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種哪個品種的竹子當圍牆好呢?

2020-12-14 鄉村似歌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是最好的園林或圍牆植物,如果住宅四周有竹林,碧綠青翠,清幽秀麗,給人以清新脫俗的感受。那麼,種哪個品種的竹子可以當圍牆呢?下面鄉村似歌將與大家一起探討。

一、種植紫竹當圍牆,居室增光添彩

1、紫竹圍牆,我們在工作之餘抬頭觀望,別有一番風味,它既可以緩解疲勞,又高雅有趣。

2、種植在圍牆上,可以與水竹等不同顏色的竹子混合種植,色彩絢爛,甚為好看。

3、紫竹既可以做藥材(治療被狗抓咬傷、風溼病等,特別是它的根和葉,有利於消腫止血等),又具有食用價值,可以加強機體免疫力、開胃、補充蛋白質,讓消化得更快等。

4、紫竹材質堅韌,種植當圍牆,可以起到減小噪音、使空氣更好,能改善局部氣候、吸收空氣中的不好的物質等。

5、種植要點。①選擇肥沃的沙質土地或參入菜地土。②母竹選擇健壯的1-2年生竹,枝葉茂盛,分枝較低,無病蟲害的母竹,並選胸徑在2-3釐米左右母竹挖取,防止損傷杆基筍芽,鬚根應儘量保留,不要劈破或撕裂杆柄、杆基,應儘可能多帶宿土。母竹挖起後,在竹杆約2米平切。母竹應隨挖隨運隨栽。如一時不能栽完,應放在陰涼避風處,或打溼後蔭網覆蓋,定時澆些水。遠距離運輸需帶土打黃泥漿包紮,防止根芽乾枯。

③整地挖穴,帶寬為1-1.5m,穴的大小依據母竹竹篼的大小而定。一般穴的長、寬、深為60cm X 60 cmX 40 cm。挖穴時要把表土和底土分別放置於穴的兩側,以便回土時把表土先覆於竹篼部。表土填入穴底層。

④栽竹時間以早春2月為宜,梅季時雨水充足,也可種植。種植時還要注意天氣變化,避免在連續幹早天氣種植。栽植時可以在穴底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每穴10公斤左右,與表土拌勻。根據竹兜大小,適當修整定植穴,在穴底填充細土,解去包紮,放下母竹,使鞭根自然展開。

二、種植水竹當圍牆,淨化美化環境

1、水竹材質柔韌,富於彈性,纖維極強,表面光滑。水竹的竹筍味鮮甘甜,竹編器具和工藝品美觀、耐用。

3、竹竿高2-5米左右,竿粗達3釐米,幼竿具白粉並疏生短柔毛;節間長達30釐米,壁厚3-5毫米;竿環在較粗的竿中較平坦,與籜環同高,在較細的竿中則明顯隆起而高於籜環;節內長約5毫米;分枝角度大,以致接近於水平開展。

4、水竹有淨化環境的價值。水竹在生活汙水中培養10天後,汙水中TN、TP、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別達到91%、92%、70%和73%,其中水竹對N、P的吸收量分別佔淨化量的55%和53%。

5、水竹種植要點。①水竹喜溫暖溼潤和通風透光,耐蔭,忌烈日曝曬。選擇腐殖質含量豐富的粘性土壤進行種植,它耐陰不耐寒,冬季溫度不能低於5℃。

②土插在夏季生長季節,從莖頂端傘狀苞葉下5釐米至6釐米處剪下,把苞葉尖端剪去,留3釐米至4釐米長,修剪成直徑6釐米至8釐米的葉盤,然後將花莖插入裝有沙的沙盤,使葉盤緊貼沙面,置陰涼處,保持空氣和土的溼度,20多天水竹就開始生根長新芽,並萌發出小植株;分株宜在3月至4月進行,把生長過密的母株從土中託出,分切成數叢,隨分隨種植,極易成活;播種在9月至10月種子成熟時採摘,放陰涼處風乾後收藏,翌年3月至4月,用撒播法將種子撒入土內,壓平覆薄土,淋足水,保持土壤溼潤,10天左右後,水竹會相繼發芽。

