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眾號:chedongxi)
文|Juice
騰訊上車進程再次提速!
今日,騰訊在線上召開了數字生態大會,向外界集中展示了其在產業網際網路方面的諸多進展。
在智慧交通與智慧出行兩場論壇上,騰訊副總裁鍾翔平、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則介紹了騰訊在智能汽車、智能交通領域的布局與規劃。
鍾翔平在現場發布了新的智慧交通戰略——「We Transport」,將在四大場景中提供智慧交通解決方案,進一步發力新基建領域。
鍾學丹與諸多汽車行業夥伴一道發起TIME計劃,表示未來3年孵化至少100家創新企業以開發智能座艙領域的相關技術和產品,並支持1000個「小場景」開發者進行應用創新,預計將產生超過500億元的新價值。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發布TIME計劃
從騰訊展示的技術來看,未來的智能座艙以AR技術為基礎,與線下服務(場景)和安全深度打通。
比如在駕駛時,AR導航除了可以顯示導航箭頭、碰撞提醒等信息,還能將附近商戶的圖標直接標註在畫面中,給用戶帶來場景化的服務體驗。
騰訊早已涉足汽車領域,但此前更多的是以自己為核心,來推動旗下車載系統和音樂社交等服務上車。在業務側重上,則是車輛座艙為主,智慧交通為輔。
但從今天這兩場活動來看,騰訊傳遞出了幾個不同的信號:
第一個是單車業務的重點進一步明確——就是主攻智能座艙。同時採用狼群戰術,通過孵化大量創企來進行協同創新,進而搶佔更多的車型和市場。
第二個是騰訊要用輕應用(雲端小程序)的形式,將海量服務引入車內,讓車聯網不僅僅局限在導航聽歌這樣的範疇之內,而是要形成跟移動網際網路一樣的服務體系,徹底升級體驗。
最後,則是要借著新基建的東風,將此前零散的智慧交通相關業務形成合力,從而加大在這個領域的投入,發力新基建。
一、3年內孵化100家創企 猛攻智能座艙
在智慧出行論壇上,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圍繞新生態、新體驗、新營銷、新人才四個方面介紹了騰訊智慧出行的布局。
新生態是指騰訊將與產業鏈上下遊的合作夥伴,進行新場景、新模式、新運營的共創。
在會上,鍾學丹宣布將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騰訊研究院、騰訊大學,以及車企、軟硬體合作夥伴、高校機構等,共同發起「TIME生態合作夥伴計劃」,打通騰訊及合作夥伴的技術、產品、平臺等能力,整合資本、商機、培訓、營銷等資源,以產孵、產投、產培、產服為「四大引擎」,全方位助推智慧出行產業創新。
▲騰訊智慧出行副總裁鍾學丹
「TIME生態合作夥伴計劃」中的TIME分別代表人才培養(Talent)、投資孵化(Incubator)、資源共享(Mutual Benefit)、點亮商機(Enlighten)。
騰訊將率先在智能座艙領域開始發力,未來三年,騰訊將會孵化至少100個創新企業,支持1000個「小場景」開發者進行應用創新,共同探索「網際網路+汽車」跨界人才培養機制,重點培養1000名跨界人才,未來三年,騰訊計劃與車企、產業鏈合作夥伴共同孵化超過500億的新價值。
▲TIME計劃
在會上,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竺延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長安汽車執行副總裁李偉、蔚來CEO李斌、威馬CEO 沈暉、理想汽車智能與系統副總裁範皓宇、博士中國區總裁陳玉東等21位車企及產業鏈合作夥伴代表共同見證了TIME計劃的啟動。
新體驗是指騰訊在下一代智能座艙上面的嘗試,今年6月份,騰訊就發布了生態車聯網TAI3.0,通過輕量化的方法,讓百萬級輕應用兩個月內就可以輕鬆上車,TAI3.0目前已經登陸了長城汽車旗下多款車型,如新一代哈弗H6、哈弗F7等。
▲TAI 3.0
在生態方面, 騰訊車聯已經形成了手機、汽車聯動的生態閉環,通過手機端「出行服務」等小程序實現與車機端「小場景」之間的聯動。
這次論壇上,騰訊方面還展示了其在智能座艙方面軟硬體結合的能力,通過「AR引擎+場景引擎+安全引擎」來讓小場景和汽車聯繫更緊密。
此次騰訊發布的AR導航,採用車道及精準定位技術,讓虛擬的指引和道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能夠進一步加強導航的精準度。
▲騰訊AR導航系統
此外,由於小場景的聯動作用,周邊建築裡商戶的服務信息都可以在AR導航上同步顯現,比如,為車主提供商戶折扣信息、附近停車場剩餘車位等。
據了解,搭載騰訊AR導航的量產車型將會在年內上市。
新營銷則是通過強化社交化營銷模式,騰訊結合騰訊廣告、騰訊LBS服務、微信支付、易車等合作夥伴的內外資源,推出了包含精準獲客、樂銷車、企業微信汽車行業版和微信智慧4S店等產品。
