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11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沙曉峰)在三亞,一說起農業,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句順口溜——三亞農業半崖州。在崖州,有一個田洋不得不提,這就是坡田洋。坡田洋是海南冬季瓜菜的發源地之一,是冬季瓜菜產銷重鎮,當地農民每年種植的瓜菜產值約2億元。
11月18日,「2017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溫暖之旅」的採訪團走近崖州萬畝坡田洋,親身感受這片希望的田野。
「田洋工廠」裡的希望 年瓜菜產值約2億
「可以說,坡田洋成就了三亞農業的輝煌,坡田洋也孕育了三亞農業的希望。」據三亞市崖州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坡田洋是海南省第三大、三亞市第二大田洋,管護面積12600畝,東靠大茅嶺、西至馬安嶺、南至後溪,北至郎勇嶺、涉及城東、拱北、崖城、城西、北嶺和赤草等六個村委會。
坡田洋每年種植的品種主要有豇豆、茄子、青瓜、苦瓜和絲瓜等,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坡田洋豇豆完成種植面積7000畝,約佔整個崖州區種植豇豆面積的18%;近年該區產業結構調整引進葡萄、黃秋葵、四稜豆等新品種。坡田洋種植的反季節瓜菜成為崖城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每年種植的瓜菜產值約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坡田洋也是三亞市重要的無公害生產基地。田洋現設有田洋廢棄物回收點一個,並配務專業的田洋管護隊伍,生產的瓜菜要經過田間檢測合格之後,才能銷售到全國各地。
三亞崖州萬畝坡田洋。崖州區供圖
冬季到三亞育種成潮流 崖州成南繁育種主要基地
坡田洋之名不僅僅是冬季瓜菜,它還是生物綠色革命「南繁育種」的基地。據三亞市崖州區農林局負責人譚詩琪介紹,坡田洋是全國重要的南繁基地,每年來這裡育種的單位有20多家,面積約有1000畝。
據悉,自1962年,四川省農科院首次在崖州的良種場冬繁玉米獲得成功後,引起了農業科學工作者的興趣和國家的重視。隨後,到崖州育種漸成一種潮流。每到冬季,全國許多科研單位、院校、種子公司都到三亞開展農作物種子繁殖、制種、鑑定等科研生產活動。據統計,每年都有20多家單位到崖城鎮梅山嶺落田洋、保港郎芒田洋、坡田洋進行南繁育種,全區常年南繁育種面積超過萬畝。
三亞市農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南繁育種加速了農作物良種的更新換代,三亞每年品種更新的增產幅度都在加大,對農業增產的貢獻率達到30%。
打造瓊南片區最大瓜菜集散地
三亞崖州區作為海南省熱帶農業主產區和重要反季節果蔬種植基地,一直以來,自然形成的瓜果菜交易市場位於崖州區主要交通要道225國道上。
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每年除了本地瓜菜外,樂東、陵水和保亭等外地瓜菜也至此交易,農戶三輪車、摩託車、農用車、大貨車等瓜菜運輸車輛帶泥上路、車多路窄,造成此路段時常出現交通擁堵、汙水橫流等問題,嚴重影響區容區貌,與此同時,部分未經檢測外地瓜菜進入該區舊市場交易,增加冬季瓜菜監管的難度,影響的農產品質量品牌。
為此,崖州區決定在高山園建設崖州果蔬綜合批發市場,面積約300畝。一期項目用地106畝,建有64個瓜菜收購檔口,現已完成一期建設。
新市場建成將填補三亞沒有區域性產地瓜菜公益性市場的空白,並將成為海南省南部實力強、影響大、輻射廣的果蔬批發交易集散地,同時吸引更多的客商到市場收購果菜,拓寬果蔬銷售渠道,減少中間環節,做大做強瓜菜市場。
目前,他們正著手準備開業工作,加快崖州果蔬綜合批發市場建設開業等相關配套工作。
「發現美好新海南」2017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溫暖之旅大型主題活動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南海網承辦,中共臨高縣委宣傳部、中共昌江黎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中共東方市委宣傳部、中共五指山市委宣傳部、中共三亞市崖州區委宣傳部、海南森林城市度假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海南棋子灣開元度假村、海南海品集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海南水果島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海南三廚新海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