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研究院許小樂:數位化是新居住、新供給的第四生產要素

2021-01-14 新華網客戶端

  「數位化,在我們未來的住房新供給體系裡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將成為實現新供給的第四生產要素。」在12月29日舉辦的貝殼研究院2020年報發布會上,貝殼研究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許小樂表示,唯有數位化能夠幫助存量化的供給和多樣化的新供給匹配當前多樣的需求,持續提高供需匹配效率。

  貝殼研究院首席分析師 許小樂

  在房地產市場的強韌性下,市場交易規模再創新高。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預估,今年新房加二手房交易規模將高達22.3萬億左右,同比去年增長接近8%左右。前11月房地產投資增長6.8%,對經濟復甦產生了極強的拉動作用。

  許小樂表示,市場有復甦的韌性,也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與隱憂。解決問題的方式之一,是回歸產業需要與消費者需求本身,構建有效的新供給,實現新居住。怎樣才是有效的新供給?對此,許小樂提出兩個新供給的關鍵詞——多樣性、可持續。

  在政策走向的預判上,許小樂提出,房地產調控從短期限制到長效機制,將在2021年呈現三個特點:一是從短期到長期、二是「一城一策」差異化、三是政策影響的精準化。

  在市場發展的預判上,許小樂指出,2021房地產市場將呈現以下三個特徵:大而趨穩、區域分化、存量加深。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與研究顯示,當整體市場規模站上22萬億以上的高位,它將成為一個大而趨穩的市場;而不同區域不同城市之間、以及城市內部的分化將持續加劇,隨著二手房佔比可能迎來大幅上升,市場存量化發展的趨勢程度也將加深。

  在租賃市場發展上,許小樂認為,儘管今年長租公寓出現問題,但這並不能改變我國租購併舉的發展趨勢。長租市場於大浪淘沙後再出發,輕者更輕、重者更重,將在2021迎來進一步迭代和優化。

  而在開發領域,對於房企開發來說,大規模房地產開發建設階段基本結束,房企不得不面臨轉型。許小樂預判,2021年,開發行業轉型升級全面到來,將有越來越多的開發商進入自持運營與存量改造領域,城市更新、存量資源盤活將變成行業主戰場。

  許小樂說:「希望開發商以消費者為導向,構築城市社區服務能力等慢能力;在我們越來越完善的調控下,市場將會變的非常平穩,希望購房者不用焦慮,從自身需求出發,理性選擇;希望經紀人主動積極擁抱數位化,看長看遠,成為僱傭型經紀人;希望租賃機構在新的一年平衡輕重關係,聚焦單店盈利,看到租賃發展中仍有很多機會。」

