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和元稹的曠古「愛情」

2020-12-16 張懋揚

試想當你與一個真正知心的朋友,很久沒見了,你在發消息,或在見面時,說上一句:我好想你呀!他會是什麼反應?

如果是我的朋友,他很可能就一個字:滾!

古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正如李白杜甫,沒有文人相輕,只餘淡淡欣賞。這樣的感情雖好,卻欠缺些真正朋友的味道。可了解了元稹和白居易的相愛相殺,才似乎明白古今之情原是相通。

晨起臨風一惆悵,通川湓水斷相聞。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更夢見君。

—— 唐代 · 白居易《夢微之(十二年八月二十日夜)》

彼時白居易與元稹分隔兩地,明明是白居易夢見了元稹,卻戲謔的說是元稹想他,於是「託夢」。當他將此詩寄與元稹,元稹回詩卻更見意思。

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我今因病魂顛倒,唯夢閒人不夢君。

—— 唐代 · 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

譯文如下:被千萬層山水阻隔使書信來往間斷,今日忽接到你寄來的詩,難得你愛憐我在夢中還打聽我。我現在有病心神錯亂,只夢見些不相干的人卻沒有夢見你。

只夢見不相干的人,卻唯獨沒夢見你。所以,他到底夢見沒有呢?我想是夢見過。可這樣的回答,再結合上題目的一個「酬」字,對比之下更見嘲弄。我雖「感謝」你,可我卻「不在意」你,倒是辜負你的好意。

看到這,如果說還只是相殺更多,那麼那首千古聞名的悼亡詩,讓我看到這愛的深沉。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鹹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夜臺茫昧得知不?

—— 唐代 · 白居易《夢微之》

一句「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每每讀來,依舊讓人感動。元稹去世,時年,樂天已經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在意之人都相繼離世,剩他一人遺留塵世。

此時此境也讓人思考,長生不老聽著雖好,可那些讓你對於活著堅守的理由,一個個破滅後,也許那時死才是真正的救贖吧。

野史中總描寫元稹是「唐代第一渣男」,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可對白居易,終是弱水三千,取了一瓢飲。

