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釉:吉州窯的黃金甲

2020-12-17 騰訊網

今天我們給大家講講黑釉盞裡的「玳瑁釉」。下圖這隻包銀鬥笠盞便是典型的玳瑁盞,它通體施黑釉,釉質晶瑩,肥厚滋潤,釉面布滿的黃褐色斑塊,近足處無釉,露黃白色胎,胎質細密堅硬。此盞製作精緻,色彩柔和絢麗。

南宋-元 吉州窯玳瑁釉鬥笠盞(重文)

大阪鴻池家舊藏

玳瑁釉是吉州窯的一種特殊產品,是一種釉面黑、黃等色交織混合的,色調滋潤的釉。主要做法是在器物上先施一種氧化鐵含量較高的底釉,然後再隨意甩灑一種氧化鐵含量較低的面釉,形成各種不同形狀和大小的斑塊。在燒的過程中,經過釉的流淌、滲透、擴散、交融等,形成千姿百態、色調多變的玳瑁釉。(張富康《中國古陶瓷的科學》)

南宋-元 玳瑁釉盞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玳瑁是什麼?

玳瑁是一種海龜,它的背部角質板呈覆瓦狀排列,表面油光,且有褐色和淡黃色相間的花紋,它的審美價值極高,因其甲殼具有美麗獨特的斑紋、溫潤如玉的質地,裝飾性極強。宋代範成大《虞衡志》「玳瑁生海洋深處,狀如龜黿,而殼稍長。背有甲十二片,黑白斑文,相錯而成。」

在古代,玳瑁是稀缺資源,在中原可不多見,由海地、海國進貢或貿易而來。比如隋唐進貢玳瑁的地區主要有崖州珠崖郡、陸州玉山郡,即今廣東、廣西、越南等地。柳宗元《送廖有房序》亦言: 「交州多南金、珠璣、玳瑁、象犀。」「交州」就是現在廣州、越南等地。

物以稀為貴,因為它的稀缺性,再加上它的審美屬性,這就決定了它在當時的價值極高,早在漢代便被人用來做工藝品,《孔雀東南飛》用「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來形容劉蘭芝的裝扮,玳瑁在這裡做了頭飾。在唐代的法門寺地宮中也發現過玳瑁的工藝品,在後室的素麵銀香爐中有13 枚玳瑁製成的「開元通寶」,它們是當時作為財富捨入的供養錢幣。

唐 玳瑁「開元通寶」

法門寺地宮

那為啥會出現在瓷器上呢?

玳瑁就這樣一直成為奢侈品的代名詞,但是當時的統治者也很擔心啊,擔心它會給社會帶來驕奢淫逸的風氣,便將其做了一定的限定。比如南齊規定「諸王不得作乖體格服飾」,廬陵王蕭子卿頂風作玳瑁乘具,還被父王所批評。到宋代限定更加嚴格,仁宗天聖五年罷除了瓊州玳瑁的歲貢。景祐元年又將玳瑁列為禁物,「非三品以上官及宗室戚裡之家,毋得用金稜器,其用銀者,毋得塗金。玳瑁酒食器,非宮禁毋得用」。這樣一系列的禁令就決定了玳瑁只能適用於上層社會,一般階層也只能站那兒看著。

唐 玳瑁螺鈿八角箱

正倉院藏

唐 玳瑁如意

正倉院藏

到南宋時,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市民也越來越有錢,也想用只有上層社會才能享受的玳瑁呀,可是這種東西你有錢也不能用,還非得有一定的身份地位,一般人就算買得起也不敢用啊。於是他們便想出個折中的法子,用瓷器來代替玳瑁製品,吉州窯便是首創。後來這種產品面世以後,在市場上銷量還挺好,從吉州窯的窯址來看也能證明這點。發現過很多類似的瓷片,而且它還很百搭,不僅可以做單獨的玳瑁釉,還可以配合剪紙貼花,形成玳瑁皮剪紙貼花,更像是一件玳瑁製品了,所以這種產品一下子流行開來。

南宋-元 玳瑁釉鬥笠盞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南宋-元 玳瑁釉梅瓶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南宋-元 玳瑁釉蓋罐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南宋-元 玳瑁釉罐

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南宋-元 玳瑁釉剪紙貼花盞 (國寶)

萬野美術館藏

宋 玳瑁釉罐

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元 玳瑁釉盤

吉安市博物館藏

南宋-元 玳瑁釉盞

吉安市博物館藏

南宋-元 玳瑁紋盞

吉安市博物館藏

古人為什麼喜歡玳瑁?

