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世界的永恆詰問:荷馬史詩的故事

2020-12-22 希臘羅馬漫話

荷馬史詩作為西方文學的開篇之作,它的鼎鼎大名可謂家喻戶曉。但人們往往對它持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態度,讓它在書架上默默積灰。實不相瞞,我第一次拜讀《奧德賽》的嘗試就碰壁了。不到第三卷(荷馬史詩在亞歷山大圖書館被分節抄寫在莎草紙卷上,一卷即約為現在書籍的一章),我就被複雜的人名和文鄒鄒的詩句繞得雲裡霧裡,慚愧地放棄了。隔了一年,做了些功課後,硬著頭皮再試一次,才終於讀出了些滋味。

5世紀羊皮紙泥金裝飾手抄本Iliad
英國詩人Alexander Pope翻譯的Iliad

相傳亞歷山大大帝南徵北戰時,枕頭邊常備兩樣東西:一把匕首,和荷馬史詩之一的《伊利亞特》。柏拉圖也說,讀懂了荷馬史詩就讀懂了一切。如此傳奇之作,值得我們好好聊聊。第一篇,我們不妨就說說荷馬史詩中究竟講了什麼故事,以及這千年以前的詩歌有怎樣亙古不衰的吸引力。

Ulysses and the Sirens, Waterhouse

01荷馬史詩的故事

如今存世的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作品,它們講述了希臘聯軍與特洛伊戰爭前後數十年間發生的故事。希臘斯巴達國王的女兒海倫貌美絕倫,引得無數求婚者為了得到她而劍拔弩張。經協商,求婚者們達成約定,由海倫自己挑選她的丈夫,其他未被選中的人將組成聯盟,在有需要時援助海倫及其丈夫。被海倫選中的墨涅拉奧斯(Menelaus)在老丈人去世後繼承了王位,成為了斯巴達的國王。

Helen of Troy, Evelyn De Morgan 1898

另一邊,另一個人也面臨著重要的選擇: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愛神阿弗洛狄忒得到一隻寫著「給最美麗的女神」的金蘋果,三位女神都認為蘋果應該屬於自己,爭執不下,於是,她們將選擇的權力交到了特洛伊的小王子帕裡斯手上。三位女神都試圖賄賂帕裡斯:赫拉許諾讓他成為歐洲和亞洲的王,雅典娜願賦予他戰場上的力量和智慧,而阿弗洛狄忒承諾給他全世界最美的女子作妻子。帕裡斯作為被兒女情長所困的一介凡人,被阿弗洛狄忒說服,為了得到最美的女人,把金蘋果判給了這位愛與美的女神。

陶罐所繪帕裡斯的抉擇

在神力的引導下,已婚的海倫與小王子帕裡斯一見面就陷入了愛河。海倫拋下希臘的丈夫,與帕裡斯私奔到了特洛伊。這下,希臘人震怒了。在海倫丈夫的哥哥阿伽門農的號召下,希臘各城邦的首領聯合起來,集結了一支大軍,向特洛伊攻去,誓要奪回海倫,懲罰特洛伊人背信棄義的惡行。戰爭由此展開,持續了十年之久,期間無數英雄命喪黃泉。最終,這場古希臘人記憶中最傳奇、最慘烈也最輝煌的大戰以希臘獲勝,特洛伊城被摧毀而結束。

希臘人最終憑木馬計獲勝,Tiepolo

02史詩雙子星

《伊利亞特》聚焦於戰爭第十年最後的幾周內。希臘聯軍統帥阿伽門農擅作主張,奪走了希臘最傑出的戰士阿基裡斯的戰利品,一個被俘虜的漂亮女僕。失去一個女人事小,侮辱了英雄的尊嚴事大,驕傲的阿基裡斯憤而立誓不再參戰。沒有了以一當百的阿基裡斯,希臘聯軍節節敗退。

