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的史詩以及全部神話——這就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
這是恩格斯對《荷馬史詩》及其時代的評價。
1、荷馬是誰?
荷馬,被譽為西方文學的始祖,與維吉爾、但丁、約翰·彌爾頓並稱西方四大史詩詩人。但其人是否曾經真實存在,至今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公元18世紀之前,歐洲人普遍都相信古希臘確實曾經存在一位這樣的盲詩人,其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之間,大約相當於我國的西周末年。
可是從18世紀開始,法國和德國的學者們普遍傾向於認為荷馬並無其人,而應當是古希臘各民族說唱藝人的總代表,《荷馬史詩》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多次整理加工才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但也有學者認為荷馬確有其人,《荷馬史詩》是其廣泛的運用了民間詩歌的材料,之後又作了加工、整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史詩。
但不管荷馬這個人存在與否,《荷馬史詩》這一文學作品確實是存在的,而且對於古希臘來說,它是一部在歷史、地理、考古、民俗等各方面都有價值的作品。
2、《荷馬史詩》誕生於什麼時期?
與我們常常想像的不同,《荷馬史詩》產生的年代並不十分久遠。
與我國古代不同,古希臘的歷史並不連續,古希臘在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城邦時代其實源於公元前8世紀,也就是與我國的東周時代(春秋戰國)同期。
而荷馬(我們假定有這樣的一個人)所處的時代,便在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之間。
這一時期,是古希臘的「黑暗時代」,由於荷馬的存在也被稱為「荷馬時代」,是古希臘文明的第三階段。
之所以被稱為黑暗時代,是因為此時的古希臘曾經存在的邁錫尼文明被多利安人摧毀,古希臘重新回到了原始社會,時間在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與我國的西周時期同期。
而荷馬,便生活在這一黑暗時代的末期,所以恩格斯才說《荷馬史詩》是希臘人從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
因此,荷馬所生活的時代,古希臘又回到了原始社會,城邦文明時代尚未到來。
3、《荷馬史詩》講述的故事屬於哪個時代?
《荷馬史詩》,是對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這兩部作品都與特洛伊戰爭有關。
特洛伊戰爭,看過電影《特洛伊》的,對故事的情節大約都不陌生:戰爭以爭奪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海倫(Helen)為起因,以阿伽門農及阿喀琉斯為首的希臘大軍大舉進攻位於今日土耳其小亞細亞地區的特洛伊城。
戰爭持續了十年,最後希臘人利用木馬計將特洛伊城屠城,男人殺死,女人賣為奴隸,財寶帶回來希臘,當然還有美麗的海倫也帶回來了希臘。
特洛伊戰爭發生的具體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2世紀,其真實性被公元19世紀的德國考古學家施裡曼所證實,只不過沒有那麼傳奇而已。
如果與中國做一個比較的話,特洛伊戰爭發生的時期與我國的武王伐紂基本同時,海倫和妲己這兩位絕世美女改變了東西方兩大文明的歷史進程。
此時的古希臘處於邁錫尼文明時期。
邁錫尼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第二個階段,其時間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大約與我國的商朝同期。
邁錫尼文明,是印歐人的一支,公元前2000年左右從東歐平原自南向北進入希臘,其文明的中心地區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地區,並在克裡特文明的影響下逐漸步入了文明階段。
4、古希臘文明的源頭
邁錫尼文明並非古希臘地區能追溯到的最早文明,愛琴海中最早的文明是克裡特文明。
克裡特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第一個階段,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但是克裡特文明並非原生文明,其誕生在愛琴海中的克裡特島上,並在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北非的古埃及文明的直接影響下產生。
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北非的移民遷至克裡特島,與當地居民混合併將克裡特島帶入了文明時代。
克裡特文明的創建者並非古希臘人,古希臘的作家們稱其為皮拉斯基人、勒勒吉人和卡利亞人,史學家稱其為地中海民族。
今日的希臘人是印歐人的一支從多瑙河流域由北向南進入希臘地區,並與當地的土著混血形成的。
由於克裡特文明時期最著名的王朝是米諾斯王朝,所以又稱「米諾斯文明」。
通過考古的發現,克裡特文明的衰亡大約與島上的火山爆發有關,大約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邁錫尼人利用火山這一時機徵服了克裡特島,克裡特文明就此消失。
因此,《荷馬史詩》創作的時代在古希臘歷史的第三個階段——黑暗時代(荷馬時代),與我國的西周時期同期;
《荷馬史詩》描述的時代在古希臘歷史的第二個階段——邁錫尼文明,與我國的商朝同期。
而古希臘文明的源頭在愛琴海中的一個小島——克裡特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