③如發生葉枯病和紅蜘蛛危害,葉枯病可用50%託布津1000倍液噴灑,紅蜘蛛用40%樂果乳油1500倍液噴灑。

種圍牆的竹子主要考慮庭院的配置及美感,如果庭院面積較小的話,還是不要種植毛竹、慈竹和早園竹等大型竹種做圍牆,如早園竹太大了,地下竹鞭蔓延得很快等。你覺得對嗎?點擊關注幸福年年!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說門前不栽竹,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又何解?
    竹子這種植物其實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歡,因為這東西四季青綠,讓人看著就莫名心情好。但是,農村卻有老話說「門前不栽竹」,意思是很明顯的,就是門前儘量不栽竹子。可同時,我們還會聽到有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就是可以吃飯不吃肉,但是住的地方卻不能沒有竹子。
  • 俗語講門前不栽竹,又有老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該信哪個
    農村流傳著一句叫,門前不栽竹,但也有一句與竹有關的話語,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有人覺得,為何會有這麼矛盾的話在流傳呢?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講的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的出處是來源於蘇軾,原文: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i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句話要講的意思,是生活中寧願沒有肉可吃,也不能讓家中沒了
  • 農村老話:是「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還是「門前不栽竹」?
    今天我們要探討的,乃是農村俗話「門前不栽竹,屋後不種樹」與蘇東坡名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之間的PK。究竟哪個更有道理?一起來看。首先,我們來看看這兩句話各自是什麼意思:「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意思是寧肯不吃肉,居住的地方也要有竹子做伴。
  • 常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細談竹子為何頗受文人喜愛?
    常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細談竹子為何頗受文人喜愛?「竹」自古作為一種特色文化載體,就肩負著傳承與發展歷代文化作品的重任。可以說「竹文化」是在人們千百年的,生產實踐中發展並逐漸興起的。因竹子特殊的生長狀態所以,內空、不易折斷、成活率高等生長特點。經常被世人比喻成美好節操,並在詩文中佔據一方沃土。
  • 蘇軾: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中國也挺好,但是他喜歡人少一點的,講英語的地方;所以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就成為了首選。不管是哪個國家,反正是不想回伊朗的。我也沒有問具體什麼原因,每個人做出選擇必然有他自己的理由。而五月來了,樹蔭蔥蔥;在重慶,更有不少竹林。比如知名的縉雲山上的農家樂附近都是竹林,承接住宿,有的價格還不低。
  • 農村俗話丨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有矛盾嗎?
    農村俗話,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有矛盾嗎?農村老話雖然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放在不一樣的場合使用,就不矛盾了。表面看起來「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和「門前不栽竹」,這兩句話互相矛盾,但透徹的理解它,卻不矛盾。
  • 鄭板橋一副《墨竹圖》,展示了什麼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宋朝的大才子蘇東坡曾寫下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意思很簡單,寧可吃飯沒有肉食,也不要居住的地方沒有竹子,吃不到肉頂多讓人消瘦,而居住地沒有竹子卻會令人庸俗。人瘦了還能胖回去,而人俗了卻是無法醫治的。由此可見,竹子是高雅的象徵,是提高人們生活品味,人生境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世上最美的竹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蘇軾《於潛僧綠筠軒》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家裡養盆文竹,寓意家人節節高升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家裡養盆文竹,寓意家人節節高升文竹是「高雅派」的代表,也是家庭養花很常見的一種綠植,知道它的人很多,實際上養文竹的朋友是很少的,原因可能跟文竹不開花有很大的關係,文竹在較短的時間內是不會開花的,除非養了十多年,它才有可能開花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歷代名家畫竹清賞)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北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據《晉書·王徽之傳》記載,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為人高雅,生性喜竹。