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棉布印花的發展階段都遇到了哪些問題?商人們是怎麼解決的?

2020-12-16 每天讀文史

引言

由亞美尼亞工匠引入歐洲的技術,開啟了歐洲的一批棉布印染中心「相互交融」的進程,而它反過來又使得生產工藝的新知識在歐洲大陸得以形成。這種技術知識傳播的關鍵之處,在於該領域專業工匠和企業家的高遷徙率。

1677年,兩位有可能來自馬賽的商人,在羅馬開了一家棉布印花商鋪。法國印染商的身影,也出現在1686年的柏林和1688年的熱那亞。這一產業也在倫敦周邊出現,靠的也是外國工匠,特別是法國工匠的專業技術,他們在荷蘭的類似企業中也得到僱用。

▲17世紀歐洲人的服飾

這些能工巧匠施展身手的空間,在整個18世紀持續向國際化發展。由於他們的貢獻,不斷完善的技術從一個中心傳播到另一個中心。譬如,在1750年代,瑞士格拉魯斯(Glarus)的印染商約翰·海因裡希·斯特雷夫(Johann Heinrich Streiff)聽說有一種新的藍色印花工藝,就請熱那亞的印染師法齊(Fazy)給他的工匠傳授這種工藝。沒過幾年,格拉魯斯就以白底藍花的印花而馳名,而斯特雷夫家族通過與歐洲主要印染師保持聯繫而不斷取得創新。

1772年,阿爾薩斯(Alsace)科爾馬鎮的讓一米歇爾·豪斯曼(Jean-Michel Haussmann)在魯昂建立了一家工坊,專門從事金、銀色印花,這種工藝很可能是他在奧格斯堡(Augsburg)的化學師培訓期間掌握的。還有一位在魯昂定居的技術工匠叫做弗朗索瓦·福雷斯蒂埃(Francois Forestier),他曾在茹伊昂若薩為奧伯坎普夫工作。來自德國、荷蘭和瑞士的專業人才,「完善」了設計、銅板印花和著色工藝。

▲染布工藝

專業工匠和企業家的遷徙,使得印花產業真正遍及歐洲。英國倫敦附近西漢姆(West Ham)的威廉·舍溫(William Sherwin)於1676年獲得了一項專利,他「發明了一種快速生產寬幅棉布的新方法,是東印度對這類產品進行印花和染色的唯一有效方法」。著名的棉布印花家族瑞勒一家,原本是荷蘭人,在17世紀晚期移居到巴塞爾。棉布印花從巴塞爾傳入米盧斯和納沙泰爾(Neuchatel)(1716年)。

在法國從1689年持續到1759年的長時期禁令期間,生產被局限於享有自治權的那些城市,比如馬賽,還有一些城市因而後來發展成為中心,比如巴黎的阿森納(Arsenal)(1746年)、昂熱(Angers)(1753年)、魯昂(1755年)和南特(1758年)。歐洲棉布印花產業在1740年代才開始全面發展,在此之前,即使是在馬賽最發達的印染工坊,雖然利用的是安納託利亞的先進技術,但也只能生產低檔的產品,比如藍幾內亞布和其他廉價的雙色印花紡織品。不過,在1740年代,該行業得到擴大且生產質量得到提高。

▲工業革命時期的紡織廠

荷蘭的印染工坊最為密集,有超過100家商號,其中90家位於阿姆斯特丹及周邊地區。但在18世紀下半葉,瑞士和英國以充滿活力的棉布印花產業,取代了荷蘭的創新角色。瑞士、哈布斯堡和英國印染商的競爭力,早在1720年代就已顯現。有人指出,1728年瑞士的印花棉布就比荷蘭的更牢固、更便宜,而且更漂亮。十年之後的1730年代末期,西班牙以巴塞隆納為基地的自有棉布印花產業,也得以迅速發展。

