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央企之父」:桑弘羊,天才與算計的一生(上)

2021-02-13 栩然說

       我們知道,封建時代都有一個大地主,那就是皇帝,理論上,擁有天下所有的土地、財富和子民,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土……」 

       作為大農中丞的桑弘羊,主要工作就是替這個大地主管好家。當桑弘羊躊躇滿志的走馬上任後,驚訝地發現,這個家沒啥可管的了。

       理論上皇帝漢武帝本來應該是全國最大、最富有的地主,但現實裡他不一定是,至少一定不是唯一的地主。

       在漢武帝之下還有許許多多的小地主,有些可能是他家遠房親戚,有些可能是他家原來的傭人,但不管怎樣,現在這些地都已經不是漢武帝的了。

      而且這幫小地主們胃口越來越大,到處找漏洞、鑽空子,甚至沒有漏洞自己扛著鋤頭也要挖出一個洞來。

      這玩意兒,再發展下去還不得搶地主了啊。

      必須得鬥了。

       面對四處漏風漏雨的國家經濟,桑弘羊並沒有如前任般拆東牆補西牆,而是一上來,就展示出了自己的精明算計和對宏觀經濟的超前理解。

       他跳過什麼溜單、出對子、三帶一之類的常規出法,直接扔出了「四不帶」——一副炸彈,分別叫「算緡告緡令」、「統一幣制」、「假民公田」和「西北屯墾」,考慮到大家的古漢語水平,我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下,大概就相當於徹查偷稅漏稅+中央統一印錢+政府轉讓土地+搞西北建設兵團。

       只用了五年時間,國家的財政面貌為之煥然一新。

       什麼叫專業,這就叫專業。

       然後,弄錢有功的桑弘羊被大地主漢武帝正式任命代理大農令,成為正部級幹部,5年幹了四件大事,從副部升正部,仕途好的簡直令人髮指。

       但這既不是靠家勢背景,也不是靠運氣,這裡面的每一步都是桑弘羊一步步算計出來的。

      從這以後,直到漢武帝去世,23年裡,他一直是獨掌財權。

       ——對於這個「23年」,很多人可能沒什麼概念。我強調下,漢武帝是一個用人非常嚴的人,據統計,就光是大農令,十年時間裡,他就曾換了6個。

      23年,都夠漢武帝換一打了。但自始至終,都沒換過桑弘羊。

       經過前面五年的小打小鬧,桑弘羊終於準備幹大事了。也正是這幾件事,把他和後世的國有企業聯繫起來。

       雖然前面已經和這些小地主們鬥來鬥去鬥得不亦樂乎,也把他們整得夠嗆,但瘦死駱駝比馬大,這些小地主家餘糧還很多,繼續鬥吧。

        從這些小地主們的角度講,在好不容易消化了上一副炸彈之後,許多人都在等著桑弘羊出點正常的牌,他們好跟著出幾手爛牌。

       桑弘羊看了看手中的牌,謹慎地打出了兩張。

       對王。

       許多等著桑弘羊出牌的人一看,差不多暈過去了——我CAO,你手裡只有炸彈是吧。

      所謂對王,就是桑弘羊這一生中幹過的對後世影響最大的兩件大事。

      最重要的,當然是鹽鐵官營。這不是他的原創,前面說過,當年管仲就這麼幹過。但桑弘羊搞的是規模化生產,質量上有保證,供應上有保障,價格上還有優惠,這就徹底把那些單打獨幹的商人逼上了絕路。

      這也是後來鹽鐵會議爭論的焦點。

      而鐵的專營則更進一步,被政府完全壟斷,漢朝在每個產鐵的地方都設置了鐵官,負責鐵的冶煉和製作銷售,即產——供——銷一體化運作,而且規定民間不得私自鑄鐵和販鐵,違者重罰。

      這種做法不僅不同於管仲,也不同於後世其他朝代的做法,從秦漢到明清,政府通過資源壟斷進行專營的方式有很多種,   大部分採用是「資源牌照授權、控制銷售渠道」的方式,直接進入製造環節的不多。

       後世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我們目前遍布華夏的「中央企業」就是脫胎於此。

       另一件流傳史冊的大事,是均輸和平準。這又是兩個很陌生的名詞,均輸簡單地來說,相當於搞物資調配和專賣,其大致情況,你們參考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和現在的菸草局就行了。

       這一副炸彈扔下去,大家都覺得這牌沒法玩了,合著你仗著有皇帝撐腰,不按套路出牌是吧。

       桑弘羊是個很直接的人,所以他對於這些批評的恢復都很直接:

       是的,我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罵他的人瞅了瞅站在桑弘羊身後看得起勁的漢武帝,衡量了一下自己的腦袋在武帝那裡值幾個錢。決定:忍了。