阿基裡斯的親密戰友帕特克洛斯穿上前者的盔甲,準備去嚇唬嚇唬特洛伊人,卻一時自大投入了戰鬥,結果不敵對手,被特洛伊的大王子赫克託耳所殺。阿基裡斯為了給好友報仇,終於重返戰場,親手殺死了赫克託耳。至此,特洛伊失去了最重要的戰士和領袖,離它最終的失敗就不遠了。

《奧德賽》,意為「奧德修斯的故事」,講述的則是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希臘小國伊薩卡的國王奧德修斯在回家路上漂流十年間的經歷。特洛伊與伊薩卡相距並不遠,怎奈奧德修斯在途中為了逃生,戳瞎了獨眼巨人波呂斐摩斯(Polyphemus)的眼睛。獨眼巨人的爸爸正是海神波塞冬,他為了給兒子報仇,掀起驚濤駭浪,數次讓奧德修斯的旅程倍加艱難。

奧德修斯戳瞎獨眼巨人的眼睛

旅途中,奧德修斯和夥伴們遭遇了重重危機:食人族,以甜美歌喉誘惑水手投海的塞壬女妖,將闖進她山洞的人類變成動物的可怕女神瑟曦,讓人迷失自我甘願墮落的蓮花,吞噬船隻的大漩渦……奧德修斯甚至去到了世界的盡頭,還拜訪了鬼魂們所在的地府。備嘗艱辛和誘惑並失去了所有同伴後,奧德修斯終於回到了家鄉伊薩卡,除掉了糾纏他的妻子的惡劣求婚者們,回歸了平靜的生活。

令人迷失自我的蓮花

03流傳的秘密

《伊利亞特》與《奧德賽》誕生於約公元前1200年至800年,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流傳歷史,卻依然深入人心。我想它們長久流傳的秘密在於其兼容了古老與永恆:它們既展示一個引人入勝的陌生世界,又以這古老世界為媒介,來闡釋一套永恆複雜的人性。

荷馬史詩以古希臘邁錫尼文明的統治者們為中心,囊括了貴族戰士的戰爭、道德、情感等元素。在數百年的吟唱和流傳間,它又在基礎的故事結構上融進了古希臘人對其過去的懷念和當下的遭遇。

邁錫尼壁畫中所繪的女人形象
Warrior Vase, 12th Century BC

史詩講述的故事宏大而跌宕起伏。《伊利亞特》所聚焦的特洛伊戰爭在十年間難決勝負,戰爭雙方的戰士們也往往立場不定。比如,希臘戰士阿基裡斯雖然戰功赫赫,卻並不臣服於希臘聯軍的統帥阿伽門農。當阿基裡斯沒有得到足夠的尊重時,他便不再願意為聯軍賣力。而唯有當他考慮到自己將獲得的榮譽並誓要為戰友復仇時,他才願意重赴戰場。《奧德賽》中,主人公奧德修斯九死一生的經歷更是扣人心弦。諸神、食人族、女妖、大海的盡頭、冥府等充滿奇幻色彩的仙怪和秘境讓人得以一窺古希臘人對世界的認知和想像。

六頭怪物Scylla和漩渦Charybides

小說中,人物往往是串聯事件的靈魂。荷馬史詩的形式雖然是敘事長詩,但其中登場的人物皆個性鮮明,複雜又鮮活,使得它讀來矛盾錯綜。希臘陣營中,阿基裡斯勇武而驕傲,奧德修斯機敏狡猾,詭計多端,高大有力的大埃阿斯正直而富有勇氣;特洛伊人雖與希臘人為敵,其形象卻未被貶損,大王子赫克託耳更是綜合了多種高尚品質,有勇有謀,愛護親友,心繫祖國。特洛伊被攻陷後,阿基裡斯為了發洩憤怒,未按禮儀歸還赫克託耳的屍首,卻將其繫於馬後,拖拽羞辱。即使希臘讀者讀著自己民族的勝利,也依然會為本民族戰鬥英雄的暴行而忿然。

