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史詩作為西方文學的開篇之作,它的鼎鼎大名可謂家喻戶曉。但人們往往對它持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態度,讓它在書架上默默積灰。實不相瞞,我第一次拜讀《奧德賽》的嘗試就碰壁了。不到第三卷(荷馬史詩在亞歷山大圖書館被分節抄寫在莎草紙卷上,一卷即約為現在書籍的一章),我就被複雜的人名和文鄒鄒的詩句繞得雲裡霧裡,慚愧地放棄了。隔了一年,做了些功課後,硬著頭皮再試一次,才終於讀出了些滋味。
相傳亞歷山大大帝南徵北戰時,枕頭邊常備兩樣東西:一把匕首,和荷馬史詩之一的《伊利亞特》。柏拉圖也說,讀懂了荷馬史詩就讀懂了一切。如此傳奇之作,值得我們好好聊聊。第一篇,我們不妨就說說荷馬史詩中究竟講了什麼故事,以及這千年以前的詩歌有怎樣亙古不衰的吸引力。
01荷馬史詩的故事
如今存世的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作品,它們講述了希臘聯軍與特洛伊戰爭前後數十年間發生的故事。希臘斯巴達國王的女兒海倫貌美絕倫,引得無數求婚者為了得到她而劍拔弩張。經協商,求婚者們達成約定,由海倫自己挑選她的丈夫,其他未被選中的人將組成聯盟,在有需要時援助海倫及其丈夫。被海倫選中的墨涅拉奧斯(Menelaus)在老丈人去世後繼承了王位,成為了斯巴達的國王。
另一邊,另一個人也面臨著重要的選擇: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愛神阿弗洛狄忒得到一隻寫著「給最美麗的女神」的金蘋果,三位女神都認為蘋果應該屬於自己,爭執不下,於是,她們將選擇的權力交到了特洛伊的小王子帕裡斯手上。三位女神都試圖賄賂帕裡斯:赫拉許諾讓他成為歐洲和亞洲的王,雅典娜願賦予他戰場上的力量和智慧,而阿弗洛狄忒承諾給他全世界最美的女子作妻子。帕裡斯作為被兒女情長所困的一介凡人,被阿弗洛狄忒說服,為了得到最美的女人,把金蘋果判給了這位愛與美的女神。
在神力的引導下,已婚的海倫與小王子帕裡斯一見面就陷入了愛河。海倫拋下希臘的丈夫,與帕裡斯私奔到了特洛伊。這下,希臘人震怒了。在海倫丈夫的哥哥阿伽門農的號召下,希臘各城邦的首領聯合起來,集結了一支大軍,向特洛伊攻去,誓要奪回海倫,懲罰特洛伊人背信棄義的惡行。戰爭由此展開,持續了十年之久,期間無數英雄命喪黃泉。最終,這場古希臘人記憶中最傳奇、最慘烈也最輝煌的大戰以希臘獲勝,特洛伊城被摧毀而結束。
02史詩雙子星
《伊利亞特》聚焦於戰爭第十年最後的幾周內。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擅作主張,奪走了希臘最傑出的戰士阿基裡斯的戰利品,一個被俘虜的漂亮女僕。失去一個女人事小,侮辱了英雄的尊嚴事大,驕傲的阿基裡斯憤而立誓不再參戰。沒有了以一當百的阿基裡斯,希臘聯軍節節敗退。
阿基裡斯的親密戰友帕特克洛斯穿上前者的盔甲,準備去嚇唬嚇唬特洛伊人,卻一時自大投入了戰鬥,結果不敵對手,被特洛伊的大王子赫克託耳所殺。阿基裡斯為了給好友報仇,終於重返戰場,親手殺死了赫克託耳。至此,特洛伊失去了最重要的戰士和領袖,離它最終的失敗就不遠了。
《奧德賽》,意為「奧德修斯的故事」,講述的則是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希臘小國伊薩卡的國王奧德修斯在回家路上漂流十年間的經歷。特洛伊與伊薩卡相距並不遠,怎奈奧德修斯在途中為了逃生,戳瞎了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Polyphemus)的眼睛。獨眼巨人的爸爸正是海神波塞冬,他為了給兒子報仇,掀起驚濤駭浪,數次讓奧德修斯的旅程倍加艱難。
旅途中,奧德修斯和夥伴們遭遇了重重危機:食人族,以甜美歌喉誘惑水手投海的塞壬女妖,將闖進她山洞的人類變成動物的可怕女神瑟曦,讓人迷失自我甘願墮落的蓮花,吞噬船隻的大漩渦……奧德修斯甚至去到了世界的盡頭,還拜訪了鬼魂們所在的地府。備嘗艱辛和誘惑並失去了所有同伴後,奧德修斯終於回到了家鄉伊薩卡,除掉了糾纏他的妻子的惡劣求婚者們,回歸了平靜的生活。
03流傳的秘密
《伊利亞特》與《奧德賽》誕生於約公元前1200年至800年,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流傳歷史,卻依然深入人心。我想它們長久流傳的秘密在於其兼容了古老與永恆:它們既展示一個引人入勝的陌生世界,又以這古老世界為媒介,來闡釋一套永恆複雜的人性。
荷馬史詩以古希臘邁錫尼文明的統治者們為中心,囊括了貴族戰士的戰爭、道德、情感等元素。在數百年的吟唱和流傳間,它又在基礎的故事結構上融進了古希臘人對其過去的懷念和當下的遭遇。
史詩講述的故事宏大而跌宕起伏。《伊利亞特》所聚焦的特洛伊戰爭在十年間難決勝負,戰爭雙方的戰士們也往往立場不定。比如,希臘戰士阿基裡斯雖然戰功赫赫,卻並不臣服於希臘聯軍的統帥阿伽門農。當阿基裡斯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時,他便不再願意為聯軍賣力。而唯有當他考慮到自己將獲得的榮譽並誓要為戰友復仇時,他才願意重赴戰場。《奧德賽》中,主人公奧德修斯九死一生的經歷更是扣人心弦。諸神、食人族、女妖、大海的盡頭、冥府等充滿奇幻色彩的仙怪和秘境讓人得以一窺古希臘人對世界的認知和想像。
小說中,人物往往是串聯事件的靈魂。荷馬史詩的形式雖然是敘事長詩,但其中登場的人物皆個性鮮明,複雜又鮮活,使得它讀來矛盾錯綜。希臘陣營中,阿基裡斯勇武而驕傲,奧德修斯機敏狡猾,詭計多端,高大有力的大埃阿斯正直而富有勇氣;特洛伊人雖與希臘人為敵,其形象卻未被貶損,大王子赫克託耳更是綜合了多種高尚品質,有勇有謀,愛護親友,心繫祖國。特洛伊被攻陷後,阿基裡斯為了發洩憤怒,未按禮儀歸還赫克託耳的屍首,卻將其繫於馬後,拖拽羞辱。即使希臘讀者讀著自己民族的勝利,也依然會為本民族戰鬥英雄的暴行而忿然。
如此,並非善惡分明的人物讓人更能洞悉人性的複雜。從凡人到天神,每個角色都背負著命運的不確定性,也都要在私慾和道義間掙扎。背信棄義的敵人會為了自己的人民拋灑熱血,城邦的領袖有時也不願肩負責任;惡毒的女巫會珍惜凡人的陪伴,公正的神明也會耍賄賂、報復的小手段。善和惡,個人和集體,利益和道德,情感和理智……三千年前的故事中探討的難題,今天還是在人心這把秤上懸而未決。
讀讀荷馬史詩,探訪那個充滿矛盾和難題的古老世界,或許能為我們拎平人心這桿秤加一個砝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