有一次,他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便馬上令人種竹。有人問其原故,他不予正面解釋,但嘯詠(歌詠)指竹曰:「何可一日無此君!」「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便是藉此典。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當竹與泉相遇,會碰撞出什麼樣的水花?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一篇《桃花源記》,激起詩人千古傳誦,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片桃花源。世界不斷的發展,不斷的擠壓農村的生活空間,而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們,卻又開始嚮往起農村的生活,尋找那份久違的寧靜。看遍人間繁華,歸田攜酒伴花。
  • 居有竹食有竹,日常生活中最不能缺少竹子
    竹子的筆直、性空、有節,也一直被視為全德君子的風範。我讀小學的時候,家中一樓上二樓的轉角牆上掛著一幅墨色淋漓的竹子,落款人是「葉公超」。我每天上樓下樓都朝那幅畫看兩眼,印象好深刻。在外面看到竹子或讀到「竹」這個字,總會自然地想到「葉公超」。後來我們搬了幾次家,那幅畫一直懸掛在明顯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竹子,總是枝幹修長而直挺,經歷寒冬依然翠色盈盈,自成一片清幽美景。
  • 居無竹?不能忍!盆栽這4款,好看又好養,還能慰藉心靈
    導語:在古人墨客的眼中,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由此可知,竹子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佔據著如何重要的地位,而發展到至今,居無竹依舊是不少人無法忍受的事情,而且+-有些人對其賦予了美好的祝福。如常見的富貴竹、龜背竹等等,它們寓意著招財進寶,財源廣進等等。
  • 竹子也有博覽園?今夏品竹,來安吉竹博園就對了!
    而竹博園更是西湖邊那片竹海中的核心景區。夏季避暑,怎麼能少得了漫山竹海呢。來過竹博園,才能真正感受到什麼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次賞竹的第一站,並不是想像中的萬畝竹海,而是古代藝術品展覽館,就在檢票口的二樓。它是浙江首家景區古代藝術品展覽館。展廳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貴氣十足。
  • 中國第一竹鄉,這裡擁有世界最大,竹子品種最多的竹博園
    中國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連,竹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蘇東坡在《於潛僧綠筠軒》中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自古以來,從大量的詠竹詩文也可以看到人們對竹子的喜愛。俗話說「世界竹子看中國,中國竹子看安吉」,在浙江的西北部的安吉縣,有一片茫茫大竹海,這裡被稱為「中國第一竹鄉」,這裡匯集了國內外400多種竹子,有世界最大,竹子品種最多的竹博園。安吉是全國首個國家級生態縣,境內水域豐富而發達,滋養出了縣內茫茫的竹海。
  • 徽州山區有很多竹子,你知道有哪些品種,又有哪些用處呢
    茶園、竹林、雲海是徽州山區的常態古語有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古人對竹子的喜愛程度,鄭板橋的瘦竹,把那一種文人風骨刻畫的淋漓極致,雅到極致。徽州的竹子品種眾多,但由於地處山區,存在著一竹多名、同名別字的情況,據《徽州風採錄》統計,在徽州有著十幾種的竹子,例如毛竹、淡竹、苦竹、金竹、雷竹、箬竹、紫竹、綠皮黃筋竹、觀音竹……,這其中最多的可能就是毛竹、金竹、箬竹、苦竹和雷竹了。
  • 一種能養在桌上的迷你竹子,清新雅致,比花還好看!
    古人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竹子與梅花、蘭花、菊花並稱「花中四君子」,真想不出有哪個國家的人像中國人這麼愛竹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認為竹子象徵著骨氣、剛正不阿,而且竹」與「祝」諧音,也有平安吉祥、節節高升的寓意。 不過現在人大多居住在樓房裡,有院子的人少之又少。是不是沒有院子就不能養竹子呢?當然不是,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可以養在桌上的迷你品種:米竹。
  • 這種植物,古人寧可不吃肉也要在院子裡種上它,更不能一日無它
    我家門外牆邊種有一片竹子,青枝翠葉,經冬不凋。月明之夜,其影疏疏,每當風來,其音蕭蕭。枝影搖曳,婆娑可愛。喜其不懼雪霜,不畏嚴寒,不與世爭,特歌詠其高風亮節。詩曰: 門前多綠竹,無風亦蕭蕭。 月下弄清影,詩就獨風騷。 平生不低首,時常挺直腰。 本是無心客,何懼雪霜凋。
  • 竹子詩詞:蘇軾愛竹,人盡可知!六月知竹,人生知足!
    早在宋代,蘇軾就曾說過: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對於蘇軾而言,生活中,不僅有茶米油鹽醬醋茶,還應該有詩與歌。做一個品味高雅的人,不世俗,不勢利,堅守內心,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 八首竹子詩詞:五月知竹,人生知足
    五月,萬物生長,草木繁盛,此時的竹子也迎來了一年中生長最快的時候。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對於竹子,古代文人墨客從不惜溢美之詞,古詩文當中也留下了大量詠竹的詩詞。五月知竹,人生知足,讓我們一起品讀詩歌,品味知足人生。《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