阿基裡斯拖拽赫克託耳的屍體

如此,並非善惡分明的人物讓人更能洞悉人性的複雜。從凡人到天神,每個角色都背負著命運的不確定性,也都要在私慾和道義間掙扎。背信棄義的敵人會為了自己的人民拋灑熱血,城邦的領袖有時也不願肩負責任;惡毒的女巫會珍惜凡人的陪伴,公正的神明也會耍賄賂、報復的小手段。善和惡,個人和集體,利益和道德,情感和理智……三千年前的故事中探討的難題,今天還是在人心這把秤上懸而未決。

讀讀荷馬史詩,探訪那個充滿矛盾和難題的古老世界,或許能為我們拎平人心這桿秤加一個砝碼。

-END-

相關焦點

  • 《荷馬史詩》——考研筆記2
    版本1:《荷馬史詩》由《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二部史詩組成,相傳為盲行吟詩人荷馬所作,故名《荷馬史詩》。它是現存最古老的希臘文學作品,代表了古希臘文學的偉大成就。《荷馬史詩》以傳說中的特洛伊戰爭為背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二部史詩中充滿了鬥爭,但《伊利亞特》為憤怒的激情所籠罩,而《奧德賽》在鬥勇之外更多地表現鬥智。
  • 讓我們了解希臘葡萄酒文化的最古老文獻,無論如何都是荷馬史詩
    讓我們了解希臘葡萄酒文化的最古老文獻,無論如何都是荷馬史詩。在雄壯的兩大史詩《伊裡亞特》和《奧德賽》裡,有很多地方出現了與栽培葡萄和釀造葡萄酒有關的故事。不管它是歷史事實,還是來自於幽玄傳說的假想,我們可以知道,在荷馬時代(公元前8世紀)以前,葡萄酒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希臘人的生活。
  • 《荷馬史詩》——真實的歷史
    文學有文學的歷史,文學史就是文學家的歷史,在世界浩瀚文學長河裡,荷馬是一個極好甚至偉大的源頭,他的史詩其實也是真實的歷史。《荷馬史詩》的地位《荷馬史詩》分為兩部,分別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西方文學家、藝術家尤為推崇的有兩部作品,一部是《聖經》,一部是《荷馬史詩》。得益於後者,西方才有但丁、維吉爾、彌爾頓。
  • 詩人荷馬到底是否真有其人?《荷馬史詩》到底是怎樣寫成的?
    在希臘、羅馬文人筆下,那個是一個神話和歷史互相糾纏,難分難捨的時代;那個是一個英雄輩出,諸神盤據的世界。在漫談《荷馬史詩》中的歷史背景系列文章中,筆者將會帶大家穿越時空,回到古地中海的世界,一個比古羅馬更遙遠的過去,一個屬於西方上古史的年代:那時羅馬尚未建城,哲者賢士辯論的聲音仍尚未充斥雅典學院的大理石立柱迴廊。
  • 《荷馬史詩》是高峰,也是斷崖
    本書選取世界文學史中最具「宗師」地位的作家及其最具「原型」意義的作品,以幽默活潑的文字深入淺出地解讀《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蓋茨比》《麥田裡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學發展史中的巔峰之作,探究作家其人逸聞,解碼作品風格精髓。自古以來,「荷馬史詩」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
  • 「荷馬史詩」中,神是命運的一部分
    「荷馬史詩」與希臘神話「荷馬史詩」是現存成書年代最早的兩部希臘史詩《伊利亞特》與《奧德賽》的統稱,因為相傳成於一位叫荷馬的盲詩人之手,就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關於荷馬其人,我們幾乎一無所知,甚至有學者懷疑他的存在。不過多數人還是認為有那麼個人,生活在公元前 9、前 8 世紀。但除了是個盲人,以說書為生,我們就一無所知了。
  • 特洛伊戰爭與「荷馬史詩」
    編者按:世界文學領域資深專家、作家、南京大學餘斌教授結合他多年教學、閱讀、寫作成果,精研譯林版世界名著選目,創作了《譯林世界名著講義》。本書選取世界文學史中最具「宗師」地位的作家及其最具「原型」意義的作品,以幽默活潑的文字深入淺出地解讀《堂吉訶德》《包法利夫人》《了不起的蓋茨比》《麥田裡的守望者》等世界文學發展史中的巔峰之作,探究作家其人逸聞,解碼作品風格精髓。在現代知識的傳授中,「荷馬史詩」最固定的位置是在文學史上,它通常也被當作文學作品來閱讀。但對古希臘人顯然不是這樣。