相關焦點

  • 《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發展報告》:居住服務數位化加速,中美時差...
    以貼近大眾生活的衣、食、住、行為例,淘寶改變了一代人的消費習慣,美團引發用餐習慣和餐飲業態的劇變,滴滴則利用數位化調配出行資源。而在「住」的領域,數位化又將觸發什麼樣的變動?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加速了「數位化生存」的到來,讓數位化轉型成為居住服務業再次聚焦的命題。
  • 貝殼兩周年打造新居住「場」:數字和物理空間更好融合
    包括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陳春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讓·梯諾爾(Jean Tirole)、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分享了關於新居住、產業網際網路和平臺模式的前沿洞察,同時對貝殼找房的發展模式和前景表達了高度認可和支持。
  • 貝殼找房:如何用兩年時間定義「新居住」?
    從整個產業來看,貝殼找房通過長期數位化積累和線上化運營,賦能產業網際網路,打造了新居住品質服務平臺。2019年提出新居住戰略後,在居住交易服務全面實現線上化閉環、服務者全面進化的背景下,2020年,貝殼找房CEO彭永東用VR攝影師、店東、貝殼找房CA(客戶賦能經理),以及品牌商圈經理四種人物故事給出了關於新居住更清晰的闡釋。
  • 居住服務業首個「1+X」證書獲批 貝殼找房引領新居住數位化經紀...
    近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發布《關於受權發布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的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名單的通知》,貝殼找房聯合行業協會、專業院校及行業知名優秀企業共同擬定標準並開發的「新居住數位化經紀服務」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成功入選第四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入選公示名單。由此意味著,居住服務業首個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正式落地。
  • 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即將召開 關鍵詞鎖定數字、共生
    看點一:獨角獸兩周歲成績回顧,數位化成果官宣 成立短短2年,貝殼找房已進駐全國110個城市,入駐合作新經紀品牌超過250個,連接經紀門店超過4萬家,服務超過37萬經紀人。4月23日新居住大會上,貝殼將向產業夥伴全面分享兩年來的探索與實踐。
  • 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20載 探索傳統企業轉型方法論
    2020年的新冠疫情,更加速了「數位化生存」的到來,讓數位化轉型成為居住服務業再次聚焦的命題。9月21日,貝殼研究院、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發布《中國居住服務業數位化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梳理居住服務業20年的數位化路徑,指出供需關係、政策、技術正在驅動居住服務業進入數字新時代。
  • 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倒計時1天 雲直播六大亮點不容錯過
    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居住需求的多元化、品質化如何被更好滿足,產業縱深發展將走向何方?4月23日,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將以線上發布會的形式舉辦,共話新居住,解碼新未來。看點一:獨角獸兩周歲成績回顧,數位化成果官宣成立短短2年,貝殼找房已進駐全國110個城市,入駐合作新經紀品牌超過250個,連接經紀門店超過4萬家,服務超過37萬經紀人。4月23日新居住大會上,貝殼將向產業夥伴全面分享兩年來的探索與實踐。
  •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90後成新一線購房新主力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了新青年居住的8大趨勢及特點。報告發現,購房壓力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在租房上,今年相比往年更多人傾向「低價格,小面積」。
  • 新居住時代,看數字與物理空間如何深度融合
    4月23日,以「數字新居住 產業共生長」為主題的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通過線上雲直播方式,完成了一次對於居住產業網際網路戰略走向的全新定義。
  • 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中國房地產網際網路營銷報告》:數字重新定義營銷
    今年的年會主題是「雙循環與新動能」,探討房地產行業對抗意外事件,保規模、穩增長的新模式。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受邀參加此次年會,並於現場發布《2020中國房地產網際網路營銷報告》。  許小樂認為,無論是從市場結構變化還是消費者趨勢看,房地產營銷是要掀起一場革命,意味著,房地產營銷的理念、方式方法都會跟過去發生很大的變化。
  • 貝殼研究院閆金強:後浪來襲,居住消費新勢力正崛起
    在12月16日2020第一財經數據盛典上,貝殼研究院客戶研究負責人閆金強分享了《2020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對新青年的居住消費特點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未來的消費趨勢進行了展望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盛典專題)。
  • 每經聯合貝殼首推《2020中國房地產網際網路營銷報告》引強烈關注...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無論是從市場結構變化還是消費者趨勢看,房地產營銷是要掀起一波革命,意味著,房地產營銷的理念、方式、方法都會跟過去相比發生很大變化。」於是,網際網路價值被行業和房企重新發現。
  • 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盒區房報告 新零售門店成社區新配套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盒區房報告》,報告顯示,居民對「居住便利」的需求大大提升。盒區房比其他社區便利性指數高50%,關注度、平均交易周期更優,購、租房者對宜居性的偏好更加凸顯。如今,以盒區房為代表的生活便利型社區,正在成為新型剛需。分析認為,「房住不炒」依然為全社會的主基調,而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
  • 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烏鎮啟幕 貝殼找房以科技賦能居住服務生態
    、貝殼研究院院長李文杰作為網際網路企業代表,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之江實驗人工智慧社會實驗中心首席科學家蘇竣,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榮懷等專家展開了圓桌對話,共探人工智慧賦能下的未來發展,並分享了貝殼找房在科技賦能下構建居住新生態的實踐經驗。
  • 36氪&貝殼研究院收發《2020二胎家庭居住需求調查報告》
    11月19日,36氪聯合貝殼研究院發布了《2020二胎家庭居住需求調查報告》。「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二孩出生人口呈現出增長趨勢,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二孩出生人數達到835萬,二孩佔比已上升至57%,相較2015年分別高出183萬和18個百分點。
  • 數位化激發服務經濟新活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在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各個領域尤其是服務領域的數位化趨勢日益凸顯,新一代信息技術不斷突破和廣泛應用,推動服務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平臺化,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比重快速提升,服務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相繼湧現。
  • 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李文杰:以創新科技打造「新居住」品質服務生態
    另外,由於房地產經紀行業在中國的發展只有20年,根據貝殼研究院統計,經紀人普遍從業時間短、學歷水平相對較低,整個行業的服務素質不高,所以,在議價環節,消費者就會遇到經紀人炒賣房產、賺取差價,甚至提供不實信息。在籤約環節,由於房源本身的權屬不能被順利地查到,會涉及到房源查封、抵押等一些附著的權利信息等,這些都是消費者會遇到的問題。這些都給新居住服務領域提供了機會。
  • 數位化生產生活新圖景(開卷知新)
    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包括交通、郵政、供水供電等領域的公共設施。數字基礎設施的提出,其背景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蓬勃發展。像水、電、公路一樣,數字信息已成為生產生活必備要素。具體來說,數字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和對物理基礎設施的數位化改造兩部分。
  • 貝殼·如視亮相2020德佑D1經營管理大會 頂尖技術打造數位化新居住...
    基於自主研發的黎曼、伽羅華等業內頂尖的VR掃描設備,貝殼·如視推出並規模化落地了VR看房、VR帶看、未來家等應用,以科技創新引領行業變革,為服務者帶來數位化賦能的服務場景,為消費者帶來更加便捷高效的房產交易體驗。
  • 諾獎得主讓•梯諾爾出席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談影響平臺經濟的...
    4 月 23 日, 2014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讓·梯諾爾出席 2020 貝殼新居住大會,並圍繞「平臺經濟商業模式」發表演講。他提出,「對於雙邊平臺來說,選擇正確的商業模式是成功的關鍵」。同時,對平臺如何取得競爭優勢,結合貝殼關於「數字新居住」的戰略布局,從經濟學角度提出了制勝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