       總有你牌不好的時候。我們等著。

相關焦點

  • 西漢「央企」之父:桑弘羊,天才與算計的一生(下)
    桑弘羊死後,他生前制定的很多政策都被廢止或調整,但更多的政策得以保留,畢竟用他的方法確實能掙錢,誰也不能跟錢過不去啊。        此後,歷朝歷代多用桑弘羊的政策,卻絕口不提這個人。        魏晉南北朝,對他的評價基本是毀多譽少。        隋唐時期,對桑弘羊的討論又熱門起來,因為隋唐也實行了鹽鐵專賣。
  • 會計的祖師爺——桑弘羊
    一年後,桑弘羊捲入燕王和上官桀父子謀反案,身死族滅。一代理財大師就這樣離開了,留下很多經濟學思想,等待後人發展。桑弘羊出生於洛陽的一戶富商家庭。洛陽是西漢一大商業都會,悠久的商業傳統和家庭薰染,少年時期的桑弘羊就能幫助家庭進行一些理財活動。洛陽無數的名人:蘇秦刺股、佩六國相印;呂不韋奇貨可居,成秦國丞,這些傳說,深刻得影響著少年的成長。漢景帝末年,年僅十三歲的桑弘羊以「精於心算」名聞洛陽。漢廷詔書,特拔桑弘羊入宮(一說捐官入宮),任侍中(秘書),桑弘羊由此踏上了仕途。
  • 《鹽鐵論》桑弘羊提出了軍事第一問,這個問題至今無解
    代表民間的儒生在西漢時期的「鹽鐵會議」上,率先發難。認為造成當時西漢經濟措施,是與民爭利,導致了此時「朝廷注重奢華的表面工作,百姓人人為了財利而奔波,最終影響到社會風俗,形成了攀比奢靡等貪婪卑劣的風氣」。
  • 桑弘羊其人其道:國富民貧的重商主義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漢武帝時期的重要人物:桑弘羊。他在大眾中間的名氣雖不如衛青、霍去病這類同時代的名將,但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性,則要遠遠超過後者。從某種程度上說,桑弘羊奠定了中國專制王朝時代的財政政策基礎,後人多數不過是在他的方向上繼續走下去而已。
  • 桑弘羊VS克拉蘇:兩大帝國巨賈的不同選擇
    漢匈之爭了結於東漢,肇始於西漢。西漢武帝時也出現了大規模水災、旱災與饑荒,都靠舉國體制硬挺過來了。是以內生力量消化天災,還是以侵掠遊走轉移天災,體現著文明的可持續性。 漢武帝即位7年後(公元前133年),不堪匈奴持續進犯,開始了十二年的漢匈戰爭。最終衛青取得河套地區,設立了朔方郡;霍去病打通河西,建立了武威和酒泉郡。
  • 桑弘羊,王莽和王安石新法比較
    桑弘羊,王莽和王安石新法比較中一三次變法分別發生在漢武帝時期、西漢末年和北宋中期,均是影響深遠的宏大改革
  • 【航拍西漢十一陵4】千古一帝漢武帝茂陵和英年早逝的漢昭帝平陵
    西漢帝陵最西端的一座,位於鹹陽興平的茂陵,是所有西漢陵墓封土最大的一座。它的主人,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漢武大帝。漢武帝在位54年,期間國力比較強盛,對外作戰取得了重大勝利,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徵大宛、北破匈奴,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漢武帝因此成為千古一帝!為了彰顯自己與眾不同的歷史功績,建設了一座規模宏大的陵墓。茂陵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修造時間最長、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
  • 西漢鹽鐵會議:一場決定中華帝國兩千年治國方略的論戰
    大家還記得中學歷史課本裡的鹽鐵會議麼——西漢財政大臣桑弘羊,與以儒家學者組成的文學賢良,在朝廷上進行一場治國方略的爭辯。 01 桑弘羊是個少年天才,他出生在洛陽,父親是個商人。 桑弘羊13歲的時候,就因為心算能力很強,被選拔進入官員候補隊伍,可以理解成,13歲就已經進入了公務員隊伍。 之後他一步步升遷,成了大司農。
  • 西漢皇帝順序完整版
    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繼承和發展其父漢文帝的事業,與父親一起開創「文景之治」;並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7、世宗/孝武皇帝劉徹:劉徹(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
  • 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也有一個像深圳似的經濟特區——朔方郡
