新營銷則是通過強化社交化營銷模式,騰訊結合騰訊廣告、騰訊LBS服務、微信支付、易車等合作夥伴的內外資源,推出了包含精準獲客、樂銷車、企業微信汽車行業版和微信智慧4S店等產品。

精準獲客是騰訊提供人群洞察、營銷預測的服務,為車主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為客戶精準推薦購車選擇。

企業微信汽車行業版是為汽車銷售打造的一站式顧問工作檯,以企業微信專業的形象,配套豐富的助銷工具,提升用戶從到店試駕、服務、交易的全流程服務。

微信智慧4S店是基於微信支付頁「出行服務」入口打造的運營陣地,既讓用戶更好的獲取服務,也為4S店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窗口。

▲微信智慧4S店

當然,新生態、新體驗、新營銷的實現都離不開新人才的支撐。

本次大會上,騰訊智慧出行與騰訊大學聯合發布了「騰訊出行學院」,產、學、研結合共同培養跨界新人才。

▲騰訊出行學院發布儀式

在試運營期間,騰訊出行學院已經和超過十家中外車企,聯合組織了26場汽車產業數位化人才共創培訓,向4000多位車企員工分享了騰訊的數位化方法論和實踐。

而隨著這一學院的正式落地,騰訊出行學院也勢必會為行業打造更多的跨界型人才,也能夠推動傳統車企的數位化轉型。

二、發布智慧交通新戰略 攜四大場景發力新基建

此前騰訊已經在交通領域有所布局,鍾翔平表示,騰訊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城市交通運營管理、公共出行服務以及智慧高速、智慧停車、智慧航空、智慧港口等領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積累。

但現階段全國都正在推進新基建,智慧交通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騰訊也不想錯過這個發展機遇。騰訊認為未來智慧交通的發展重點重要在三個方面,即解決用戶出行痛點、保障出行安全、提升出行效率。

而騰訊智慧出行正是從這三個方面出發,發布了「We Transport」戰略,將提供雲端大腦和數字底座,連接人、車、路、網、雲,既實現道路交通的高效運營和管理,又促進城市的科學規劃和治理。

未來騰訊將從創新交通建設、數字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營運和交通出行服務等四個具體場景中,提供以人為中心的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騰訊自動駕駛汽車(圖源網絡)

在創新交通建設方面,騰訊將在智慧道路、交通大數據中心、智能網聯先導區建設等主要場景,以交通新基建為核心,通過數位化手段,打造更好的交通軟硬體基礎設施。

在城市交通營運方面,騰訊將在智慧園區、城市交通樞紐、公交、地鐵等城市公共運輸,航空、港口等城際交通,智慧停車等重要場景,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運營企業降本增效。

在交通出行服務方面: 基於MaaS(出行即服務)等綜合出行服務,方便用戶的出行。

同時,為了支撐以人為中心的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騰訊建立了5+5+3+3架構,即:大數據、AI、騰訊雲、5G和GIS等在內的5大基礎設施;V2X數據服務引擎、高精差分服務引擎、信息安全引擎、交通大數據引擎及城市級仿真引擎等在內的5大核心引擎;車路協同邊緣計算平臺,自動駕駛雲平臺及交通雲控平臺等在內3大能力平臺;內容生態、社交生態、服務生態等在內的3大泛在生態。

▲騰訊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在發布了新的戰略之後,騰訊還將與廣州地鐵、中國信科集團、上海公共運輸卡公司、高新興、海信、天安智聯、金溢科技、世紀高通、鐳神智能、海梁科技等企業多個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未來交通生態圈。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則希望有更多的交通企業加入「騰訊智慧交通生態合作夥伴計劃」中。

同時在大會上,施雪松還發布了《騰訊未來交通白皮書》,報告中對現在國內的政策、交通行業的現狀做了一個梳理,並展示了詳細的介紹了騰訊未來交通的理念,還對騰訊未來交通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全方面的展示了騰訊對於未來交通的思考。

結語:騰訊持續擴大汽車行業朋友圈

通過這兩場論壇也不難看出,騰訊在布局出行產業的時候也非常明白自己局外人的身份,因而騰訊做的並不是直接強勢進入這個行業,而是將自己的網際網路思維帶進來,助力傳統汽車行業轉型。

這次發布出行學院、TIME計劃和We Transport計劃則反映了騰訊想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出行生態布局,希望更多的人才和企業參與到智慧出行業務中。

可以說,雖然是並不是出行產業的老兵,但騰訊已經迅速找到了自己的路子,目前正在往這一路徑上深化發展,接下來,也應該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騰訊的朋友圈。