  • 【古希臘】荷馬史詩和黑暗時代
    荷馬史詩中描述的世界是真實存在過的嗎?如果是那是邁錫尼的青銅時代?還是我們所說的黑暗時代?        安東尼·安德路「或許那時的史詩時代在特洛伊之前就採用了軍隊的模式,對於在後的邁錫尼和小亞細亞殖民者來說,是最佳的模式。」(他認為史詩時代在邁錫尼世界瓦解後,可能比芬利認為的早一個世紀)        斯諾德格拉斯「我質疑荷馬社會在歷史上的真實性。」        伊恩·莫裡斯「社會安定的基礎依賴於一個充滿詩歌的環境。
  • 同學們:《荷馬史詩》不就是一本書的名字嗎?怎麼成兩本了?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荷馬史詩》,不過大家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它是指的一本荷馬寫的詩集。但其實不然,《荷馬史詩》其實指的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又譯《伊利昂記》)和《奧德賽》(又譯《奧德修記》)的統稱。
  • 詩人荷馬真實存在過嗎?
    人們被荷馬史詩所吸引,進行記憶、引用、查閱,還有專業人士在公開場所進行誦讀(史稱荷馬史詩吟誦者),對它的講授更是貫穿整個古風時代。這些史詩超越希臘各自為政的城市和社區,成就了荷馬的尊崇地位。在史詩中,也有更為嚴肅、「精神性的」時刻,即盛會。諸神盛會對古希臘人有著深遠的影響,左右著他們怎樣看待諸神和神話,已經遠遠超過了荷馬所講的故事本身。在荷馬的作品中,無論是行為方式,還是欲望與弱點等——除了人會死神不會死,神快樂而人不快樂之外,諸神和凡人沒有什麼兩樣。
  • 託福聽力:文化背景之荷馬史詩
    「荷馬史詩」包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長詩,被認為是古希臘最偉大的作品,也是歐洲文學中最古老、最傑出的敘事詩。相傳史詩的作者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他生於愛奧尼亞(今土耳其西海岸),生存年代約是公元前8世紀的後半葉。
  • 古希臘的《荷馬史詩》距今多少年?同時期的我國處於什麼階段?
    荷馬的史詩以及全部神話——這就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這是恩格斯對《荷馬史詩》及其時代的評價。1、荷馬是誰?可是從18世紀開始,法國和德國的學者們普遍傾向於認為荷馬並無其人,而應當是古希臘各民族說唱藝人的總代表,《荷馬史詩》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多次整理加工才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但也有學者認為荷馬確有其人,《荷馬史詩》是其廣泛的運用了民間詩歌的材料,之後又作了加工、整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史詩。
  • 吉爾伽美什史詩:最古老的故事
    世界上最古老的故事是《吉爾伽美什史詩》。雖然事實上它的最完整版本只能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但這個傳說故事在蘇美爾時期就已經出現。我們已經知道,它於公元前2000年後不久被記錄下來。吉爾伽美什是一個真實的人物,統治著烏魯克。他成為世界文學上第一位有個性的人物和英雄,並且出現在其他史詩中。他也是在本書中出現的第一個人物。對於一個當代讀者來說,史詩最吸引人的部分可能是那場巨大洪水的來臨。
  • 古希臘人的奠酒儀式—以荷馬史詩例
