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的「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

2021-02-12 道家修行圈

性命雙修,是指身心全面修煉,是道教重要的教義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體育哲學人體觀的範疇之一,屬於傳統養生的基本理論。性指人的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的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

《中和集》、《性命圭旨》、《天仙金丹心法》、《天仙正理直論》、《金仙證論》等書中,都有關於「性命雙修」的論述。《性命圭旨》說:「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為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又說:「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陳攖寧曾說:「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

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雙重融合,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即殘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兩大要素。

性命雙修分為性功與命功兩種,性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則是道教獨有的傳統,不講命功,不是道教。仙道貴生、樂生、重生、追求長生,所以它是生本主義,這正是道家修煉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如果說人的生命是一盞燈,燈油是命,燈光是性;有燈無油,燈必不能發光;徒有燈油而不能發光,則不能顯現油燈照明之用;修道之意在教人積足油量,並教以點燈之法,則人生必充滿光輝。

對人的生存來說,性命兩個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人的存在實際上就是命與性的統一。

一方面,人必須以生命的存在為基礎,一旦沒有了生命,人就變成一具死屍,人也就隨之死亡;另一方面,人也不能離開精神意識,沒有精神意識,人就變成一種純粹的生命存在,其生活最多像動物一樣,當然也談不上作為人的存在。而且人的生命和精神意識之間還存在著密切的聯繫,它們互相依存、互相影響、互相作用,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

在道教看來,作為人,不僅要有形氣所表現的生命,而且要有精神意識所表現的性,其是生命與精神意識即命與性的統一體。也就是說,人不僅要有形、氣、神,而且是形、氣、神的統一體。性命雙修,講得便是內外兼備的修真之理。

免責聲明:

圖文源於網絡公開內容,僅為公益分享、交流、參考之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文章僅為作者觀點。圖/文/音頻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本平臺對文章內容保持中立!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留言聯繫,我們將及時妥善處理!

道家修行圈旨在以了悟大道為本,與大家共同探索參悟本源智慧!心無界集百家之長,不定期推送相關內容!啟示喚醒有緣覺者,超越認知局限,提升生命內在自由度與自然萬物和諧統一!