精準獲客是騰訊提供人群洞察、營銷預測的服務,為車主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為客戶精準推薦購車選擇。
企業微信汽車行業版是為汽車銷售打造的一站式顧問工作檯,以企業微信專業的形象,配套豐富的助銷工具,提升用戶從到店試駕、服務、交易的全流程服務。
微信智慧4S店是基於微信支付頁「出行服務」入口打造的運營陣地,既讓用戶更好的獲取服務,也為4S店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窗口。
▲微信智慧4S店
當然,新生態、新體驗、新營銷的實現都離不開新人才的支撐。
本次大會上,騰訊智慧出行與騰訊大學聯合發布了「騰訊出行學院」,產、學、研結合共同培養跨界新人才。
▲騰訊出行學院發布儀式
在試運營期間,騰訊出行學院已經和超過十家中外車企,聯合組織了26場汽車產業數位化人才共創培訓,向4000多位車企員工分享了騰訊的數位化方法論和實踐。
而隨著這一學院的正式落地,騰訊出行學院也勢必會為行業打造更多的跨界型人才,也能夠推動傳統車企的數位化轉型。
二、發布智慧交通新戰略 攜四大場景發力新基建
此前騰訊已經在交通領域有所布局,鍾翔平表示,騰訊在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城市交通運營管理、公共出行服務以及智慧高速、智慧停車、智慧航空、智慧港口等領域都有了一定的成果和積累。
但現階段全國都正在推進新基建,智慧交通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騰訊也不想錯過這個發展機遇。騰訊認為未來智慧交通的發展重點重要在三個方面,即解決用戶出行痛點、保障出行安全、提升出行效率。
而騰訊智慧出行正是從這三個方面出發,發布了「We Transport」戰略,將提供雲端大腦和數字底座,連接人、車、路、網、雲,既實現道路交通的高效運營和管理,又促進城市的科學規劃和治理。
未來騰訊將從創新交通建設、數字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營運和交通出行服務等四個具體場景中,提供以人為中心的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騰訊自動駕駛汽車(圖源網絡)
在創新交通建設方面,騰訊將在智慧道路、交通大數據中心、智能網聯先導區建設等主要場景,以交通新基建為核心,通過數位化手段,打造更好的交通軟硬體基礎設施。
在城市交通營運方面,騰訊將在智慧園區、城市交通樞紐、公交、地鐵等城市公共運輸,航空、港口等城際交通,智慧停車等重要場景,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為運營企業降本增效。
在交通出行服務方面: 基於MaaS(出行即服務)等綜合出行服務,方便用戶的出行。
同時,為了支撐以人為中心的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騰訊建立了5+5+3+3架構,即:大數據、AI、騰訊雲、5G和GIS等在內的5大基礎設施;V2X數據服務引擎、高精差分服務引擎、信息安全引擎、交通大數據引擎及城市級仿真引擎等在內的5大核心引擎;車路協同邊緣計算平臺,自動駕駛雲平臺及交通雲控平臺等在內3大能力平臺;內容生態、社交生態、服務生態等在內的3大泛在生態。
▲騰訊交通行業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在發布了新的戰略之後,騰訊還將與廣州地鐵、中國信科集團、上海公共運輸卡公司、高新興、海信、天安智聯、金溢科技、世紀高通、鐳神智能、海梁科技等企業多個生態合作夥伴共同打造未來交通生態圈。騰訊智慧交通副總裁施雪松則希望有更多的交通企業加入「騰訊智慧交通生態合作夥伴計劃」中。
同時在大會上,施雪松還發布了《騰訊未來交通白皮書》,報告中對現在國內的政策、交通行業的現狀做了一個梳理,並展示了詳細的介紹了騰訊未來交通的理念,還對騰訊未來交通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全方面的展示了騰訊對於未來交通的思考。
結語:騰訊持續擴大汽車行業朋友圈
通過這兩場論壇也不難看出,騰訊在布局出行產業的時候也非常明白自己局外人的身份,因而騰訊做的並不是直接強勢進入這個行業,而是將自己的網際網路思維帶進來,助力傳統汽車行業轉型。
這次發布出行學院、TIME計劃和We Transport計劃則反映了騰訊想要進一步完善自己的出行生態布局,希望更多的人才和企業參與到智慧出行業務中。
可以說,雖然是並不是出行產業的老兵,但騰訊已經迅速找到了自己的路子,目前正在往這一路徑上深化發展,接下來,也應該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騰訊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