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聯手上市公司的各式劇情還在繼續上演。不久前,羅永浩「牽手」尚緯股份(603333.SH)的「真還傳」剛演完。近日,元隆雅圖(002878.SZ)又溢價52倍計劃「牽手」網紅博主張馨心。
12月7日,元隆雅圖披露公告顯示,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北京有花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下稱「有花果」)60%股權,交易對價2.7億元,本次交易轉讓對價將分三期進行支付。
張馨心對於很多女性網友並不陌生,她被粉絲稱為「原來是西門大嫂」。2012年,憑藉一組生活照走紅後,張馨心於2016年創辦了有花果,運營對象是博主和新媒體帳號,其內容著重於時尚、奢侈品、美妝、護膚、旅行、情感生活等。
目前,有花果旗下簽約和孵化博主102人。若此次交易完成,「原來是西門大嫂」可以套現1.23億元。
不過,拋出收購計劃的元隆雅圖帳面資金並不闊綽。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貨幣資金為1.77億元。元隆雅圖7日披露的另一份公告顯示,公司計劃向控股股東借款2億元,期限3年,利率最高不超過8%。
今年以來,多數上市公司搭上「網紅直播概念」後屢遭遊資熱炒,短期內股價連續漲停,而在熱度降溫後,多數是曇花一現,基本面未得到改善。
而元隆雅圖溢價52倍、不惜融資都要將有花果收入囊中,卻並未獲得資金熱捧。截至12月9日,公司股價收報24.86元,漲2.3%。
舉債式收購網紅公司
對於此次收購,元隆雅圖表示,有花果在行業中屬於頭部梯隊,公司擁有網紅博主的系統化運營能力,同時有優質的專業內容持續產出能力以及優秀的對接品牌的商務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元隆雅圖本次收購溢價比例極高。資產評估報告顯示,有花果100%評估值為4.54億元,帳面淨資產為851.01萬元,增值率達到5230.07%。
不僅如此,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元隆雅圖是以「舉債式」收購進軍MCN界。
12月7日的另一則公告顯示,元隆雅圖擬向控股股東元隆雅圖(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雅北投資」)借款不超過2億元,期限3年,利率最高不超8%。
元隆雅圖表示,借款是為經營資金運轉。但從資金實際用途來看,極有可能就是用於支付收購有花果的交易對價。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的貨幣資金為1.77億元,短期借款1.27億元。
根據公告,有花果的三名股東張馨心、閆然、餘寅作出業績承諾:有花果2020年、2021年、2022年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應分別不低於3000萬元、3900萬元、507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張馨心、閆然、餘寅分別持股有花果45.8%、29.75%、24.45%股權,張馨心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按照2.7億元的交易對價計算,張馨心能從本次股權轉讓中獲得1.23億元。
天眼查顯示,有花果成立於2016年,主要從事MCN矩陣博主籤約孵化以及內容電商、直播電商等業務,公司利用博主和自媒體帳號,向品牌方和廣告代理商提供品牌推廣和產品推廣服務,同時自營美妝類內容電商和直播電商業務。
僅僅成立4年的新媒體公司因何能被上市公司以52倍溢價收購?這或與有花果快速增長的業績有關。
數據顯示,2020年1~9月,有花果實現營收、淨利潤分別為7932萬元、2851萬元。其中,廣告收入6932.29萬元,佔比主營業務收入87.40%;內容電商收入分別為465.81萬元和621.44萬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分別為10.96%和7.84%;直播帶貨收入303.53萬元,在主營業務收入中佔比3.83%。
要看到的是,有花果從2020年剛起步直播帶貨業務,截至2020年9月30日,直播30場,業績主要依靠廣告收入撐起業績,直播帶貨收入比重極小。
上市公司「無懼」直播帶貨亂象
網紅公司已成為上市公司圍獵的目標,前者不斷尋求資本化套現,後者則寄希望於熱點概念炒作。
作為一種新興的銷售方式,直播帶貨問世初期遭商家、消費者熱捧。商家、運營平臺紛紛牽手明星、叫賣產品。而隨著各大商家平臺對直播帶貨趨之若鶩,越來越多的行業亂象屢現不止。
今年雙11,汪涵的幾場直播中,因為數據水分太大,被商家投訴,稱其存在惡意刷單,給商家造成了非常大的損失;楊坤多次因直播帶貨引發輿論關注,屢遭質疑。
行業亂象叢生,二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始對網紅產業鏈公司的資本化態度趨于謹慎。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今年以來,至少已有6家上市公司因併購或是籤約網紅公司而收到監管問詢函。
星期六(002291.SZ)、起步股份(603557.SH)、夢潔股份(002397.SZ)都是年內典型的直播概念股。10月以來,上述三隻股票的累計跌幅分別達31.7%、16.4%、10.38%。其中,星期六、夢潔股份的股價較年內最高點腰斬。
實際上,上市公司和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構對待網紅公司的態度截然相反。一位電商行業的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MCN的商業模式類似於藝人經紀公司,MCN機構的網紅,既可以是秀場主播、短視頻達人,也可以是直播帶貨機構的主播。但這類公司的經營業績穩定性不強,做大真的很難,基本就是一時熱度。我們接觸下來,一般公私募基金對MCN都不太感興趣」。
而在此次「跨界MCN」前,元隆雅圖已經搭上了電商概念。2018年10月,公司收購了從事新媒體整合營銷的上海謙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謙瑪網絡」)。
2019年年報顯示,謙瑪網絡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同比增長 69.62%;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 4514.04萬元,同比增長23.90%。或許是嘗到了收購新媒體的「甜頭」,元隆雅圖不惜借款也要收購有花果。
目前,由於對謙瑪網絡的收購,元隆雅圖帳面上還躺著1.71億元商譽。若有花果未來的業績不及預期,52倍的溢價收購或會是上市公司的「雷」。
(責任編輯: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