與印度不同的是,歐洲的棉布印花發展成為一種產業活動。它不是基於僱用少量工匠的小型作坊,而是基於擁有上百工人的大型企業。在1750年代末期,瑞士在納沙泰爾的新廠(Fabrique-Neuve)僱用的工人超過了300名。在普羅旺斯奧朗熱(Orange)一家著名的工廠,受僱的男女工人超過了500名(圖7.9).當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印染廠比滕德魯克(Buytendruk)於1770年代被出售的時候,它的市值已達225000荷蘭盾(20000多英鎊),擁有的印染臺多達76個。在1780年代和1790年代,印染廠的平均規模進一步增大。法國博韋(Beauvais)的巴龍一薩萊公司(Baron,Sallé&Cie)在1778年擁有800名工人,阿爾薩斯的多爾菲斯公司(Dollfus &Cie)在1788年有超過700名工人。

▲工業革命時期的紡織工人

進入19世紀之際,納沙泰爾新廠的規模擴大了一倍,工人超過600名。茹伊昂若薩的奧伯坎普夫在1805年僱傭的工人達1300名。生產率也很高。據估計,20名工人加上6名男孩,每年能夠生產640匹布料,勞動分工並不罕見。不過,印染廠不會依賴沒有技能的勞動力,生產的整個工序,依靠的是技藝高超的工人:專業設計工、打樣工、配色工、染色工、印花工、摺疊工、測量員,等等,其中不少人為女性。質量和準確度是最重要的,因為一長段布料有一點瑕疵就有可能全部報廢。

棉布印染所達到的產業規模,還可以從印染廠的價值中得以窺見。英國1780年代製造業的平均投保價值介於300英鎊至500英鎊之間,其中在利茲(Leeds)的最大毛紡廠投保價值達4900英鎊。而在1755年至1790年間,僅在倫敦的棉布印花工廠中,就有十家企業的保險價值超過5000英鎊,其中蘭伯特(Lambertt)的託馬斯·沃森(ThomasWatson)公司的投保價值達9750英鎊。

▲米蘭紡織展

1766年,阿爾薩斯韋塞蘭(Wesserling)的棉布印花工廠的投資金額為400000裡弗(約17000英鎊)。1781年,奧伯坎普夫在茹伊昂若薩的印染廠的固定資產價值達到14000英鎊。投資的規模意味著常需要生意上的合作。1769年在阿姆斯特丹的威爾威爾斯帕德(Ververspad),兩位商人和一位印染匠建立了一家印染廠,這種相對規模不大的合作關係,需要的資金為4500荷蘭盾,布料的價值為9000荷蘭盾,而工廠的場地為印染匠自有。

