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白居易和元稹這對超級CP之間深情詩句

2020-12-16 逃離森林的貓

自古文人相交,多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為友情之最高境界。在幾千年來,對這種感情有很多人做出了解讀,最認可的當然就是知己之情、心心相惜。

中唐時期,也有這樣兩位文人,他們終生為友,而且他們互相寫給對方的詩句,因為後世的解讀和理解,為他們之間的關係,蒙上了一層曖昧的面紗,他們就是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和白居易相識於貞元十七年,元稹從小機智過人,年少即負有才名,當時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相識相交,後來二人還共同倡導了新樂府運動,可謂一生之摯友。

那麼,二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又寫了些什麼詩句,讓大家對他們產生了無限遐想呢。

元和四年,元稹奉使去了東川。而白居易在長安,他與弟弟及友人一同到曲江、慈恩寺春遊飲酒,席上想念元稹,就寫了「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並寄去給了遠去東川的元稹。

而恰巧就在此時,元稹正走到了梁州,並做了個夢,醒來後寫下「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亭吏呼人排去馬,所驚身在古梁州」。

是不是非常神奇,難怪後有《本事詩.徵異第五》記載二人曾有「千裡神交,若合符契」。後他們還多次因對方入夢而互寄詩句。

後白居易也在《祭元微之》中寫到他們是「金石膠漆,未足為喻」,沒錯就是我們現在常用的「如膠似漆」。

二人以詩唱和非常頻繁,但一南一北,由山高水長,只能用竹筒貯詩派人遞送,據統計有一千多首。因而」竹筒遞送「還一時間被傳為佳話。

元和十年,元稹自唐州奉召還京,途經藍橋驛,在驛站亭壁上留下一首詩。八個月後,白居易被貶去江州,滿懷失意,經過這裡,想起了元稹,於是寫下了「藍橋春雪君歸日,秦嶺秋風我去時。每到驛亭先下馬,循牆繞柱覓君詩。」意思就是「藍橋這個地方,下春雪時,你歸來了,沒想到此處刮秋風時我卻走了,每每走到這個驛亭,都要先下馬,繞著牆柱去尋覓你的詩句」。

而此事因彈劾和懲治不法官吏,被貶至通州的元稹生重病臥床不起,聽聞白居易被貶,驚而坐起,寫下了「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從今人的角度來看,是相當的纏綿啊。

而白居易在前往江州任司馬的路上,白居易又寫到「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也就是說在前去路上,都是伴著看元稹的書度過的,眼睛看疼了,都不能阻止。

另有一句詩為「淺色衫輕似霧,紡花紗薄於雲。莫嫌輕薄但知著,猶恐通州熱殺君。」是白居易寄了一件衣服給元鎮,並附上此詩,意思是,不要嫌棄衣服太薄,主要是怕通州把你熱壞了。元鎮收到後,回寄了一匹綠色的絲布給白居易,並附詩「春草綠茸雲色白,想君騎馬好儀容」,意思就是「春天到啦,草也綠了,雲彩也白了,可是你比他們都美。」

是不是非常情意綿綿,容易讓人誤會呢。

元白二人最後一次見面是在洛陽,當時元稹自越州回京看望白居易,臨別時寫下詩句:

君應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辭別難。

白頭徒侶漸稀少,明日恐君無此歡。

自識君來三度別,這回白盡老髭鬚。

戀君不去君須會,知得後回相見無。

此詩全篇似決別而不舍的情感。

後大和五年時,元稹在武昌發病去世,白居易回想這兩首詩,回味此是元稹臨別之言,也許那時已知不會再見了吧。

元稹去世後,白居易悲慟萬分,給他的祭文中寫道「既往者已矣,未死者如何?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此兩句將自己與對方的情意,形容為他生我如何?皮死毛不存的關係,這是何等的深情厚意。

此後,直到白居易去世前一直都是,看書憶他,喝酒憶他,做夢憶他,他寫下了「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好吧,筆者認為這種情感已超越了友情、親情、愛情之上,可稱得上靈魂伴侶的情感。

