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
小編微信為13361383590,有任何研發技術、車間生產、以及產品標準等相關問題都可以聯繫小編。
一、特點:
選料考究,用料多樣,製作精細,鮮甜滋嫩,清香滑爽。營養滋補,食法獨特。
二、介紹:
蒙自過橋米線已有一百多年歷史。源於滇南蒙自。據傳說,過橋米線的新穎吃法起源於清光緒年間的雲南蒙自,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民間流傳著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在風光明媚的蒙自縣城,有一個綠樹環抱、波光粼粼的南湖,如同翡翠,環境十分優雅。當時,有一個書生在南湖的湖心亭攻讀詩書,他的妻子每天前來送飯,因她家離島還有一段路,途中要經過一長座橋,經常飯一送到就都涼了。由於這書生求知心切,讀書十分刻苦,往往廢寢忘食,常食涼飯冷菜,以致身體日漸消瘦,妻子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就把家裡的老母雞殺了,用土鍋燉得香香的給書生送去,由於過度勞累,在路經長橋時忽覺身體睏倦,便在橋旁樹蔭下休息,不知不覺地就睡著了。當她醒來時,太陽已快落山了,想著止夫還餓著肚子,心裡十分著急,當她用手拿土鍋時,發現土鍋還會燙手,揭開蓋子一看,鍋裡還向外冒熱氣,仔細一查看,原來湯表面覆蓋著一層黃色的雞油,把大量的熱量封在湯內,一嘗,還很燙,真是喜出望外,急忙將飯菜送給丈夫趁熱吃了。由於明白了上述道理,聰明的妻子就變著花樣為丈夫做飯菜。她知道丈夫喜歡吃米線,就經常帶著布滿雞油的滾湯、生薄肉片、米線和鮮嫩的蔬菜、佐料等,走過長橋送到湖心亭書房,書生把生肉片、蔬菜、米線、佐料放在湯中一燙即可食用,吃起來鮮香滑嫩,味美可口,營養豐富。由於她的精心調理,書生逐漸恢復了健康,精力十分充沛,讀書更加刻苦,最後考上了狀元。這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被群眾傳為佳話,因為妻子送飯時要經過長橋才到湖心亭,故而她發明的這種米線的吃法,被人們稱為「過橋米線」。後因書生考上狀元,故又稱「狀元米線」。
三、特別提示:
這款「蒙自過橋米線」為普通流傳版本,「最正宗的過橋米線底湯秘方及兩個秘密增香武器」的重要資料,請在本菜譜的下方查看。
四、主料:
酸漿米線3000克(10份量),人工雞蛋面1500克。
湯料:
淨武定壯母雞2500克,淨壯老鴨1200克,豬筒子骨1000克,豬背脊骨1000克;
生片料:
淨烏魚肉250克,豬通脊肉250克,豬腰子350克,嫩雞脯肉250克,瘦雲腿200克;
生菜料:
去皮雞縱200克,鮮嫩草芽200克,嫩豌豆尖300克,水發豆腐皮200克,嫩韭菜300克,綠豆芽200克,白菜心300克,鴿蛋10個。
調料:
精鹽200克,味精30克。胡椒粉30克,豬油500克,雞油200克,麻油15克,辣椒油50克,五香粉3克,大蔥150克,生薑100克,芫荽120克,花椒麵l克。
五、製作方法:
(1)分別將壯母雞、老鴨、豬筒子骨(敲破)、豬背脊骨洗淨漂透撈出,盛入湯桶內,注入清水15000克,置於旺火上燒沸,舀去浮沫,放入姜塊,移至小火上煮4小時,待湯還剩2/3時,用細籮篩將湯瀝入另一隻湯桶中,加入精鹽150克。置於小火上保持微開待用。接著取出雞鴨備用。在原湯桶中注入適量清水,繼續煮熬,作為它用。
(2)剁去熟雞、鴨的頭脖、腳爪、背脊,砍成一字條,整齊地碼在湯藍中,撒入五香粉、花椒麵.在食用過橋米線前,澆入滾湯上桌。
(3)豬腰去腰騷洗淨,片為薄片,泡去血汙,放入沸水中氽熟撈出泡入清水中;雲腿切成薄條片;將烏魚肉、嫩雞脯、豬脊肉洗淨漂透,分別片成薄片,連同腰片、雲腿片一起鋪擺在10個直徑為16釐米的盤中(每個盤中都要有上述5種原料,鋪擺要整齊均勻),然後取少許清水,滴人麻油,刷在生片上待用。
(4)分別將韭菜、白菜心、豌豆尖、草芽、雞樅、綠豆芽、豆腐皮、蔥、芫荽洗淨。把豆尖、白菜心、韭菜、綠豆芽放人沸水中氽熟取出,擠去水分,分別整齊地裝入直徑為14釐米的盤中(韭菜、白菜心切成條段;蔥切成蔥花;芫荽切碎;豆腐皮切絲;草芽、雞樅切薄片);將鴿蛋打入10個小醋碟內待用。
(5)先將生菜豆尖、豆腐皮、白菜心、豆芽、韭菜、雞樅、草芽、蔥花、芫荽、花椒油、甜鹹醬油上桌,放在桌中央。再把生片、鴿蛋上桌,每人l份。米線燙透,每人l碗(300克);蛋面煮熟,每人一碗(150克)。
(6)取大碗10個,放入蒸箱中蒸透取出,擦乾碗內水分待用。將豬油、雞油兌在一起,置於火上燒沸,放入蔥姜塊炸一下撈去,油保持微沸狀態。
(7)每個碗中放人適量味精、胡椒粉,舀入滾油50克,澆進沸湯800克,即時上桌,每人l碗,先燙生片、生菜、鴿蛋,後下米線、佐料,拌勻食用。
特別附註:
解密「最正宗的過橋米線底湯秘方及兩個秘密增香武器」的重要資料
六、味之核心---底湯
湯料配方:
原料(批量):
老土母雞10隻.老鴨5隻,宣威火腿1千克,宣威火腿骨2500克,豬筒子骨5根。
調料(單份量):
蝦粉、胡椒粉各5克,雞油50克,鹽、雞粉各10克。
七、製法:
(1)所有湯料斬成大塊,焯水,放入不鏽鋼桶內.倒入清水50千克,大火持續加熱4—6小時。此時底湯就熬好了。
(2)烤或蒸製滾燙的容器內,撒入蝦粉、胡椒粉各5克。
(3)鍋內放入雞油50克,加熱至五六成熱時,出鍋澆在容器內。
(4)取一份底湯(約1千克)加熱至滾開,放入鹽、雞粉各10克調味,放入烤或蒸製滾燙的容器內。整個底湯的製作過程就完成了。
註:
1、在底湯的製作過程中,有兩個秘密增香武器:一個是火腿骨,另一個則是蝦粉。
從底湯的配方來看跟平時熬製高湯的配料非常相似,火腿骨則起到賦予底湯特殊香味的作用。蝦粉的用量非常少,可以說跟味精的作用是相似的,但是經過熱油的「衝擊」,鮮味更濃鬱而且健康。蝦粉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取幹蝦米放入烤箱內烤乾水分,取出後打成粉即成。