結語

流動資金因而並不需要太多,高額資金主要花在投資廠房、水渠、水力紡車以及晾乾布料所需的場地上。

相關焦點

  • 經濟的巨變使棉布印花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扭轉?
    在它們所建立的基礎之上,皮埃爾-約瑟夫·馬凱(Piere-Joseph Macquer)和勒·皮裡埃·德阿普裡尼(Le Pileur d'Apligny)才能夠於18世紀下半葉將染色的知識編纂成典紡織品印花認識論基礎的發展,不僅僅是因為著名化學家們的興趣。
  • 18世紀歐洲棉布貿易戰爭下的那些唯利是圖的商人們
    引言蘭開夏並不是歐洲唯一發展紡織產業滿足非洲和大西洋市場的地區。在法國很多地區,生產也得到發展,特別是在南特、魯昂、迪耶普、馬賽、利摩日(Limoges)、巴黎和波爾多(Bordeaux),還包括當時在法蘭西王國之外的科爾馬(Colmar)和米盧斯(Mulhouse).它們生產(印花的)「印度布」(Indiennes)或(印花或未印花的)特瓦爾布(toile)、方格布、印花手帕或帘布,後兩種是魯昂的特產。
  • 歐洲人的印度棉布貿易:印度洋上的葡萄牙商人
    引言一位近代早期的歐洲商人(在印度購買棉布的東印度公司眾多僱員之一),如果有這樣的任務在身,不會顯得那麼沉著而愜意。在歐洲各公司的信函中,有數不清的在印度遭遇欺詐行為的報告。布料的細度、長度和寬度都頻頻短缺。
  • 歐洲人在印度開設的東印度公司在發展的途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偶爾的失敗,並不會打消歐洲公司為了開發新市場而冒險的念頭。為了在亞麻襯衫佔統治地位的英國市場推出棉布襯衫,英國東印度公司便是如此。168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向他們在馬德拉斯的代理訂購了200000件成品男女棉布襯衫,以便「向世界的北方地區推廣棉布的這種用途」。
  • 印度棉布的獨特性有哪些?它靠什麼在棉的發展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
    那麼問題依然存在:印度棉布究竟有什麼特別呢?它們為什麼在全球市場如此暢銷呢?我推測,原因在於後期加工的工藝而不在於生產和原材料成本。棉紡織品很容易通過印花、染色或著色等方法進行美化。在中世紀和現代早期,吸引全球消費者的,正是印度的圖案和色彩,即使廉價的布料也是如此。
  • 當印染技術傳入歐洲後,給當時的歐洲商人帶來了怎樣的利益?
    很多歷史學家認為,由於在亞洲獲得的生產信息有限,歐洲人對亞洲產品的模仿並沒有依賴於原有的技術。這個假設無法解釋棉布印花在歐洲的發展。不過,在知識的轉移中有不少的問題。缺乏印花配方是主要的問題,因為定量和精確度是成功複製印花和染色的關鍵學習印花和染色較為容易,因為比起紡紗和織布,歐洲人更方便去了解後期處理步驟。布料的後期處理常放在城市的工坊,而不是放在更隱蔽的織布村落中進行。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例,它就在科羅曼德爾海岸獲得了布料後期處理的直接經驗,因為它直接僱用了一幫本地的棉布印染匠。
  • 棉布的用途有哪些?它給人們的穿衣方式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引言紡織史學家約翰·斯泰爾斯最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實際上卻不那麼容易回答。在歐洲,17世紀下半葉之前,亞洲紡織品基本上都是用於室內裝飾。葡萄牙人曾進口棉布裝飾品,荷蘭和英國的公司也沿襲了這種做法。
  • 是誰將棉布賣到了非洲?給當地人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
    到16世紀下半葉,歐洲人將歐洲和印度的布料都帶到了西非。葡萄牙人當中又加入了英國、荷蘭、法國商人。紡織品佔到了增長的貿易中的大部分:在17世紀的最後二三十年,非洲黃金海岸每年進口的歐洲和亞洲的布料達20000米,而非洲內部布料貿易估計為5000-10000米,大部分來自貝寧。
  • 歐洲人在印度開了哪些公司?對棉的發展起到了什麼作用?
    知識就是力量,歐洲公司也明白,要從以數月甚至上年的海上航行為基礎的貿易中獲得利潤,這樣的機會只能依靠不斷的、可靠的慣例化信息流通。將在印度的生產和採購與歐洲消費者市場的學問配合起來是極其重要的。歐洲所有的公司所面臨的問題,都是在印度應該購買多少數量。這並不是簡單的將船裝滿的問題,而是評估什麼東西能夠賣到好價錢的問題。
