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荷馬史詩》距今多少年?同時期的我國處於什麼階段?

2020-12-22 心向青史

荷馬的史詩以及全部神話——這就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

這是恩格斯對《荷馬史詩》及其時代的評價。

1、荷馬是誰?

荷馬,被譽為西方文學的始祖,與維吉爾、但丁、約翰·彌爾頓並稱西方四大史詩詩人。但其人是否曾經真實存在,至今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公元18世紀之前,歐洲人普遍都相信古希臘確實曾經存在一位這樣的盲詩人,其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之間,大約相當於我國的西周末年。

可是從18世紀開始,法國和德國的學者們普遍傾向於認為荷馬並無其人,而應當是古希臘各民族說唱藝人的總代表,《荷馬史詩》也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多次整理加工才變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

但也有學者認為荷馬確有其人,《荷馬史詩》是其廣泛的運用了民間詩歌的材料,之後又作了加工、整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史詩。

但不管荷馬這個人存在與否,《荷馬史詩》這一文學作品確實是存在的,而且對於古希臘來說,它是一部在歷史、地理、考古、民俗等各方面都有價值的作品。

2、《荷馬史詩》誕生於什麼時期?

與我們常常想像的不同,《荷馬史詩》產生的年代並不十分久遠。

與我國古代不同,古希臘的歷史並不連續,古希臘在人類歷史上最有名的城邦時代其實源於公元前8世紀,也就是與我國的東周時代(春秋戰國)同期。

而荷馬(我們假定有這樣的一個人)所處的時代,便在公元前9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之間。

這一時期,是古希臘的「黑暗時代」,由於荷馬的存在也被稱為「荷馬時代」,是古希臘文明的第三階段。

之所以被稱為黑暗時代,是因為此時的古希臘曾經存在的邁錫尼文明被多利安人摧毀,古希臘重新回到了原始社會,時間在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9世紀,與我國的西周時期同期。

而荷馬,便生活在這一黑暗時代的末期,所以恩格斯才說《荷馬史詩》是希臘人從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

因此,荷馬所生活的時代,古希臘又回到了原始社會,城邦文明時代尚未到來。

3、《荷馬史詩》講述的故事屬於哪個時代?

《荷馬史詩》,是對兩部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這兩部作品都與特洛伊戰爭有關。

特洛伊戰爭,看過電影《特洛伊》的,對故事的情節大約都不陌生:戰爭以爭奪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海倫(Helen)為起因,以阿伽門農及阿喀琉斯為首的希臘大軍大舉進攻位於今日土耳其小亞細亞地區的特洛伊城。

戰爭持續了十年,最後希臘人利用木馬計將特洛伊城屠城,男人殺死,女人賣為奴隸,財寶帶回來希臘,當然還有美麗的海倫也帶回來了希臘。

特洛伊戰爭發生的具體時間大約在公元前12世紀,其真實性被公元19世紀的德國考古學家施裡曼所證實,只不過沒有那麼傳奇而已。

如果與中國做一個比較的話,特洛伊戰爭發生的時期與我國的武王伐紂基本同時,海倫和妲己這兩位絕世美女改變了東西方兩大文明的歷史進程。

此時的古希臘處於邁錫尼文明時期。

邁錫尼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第二個階段,其時間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2世紀,大約與我國的商朝同期。

邁錫尼文明,是印歐人的一支,公元前2000年左右從東歐平原自南向北進入希臘,其文明的中心地區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邁錫尼地區,並在克裡特文明的影響下逐漸步入了文明階段。

4、古希臘文明的源頭

邁錫尼文明並非古希臘地區能追溯到的最早文明,愛琴海中最早的文明是克裡特文明。

克裡特文明,是古希臘文明的第一個階段,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

但是克裡特文明並非原生文明,其誕生在愛琴海中的克裡特島上,並在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北非的古埃及文明的直接影響下產生。

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北非的移民遷至克裡特島,與當地居民混合併將克裡特島帶入了文明時代。

克裡特文明的創建者並非古希臘人,古希臘的作家們稱其為皮拉斯基人、勒勒吉人和卡利亞人,史學家稱其為地中海民族。

今日的希臘人是印歐人的一支從多瑙河流域由北向南進入希臘地區,並與當地的土著混血形成的。

由於克裡特文明時期最著名的王朝是米諾斯王朝,所以又稱「米諾斯文明」。

通過考古的發現,克裡特文明的衰亡大約與島上的火山爆發有關,大約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邁錫尼人利用火山這一時機徵服了克裡特島,克裡特文明就此消失。

因此,《荷馬史詩》創作的時代在古希臘歷史的第三個階段——黑暗時代(荷馬時代),與我國的西周時期同期;

