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如何布局?110家公司獲機構密集調研 18隻潛力股吸金均千萬元存...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任世碧

本周(12月7日至11日),儘管A股市場呈現震蕩整理態勢,但是北上資金卻紛紛入場搶籌,帶動部分白馬股股價再創歷史新高,結構性行情特徵明顯。在此期間,機構調研積極性高漲,年報業績超預期的績優龍頭股備受關注。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1年A股進入『黃金十年』第三年,延續慢牛長牛行情,預計上證指數上漲10%-20%左右。在居民儲蓄大轉移以及房住不炒的嚴格調控之下,居民投資需求將會轉向資本市場,目前A股處於歷史估值的底部位置,具有較強的投資吸引力,臨近年底市場的波動在縮小,部分資金開始布局2021年的機會,業績穩定增長的績優龍頭股更容易吸引機構資金的目光,建議選擇近期機構頻繁調研的績優品種進行配置。」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本周,滬深兩市共有110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海外機構、陽光私募、保險公司、QFII等在內的多家機構調研。

記者進一步統計發現,上述110家上市公司中,有37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超過59家,澤璟製藥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機構家數首居,達到109家,天齊鋰業、朗姿股份、萬達信息、南新製藥、康弘藥業、眾生藥業、奧飛娛樂、國際醫學、當虹科技等9家公司期間也均受到30家及以上機構聯袂調研。

出色的年報業績預期向好或是本周機構頻繁調研的重要動力。在上述本周被機構調研的110家公司中,截至12月13日,已有14家公司率先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告公司共有11家,佔比近八成。天賜材料、樂歌股份、雙星新材、比亞迪、朗姿股份等5家公司均預計2020年全年淨利潤同比翻番;地鐵設計、勁嘉股份、中胤時尚等3家公司2020年全年淨利潤也均有望繼續增長;夢網集團、藍黛科技、*ST海陸等3家公司2020年全年業績也均有望扭虧為盈。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10隻個股中,本周共有25隻個股呈現大單資金淨流入態勢,其中,18隻個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超1000萬元,合計吸金10.78億元。北京君正、朗姿股份、中航光電、艾比森最受追捧,期間累計大單資金淨流入分別達到16159.15萬元、15524.63萬元、12023.13萬元、11088.83萬元,包括天賜材料、新雷能、涪陵榨菜等在內的14隻個股期間也均受到千萬元以上大單資金布局。

行業角度方面,上述本周獲機構調研的110隻個股主要扎堆在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化工等四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15隻、11隻、10隻、10隻。

對於以機械設備、化工為代表的順周期板塊後市機會,成恩資本董事長王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市場關於順周期持續性問題的探討不斷,國內受疫情影響的生產活動已經基本恢復,機械設備、化工等行業的業績修復已經得到了市場的的初步兌現,後續要等待新的漲價或需求放量推動會出現第二波行情,順周期板塊仍然具備持續性。」

「離年底還有接近三周時間,短期市場應該還是延續區間震蕩、板塊快速輪動格局,年底或明年初市場有望啟動跨年度行情。短期看,一些今年還沒有表現,有補漲動能的順周期品種,近期調整較充分的科技創新板塊品種,可以利用短期市場震蕩、板塊輪動的機會逐步增加倉位布局。」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於科技股的投資機會,王璇進一步表示,每年的「春季行情」的科技股表現較好,主要是因為年初資金面相對寬裕以及市場對「兩會」有政策的預期。目前我們還處於經濟恢復期,以及在產業升級的初期過程中,所以高新技術企業仍然會在政策支持下擁有較好的發展環境和前景。建議投資者多關注可能會有政策紅包的光伏、新能源車、半導體等行業。

沃隆創鑫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臨近年末,市場流動性短期往往會出現一定收攏,導致近期市場資金觀望情緒升溫。但從當前國內經濟基本面及全球經濟復甦預期來看,短期資金面的擾動並不會改變市場中期向好的趨勢;另一方面近期北上資金累計大幅流入,可見中長線資金對國內資本市場未來發展仍充滿信心。隨著後期市場流動性逐漸回暖,指數有望重返升勢,投資者可繼續逢低積極布局優質賽道的龍頭標的,如受益於經濟恢復、估值有明顯優勢且在回調中的順周期板塊,以及仍處於景氣上升周期且調整充分的硬核細分科技龍頭。」

表:本周獲超千萬元大單資金搶籌的機構調研股

制表:任世碧

(編輯 孫倩 策劃 張穎)