  • 面料印花的方式有哪些 各種印花的都有哪些優缺點
    面料印花的方式有哪些 各種印花的都有哪些優缺點 2020-08-21 10:37:12 來源:全球紡織網 面料印花的方式有哪些?
  • 印度和歐洲的紡織生產都有哪些特點?與中國的有何不同?
    其一,歐洲的原始工業化區域,並不一定最終發展成為工業化區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原始工業化不能代表「工業化的第一個階段」。其二,農村中進行的生產,由商人(稱為商業資本家)進行調控,他們是常常較為「遙遠」的市場,或更確切地說,就是國內和國際市場的聯絡人。由於原始工業化的爭論導致洲與洲範圍內的比較,因此毫不奇怪的是,亞洲的經濟史學家對他們的國家和地區也開始發出同樣的疑問。
  • 歐洲棉紡織業的軸心在哪個國家?他們採取了哪些營銷措施?
    因此,歐洲、非洲、美洲這樣的標籤,是用於空間範圍的大標記,但常常讓人把它們與如今的意義相混淆。與當時的全球化相關的文獻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它們將中國或印度作為一個整體,將未來派的上海和中國內陸偏遠的山村放在一起。在形成了國家和地理範圍的大多數地區還未參與國內或全球貿易的現代早期,這更成問題。
  • 「披著羊皮的狼」:棉的潛力,令商人們意想不到的收穫成果
    伊索的故事在現代早期的歐洲人當中產生了極大的共鳴,對於他們而言,羊毛不僅僅是寓言故事中迷惑人的道具。整個歐洲的毛紡織業都依賴於羊毛,18世紀一位時評人發現,「任何故意排擠它或貶低它的企圖,都會被認為是背叛國家的行為」。
  • 印花圖案的包包都有哪些品牌?奢侈品牌和國牌你怎麼選?
    一說到印花圖案的包包都有哪些品牌呢?想必你的腦海裡第一個浮現品牌的就是LV經典印花包包,LV作為印花包包的鼻祖,在這一塊被大眾認可優勢一直很不錯,滿大街都是它的老花圖案,地鐵口、公交站臺的佔有率最高。印花圖案的包包都有哪些品牌今天幻幻就主要介紹這三款印花圖案的包包:奢侈品牌LV、和Gucci,國牌Queen Fantas。
  • 《北境之地》基礎問題解決方法 常規問題怎麼解決?
    常規問題怎麼解決?很多才入門的小夥伴一定會被前期一些遊戲問題所難住吧,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北境之地基礎問題解決方法,需要的小夥伴快來看一下吧。
  • 平頂山市翻領工作服批發產品棉布面料詳解
    每位男士都應該至少有一件白色或淺藍色的領部扣扣襯衫。糖汙染像黃斑,留在後面。追求風靡。應當優先考慮純棉、棉毛、棉麻、毛麻、毛滌等面料。工衣工作服批發定棉布的種類:平布,平布的共同特點是,採用平紋組織織制,經緯紗的線密度和織物中經緯紗的密度相同或相近。圓領衫一直是被人們休閒時必備的休閒服飾。給服裝塗層可以保護面料,袖口和領子要特別注意。
  • 試管取卵前後會遇到哪些問題?該怎麼解決?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試管前後會遇到哪些問題吧!讓我們增加點底氣,其實試管取卵真的是不可怕的,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 首先第一個是取卵前打夜針的問題: 「夜針」也是HCG,可以促進卵泡發育成熟,不讓卵泡自己排掉,打夜針的時間是需要合理把控的,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
  • 【魅力非遺】三門峽市非遺項目聯展——棉布豆花印染技藝
    棉布豆花印染技藝主要分布於靈寶市及周邊地區。靈寶市南依秦嶺,北臨黃河,是華夏文明發源地之一。土布印染作為人們衣食住行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劉記染坊距今大約有130年的歷史,現在的傳承人叫劉漢忠,他的祖祖輩輩一直傳承著棉布豆花印染這項特殊的傳統技藝。
  • 職場上,有哪些問題是跳槽永遠解決不了的?
    其實是否跳槽並不難選擇,只是我們通常只停留在想跳槽的表面,如果我們願意深究一下,就會知道有些問題並不是跳槽能夠解決的,當你真的認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是否跳槽以及選擇什麼樣的跳槽方向就會變得明朗起來。02 別想錯了,跳槽不一定能獲得高工資那麼問題來了,哪些職場問題是跳槽也解決不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