2、湯料熬製過程中你同樣需要注意一點,即一定要持續大火熬製,這樣做出的底湯色澤白、香味足,而且質感濃稠。
3、在上菜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三點:第一,盛裝底湯的容器一定要放入蒸箱或烤箱內加熱,至非常燙時才可以放入蝦粉和胡椒粉。第二,雞油的溫度要控制在五六成熱溫度太高,加入後蝦粉容易焦糊;溫度太低,蝦粉的香味激發不出來。第三底湯澆入容器前,必須是滾開的。
提問:
根據食客口味的不同,在很多地方都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底湯,如麻辣底湯、番茄底湯,雲南本地是否也有不同的過橋米線底湯呢7
作者回覆:
我給大家介紹的是最正統的過橋米線的底湯;在雲南大家也都是這樣操作的,並沒有特別的衍生品,只是因為燙料的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效果。至於其他地方衍生出來的底湯.我認為只要客人喜歡、認可,是可以革新的。
八、可葷可素---燙料
過橋米線的燙料是非常豐富多彩的,總的來說分為葷料和素料兩大類。常見的葷料有:烏魚片(或草魚片)、雞脯片、豬裡脊片、火腿片、鮮魷片、鵪鶉蛋。常見的素料有韭菜、豆腐皮、豆尖、豆芽。根據酒店檔次的不同,也可以加入新鮮的菌類原料,比如鮮金針菇、鮮松茸片、鮮雞腿菇.還可以是非常高檔的海鮮原料,比如海參、鮑魚、扇貝肉、象拔蚌。
但是不論選擇什麼葷料都要求其能快速成熟。為此我們不得不對原料進行非常細緻的、透明的切割,這是一個非常考驗功底的技術,如果是普通的小廚,可以將原料提前速凍30分鐘取出後切割,這樣會容易很多。
對於一些素料,如豆尖、豆芽,上桌前必須經過焯水處理。否則下入容器內後,底湯的溫度極速降低,葷料就很難燙熟。
提問:
選用的燙料不同,底湯的做法是否要進行適當調整呢?
作者回覆:
在雲南底湯的做法和用料是不會因為燙料的不同而進行調整的。但是為了讓菜餚有更完美的風味,你們可以對底湯做法進行微調。
菌類過橋米線---底湯加菌粉。
菌粉的做法非常簡單,就是將各種幹制菌類混合後研磨成粉。根據米線檔次的不同,你可以
選擇很多幹菌制粉,比如香菇粉、松茸粉。菌粉的使用方法跟蝦粉是完全一樣的。
海鮮過橋米線---底湯加花蛤。
製作海鮮過橋米線最好使用帶有海鮮味的底湯,做法很簡單,在前面介紹的底湯的基礎上,加入少許花蛤熬製即可。
清真過橋米線---豬骨換牛骨熬底湯。
清真底湯的做法很簡單,就是將前面介紹的、製作底湯的宣威火腿骨、豬筒子骨全部換成烤香的牛骨,然後去掉宣威火腿即可。
輔助提味---佐料
過橋米線最傳統的佐料一般只有三種,分別是蔥花、香菜末、油辣椒。當然,可以根據酒店檔次的不同,進行一定的調整,或者加入一些比較時尚的佐料進行調味,如X0醬、番茄醬。
但是有一點需要大家特別注意:底湯的風味是非常香濃的,最好不要加入醬油,這樣會影響到最終的品嘗效果。
附:綿陽米線製作技術!
