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一項目挖出文物仍不停工 文物部門:已立案查處,罰款30萬元

2021-01-09 金臺資訊

相關報導:泰州一項目挖出文物仍不停工?當地回應:施工不在考古勘探範圍內

人民網南京6月10日電(記者朱殿平)「我們已經對企業進行立案查處,初步意見是對企業處以30萬元的罰款。」10日下午,江蘇省泰州市文物局副局長黃正良向人民網通報「關於泰州泰達置業有限公司一項目現場挖出文物卻未停工」的最新處理意見。據悉,此次立案查處主要是針對企業施工前未按規定進行考古申報,以及在文物部門出具批覆意見前擅自復工兩項違規行為。

4月17日,有泰州市民反映,該市海陵區中駿世界城建設工地施工時,挖掘到了文物;4月25日,泰州市文物局下發了書面暫時停工通知書;4月29日,江蘇省文物局下達了同意開展考古調查勘探工作的批覆。根據泰州市文物局下發的《暫時停工通知》要求:在江蘇省文物局給出明確意見前不得復工。但據媒體報導,在此期間,這處建設工地一直沒有停工。甚至在考古單位無錫市文化遺產保護和考古研究所(以下簡稱:無錫考古所)進場後,項目一直處於「邊考古勘探、邊施工」的狀態。

6月8日,黃正良首次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項目確實存在復工情況,但是企業的施工範圍不在考古勘探範圍內。黃正良稱,該項目總面積7萬平米,無錫考古所對現場約4萬平米範圍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施工範圍實際上並不在考古勘探範圍內,另經文物部門現場勘探,認為該地塊內已不存在已經探明的需要保護的文物遺存。

根據《江蘇省文物保護條例》規定,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建設工程應當在取得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後(開工前),需要按照規定程序申請考古調查、勘探,而泰州泰達置業有限公司在施工前並未申請考古調查。對此,6月8日,泰州市文物局給出的處理意見為「責令改正」,並要求施工方停工、保護現場,向省廳提出考古申報。

時隔兩天後,泰州市文物局處理意見出現了較為明顯的變化。「當時主要應該還是從工作的角度來理解。從執法的層面講,你違法違規行為肯定是要查處,從工作的層面講,我是要求他改正,應該說不會衝突。」6月10日,再次接受人民網採訪時,黃正良表示。