相關焦點

  • 白居易與元稹的生死之交 元稹的詩《菊花》《離思》欣賞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漢族,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後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並稱「元白」。
  • 有一種友誼,叫元稹和白居易
    ▼唐代詩壇,有這麼一對極品好友,詩詞唱和三十餘年,往來詩篇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稱「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此時的白居易是京兆尹戶曹參軍,是個負責民政和財政的京官,他個人對此十分滿意,所以才寫了暴露工資的《初除戶曹,喜而言志》一詩。而元稹呢,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在地方老老實實做人。就算二人工資相當,二十萬也相當於元稹小半年的工資。請問哪位朋友願意分你一半年薪?這樣的朋友給我來一打。
  • 元稹和白居易,這是什麼神仙友情!
    他們,就是元稹和白居易,世人習慣將他們倆合稱為「元白」。元稹和白居易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他們的詩作流傳千古,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們之間生死不渝的友情。公元801年,白居易與元稹同時參加科考,白居易進士及第,元稹考中明經,後來通過了吏部的「書判拔萃科」考試。同是年少成名,又同是文壇新秀,白居易和元稹惺惺相惜,從同僚,變成好友。
  • 都知元稹和白居易的元白,卻不知她們才是元稹的最佳CP
    去年微博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叫做「元白」的話題,人們紛紛加入到話題中,討論元稹和白居易兩人的莫逆之交,感嘆元白之間的感情之深。的確,兩人同朝為官,政見相同,也都很有才,更重要的是兩人總是先後被貶謫,所以兩人能夠互相理解和支持,感情自然非常人能夠比擬了。
  • 白居易和元稹:去他的《長恨歌》
    《白居易和元稹:去他的<長恨歌>》作者 | 北溟魚一白居易的母親是個瘋子。時人說是「心疾」,大約是現在說的「精神分裂」。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有人說是因為「悍妒」。
  • 挑一首白居易和元稹這對超級CP深情的詩句
    十七年來,元稹和白居易在於貞元相識了十七年,從小機智過人,他年輕時就有才華和名聲,當時,他和白居易有著相同的主題,並見面了,後來,他們還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可以說是一輩子的朋友。那麼,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他們寫了什麼詩,這讓人們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遐想。元和四年,元稹被送到東川。
  • 中國古代最佳CP——元稹白居易的神仙友情
    白居易和元稹,早年間長安一見,便互相引為知己,自此結下了一生的情分,剪不斷,理還亂。啊我不允許還有人沒聽說過元稹白居易這對中國古代超越愛情的知己。他們間互作的詩詞就是最好最直觀的證明。有次白居易想念元稹,為他作詩「知君憶我因何事,昨夜三回夢見君」。意思是 元稹吶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夜能,至少夢到你了三次。可見是有多想念。
  • 元稹和白居易的瓜,你吃了嗎?
    元稹和白居易的瓜,你吃了嗎?同桌的你當時元稹還是翰林學士,令狐楚為宰相,不是令狐衝哦。令狐楚當時很希望能看到元稹的詩,於是元稹編纂一百卷,獻給令狐楚。在這一百卷的前言裡,元稹還念念不忘地寫下白居易的名字。
  • 元稹向白居易借歌妓,一月後才歸還,元稹一首詩讓白居易轉怒為喜
    然而這句話對於唐朝的一對哥倆兒卻是完全失效的,他們就是著名風月組合——青樓兄弟,成員:元稹、白居易。元白之交,可謂曠古爍今,二人友情濃於血水,甚至被懷疑是愛情。元稹想白居易時說「是夕遠思君,思君瘦如削」,白居易思念元稹則是「夢中握君手,問君意何如」;元稹收到老白的來信激動壞了,「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老白想起逝去的元稹,揮淚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要不點明作者,還以為是某對痴男怨女的閨中之詞呢!
  • 白居易和元稹的友誼,讓人羨慕,需傳頌!
    友誼和朋友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能有個知己將是一生的幸事。但是這樣的友誼是可望而不可求的,如果能夠遇上,應該珍惜!以前看過一篇關於白居易和元稹的真摯友誼的文章,看後感觸頗多,甚至是淚眼婆娑。為什麼呢?只為這樣的友誼在當今社會很難遇到。
  • 三月三:白居易和元稹的曲水流觴,可跨了萬水千山
    那麼白居易和元稹又是怎樣的一種故事呢?它們和3月3有怎樣的聯繫?雖然白居易和元稹,不是在同一年中的進士,尤其是元稹,他不是通過考進士而進入的仕途。但是他們有一個交集,就是24歲的元稹和32歲的白居易,同時登書判拔萃科,以同等的小官位,變成了同事。
  • 元稹與白居易筆下的櫻桃花
    在唐代詩人元稹(779年~831年)簡明凝練、情景交融的《櫻桃花》中,櫻桃花明豔、活潑。櫻桃花繁英如雪,吟詠者眾。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的白居易(772年~846年),更是愛詩詠櫻桃花。櫻桃花,見證著元稹與白居易的情誼。
  • 元稹與白居易共同開創新樂府運動,始終以誠相待
    ——華崗(中)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433字,閱讀約5分鐘俗話說文人相輕,但在歷史上,唐代卻有一對知音絕配,白居易和元稹。在宮中翰林院值班的白居易,仰望明月,不念親情。相反,他記得他最好的朋友元稹,他被貶到江陵。白居易為思念元稹的痛苦而憂心忡忡,寫下了"三月初五夜新月,離心兩千裡"的經典詩句,表現了他與元稹之間深厚的愛情。那麼應該如何看待元稹與白居易之間的感情呢?
  • 扒一扒白居易和元稹這對超級CP之間深情詩句
    中唐時期,也有這樣兩位文人,他們終生為友,而且他們互相寫給對方的詩句,因為後世的解讀和理解,為他們之間的關係,蒙上了一層曖昧的面紗,他們就是元稹和白居易。元稹和白居易相識於貞元十七年,元稹從小機智過人,年少即負有才名,當時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相識相交,後來二人還共同倡導了新樂府運動,可謂一生之摯友。
  • 元稹與白居易:一起當憤青,一起慘敗於現實
    白居易的才華也非天賜,而是多年勤奮苦讀的成果。他在給元稹的信中說過,自己為了考中進士,白天練寫賦,晚上學書法,讀書讀到口舌生瘡,寫字寫到手臂和胳膊肘上都生了老繭,身體未老先衰,發白齒落。
  • 詩壇知己:白居易與元稹·宦遊生涯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說到友情,我們首先想到的或許是俞伯牙和鍾子期的知音之遇,或許是管仲和鮑叔牙不言而信的情誼。自古以來,無數文人在往來唱和間,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這其中最繞不開的當屬白居易和元稹了。
  • 祈年文潭:有一種友誼,叫元稹和白居易
    唐代詩壇,有這麼一對極品好友,詩詞唱和三十餘年,往來詩篇千首,志同道合,惺惺相惜,那就是世稱「元白」的元稹和白居易。 二十萬對元稹來說多不多?在白居易同時期創作的詩中可以找到參考:「俸錢四五萬,月可奉晨昏」。此時的白居易是京兆尹戶曹參軍,是個負責民政和財政的京官,他個人對此十分滿意,所以才寫了暴露工資的《初除戶曹,喜而言志》一詩。 而元稹呢,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在地方老老實實做人。就算二人工資相當,二十萬也相當於元稹小半年的工資。
  • 白居易和元稹:我見到過友誼最美好的樣子
    「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剛剛認識元稹的時候,白居易就覺得這小子和自己非常契合。我們也許都會想,詩人的契合和我們普通人的契合大概是不一樣的,會想人家多文藝範,靈魂契合的不要太好。白居易和元稹這兩個剛剛做官的人,剛剛認識那會也和我們普通人交朋友沒啥兩樣,就是偶爾寫寫詩記錄記錄生活而已。也別太羨慕人家,畢竟沒有朋友圈的年代,詩歌就是他們倆的朋友圈,長安的每一個酒樓都是他們友誼的見證。
  • 白居易&元稹:這大概就是友情最好的樣子
    幾道深深淺淺的車轍印,幾串零亂的腳印和馬蹄印,這些痕跡穿越時空,至今仍在講述洛陽城曾經的繁華。 沿定鼎門向東而行,曾經白居易在履道裡的故居,不久就抵達了,不過只留下了一塊文物保護石碑。而履道裡附近,就是元稹故居之所在。他的故居在履信坊,更是早已埋沒隨百草,什麼遺蹟也發現不了了。但定鼎門前的那條大道,白居易和元稹,不知多少次從上面走過。
  • 白居易為何跟元稹是鐵哥們?兩人都是撩妹高手,詩文也是惺惺相惜
    白居易顯然也是一位風流的大才子,他最著名的兩位小妾就是樊素和小蠻了。因為這兩位美人,白居易發明了兩個使用至今的詞:櫻桃小嘴,小蠻腰。這都是誇讚美人的詞,可見白居易的風流,可不是蓋的。他至少有四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流傳在世上,難怪他要嘆息一聲: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第一段愛情,女主角是崔鶯鶯。沒錯就是西廂記裡的那個女主角,元稹在蒲州任職的時候,和遠方親戚家的表妹崔鶯鶯好上了。崔鶯鶯家很有錢,但是沒有權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