原料:
本地菜籽油25升、紅醬25千克、豆瓣醬5千克、新鮮紅小米辣1.5千克、老薑 1 千克(剁成粒)、大蒜1千克(剁成粒)
製作方法:
1.把菜籽油下鍋後開大火,燒熱便放入紅醬、紅小米辣、豆瓣醬和老薑粒,待翻炒至鍋中水汽差不多冒完時,下入大蒜粒續炒幾分鐘便關火。整個炒制的過程通常會控制在一個半小時以內。
2.需要說明的是,炒米粉料與炒火鍋料還有些不一樣,前者在往鍋裡倒入菜籽油後,不需要先煉熟,而是把生油下鍋就直接開始炒制,因為吃米粉要的就是菜籽油的本香味。由於炒時用的是大火,所以炒制的時間只是炒火鍋料所用時間的一半。
3.而在炒制時,鍋鏟翻動的頻率也要比炒火鍋料時快一倍才行。此外,鍋裡的菜籽油和加入的紅醬應當各佔一半。炒好的油和底料,也無需像火鍋料那樣要分開裝,裝在一起就行。
炸臊子:
炸臊子包括炸牛肉、肥腸和雞肉。將牛肉、雞肉分別改刀成大約1.5釐米見方的丁(雞肉是帶骨斬出來的);肥腸則一般是切稍大點的三角形塊。
把這三種原料切配出來後,還要下油鍋炸至酥脆。油炸時,牛肉和肥腸都是用生菜籽油來炸,而雞肉則要用已經熬過的熟菜籽油來炸。
調湯
原料:鹽、味精、雞精、花椒麵、胡椒麵、五香粉(只是在炒紅湯肥腸臊子才加放香料)。
製作方法:
紅湯牛肉:往湯桶裡舀入5升清水(用骨湯更好),加入米粉底料0.75千克和炸好的牛肉丁,燒開後改中火熬十幾分鐘,直到出味且牛肉變軟時,用粗漏勺去撈取湯桶裡的辣椒皮。
這裡還有個小技巧,那就是要用漏勺的背面去撈,這樣勺背也就只能粘附辣椒皮而帶不走肉丁了。接下來放入味精、雞精、花椒麵、胡椒麵等,待中火熬5分鐘後,改小火保溫便可用。
紅湯肥腸:其實就是把牛肉換成了肥腸,不過要加入適量五香粉,其餘的步驟同上。
清湯雞湯:往湯桶裡倒5升清水(用骨湯更好),放入炸好的雞肉丁燒開後,改中火熬十幾分鐘,再加適量的鹽、味精、雞精和胡椒麵調好味,改小火保溫便可用。
技術要點:
在綿陽米粉的碗裡,除了要加這三種肉臊子,還有筍子、海帶、豌豆、黃花等素臊子可讓顧客選擇。米粉店裡的筍子,一般是選用大筒筍和小黃筍。
由於買回來的筍子為乾貨,所以需要先漲發好,此過程中還需換幾次水。用時,撈出來切成肉丁一般大小,再放清水鍋裡焯水,撈出來後備用。
由於買回來的米粉一般是呈半乾狀,所以在使用時還需先用溫水發軟,但又不可漲發過心。
往大湯桶裡摻清水,燒開後關火,把水溫控制並保持在90℃左右。用撈麵那種竹簍裝米粉,在湯桶裡左右冒幾下,提起來濾水裝碗中,最後按顧客的要求舀入臊子,即成。
提醒一下,米粉不可漲發得過於軟,因為後面還要經過「冒」燙。此外,燙米粉時應當水多水寬,同時還要控制好湯的溫度,以避免米粉因受熱而碎成節。
在把米粉撈入碗裡後,由顧客依自己的喜好加入蔥花、香菜粒、韭菜粒、炒酸菜粒、蒜末等,拌勻便可食用。
嗨~~這裡有一個專業培訓班!
精品文章推薦(點擊下方文字連結即可查看)
醬滷技術資料匯總
調理雞肉製品製作技術匯總
香料基礎知識、運用技巧、及實際應用資料匯總
研發實用手冊--肉製品中允許使用的添加劑種類及適用量匯總
肉製品相關法律法規匯總
【實操手冊】肉製品加工過程中常見問題匯總(一)
【實操手冊】肉製品加工過程中常見問題匯總(二)
【實操手冊】肉製品加工過程中常見問題匯總(三)
食品夥伴網
食品論壇
食品質量管理
食品標法圈
食品夥伴網
訂閱號
食品實驗
室服務
進出口食品
監管
食學寶
(食品微課)
食品研發
與生產
肉製品聯盟
感官科學
與評定
食品飲料
創新研究
食品邦
食品有意思
食品翻譯中心
食品會議培訓
會展時訊
食品商務中心
食品人才
食品學生匯
食品安全
風向標
食品晚九點
Global
Foodmate
寵物食品聯盟
食品理化檢測
特殊食品
與添加劑
食品原料ABC
食品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