洗靈歸正  純心真性

相關焦點

  • 古人常說的性命雙修是什麼意思?
    性命雙修,就是性功命功合煉共養。性即精神,性功包含做人、立德、立言、善事。就是以養神為上。命即指物質,這裡是指人體形體。命功,指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就是說養形次之。老子說:」內無思慮,外無政事,則精神不去也」;《太平經》中也說:「『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佑之』、『求道之法靜為根」』。丹道經書中談到的「坐忘」、「止念」、「內視」、「心齋」、「入靖」等,都是為了求得人之天然本性——好靜。氣,人生命運動的能量,有氣則生、無氣則死。《雲笈七籤》五六《元氣論》中說:「人與物類皆稟一元之氣而得生成,生成長養,最尊最貴者莫過於人之氣也。」』故須靜以行氣。
  • 道家「性命雙修」暨 性命之說
    道家的「性命雙修」暨性命之說「性命雙修」是道家重要的教義思想,也是道教修煉的術語。道家的「性」指人內在的「道」,如心理、元神、本我等。「命」指人外在的「道」,即人的身體、生理、能量,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形神兼修」,是對心身的全面修煉。老莊列文,參同契,悟真篇等書籍都有關於道家性命雙修的論述。「性命雙修」的理論,概括起來說,就是「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陳櫻寧大師說「性即吾人之靈覺,命即吾人之生機」。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則殘缺不全。
  • 什麼是性命雙修?性是天性的性,命是「拼命」的命
    性命這個詞現在比較少用,通常人們理解的性命就是生命。其實,在中國文化中,性命是一個特殊的概念,由兩個意義組成:一個是性,一個是命。所以古人說性命雙修,不是修「一個」東西,而是修兩個東西:一個是指修性,一個是指修命。一般意義上講,性是秉性的性,命是命運的命。性,人們通常理解為任性的那個性——性情、性格,比如「慢性子」、「急性子」,但是,性實際是天性的性。
  • 性命雙修
    道中說:「性命雙修」。問者說:「一體三身」。於人為「靈、性、命」,為「性、心、身」,又一說「性、心、命」。「靈」、「性」是自性。如壇經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又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 香蜜沉沉燼如霜雙修是什麼意思 雙修是行房事的意思嗎
    香蜜沉沉燼如霜雙修是什麼意思 雙修是行房事的意思嗎  這部劇是真的好好看啊,楊紫真的也是可愛本愛了,第一二集節奏,標記地點都很好,後期希望保持,後面虐的那段一定要鋪陳好,否則真的是分分鐘想罵錦覓了。那麼香蜜沉沉燼如霜雙修是什麼意思?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 道教修真:性命如何修呢?呂祖的兩句話告知答案
    02呂祖說:「性命本不離,神氣常相守。空空空不空,了知得了手。」所以又說氣和而神怡,養氣亦養神,養神亦養氣,兩者是無法分割的,故說:「性命本不離,神氣常相守。」03呂祖在第一句告知了神與氣的關係,後一句「空空空不空」是什麼意思呢?
  • 性命雙修與內家拳
    內家拳當然是要性命雙修了,在這一點上,從張義善和胡海牙等對於太極拳的高度評價中就能夠看出。胡海牙先生的《仙學指南》有云:「內家拳注重鍛鍊腰腎,其實元氣(命)之所在;注意培養動靜,其實元神(性)之所在。故拳道之學,實即性命雙修之學。」由此可知,參禪修道之人不能對內家拳小覷。
  • 劉一明論性命雙修訣竅:內丹修煉三原則!
    他提出了內丹修煉的三個原則,即在知行關係上「先窮性命之理,後了性命之功」;在修行旨歸及方向上「從後天入手,後天返先天」;在修行內容及次第上「性命雙修,先命後性」。這三個原則是道教內丹學進一步體系化、成熟化的標誌之一。
  • 身心合一,形神兼養,性命雙修,深度長文!
    (《性命圭旨》)正因為性與命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最基本的要素,所以中國養生強調身心兼備、性命雙修,即所謂「形性不二,心身一也。」(《存性編》卷二)《武術匯宗》說:「如真求大道旨趣而歸正覺,則必需性命雙修不可」。劉一明也在《悟真篇》中作注說「性命必須雙修」。然而,性命雙修有一個「以修性為主,修命為輔」,還是「以修命為主,修性為輔」的間題。
  • 性命雙修,築基培元,三豐祖師內丹修煉理論!
    晚唐以來,隨著道教的發展,「性命」範疇也被引入內丹理論體系之中。字雖相同,但含義卻發生了變化道教內丹家們把「性命」作為內煉的綱要,並且做出了新的解釋。在道教內丹理論中,「性」指的是人的本性或精神。命,指人體需要的氣血等。八仙之一的鐘離權祖師在回答呂洞賓祖師關於「性命之事」的疑問時說:「一點靈明無昧,性也;一點元氣常調,命也。」
  • 古人常說的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不過渡是什麼意思?
    俗語作為中國文化的一種,可以說是歷史十分悠久了,而且數量也非常的多。在這諸多的俗語之中,有的俗語簡單易懂,即使是古代一些沒有讀過書的人,也能從字面上很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但是有一些傳承下來的俗語,因為時代背景的不同,導致於如今人們很難理解這些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一類的俗語。
  • 《黃帝內經》之習,焉知不是性命雙修之道?
    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煉。黃老列莊、遠遊、參同契、悟真篇等書都有關於道家「性命雙修」的論述。《性命圭旨》說:「何謂之性?元始真如,一靈炯炯是也。何為之命?先天至精,一氣氤氳是也。」又說:「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陳攖寧大師說:「性即是吾人之靈覺,命即是吾人之生機。」可謂既深刻,又生動。
  • 性命雙修
    呂純陽祖師--性命雙修者,性乃指先天之本性,命是指後天之色身。修性者,性字從直心生,故修直心者修性也。何謂直心?心之所思,天雖不知,不以悖天。心之所想,人雖不識,不以文飾。心無絲毫渣滓,常清常淨,應無所住,而生清淨心,是謂直心則修性也。佛學大辭典--直心,正直而無諂曲之心也。
  • 老司機常說的「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是什麼意思?
    此外,有一句俗話說得好「修不好的大眾,開不壞的豐田」,豐田和大眾這兩個品牌都是非常有名的。大眾旗下有非常多的車型,比如帕薩特、邁騰等都深受國人喜愛,而豐田的凱美瑞、卡羅拉等也是非常有名。那麼,老司機常說的「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是什麼意思?了解一下。
  • 古人常說「十年難富種田翁,一朝能發江湖客」,究竟啥意思?
    五千餘年來,古人用無與倫比的智慧和辛勤汗水,創造出許多令人膜拜的奇蹟,抵禦匈奴的萬裡長城,神秘莫測的秦始皇陵,以及京杭大運河,每一個都是智慧的結晶。除了這些,古人還留下不少飽含哲理的俗語,讀起來仍然備受啟發。
  • 性命雙修的道家氣功養生!
    道家氣功養生帶你領略精氣神,下面就來見識下什麼是道家氣功。現代「氣功」一詞包括了古代的「吐納」、「導引」、「存神」、「靜功」、「動功」、「內功」、「外功」、「修練」、「打坐」、「入定」、「坐禪」、「靜坐養生」、「修身養性」、「呼吸養生」等等,甚至太極拳等某些武術,只要以內功為基礎,都屬氣功的範圍。氣功又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前者也叫外功,後者也叫內功。
  •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談性命雙修的同一性與對立性!
    程頤說:在天為命,在人為性,視性命為一體,三代之時,命也含有上帝之命的意思,稱為天命。 上述天命的思想對儒家有深遠的影響;但儒家論贊天命除接受殷周時代天帝之命不可勉強違逆的觀念外,已將討論的重點置於人事用功之上。孔子以了解天命、敬畏天命、順天命為君子之修養,如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 為什麼說「福慧雙修」是改變命運的殊勝法門?
    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大家也常聽法師與師兄們說修行學佛之人要福慧雙修我們為什麼要福慧雙修?福慧雙修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但如果不懂得還需要繼續地修福修慧,則總有一天當福報用盡之時,失敗也將會到來。「福」是人們根據自身渴求,對物質,精神及平安健康狀態的綜合性追求。傳統的五福源於古人對「福」的解釋:「壽(長壽)」、「富(富貴)」、「康寧(健康安寧)」、「修好德(具有美好的品德)」、「考終命(得以善終)」。
  • 古人常說: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開當鋪,是什麼意思?
    我國是唯一一個有著五千年連續性歷史的文明古國,古人為我們留下了不少的文化財富,其中就有很多的俗語,這些都是前人多年來總結的經驗,有一句俗語叫「一螺窮,二螺富,三螺四螺開當鋪」,這句話很多老一輩的人都非常相信。那這是什麼意思呢?
  • 佛家常說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是什麼意思?
    《漫談品禪》第26回我們常常看到影視劇中,僧人們常說:「出家人四大皆空,出家人六根清淨等」,在《心經》中講:「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那麼四大皆空、五蘊皆空、六根清淨分別是什麼意思?之間是否有聯繫?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