《荷馬史詩》描述的時代在古希臘歷史的第二個階段——邁錫尼文明,與我國的商朝同期。

而古希臘文明的源頭在愛琴海中的一個小島——克裡特島。

相關焦點

  • 古希臘人的奠酒儀式—以荷馬史詩例
    儘管有學者認為希臘地區的奠酒儀式活動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千紀,但最早對古希臘人奠酒的描寫則是源於約公元前8世紀的荷馬史詩。其時,奠酒被認為是一種向他界神明、英雄或死者等進獻液體的儀式行為。古希臘人舉行奠酒儀式的場合十分多樣,包括家中、聖所、婚禮、節慶、戰場、墳前,以及其他複雜的場景如淨化或巫術等;由於目的不同,不同儀式所用的液體也有區別,甚至所用容器等也不盡相同。
  • 【古希臘】荷馬史詩和黑暗時代
    《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
  • 荷馬史詩中的古希臘特洛伊戰爭後黑暗時代
    歷史文化之古希臘時期(二)-黑暗時代1100BC到800BC。黑暗時代,又稱英雄時代,荷馬時代。盲詩人荷馬所寫史詩記錄,敘述了邁錫尼文明的舊聞,但又描述了當時社會的現狀,所以又稱此時代為「荷馬時代」。邁錫尼人由於常年徵戰,自己國力消耗巨大,一個特洛伊就攻打十年之久,高估自己的實力,導致戰爭拖延時間太長。邁錫尼文明衰落。
  • 《荷馬史詩》記載的古希臘「大英雄」其實是一幫殺人放火的海盜
    雖然現代人都將海盜視為海上盜賊,但是在古希臘文化中,海盜有時卻有著「英雄」的含義,這主要是因為古希臘的神話傳說造成的。在集古希臘口述文學大成的《荷馬史詩》中,古希臘文學家盛讚了古希臘英雄們的「海盜壯舉」,將其推上神壇。
  • 《荷馬史詩》是高峰,也是斷崖
    自古以來,「荷馬史詩」一直享有崇高的地位。據傳斯巴達在公元前 9 世紀就有朗誦史詩的活動,公元前 7 世紀到前 6 世紀的雅典,吟誦史詩是節日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荷馬史詩」有大量手稿在希臘各地傳抄。公元前 6 世紀中葉,庇西特拉圖當政時期,雅典成立了一個專門的機構負責編輯和整理史詩。
  • 《荷馬史詩》——考研筆記2
    版本1:《荷馬史詩》由《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二部史詩組成,相傳為盲行吟詩人荷馬所作,故名《荷馬史詩》。它是現存最古老的希臘文學作品,代表了古希臘文學的偉大成就。《荷馬史詩》以傳說中的特洛伊戰爭為背景,《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二部史詩中充滿了鬥爭,但《伊利亞特》為憤怒的激情所籠罩,而《奧德賽》在鬥勇之外更多地表現鬥智。
  • 荷馬史詩有三萬行,需要天量的羊皮紙,如何完整傳承下來的
    所謂《荷馬史詩》,即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相傳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大約創作於公元前9世紀到前8世紀之間,講述的主要是特洛伊戰爭中,阿基琉斯與阿伽門農間的爭端,以及特洛伊淪陷後,奧德修斯返回綺色佳島上的王國,與妻子珀涅羅團聚的故事,書中涉及時間是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
  • 古老世界的永恆詰問:荷馬史詩的故事
    荷馬史詩作為西方文學的開篇之作,它的鼎鼎大名可謂家喻戶曉。但人們往往對它持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的態度,讓它在書架上默默積灰。實不相瞞,我第一次拜讀《奧德賽》的嘗試就碰壁了。不到第三卷(荷馬史詩在亞歷山大圖書館被分節抄寫在莎草紙卷上,一卷即約為現在書籍的一章),我就被複雜的人名和文鄒鄒的詩句繞得雲裡霧裡,慚愧地放棄了。
  • 「荷馬史詩」中,神是命運的一部分
    這裡的希臘當然是古希臘。可以做兩種理解:一是追本溯源,西方文化要追溯到這裡;二是古希臘代表著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現在一般都認為希伯來與希臘共同構成西方文明的源頭,所謂「二希」文化。單挑出希臘說事,是因為希伯來文化導出了基督教文明,是宗教的;古希臘文明開啟後來的文藝復興,是世俗性的,而現代人的生活是一種世俗的生活,我們的文化是一種世俗的文化,在文藝復興的延長線上。
  • 古希臘有「荷馬史詩」,古印度有《羅摩衍那》,古中國呢?
    世界上的眾多民族,都留下了氣勢磅礴的史詩。例如: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古印度的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等等。就我國少數民族來說,很多也都有自己的史詩,比如藏族的《格薩爾》、蒙古族的《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赫哲族的「伊瑪堪」、鄂倫春族的「摩蘇崑」……而在西南眾多少數民族中,還流傳著許多古樸神奇的「神話史詩」或「創世史詩」,構成了一個「南方史詩群」
  • 從《荷馬史詩》中看古希臘英雄主義與中國式英雄的不同!
