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流水席上,流動的是人生,
而人生本身,就是一場流水席。
小時候,心心念念的就是流水席
小時候,最期待的莫過於家裡的親戚或街坊鄰居辦酒席,只有在這個時候,孩子可以「躲過」父母犀利的眼神任性玩,要是知道第二天要去吃流水席的時候,經常激動得睡不著覺!
因為都知道,平時家裡吃不到的好菜,只有在這個時候可以放肆吃!鴨腿,紅燒肉,雞腿,八寶飯...一想到就留口水,最重要的是,終於可以趁媽媽不注意,多喝一點飲料啦!
在農村待過的人應該都知道,擺流水席可以稱得上村裡面的大事,一般擺席前都會先開一個「籌備會」,籌備會主要討論需要買哪些菜,誰來掌勺,誰管帳,幫忙的人有哪些。
一般每個村都會有一個燒流水席拿手的「廚師」,村裡的中年婦女都會幫忙洗菜切菜以及打飯上菜,最開心的當屬孩子們啦,這個時候家長都忙著備菜,孩子則可以肆無忌憚的玩耍,幾個孩子湊成一桌,菜一上桌,基本一下就沒影了!
吃的不是酒席,是氛圍
農村裡辦酒席和在城裡辦酒席是完全不一樣的,在農村,10個人圍一桌,吃的哪叫酒席啊,吃的是那種氛圍和熱鬧和諧的勁兒!流水席從頭到尾吃下來,一直都在歡聲笑語中度過。當然了,想要做一場流水席,也不算容易!
吃酒席就是吃大鍋飯,首先在自家院壩搭兩三口大鍋,大木板充當平日裡的「案板」,這才能大展拳腳,打得到轉轉...這絕對是大酒店見不到的架勢!
洗菜的,切菜的,燒火的,分工合作,有條不絮,誰也不耽擱誰,鄰居把這些事都辦得妥妥帖帖。
村裡的「大廚」雖然沒有廚師證,但做出來的菜一點也不比大城市的廚師差,沒有華麗的擺盤,但能讓村裡的人吃到光碟!
每樣菜都要做上十幾盤,這雖然說不上是一項大工程,但也有技術可言,加多少鹽,摻多少水都掌握得分毫不差,靠一口大鍋,做出幾百甚至上千的佳餚!
想再吃一次流水席,感受鄰裡鄉親的和睦
吃酒席,最開心的時候莫過於此。上菜!準備吃飯啦!
秀山人的流水席,擺盤不好看,食材不高級,環境不優美,用料不講究;但秀山的流水席,卻是所有人印象裡最深的酒席!
那時候的我們,為了一個鴨腿,在媽媽懷裡大哭大鬧;現在就算是整隻鴨,想買也就買了!
那時候的我們,為了多喝一口甜甜的橙汁,要躲在媽媽看不見的人群裡,悄咪咪的喝一口;現在想喝就喝,也沒人管了!
那時候的我們,最喜歡吃的是簡單的酸菜拌飯;現在吃慣了大魚大肉,也養肥了自己!
秀山的流水席,和四鄰八坊坐在一起,一桌挨著一桌,轉個身子就能說話,一起幹一杯。
吃一次流水席,就能把鄰裡的幸福放大好多倍,而不是現在大酒店裡的隨禮,吃飯,喝酒,抹嘴,走人。
男人們開著玩笑喝著酒,女人們邊吃邊拉著家常,偶爾呵斥兩聲身旁調皮的孩子,「歡聚一堂」這個詞兒再適合不過了。
如今,隨著城鄉距離的縮短
「流水席」這種形式逐漸在減少
為了圖個方便
更多人選擇在城鎮的酒店進行
好像少了以前在農村時的親密感
流水席雖然簡陋
但在很多人心裡
已經成為一種美好的記憶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