相關焦點

  • 華為智能座艙的野心:HiCar上車,為鴻蒙OS鋪路
    而在車輛端,要搭載HiCar系統(包括前裝和後裝),也有明確的硬體要求,包括車機作業系統類型、車機CPU架構及型號、有線連接配置、車機屏幕尺寸、音響、物理按鍵、車載傳感器等等。因為硬體決定了系統的能力,直接影響的是HiCar上車後能實現的效果。比如未配備車內攝像頭的車型便無法實現HiCar系統的視頻通話功能。
  • 騰訊生態車聯網TAI榮獲「年度最佳智能車載解決方案」稱號
    【騰訊生態車聯網TAI榮獲「年度最佳智能車載解決方案」稱號】讓汽車真正實現智能進化,讓生態車聯網持續進化汽車銷量在今年2月、3月達到谷底,5、6月份觸底反彈,到年底實現報復性增長2020年,行業實現了V型反轉。騰訊車聯總經理王萬新表示,汽車行業在經歷著一場劇烈的變革,無論是軟體定義汽車還是場景定義汽車,汽車的邊界變得越來越開闊,車已經不僅僅是我們代步的交通工具,更是移動的智能助手,騰訊一直在探索,如何發揮好自身生態優勢,用騰訊所擅長的產品方法論,給行業帶來真正有創新性的、可持續進化的產品和生態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智能座艙體驗。
  • 「輕裝」上車的騰訊,如何突圍車聯網!
    2020年11月19日,阿里與奧迪達成戰略合作,此前已被曝出了Ali OS千萬輛的裝車目標。2020年11月16日,滴滴發布了由比亞迪代工的網約車專用車型D1,誓言要通過重塑網約車改變出行行業、甚至是汽車產業。2020年11月14日,華為宣布與長安聯合打造智能電動車。11月16日,《36氪》曝料餘承東已經執掌華為智能汽車BU。
  • AR導航+手勢隔空操控 長安UNI-K智能配置揭秘
    網易汽車1月15日報導 今日,長安汽車通過在智能研發實驗室進行直播互動的方式,對UNI-K產品的智能配置進行了解讀,新車配備有全景導航、AR地圖、手勢隔空操控和科大訊飛語音交互系統等配置,用無縫式人機溝通模式打造全感官一體化智慧座艙。【加入車友群,添加官方微信:autolive88】
  • CC-1000T智能座艙評測之理想ONE
    【CC-1000T智能座艙評測體系】「CC-1000T智能座艙評測體系」由車雲研究院與合作夥伴共同研發,秉承開放性和延續性的原則,從智能表現、易用性、外觀及科技感、可信賴度和創新等幾個維度對車輛的座艙智能化程度進行主觀體驗和評分。
  • AR-HUD 智能座艙的下一個風口
    原標題:AR-HUD,智能座艙的下一個風口   「AR-HUD的市場佔比目前不足1%,預計2021-2022年將達到5%,2023年達到5%-10%。」
  • 騰訊TAI 3.0上車,一個配角的自我修養
    而騰訊的「AI in Car」更多提供了自家服務的後臺接口,藉助APP的形式向車企提供推送通道、導航和語音等工具。誕生於2017年的「AI in car」就是TAI的前身。一年之後,騰訊才將車聯網方案升級為如今的「TAI」,並涵蓋了人機互動、場景化地圖、車載小程序和安全語音收發微信四大產品。
  • 新玩家密集湧入 車載導航加速進入AR時代
    其中,榮威MarvelX早在2018年上市時就配置了AR導航,據悉該產品由AliOS和斑馬網絡共同研發。  AliOS開創性地將視覺識別結果、定位結果以及地圖導航元素,融合在液晶儀錶盤上來渲染成AR圖像,用戶能在液晶儀錶盤上實時接收來自當前車速、行車信息、車道/前方車距等道路信息,以及何時直行、何時轉彎、車道偏離預警、前車碰撞預警等智能決策輔助。
  • 全網首測騰訊車聯TAI3.0:B站上車,一鍵三連點個關注唄
    騰訊小場景的車聯網解決方案,TAI3.0支持Android、Linux多系統,支持車企、開發者共建車載輕應用生態,開箱即用、靈活配置,可快速上車。 該語音能力貫穿生態服務域,比如,在騰訊隨行應用內可以進行一些小場景的免喚醒詞交互,例如收到導航集結請求,可以語音說「接受」,並實現被動場景反向交互,即,根據用戶位置和行為進行主動語音提醒是否要使用某個小場景的服務
  • 東軟攜手億咖通打造智能座艙 最快明年9月量產裝車
    ,造車新勢力的崛起更是讓汽車智能化成為汽車行業內不得不談的一個話題。 昨天上午,已有20餘年汽車軟體開發經驗的東軟集團與汽車智能化科技公司億咖通籤署合約,雙方將在億咖通下一代智能車機產品中持續合作,最快明年9月,基於億咖通E02晶片的智能座艙將量產上車。在這一智能座艙產品中,東軟集團提供優質的軟體服務,億咖通提供更強大硬體的同時,還能提供更豐富的生態服務。
  • 騰訊車聯多款合作新車亮相北京車展 生態車聯網快速上車