    荷馬以其獨特的筆調為我們展示了古希臘時期英雄的群像,也表現了那個「英雄時代」的英雄主義理想,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英雄。而正如前文所說,英雄是人類永恆的話題,每種文化都塑造了各自獨特的英雄,都展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獨特的英雄主義。中國在長期戰爭歷史的發展中,自然也塑造了一批諸如劉備,關羽,宋江,林衝等中國式的英雄形象,由於文化背景的不同,他們所展現出的英雄主義理想自然與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主義大相逕庭。
  • 「荷馬時代」有什麼社會特徵?——側面談其在希臘發展中的作用
    公元前十二世紀到公元前八世紀,中國正處於商朝末期到周朝前中期。而古希臘則正處於荷馬時代,荷馬時代的的稱呼來源於這段歷史被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長篇史詩裡而被流傳了下來。因為這段時期正處於邁錫尼文明滅亡後,古希臘地區重回氏族部落的時期,古希臘人口大量減少,生活水平下降,社會文明幾乎停滯不前,因此荷馬時代也被稱為黑暗時代,但這也是古希臘從氏族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的時期,也是造型藝術的萌芽期。
  • 一頂「綠帽子」引發的戰爭:從「木馬屠城」到《荷馬史詩》
    木馬計和特洛伊陷落之後的事記載於另一部古希臘文學作品《奧德賽》。所以,關於特洛伊戰爭的整個起源、經過、結果,需要看兩本書《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而這兩本書又被統稱為《荷馬史詩》。【《奧德賽》的大部分內容是講述攻陷特洛伊後,奧德修斯回希臘,結果在海上遇險,經歷了一段長達十年的艱難回家之路。
  • 值得一讀再讀的經典|奧德修斯的故事,古希臘不朽英雄史詩《奧德賽》
    文|王煥生《奧德賽》相傳是古希臘詩人荷馬的另一部以特洛亞戰爭傳說為題材的史詩。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以特洛亞主要將領、普裡阿摩斯之子赫克託爾被殺和為其舉行葬禮結束,但戰爭本身並沒有完結。戰爭在赫克託爾死後繼續進行。
  • 詩人荷馬到底是否真有其人?《荷馬史詩》到底是怎樣寫成的?
    然而《荷馬史詩》作者荷馬(Homer)的真實身份,多個世紀以來一直令人置身五裡霧中,完全沒有頭緒。在古典時代,希臘人普遍相信《荷馬史詩》的記載是歷史事實,亦都普遍接受荷馬此人的存在,只有少量質疑的聲音。古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Herodotus)在他的著作《歷史》當中,認為荷馬是在他之前約 400 年的人,也就是大約公元前 850 年左右之人。
  • 《荷馬史詩》中阿開奧斯人和阿爾戈斯人為什麼遠徵伊利昂
    荷馬: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史詩》:相傳是由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統稱,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荷馬史詩兩部史詩都分成24卷。《荷馬史詩》中阿開奧斯人和阿爾戈斯人統稱希臘人。「阿開奧斯人」也稱「阿爾戈斯人」(阿爾戈斯有的翻譯成「阿耳戈」)在《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中泛指當時的希臘人。當時的希臘被統稱為「阿爾戈斯」,它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是一個很鬆散的城邦聯盟,或者說部落聯盟。
  • 荷馬史詩流傳史:神秘消失了千餘年,卻又突然神秘出現
    01相傳,在約前9世紀—前8世紀,古希臘盲詩人荷馬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即《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後被統稱為《荷馬史詩》。不過,荷馬時代希臘字母文字是否創造了出來,如今還有疑問。
  • 世界文化之謎,古希臘大名鼎鼎的詩人荷馬,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
    《伊利亞特》和《奧德賽》被認為是開創西方文學史的兩部偉大史詩,被稱為《荷馬史詩》。關於他的作者,偉大的詩人——荷馬,其身份問題,在古典文學家和考古學家中引發了長達幾世紀的爭論。爭論的核心是兩個問題:一是,古希臘歷史上是否真有荷馬其人?二是,《荷馬史詩》是否真的是荷馬所作?
  • 詩人荷馬真實存在過嗎?
    荷馬史詩是古希臘神話最早、最重要的文字記錄,但是荷馬本身卻是一個神秘人物。幾個世紀以來,我們還是不能確定荷馬是誰,以及他是否存在。荷馬的史詩和赫西俄德的《神譜》是關於古希臘神話最早的文字材料。沒有什麼比這些作品更重要、更具影響力了。甚至有人說,荷馬賦予了古希臘人諸神。▲ 圖為奧林匹斯山諸神。
  • 同學們:《荷馬史詩》不就是一本書的名字嗎?怎麼成兩本了?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荷馬史詩》,不過大家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它是指的一本荷馬寫的詩集。但其實不然,《荷馬史詩》其實指的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兩部長篇史詩《伊利亞特》(又譯《伊利昂記》)和《奧德賽》(又譯《奧德修記》)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