相關焦點

  • 上周62家公司獲調研 逾21億資金加倉14隻潛力股
    目前,價值投資已經逐步深入人心,堅持價值投資抓住A股市場的機會,可選擇近期機構頻繁調研的績優龍頭股進行配置。」《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整理發現,上周,滬深兩市共有62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海外機構、陽光私募、保險公司、QFII等在內的多家機構調研。
  • 機構預判2021年外資流入有望達3000億元 135家公司獲QFII密集調研
    第四,歷年臨近年末北上資金布局春季/跨年行情,在未來階段北上資金有望繼續流入。」招商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隨著北上資金投資情緒持續回升,近期外資對A股的調研熱情積極性同樣較高,為明年「春季行情」做準備。《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後發現,四季度以來,滬深兩市共有135家公司獲QFII機構密集調研。
  • 53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
    近5日機構合計調研53家公司,海大集團、通富微電、安靠智電等被多家機構扎堆調研。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近5個交易日(7月27日至7月31日)兩市約53家公司被機構調研,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共對50家公司進行調研,即94.34%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證券公司參與;基金公司調研34家,位列其後;陽光私募機構調研26家,排名第三。機構調研榜單中,共有16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
  • ...以來QFII密集調研11家公司,融資客斥資逾10億元加倉4隻龍頭股!
    可以看到,QFII在此期間調研積極性仍較高,業績穩定增長的績優龍頭股備受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1月份以來,滬深兩市共有11家上市公司獲QFII機構密集調研。具體來看,華陽集團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機構家數居首,達到4家,立昂微、雲南白藥緊隨其後,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機構家數也均為3家,諾德股份、科順股份、天融信等3家公司期間也均受到2家QFII機構的調研。另外,洲明科技、陽光電源、震有科技、楚江新材、石基信息等5家公司也獲得QFII機構的關注。
  • 7月20日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213家公司月內獲機構密集調研 10隻績...
    213家公司月內獲機構密集調研 10隻績優股成資金布局目標7月份以來,個股表現較為活躍,兩市量能持續放大至萬億元水平,為A股上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雖然近期股指再度陷入調整走勢,但是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熱情未減,更有上市公司被100家以上機構多批次密集調研,引發市場關注。
  • 62家公司獲機構調研 六股迎來市場關注目光
    62家公司獲機構調研(附名單)近5日機構合計調研62家公司,華峰測控、蒙娜麗莎、上海瀚訊等被多家機構扎堆調研。統計顯示,近5個交易日(12月29日至1月5日)兩市約62家公司被機構調研,調研機構類型顯示,證券公司共對53家公司進行調研,即85.48%的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證券公司參與;基金公司調研37家,位列其後;陽光私募機構調研22家,排名第三。機構調研榜單中,共有11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
  • 解密四類機構最新A股布局意圖 科技與消費仍是重中之重
    A股市場經過五個多月的反覆震蕩,已悄然進入12月中旬,2020年臨近收官,投資者對來年春季行情的布局已悄然展開。機構也在為如何布局來年而忙碌。統計數據顯示,進入四季度以來,基金、券商、保險和QFII已開始對各上市公司頻繁調研,被調研公司涉及所有申萬一級行業。
  • 四大報:年內9家公司面值退市 農產品漲價題材發酵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2月11日,剔除暫停上市的公司,66隻股票面值低於2元,5隻股票面值在1元附近徘徊(低於1.1元),這5隻股票中的2隻已經連續10多個交易日面值低於1元(含*ST剛泰)。
  • 百度概念龍頭獲機構扎堆調研,還有這些個股值得關注|21數據新聞...
    上證指數、中小板指、創業板指全周分別下跌5.00%、4.25%、4.18%。機構調研情況如何?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7月13日至7月19日一周,共計62家上市公司獲得機構調研,環比減少5家。化工行業最受青睞統計顯示,被機構調研的這62家公司中,屬於中小板的有39家,屬於創業板的有13家,另外9家來自主板,1家來自科創板。
  • 上周機構調研46家公司 中小創公司佔比近八成
    截至8月19日,披露信息數據顯示,上周(8月14日至8月18日)兩市共計有46家上市公司接受調研。按照行業來看,食品加工與肉類、工業機械、基礎化工、電子設備和儀器等行業受到機構關注。上周機構調研的對象中,中小創公司佔比近八成,機構調研青睞中小創的勢頭明顯。個股方面,維宏股份、良信電器、中鋼國際、藍思科技等接待了多批次投資者調研。
  • 【調研快報】海目星接待東北證券等18家機構調研