因此宋代楊萬裡對元稹白居易的深情有如此感慨:「

讀遍元詩與白詩,一生少傅重微之。再三不曉渠何意,半是交情半是私。」

無論是什麼樣的情感,最真摯的感情都是讓人稱讚、羨慕、感嘆的。

相關焦點

  • 挑一首白居易和元稹這對超級CP深情的詩句
    十七年來,元稹和白居易在於貞元相識了十七年,從小機智過人,他年輕時就有才華和名聲,當時,他和白居易有著相同的主題,並見面了,後來,他們還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可以說是一輩子的朋友。那麼,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他們寫了什麼詩,這讓人們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元和四年,元稹被送到東川。
  • 白居易最深情的6句詩詞,全是寫給元稹的,最後一句成網紅金句
    有人這樣評價白居易和元稹:他們不是穿一條褲子的關係,是穿一條內褲的關係。這句話雖然有一點粗俗,但是,形容他們的關係卻是十分恰當。白居易留下許多深情的名句,其中,許多都是寫給元稹的,因為太過深情,一度被認為是愛情詩句。
  • 都知元稹和白居易的元白,卻不知她們才是元稹的最佳CP
    去年微博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叫做「元白」的話題,人們紛紛加入到話題中,討論元稹和白居易兩人的莫逆之交,感嘆元白之間的感情之深。的確,兩人同朝為官,政見相同,也都很有才,更重要的是兩人總是先後被貶謫,所以兩人能夠互相理解和支持,感情自然非常人能夠比擬了。
  • 元稹和白居易,這是什麼神仙友情!
    他們,就是元稹和白居易,世人習慣將他們倆合稱為「元白」。元稹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們的詩作流傳千古,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之間生死不渝的友情。公元801年,白居易與元稹同時參加科考,白居易進士及第,元稹考中明經,後來通過了吏部的「書判拔萃科」考試。同是年少成名,又同是文壇新秀,白居易和元稹惺惺相惜,從同僚,變成好友。
  • 中國古代最佳CP——元稹白居易的神仙友情
    白居易和元稹,早年間長安一見,便互相引為知己,自此結下了一生的情分,剪不斷,理還亂。啊我不允許還有人沒聽說過元稹白居易這對中國古代超越愛情的知己。他們間互作的詩詞就是最好最直觀的證明。有次白居易想念元稹,為他作詩「知君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意思是 元稹吶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夜能,至少夢到你了三次。可見是有多想念。
  • 白居易&元稹:這大概就是友情最好的樣子
    稀稠與顏色,一似去年時」。 白居易難以忘懷兩人的最後一次會面。元稹那時從越中返回長安,經過洛陽時,見到了做河南尹的白居易。這一次,他在洛陽停留了很久,以至於臨別時很不舍:「君應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辭別難」。他感到兩人都老了,身邊的老朋友越來越少了,彼此之間的歡會也不多了。 元稹仿佛預知到自己時日無多,所以就很珍惜和白居易在一起的短暫時光。
  • 元稹死後9年,白居易午夜夢回寫下一首詩,深情入骨的不只有愛情
    那麼,白居易與元稹之間的贈詩又能有多甜呢?試舉幾例,讓大家感受一下。白居易離開長安時,元稹寫詩道:「會合天之垂,願為雲與雨。」——出自白居易《酬樂天·時樂天攝尉,予為拾遺》。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樂天哥,我好想你,想和你化作雲雨,會合在天際。我的天啊,這又是雲,又是雨的,真是有夠肉麻的。而等元稹離開長安時,白居易又寫詩道:「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出自元稹《別元九後詠所懷》。
  • 白居易最深情的6首詩,全是寫給元稹的,最後一句成網紅金句
    這句話雖然有一點粗俗,但是,形容他們的關係卻是十分恰當。白居易留下許多深情的名句,其中,許多都是寫給元稹的,因為太過深情,一度被認為是愛情詩句。今天,詩詞君分享6首白居易寫給元稹的深情唐詩,不是愛情,勝似愛情。
  • 有一種友誼,叫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跟母親感情很深,八歲時他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一個人把他拉扯長大,家庭貧困上不起學,他的知識都是母親教的。元稹回家丁憂後又沒了俸祿,讓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耿直的白居易挺身而出:你沒工資,我養你呀,伯母的墓志銘,我來寫吧。白居易像這份深情,元稹記在心裡。5年後,白居易的母親病逝,墓志銘是由元稹寫的。
  • 元稹雖然比較花心,但對妻子卻又是一往情深,這首詩寫得就很深情