「玳瑁」珍貴稀少,代表高貴、奢華,只有貴族才能使用,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它會出現在豪華盛大的宴席。比如李世民《帝京篇》「羅綺昭陽殿,芬芳玳瑁筵」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玳筵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唐 螺鈿紫檀五弦琵琶

正倉院藏

此外,玳瑁還有長壽之意,在《漢書·郊祀志下》有段關於王莽的記載:王莽為求長生不老,以鶴髓、玳瑁、犀玉之類浸漬五色之谷。可見玳瑁還被認為具有延年益壽之用處。

現在我們再看這些玳瑁釉的時候,感到它們很神秘,其實它們就是一種仿生之作,當時的人們通過玳瑁釉來滿足當時對玳瑁的嚮往之情。

相關焦點

  • 浪漫抽象——吉州窯
    浪漫抽象——吉州窯吉州窯又名永和窯、東昌窯,窯址位於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興於晚唐,鼎盛於兩宋,衰於元末。北宋末年北方戰亂,窯工南遷,吉州窯較大程度上受到磁州窯風格影響。吉州窯的主要工藝品種有:剪紙貼花盞,吉州窯獨有的、最具聞名的代表作品。在黑釉作品的釉層上,貼上剪紙再施上一層或多層灰釉,在灰釉還沒幹透之前把剪紙揭去,待其幹後,再入窯燒制。木葉紋盞。在黑釉盞的表面施放置一片樹葉,然後入窯燒制,即將樹葉脈絡清晰地保留在茶盞內側。一般以用桑葉為主。
  • 吉州窯獨樹一幟的風格 究竟有多美......
    如釉下彩繪躍鹿紋蓋罐,口徑10.4 、底徑7.8、高19釐米。蓋面、蓋沿分別飾折枝牡丹紋和卷草紋,頸部飾蔓草紋。這是吉州窯南宋時期的代表作,體現了當時釉下彩繪釉的最高水平。鹿在古代被視為「仁獸」,且因「鹿」與「祿」諧音,故又作為官祿的象徵,並受到各階層的尊崇。自唐人賈耽《百花譜》,將海棠譽為「花中神仙」始,海棠的地位與聲望日漸突出。
  • 如何區分各種黑釉瓷器?
    二、黑釉瓷-建窯瓷器南宋時期,黑釉瓷器製作最為推崇的是建窯,又稱之為「黑建」。黑釉瓷器美觀大方,釉色滋潤,而且還有各種形狀的銀色白波紋,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兔毫釉」、「油滴釉」、「玳瑁釉」、「鷓鴣斑釉」等,這些都是名貴的顏色釉瓷。
  • 【鑑賞】吉州窯古陶瓷鑑別
    並且充分利用窯變技術,研製創燒了色彩繽紛、璀璨奪目的黑釉地木葉紋、虎斑紋、玳瑁斑、鷓鴣斑、鱔皮黃、油滴等黑釉窯變瓷和個性獨特的釉下白地彩繪,給人以自然、清新、亮麗的美感。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不少國家均有收藏,甚至奉為國寶。釉下白地彩繪技術更是直接促進了青花瓷的成熟,開闢了制瓷裝飾工藝的新天地,對我國陶瓷生產影響深遠。吉州窯是一座以生產日用陶瓷為主的民窯,產量大,成本低。
  • 南宋吉州窯玳瑁釉三足爐
    南宋吉州窯玳瑁釉三足爐 南宋吉州窯玳瑁釉三足爐 尺寸:口直徑12cm、高9.4cm 品相:底窯縫
  • 黑色是一束光:馬雲翔與吉州窯黑釉丨名家大課·大肉莊