    海目星2020年12月31日發布消息,2020年12月08日公司接待東北證券等共18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錢智龍,孫曉東,接待地點深圳市海目星雷射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會議室。
  • 【調研快報】海目星接待新加坡政府投資等18家機構調研
    接待新加坡政府投資等共18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高菁,張松嶺,周宇超,錢智龍,孫曉東,接待地點深圳市海目星雷射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多媒體回復: 雷射的應用範圍很廣,作為一家雷射及自動化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多年來一直在雷射的新應用領域保持前瞻性的布局, 未來公司將繼續保持研發投入,把雷射和自動化的綜合應用投入到更廣闊的領域。10、 公司如何保持高速雷射製片機的競爭優勢?
  • 機構聚焦疫情足不出戶抓緊調研 軟體醫藥獲集中調研
    軟體醫藥教育獲集中調研Wind統計數據顯示,2月3日至2月9日,34家上市公司迎來機構投資者的調研足跡。從調研的方式來看,基本是以非現場的形式進行。具體來看,迎來最多機構投資者調研的上市公司是創業慧康,上周共有191家機構前往調研;緊隨其後的是美亞柏科,迎來143家機構;排名第三的博雅生物也迎來了超百家機構,為107家。
  • 近10日海外機構調研了39家上市公司 傳音控股最受關注
    原標題:近10日海外機構調研了39家上市公司,傳音控股最受關注根據調研日期截止日統計,近10日(11月19日至12月2日),海外機構對39家上市公司進行調研,其中,傳音控股最受關注,被70家海外機構密集調研。
  • 【調研快報】蘇大維格接待貝樂昇投資等18家機構調研
    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董事長陳林森先生,維業達總經理周小紅女士,董事會秘書姚維品女士,接待地點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通盛大道8號維業達江蘇會議室。目前,公司位於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高性能柔性觸控屏及模組和研發中心項目進展順利,已建成部分產線並投入試運行;初期規劃的產線建成後可生產高性能電容觸控產品數十萬平米,全部一期產線建成達產後產能將達到百萬平米量級。公司110吋大型紫外3D直寫光刻設備iGrapher3000在南通建成並投入試運行,為公司超大尺寸觸控產品的產線建設與產品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機構調研熱情高漲:逾百家機構調研北方華創 千合資本、朱雀投資等...
    摘要 【機構調研熱情高漲:逾百家機構調研北方華創 千合資本、朱雀投資等盯上這些股】從調研公司所屬行業來看,近一周,電子行業最「受寵」,該行業共有21家上市公司機構調研。其次為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和化工行業,分別有19、18、17家上市公司被機構調研。
  • 裝配式建築站上風口 上百家機構密集調研
    從近期機構調研情況看,過去兩年多漲幅近10倍的大牛股鴻路鋼構,在股價回調之後吸引眾多機構前去調研,短短一個多月,就有147家機構前去調研。  從近期機構調研情況看,過去兩年多漲幅近10倍的大牛股鴻路鋼構,在股價回調之後吸引眾多機構前去調研,短短一個多月,就有147家機構前去調研。此外,東南網架、金螳螂、富煌鋼構等公司也吸引了眾多機構的目光。  機構密集調研鋼結構公司  從10月26日以來,前去鴻路鋼構調研的機構有13批,多達147家。
  • 8年21倍大牛股獲兩百多家機構調研,透露機器人業務等重磅信息!超跌...
    近一周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80多隻,匯川技術成為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周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80多隻。從調研機構類型來看,近一周證券公司調研相對最廣泛,調研70家公司,即超八成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匯川技術獲272家機構調研匯川技術成為近一周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
  • 軍工材料龍頭獲超百家機構調研機構最新盯上這些股(名單)
    近一周以來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30多隻,洽洽食品成為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近一周以來機構調研個股數量有30多隻。從調研機構類型來看,近一周證券公司調研相對最廣泛,調研33家公司,即逾9成上市公司調研活動有券商參與;基金公司和陽光私募調研數量次之,分別調研26家和23家公司。洽洽食品成為近一周調研機構數量最多的股票。數據顯示,合計有341家機構調研了該公司,包括79家基金公司、27家證券公司、50家私募、22家保險公司、28家海外機構等。
  • 19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等領域
    【製藥網 行業動態】統計顯示,11月25日至12月1日,兩市約88家公司被機構調研。其中有19家公司獲2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主要集中在電子、計算機、醫藥生物等領域。傳音控股受到高度關注,參與調研的機構達到244家;新產業被215家機構調研,榜單中排名第二;中科創達、新潔能等分別被175家、148家機構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