    移民朔方主意先是主父偃上疏起了個頭,後由朱買臣、公孫弘、卜式、桑弘羊負責朝延錢糧與官商的調度事宜。讓衛青大將軍安排節制當地的治安與邊防。隨著屯墾在朔方如火如荼的開展,當地的小農經濟出現了可喜的發展,但是作為邊塞駐軍糧草供應之地,還是顯得發展不夠快。
  • 繼任減宣之位的杜周,西漢十大酷吏之中結局最好的一位御史官
    而在西漢十大酷吏之中,繼任減宣之位的杜周,結局卻是最好的一位。他是如何為官的呢?他又是因為什麼樣的做法才避免了自己悲慘的結局呢?現在就讓我們回顧歷史,去看看杜周這個酷吏的一生到底是怎樣的吧!(杜周:唯上是從枉法取私的西漢酷吏)⑴執法嚴苛尤為突出的杜周關於杜周,他出生於另一個酷吏義縱治理下的南陽地區。
  • 特斯拉:世紀天才的悲慘一生
    特斯拉一般天才都會有一些怪癖,特斯拉也不例外。他一生未婚,有人說他最愛的是一隻白色的雌性鴿子。這些怪癖絲毫不會影響特斯拉的發明創造能力,他的一生至少留下了七百項發明專利。如果在現在,這麼一名天才要麼聲名顯赫,要麼富甲一方。然而做出了這麼多發明的特斯拉,本人並沒有那麼富有,而且一生極其坎坷。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另一位發明大王有關,他就是——愛迪生。
  • 為何漢朝明君多出自西漢,而東漢總是默默無聞,有一個重要原因
    習慣把西漢和東漢合在一起說兩漢,兩漢共計四百餘國祚,其中西漢國祚210年,東漢國祚195年,其實西漢與東漢的國號都是漢,前面的」西「與」東「那是後人為了區分方便而加上去的,在史書上叫」漢「與」後漢「,此外還有一種感覺,總感覺兩漢的明君都是出自西漢,東漢總是默默無聞一樣。先說說西漢有哪些明君?
  • 西漢一朝竟出六位明君,有一皇帝名氣比開國皇帝還大,卻充滿爭議
    整個西漢王朝,竟然出了六位明君,這在整個歷史上都是極為少見的,來看看整個西漢王朝,都出了哪些明君吧。
  • 《鹽鐵論》:西漢關於「國進民退」的大辯論,秦制下無解的鐘擺
    公元前81年,也就是漢武帝死後六年,漢昭帝始元六年,在漢帝國的京城,舉行了一次歷史上非常著名的辯論大會,史稱「鹽鐵會議」。辯論的一方,是以御史大夫桑弘羊為首,包括丞相、御史丞、丞相史等人在內的朝廷高級官員。這裡說下御史大夫這個職位:西漢的御史大夫和後世的御史大夫是不一樣的。
  • 漢昭帝劉弗陵——西漢皇朝帝王——劉氏名人
    正是由於實行了轉變,才能使瀕臨崩潰的西漢王朝又煥發出一些生機。    但是,朝臣內部的鬥爭卻在進一步激化,「鹽鐵會議」後的第二年,便發生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密謀策劃的宮廷政變。    三、粉碎政變  加冠親政    昭帝即位的第三年,車騎將軍金日殫病逝,剩下輔政的三位大臣霍光、桑弘羊、上官桀則展開了殊死的鬥爭。    御史大夫桑弘羊是前朝權臣,論資格、功勞、才能,他都認為自己在霍光之上。他名義上也是輔政大臣,但權勢不僅低於霍光,也不如上官桀。  「鹽鐵會議」上,又遭失敗。
  • 西漢往事:漢昭帝劉弗陵的真正死因是什麼
    漢昭帝劉弗陵,漢武帝劉徹少子,其生母為趙婕妤,是西漢第八位皇帝(在位13年)。漢昭帝8歲即位,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輔政下,沿襲武帝後期政策,與民休息,加強北方戍防。在位期間,平定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和西南叛亂。
  • 中國各朝代帝王——西漢
    劉弗陵,漢武帝劉徹少子,母親是趙婕妤(鉤弋夫人),西漢第八位皇帝。漢昭帝繼位時年僅八歲,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輔政下,沿襲武帝後期政策,與民休息,加強北方戍防。元鳳元年(前80年),以謀反罪誅殺桑弘羊、上官桀等,專任霍光,進一步改革武帝時制度,罷不急之官,減輕賦稅。因內外措施得當,武帝後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百姓充實,四夷賓服」。元平元年(前74年),劉弗陵因病駕崩,年僅二十一歲,在位十三年。諡號孝昭皇帝,葬於平陵。
  • 慶餘年:長公主算計一生,連慶帝和太子都沒放過,都是為了她
    慶餘年:長公主算計一生,連慶帝和太子都沒放過,始終都是為了她《慶餘年》這部電視劇很多人都說長公主是瘋的,在劇中,剛開始的時候,長公主設計範閒是為了林婉兒,畢竟當時林婉兒並不想要這一門婚事,為了讓林婉兒擺脫,長公主不僅讓太子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