    2020年的北京車展姍姍來遲但盛況依舊。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展會之一,北京車展堪稱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在今年的展會中,智能網聯依然是一大熱點,5G+車聯網嶄露頭角,車內服務生態迅速擴張,人車交互方式持續創新,各大科技巨頭在汽車領域的爭奪也愈發激烈。
  • 2020北京車展:智能網聯成熱點 騰訊TAI3.0迅速上車
    2020年的北京車展姍姍來遲但盛況依舊。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汽車展會之一,北京車展堪稱行業發展的風向標。在今年的展會中,智能網聯依然是一大熱點,5G+車聯網嶄露頭角,車內服務生態迅速擴張,人車交互方式持續創新,各大科技巨頭在汽車領域的爭奪也愈發激烈。
  • 高德地圖ar功能在哪裡設置打開 ar實景導航怎麼打開使用教程
    高德地圖ar功能在哪裡設置打開 ar實景導航怎麼打開使用教程  高德方面表示,AR 導航藉助了智能的圖像識別技術以及專業的交通大數據和車道級導航引擎,可直接在拍攝的現實道路畫面中,實時呈現直觀的 3D 導航指引,大幅降低駕駛人對傳統 2D 電子地圖的讀圖成本,輔助用戶在轉向、岔路口、變換車道等多種關鍵場景下,更快更準確地做動作決策。
  • 智商說|理想ONE智能座艙測評:一面需要繼續裝飾的鏡子
    說回智能座艙的主題,理想ONE從品質和體驗來講,稱得上是一款為造車新勢力「正名」的產品。不過在具體的體驗上,它仍存在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總體評價:理想ONE是一面鏡子,照鑑用戶的需求,把剛需做到最好。其儀表和功能控制屏採用Linux系統運行;中控大屏和副駕娛樂屏採用Android系統運行,本次試駕車的中控軟體版本號為V1.2.4系統,內置的高通驍龍820A處理器屬於主流車機晶片;語音系統則由騰訊叮噹提供。眾多的屏幕設計不僅大幅整合了車內物理按鍵,節約空間,同時也令整車前排座艙有了同級產品無法比擬的科技感和娛樂性。
  • 車聯網邁入「輕應用+場景化」,騰訊車聯TAI 3.0攜生態優勢「上車」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大數據、5G等領域的快速發展,車聯網也從功能的簡單堆疊逐漸邁向了對擴展能力、資源接入和服務能力上的比拼,此次升級發布的TAI 3.0除擁有輕量化特點外,場景化應用層面藉助騰訊的生態優勢也將具備廣闊的應用空間,助力汽車智能化進入新階段。
  • 2020年 再也不需要手機導航出行了
    而你還想進行的其他如點餐、區分導航線路、享受其他智能生活的時候,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弊病。於是會有人說,倒是也想使用車機導航,可是那些「垃圾」玩意,是真的不好用啊。或許你說的對,或許你說的不對。當你厭倦了現有的生活想出去走一走的時候,全新林肯冒險家Corsair使用的SYNC+智行互聯,會給你想不到那更好用和安全的智能導航功能。
  • 小P化身「車載Siri」 小鵬P7智能座艙測評
    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使用最頻繁的電子設備,當習慣了智能化的操作,坐在車內,人們對汽車的智能化需求也越來越大,邁入智能汽車時代,智能化程度決定了產品的高度,如何迎合人們的使用習慣打造出一套智能車機系統呢?這是所有車企面臨的考題。
  • 偉世通的智能座艙方法論:「穩」字當先
    2020 年 1 月 3 日,偉世通公司於 CES 展示了這一系列的技術解決方案,旨在提升駕駛安全和駕駛樂趣,實現數位化的座艙革命。 馬兒跑得快還能少吃草? 偉世通發布的產品中,最引人注目的非 MicroZone 莫屬。
  • 當車聯網迎來諾基亞拐點,百度 Apollo 智能車聯要扮演什麼角色?
    但按照以往的汽車開發周期來看,傳統車廠暫時還沒辦法以一己之力快速將智能的能力引入車內,這時候善於用前瞻科技定義用戶體驗的網際網路巨頭站了出來,助力車廠將以前封閉的功能車逐漸進化為新時代的智能車。
  • 百萬級生態加華為 HiCar,比亞迪智能座艙還差什麼
    並且在這一過程中比亞迪始終堅持開放的生態,以豐富和完善的應用來加持智能座艙,目前 DiLink 生態打造的產品已經超過 100 款。智能座艙的中心「智能座艙時代,車內應該以手機為中心還是車機為中心,在我們看來應該以用戶為中心。」在發布會討論環節華為發言人表達了這樣的觀點,我覺得這句話說的沒問題,只是到底什麼樣的智能座艙才是以用戶為中心?緊接上一段的話,手機在硬體、生態、使用習慣上相對車機都佔優的前提下,用戶為何不用手機投屏,車機有什麼不可替代的地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