    玳瑁釉、剪紙貼花、彩繪、剔花、黑釉等等,都是非常經典的吉州窯產品。吉州窯的技法十分精美而獨特,一個能生產這麼多種產品的窯口,可想而知它的實力是非常強的。△  吉州窯玳瑁釉仿兔毫盞    馬雲翔老師藏品△  吉州窯玳瑁釉描銀盞    馬雲翔老師藏品瓷器從青瓷發展到白瓷,可以說是一個質的跨越,而從白瓷到黑瓷,那又是另一個質變的發展了。
  • 吉州窯:中國宋代八大民窯之一
    吉州窯創燒於唐,宋代是吉州窯的興盛時期,而終於元代。該窯的產品種類繁多,有建窯 的黑釉瓷,有定窯的白釉瓷。有景德鎮的青白釉瓷,有仿「哥窯」的百圾碎瓷,還有磁州窯的白地黑花釉瓷等,雖是五花八門,但各有特色。在這些產品中應以黑釉 瓷獨具風格,如玳瑁斑,鷓鴣斑、剪紙貼花、木葉紋釉等最賦盛名,還有繪花、剔花、描金、堆塑和文字等,裝飾技藝如書寫有「福山壽海」和詩文等。
  • 市集丨宋代人喝茶愛用的吉州窯玳瑁壺,純手工,高顏值,愛喝茶的你必備
    在建盞中也有類似玳瑁的斑紋,因為酷似天然的釉色斑紋,深得人們喜愛,所以叫玳瑁釉。作為吉州窯代表之一的玳瑁釉,審美趣味上具有「禪宗美學」的瀟灑隨意;技藝上,同樣登峰造極,無論是收藏還是復刻日用,玳瑁釉都值得擁有。
  • 吉州窯,一片樹葉成就的千年傳奇!
    吉州窯位於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是中國現有保存完好的古代名窯遺址之一。吉州窯始於晚唐、盛於南宋、而衰於元,擁有600多年的燒制歷史。很多人知道吉州窯卻是因為一片樹葉,樹葉難以永存,但融入陶瓷之後,便能恆久遠。
  • 宋瓷黑釉瓷重要代表木葉盞究竟是不是建盞,有何區別?從這3點看
    同是宋人為了鬥茶、點茶之用而衍生的黑釉茶器,黑陶黃紋的木葉盞似乎與同期的兔毫、鷓鴣盞不太相同,也並不利於鬥茶時的觀察湯色,那麼木葉盞是建盞嗎?有何區別?關於木葉盞你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史載木葉天目產于吉州窯,是宋元時期最富創造性的民間窯場,吉州窯是宋代另一個黑釉瓷的重要代表。
  • 只知道福建建窯建盞,其他省份都有多少古代窯口競相模仿黑釉瓷?
    釉瓷與點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兩宋時期,隨著宋代茶文化中點茶、鬥茶的興盛,黑瓷茶盞風靡一時,黑釉瓷亦迎來發展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窯場當屬南方的建窯、吉州窯,以及北方的磁州窯系。▲金/元磁州窯系黑釉鐵鏽花卉紋小口瓶,紐約佳士得2015年拍品,成交價約 410萬RMB磁州窯釉瓷除了單色釉外,還有各種鐵結晶釉、斑點釉、絲毛釉、玳瑁釉等窯變釉
  • 吉州窯剪紙貼花盞
    宋代開始,以南方吉州窯為主要代表的窯場,繼承了唐代剪紙貼花的工藝技術,將剪紙貼在施以黑釉的瓷器上,再施以灰釉,等灰釉還未完全乾透之前將剪紙揭去,待幹後再入窯燒造而成。由於施以不同的灰釉,在燒制時會出現窯變,呈現出黃、綠、藍、白等幾種釉色,又以黃色居多,其剪紙圖案中多以雙魚、雙鳳、喜鵲、團花等圖案,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