相關焦點

  • 泰州這停工查處引網友熱議:捨棄文化的城市無根無魂!您怎麼看?
    本網訊(餘長江輯)泰州這地方施工見文物後,施工單位竟敢不停工!現停工查處引網友熱議!網友說:捨棄文化的城市無根無魂!您怎麼看呢?具體又是什麼情況呢?下面,我們快來一起了解一下喲!據了解,「泰州市海陵區中駿世界城項目工地在出土文物後,沒有停止施工」的問題被媒體曝光後,泰州市高度重視,該市文廣旅局迅速組織力量立案查處,現該項目已全面停工,涉事企業將接受處罰。據了解,該項目開工前建設單位未依法向省文物行政部門申請考古調查、勘探。
  • 江蘇泰州市文物局輿情應對何以頻現烏龍? - 金臺資訊
    一周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江蘇泰州市重點工程挖出文物不停工的輿情事件備受關注。據報導,4月17日,泰州市海陵區中駿世紀城工地上挖出了一塊明代墓志銘。「責令改正」→「立案查處」6月8日上午,江蘇省文旅廳(省文物局)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帶領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走進省政風熱線直播間,作為上級主管部門,對此輿情事件進行了回應。節目中,省文旅廳文物保護處處長李虎仁現場回應稱此項目「違規」。
  • 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府谷縣文旅局發出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對停工後路面留下的檢查井口、排汙口和管涵(註:埋在地下的排汙、排洪、自來水管道)採取了臨時防護措施;委託文物勘探工作隊等部門編制了《文物保護方案》《文物影響評估》等,邀請專家評審論證,現已按照陝西省文物局批准方案完成整改。同時,府谷縣文旅局對全縣文物和長城遺址點段進行排查摸底,梳理出隱患點段16處;與新民鎮政府對鎮羌堡城牆附近、堡內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進行了清理。
  • 無錫投近8000萬專項資金 48處文物已修復
    「8000萬元,一個基建項目也許就用完了,但對文保工作而言,卻能『喚醒』更多文物。」昨天,市文廣旅遊局文物處處長宋保舵指著眼前堆積成山的申報材料說。2018年初,《無錫市文物保護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啟動,市級財政投入近8000萬元用於市區文保單位的修繕。如何花小錢辦大事?又如何把關每一分錢?這些問題曾讓文物管理部門操心不已。
  • 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府谷縣文旅局發出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對停工後路面留下的檢查井口、排汙口和管涵(註:埋在地下的排汙、排洪、自來水管道)採取了臨時防護措施;委託文物勘探工作隊等部門編制了《文物保護方案》《文物影響評估》等,邀請專家評審論證,現已按照陝西省文物局批准方案完成整改。同時,府谷縣文旅局對全縣文物和長城遺址點段進行排查摸底,梳理出隱患點段16處;與新民鎮政府對鎮羌堡城牆附近、堡內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進行了清理。
  • 「文物專家」私自拓印國寶文物被舉報拘留!
    另一方面,文保機構在對已被汙染文物後續清洗過程中又可能會對文物本體造成一定損傷,可謂是雙重傷害。而且,在拓印過程中如果比較粗暴,用木榔頭捶打,本身已被風吹日曬歷經千年的文物,很容易發生斷裂或破壞。也因此,《文物保護法》規定,在對館藏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進行複製、拓印時,不得損害文物,並且要向文物部門提交申請。
  • 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府谷縣文旅局發出了責令整改通知書,對停工後路面留下的檢查井口、排汙口和管涵(註:埋在地下的排汙、排洪、自來水管道)採取了臨時防護措施;委託文物勘探工作隊等部門編制了《文物保護方案》《文物影響評估》等,邀請專家評審論證,現已按照陝西省文物局批准方案完成整改。同時,府谷縣文旅局對全縣文物和長城遺址點段進行排查摸底,梳理出隱患點段16處;與新民鎮政府對鎮羌堡城牆附近、堡內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進行了清理。
  • 無手續開挖105平方米道路 西安一工地被處罰30萬元(2020-12-22 06...
    近兩個多月,西安全市城管執法人員共檢查圍擋工地14241處(個),對不符合規定的1871處(個)圍檔施工工地要求整改,對426處(個)圍檔施工工地下達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拆除、縮小圍擋762處(個),退讓道路面積共計398442.2平方米,立案調查103件,立案查處圍擋違法44件(起),行政處罰826643元。
  • 江蘇挖出1男34女合葬墓,發現一文物暖哭專家:這狗糧撒得不一般
    江蘇挖出1男34女合葬墓,發現一文物暖哭專家:這狗糧撒得不一般。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呢?細數古代的皇室中人,能夠做到忠貞不二的怕是沒有幾個。即便是楊貴妃如此受寵,就連家人也能悉數得到蔭封,但在馬嵬坡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還是輕易地放棄了她的生命,換回了自己的安穩和帝位。當然他後來對楊貴妃也十分思念,但是這樣的惺惺作態實在是過於虛假了。
  • 2016臨沂立案查處環境違法1414起 處罰金上億元