    元稹是出了名的風流,處處留情,不過他儘管很花心,但是在對於妻子卻又是一往情深,還寫過了很多的深情的作品,尤其是在妻子逝世後,寫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詩,以此來紀念妻子。這也足以說明他並不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只不過是由於他個性十足,遇到了喜愛的女子,那麼就會展開瘋狂的追求。
  • 白居易和元稹:單身狗請注意前方高能
    說起歷史上的神話 cp,那可真是數不勝數。李白和他的小迷弟杜甫就是其中之一,但是要說起這第一那肯定是得白居易和元稹啊。要說他兩什麼關係,那可真是又說不盡的緣分。白居易和元稹是那也是一起同過窗的校友,他們一起學習,一起考試,一起考中。這麼多年的友情那可是真真的呀。
  • 白居易寫給元稹的一封「情書」,句句真情,字字肺腑:這是真愛
    提到大唐詩人的朋友圈,白居易與元稹這對組合是一定要劃在重點關注小組的。元白相交,儘管相差7歲,二人卻心意相通,情意深厚。兩人相互唱和,留下不少往來詩文。白居易畫像 圖片源自網絡在白居易寫給元稹的詩裡,不乏情真意切的表白。看完只想說一句:誰說情書只能寫給愛人呢?寫給友人一樣是深情滿滿、感人至深的啊。
  • 如此深情的詩句,卻並非寫給愛人,品品這感天動地的知己情誼
    看見這句詩,你腦中是否浮現滿面風霜的老人靜坐追憶過去的場景,是否在某個瞬間感受到了陰陽兩隔的哀戚?這便是詩詞的魅力,穿過悠悠千古,如石子入水,在人的心湖蕩開漣漪。不過,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這哀婉含蓄的詩句,並不是在思念逝去的愛人,而是白居易紀念去世的摯友元稹所作。
  • 祈年文潭:有一種友誼,叫元稹和白居易
    元稹跟母親感情很深,八歲時他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一個人把他拉扯長大,家庭貧困上不起學,他的知識都是母親教的。 元稹回家丁憂後又沒了俸祿,讓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耿直的白居易挺身而出:你沒工資,我養你呀,伯母的墓志銘,我來寫吧。 這份深情,元稹記在心裡。5年後,白居易的母親病逝,墓志銘是由元稹寫的。
  • 「垂死病中驚坐起」的後一句,白居易與元稹的「激情歲月」
    我們如果說詩人之間感情深厚,舉例子的話一定會舉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兩人之間也曾相互寫詩祝願大家,有那麼一點小瑕疵的是,杜甫真的很崇拜李白,而李白的偶像卻不是杜甫,而是孟浩然,李白曾給孟浩然寫下「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的詩句,可見他對孟浩然是非常崇拜了,在盛唐眾多的詩人,如果說是兩人友誼都各自深厚時
  • 元稹與白居易共同開創新樂府運動,始終以誠相待
    在宮中翰林院值班的白居易,仰望明月,不念親情。相反,他記得他最好的朋友元稹,他被貶到江陵。白居易為思念元稹的痛苦而憂心忡忡,寫下了"三月初五夜新月,離心兩千裡"的經典詩句,表現了他與元稹之間深厚的愛情。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元稹與白居易之間的感情呢?
  • 白居易和元稹的曠古「愛情」
    可了解了元稹和白居易的相愛相殺,才似乎明白古今之情原是相通。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唐代 · 白居易《夢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彼時白居易與元稹分隔兩地,明明是白居易夢見了元稹,卻戲謔的說是元稹想他,於是「託夢」。當他將此詩寄與元稹,元稹回詩卻更見意思。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 白居易和元稹:去他的《長恨歌》
    《白居易和元稹:去他的<長恨歌>》作者 | 北溟魚一白居易的母親是個瘋子。時人說是「心疾」,大約是現在說的「精神分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有人說是因為「悍妒」。
  • 故事|西湖往事:孤山刻經石壁背後的元稹白居易CP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一詩,更讓孤山上的一座「孤山寺」,名垂千古。唐時孤山寺也稱永福寺,時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與這座寺廟淵源頗深,他曾在孤山建竹閣,並作《錢塘湖春行》、《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孤山寺遇雨》、《宿竹閣》、《竹樓宿》等多篇詩文。
  • 元稹和白居易的瓜,你吃了嗎?
    元稹和白居易的瓜,你吃了嗎?同桌的你當時元稹還是翰林學士,令狐楚為宰相,不是令狐衝哦。令狐楚當時很希望能看到元稹的詩,於是元稹編纂一百卷,獻給令狐楚。在這一百卷的前言裡,元稹還念念不忘地寫下白居易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