    世界上各古老文化中常見一種被稱作「奠酒」的儀式,通常是將液體灌灑在祭壇、物品或者地上。奠酒的行為可以追溯至史前,希臘的奠酒儀式有其印歐文化的源頭,同時受到近東文明的影響。儘管有學者認為希臘地區的奠酒儀式活動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千紀,但最早對古希臘人奠酒的描寫則是源於約公元前8世紀的荷馬史詩。其時,奠酒被認為是一種向他界神明、英雄或死者等進獻液體的儀式行為。
  • 一頂「綠帽子」引發的戰爭:從「木馬屠城」到《荷馬史詩》
    話說在好久好久以前,西方世界發生了一起由一頂「綠帽子」引發的大戰。這個故事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特洛伊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最著名的一役、也是最關鍵的一役便是木馬屠城。特洛伊是邁錫尼文明晚期的一個城邦國家,位於愛琴海東岸,靠近今天的達達尼爾海峽附近。特洛伊的小王子帕裡斯去斯巴達拜訪,結果跟斯巴達的王后海倫相愛了。
  • 荷馬史詩中的戰爭
    在文學作品中,不乏對戰爭天馬行空的描述,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就是一場壯闊的人神大戰。《荷馬史詩》據說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分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對戰爭的描寫主要在《伊利亞特》中。戰爭是因為一個叫海倫的女人,她是希臘斯巴達王的妻子,被東方的特洛伊王子帕裡斯拐跑了。於是,斯巴達王的哥哥阿伽門農召集大軍,其中就有大英雄阿喀琉斯,渡海去討伐特洛伊人。
  • 《荷馬史詩》中阿開奧斯人和阿爾戈斯人為什麼遠徵伊利昂
    荷馬: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荷馬史詩兩部史詩都分成24卷。《荷馬史詩》中阿開奧斯人和阿爾戈斯人統稱希臘人。「阿開奧斯人」也稱「阿爾戈斯人」(阿爾戈斯有的翻譯成「阿耳戈」)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泛指當時的希臘人。當時的希臘被統稱為「阿爾戈斯」,它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一個很鬆散的城邦聯盟,或者說部落聯盟。
  • 希臘神話來源:赫西俄德的神譜——荷馬史詩——悲劇詩
    希臘神話的人物、故事、主題和教義,塑造了幾千年的藝術和文學。比如它們出現在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寫作、浪漫主義詩歌、當代小說、戲劇和電影中。當我們提到希臘神話一般會想到屬於古希臘人的全部神話故事和教義。這些都關係到他們的神和英雄,世界的本質,以及他們自己的文化和禮儀習俗的起源和意義。神話曾是古希臘宗教的一部分,研究神話也是為了了解古希臘的宗教和政治結構,以及社會文明的一般狀況。
  • 神話時代的遺產:荷馬史詩所帶來的遠古英雄
    而具體描述這類人的巨著便是《荷馬史詩》。《荷馬史詩》:神話時代的落幕與人文時代的序曲《荷馬史詩》是描述早期英雄時代的巨著,也是文學藝術上的絕妙之作,它以整個希臘及其四周的汪洋大海為主要場景,具有海洋文明的特點,充分展現了自由主義的情景,而其所描述的英雄人物也為日後希臘人的道德觀念甚至是整個西方社會的道德觀念,立下了一個良好的典範。
  • 荷馬史詩有三萬行,需要天量的羊皮紙,如何完整傳承下來的
    所謂《荷馬史詩》,即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相傳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大約創作於公元前9世紀到前8世紀之間,講述的主要是特洛伊戰爭中,阿基琉斯與阿伽門農間的爭端,以及特洛伊淪陷後,奧德修斯返回綺色佳島上的王國,與妻子珀涅羅團聚的故事,書中涉及時間是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