    建設危廢分類處置項目5個,建成廢礦物油、廢鉛蓄電池收集網絡示範項目9個、1.2萬噸/年醫療廢物處置項目1個、10萬噸/年廢酸利用項目1個。查處涉危廢違法犯罪刑事案件63起、行政案件26起,刑事拘留58人、行政拘留31人,取保候審16人。對1440家土壤汙染重點行業企業空間位置進行遙感核實,實施工業企業場地汙染狀況調查和環境風險評估,完成25個場地338個取樣點位土壤汙染狀況調查。
  • 江蘇一寺廟挖出文物,眾人將其當成地雷,深入挖掘原來是舍利子
    江西德興市有一處寺廟歷史悠久,深受遊客的喜愛,但是由於其排水系統不完善,文物部門決定對寺廟進行修繕。但是在修繕過程中,負責修建排水渠的工人卻從中挖出一樣和抗戰時期的地雷十分相似的東西,起初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決定上報給政府,讓專家來「排雷」。當他們把這個東西交給專家的時候,在場的專家卻十分激動。
  • 達利集團面臨巨額罰款 江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回應
    江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回應達利集團「巨額罰款」:正在處理中新網南京7月3日電 (孫翔鳴楊顏慈)近日,達利集團因涉嫌「發布虛假廣告」被江蘇省漣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出3673.04萬元(人民幣)的巨額罰款。事發後,雙方各執一詞,陷入輿論漩渦。
  • 瞭望|「支鍋」「馬仔」「把頭」……原來,文物盜販還有這樣的...
    在去年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的一起盜墓案件中,盜墓團夥「支鍋」張某建供述,有次盜墓挖出包括5個青銅鼎在內的約20件青銅器。張某建拿到貨之後,以550萬元的打包價格賣給文物販子和某。「給『保護傘』分了30萬元,各自手下分了20萬元,剩下的錢我和另外三個人對半分,我分到了62萬元。」張某建說。 轉手過程中,文物成倍升值。
  • 平安財險泰州中支違法行為頻發 銀保監會出手三罪並罰60萬元
    該決定書顯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有關規定,銀保監會泰州分局對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財險泰州中支公司)涉嫌違法一案進行了立案調查,該案現已審理終結。經查明,平安財險泰州中支公司存在利用保險代理機構虛構保險中介業務的情形。
  • 我國文物犯罪的打防現狀與對策
    其中,自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11日,公安部先後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3批共3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公開資料顯示,所有被通緝犯罪嫌疑人均已到案。2019年11月,公安部又通過A級通緝令通緝第四批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10名。  但是,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公開案件數據並不能完全反映文物犯罪的真實狀況。
  • 開發商在杭州南宋皇城遺址上建豪宅被要求停工
    新浪網民「報紙論斤賣」更是提出質疑:「開發商已越過南宋遺址紅線,國家文物保護部門2年前就確定了紅線,開發商為何如此膽大?是否上頭有人開綠燈?」  新浪微博網民「香辣麥兜」認為,「此事關係到我們杭州和浙江的文化遺產,板子不能只打到開發商頭上,還應該問責職能部門是否涉嫌違規瀆職。」  ??
  • 考古挖出神秘水缸,內藏12條「幼龍」,此後30年不見文物蹤影
    中國人向來自稱龍的傳人,自古代至今,關於龍的各類文物,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幾乎在各個時代,都有非常精美的「龍」元素文物。而出土文物最多的地方,就是我國陝西,在這個地方,一鏟子挖下去,可能就是一個公主墓,早在1970年,陝西西安郊區,一處無名的施工場地,工人在工作的時候,挖出一塊石板,石板顯得古老滄桑,膽大的工人掀開石板後,看到的是空空蕩蕩的黑洞,在黑洞中擺放著兩口水缸。
  • 文物建築修繕應有自己的定額標準
    來論     □曾德雄(廣州市人大代表)    昨天《新快報》報導了廣州數千萬文物保護專項資金花不出去的消息,報導說,雖然廣州市自2014年起設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每年安排6000萬元用於不可移動文物修繕等工作,但這筆錢的執行率只有不到15%。
  • 哈爾濱市強化既有房屋結構拆改管理 未經審批擅自拆改要立案查處
    原標題:未經審批擅自拆改 要立案查處今後市民、商家不得隨意拆改房屋。8日,記者從哈爾濱市政府獲悉,《哈爾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強化既有房屋結構拆改管理有關事宜的通知》發布(以下簡稱《通知》)。《通知》規定,今後哈爾濱市房屋結構拆改審批權限下放至各區,市民、商家因生產經營、發展經濟等需要拆改房屋結構的,應提前申請,對未經審批拆改的,移交執法部門。按照《通知》要求,哈爾濱市各級管理部門將既有房屋結構拆改納入重點監管領域,進一步理順房屋結構拆改監管體制,確保房屋結構拆改「查得出、管得住」。
  • 湖南一口古井能「噴火」,專家來到井底挖出3萬件珍貴文物
    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上世紀80年代,湖南武陵裡耶鎮村民建房,卻挖出不少文物,多為青銅器和瓷器,村民認為有歷史價值,趕緊讓文物局工作人員去調查,考古人員來了後,確定應該是戰國時期墓葬,但沒有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