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上大學有多「難」?現在高考還會有這種情況嗎

2020-12-16 皮豆扯教育

臨近高考,關於高考的各種「黑料」新聞層出不窮,仝卓偽造應屆生身份事件剛剛有了處理結果,又爆出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高考關乎考生命運,被冒名頂替可以說是影響巨大,雖然最終會有處理結果,但是十幾年的記憶是抹不掉的,逝去的學習機會想再撿起來卻幾乎不可能。

山東冠縣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充滿了一些神秘,目前事件還沒有最終的處理結果,只是山東理工大學將按照程序註銷陳某某的學信網學歷信息,參考仝卓事件處理這件事可能不會太簡單。

涉事的高考年份為2004年,在那個年代,高考填報志願雖說是電腦輸入,但是全校統一輸入志願,那時候還都是順序志願(非平行志願),當時高考錄取率也是低的可憐,真的陳某某以高考(理科)546分的成績才勉強過了山東專科線(專科線理科為519分,當年一本線606分,為山東考生傷心三分鐘)。這一成績雖說未達到本科線,但是對於山東農村考生來說已經實屬不易,正常情況下上大學畢業找個朝九晚五的工作還是很容易的,但是對應陳某某來說,這一生的命運因那個冒名頂替者而改變。

頂替者當年高考分數僅303分(文科),比文科的專科線低了243分(當年山東文科專科線為546分),這一成績僅僅夠280分的專科二批分數線。

要想完成頂替上大學的這一操作,首先要明確的是山東理工大學發的通知書,這個基本上不可能被改,而頂替者的第一要務就是在通知書到達被錄取者前(或者在通知書到達就讀高中前)完成截胡。關於通知書的發放,原來監管不是太嚴格,尤其是專科批次的,本科錄取的可能還敲鑼打鼓地會送到考生家裡,但是專科批次的通知書,許多會統一放到畢業高中進行統一發放(因為數量太大)。

另外一點,考生本人不能知道自己被報考的哪個大學錄取!現在高考志願都是平行志願,網際網路信息查詢起來也都比較透明,考了多少分能不能過線,能考上哪個大學一查便知,但是在2004年,信息閉塞的地方考生收到通知書了就是考上了,沒收到就是沒考上,除非認識的同學中有報考同一所大學的拿到通知書的。當時我們就連查詢成績都是打電話,更別提查更具體的信息了,報考志願就是一份招生考試報。

一般情況下,就讀的高中對於每年畢業生考了多少本科多少專科,肯定會有統計,很大程度上陳某某是被統計進去了。學校知道陳某某考上了山東理工大學專科,至於收沒收到通知書,開學順利報到沒有,高中一般不會去追蹤這事,除非你是名牌大學可能會關注多一點。像我這種末流一本大學的,我們高中壓根都不問,考完就完事了,專科批次的基本上就是學校匯報教育局的一個數字而已。

上大學就得提檔案,關於這個大家可以大膽猜想小心求證一下,一個小縣城非考生本人能提走檔案,這背後肯定有一路綠燈的存在。而最終到山東理工大學報到時,審核也不嚴格,肯定是那種陳某某到了沒有,看到報到了就完事了,對於身份證信息等也未能嚴格審查(學信網陳明明身份證號和山東理工大學學院考生身份信息不一致),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山東理工大學,那時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是這樣,檢查基本靠肉眼。

這位頂替者也是厲害,硬是靠著文科專科線下兩百多分的成績頂替了理科專科線上的,順利完成了學業,是因為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專業太簡單嗎?

現在高考還會有頂替上大學這種現象嗎?幾乎不可能了,因為現在的信息透明度實在是太大了,從高考志願到分數及錄取公布,除非是考生本人自己放棄,否則想頂替實在是太難了。為什麼說「幾乎」呢,因為就在去年就有兩位河南考生差點被北京某TOP2高校因分數太低而違規刷掉,後來幸好順利補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醜聞直到現在才爆雷?
    (原標題:內幕來了:為什麼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醜聞直到現在才爆雷)冒名頂替上大學的醜聞,近日不斷在輿論場發酵,老胡因為寫了兩篇網文,收到很多反饋,尤其是有些大學老師的反饋,他們給我講了自己了解的更多情況。老胡把新了解到的信息如實寫出來,僅供大家參考。
  • 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學渣也能順利畢業,現在大學教育的水分究竟有多大?
    山東冠縣農家女陳春秀16年前以546分的高考成績被山東理工大學錄取,高出當時的專科錄取分數線27分。那個半路攔截錄取通知書冒名頂替陳春秀去山東理工大學報到上學的陳豔平,高考成績是276分,比專科錄取分數線低了243分。這麼差的高考成績,就算她進了大學,她能跟得上大學的課業學習嗎?可是她居然也順利畢業了。
  • 高考作弊都不行,為何還有人冒名頂替上大學?三個原因值得深思
    我們知道,高考作弊都不行,現在高考中如果出現替考或其他作弊行為都可能會面臨牢獄之災,那麼為何16年前還會出現有人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情況?這到底是什麼原因?以下這三個原因值得深思!在多年前,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人並非個例,而一些「中介部門」在辦這種「灰色業務」的時候甚至達到了爐火純青、得心應手的程度。頂替他人者心存僥倖,辦理這種「灰色業務」的人也是輕車熟路,這就導致頂替他人者心中不斷地「安慰」自己:「別人也做過這樣的事情,我應該不至於那麼倒黴才對!」
  • 為什麼那麼多人冒名頂替上大學?
    最近山東爆出242起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除了爆出這些之外,山東教育局還在嚴查此事。最終會有多少人被查出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至於說為何會有這麼多人冒名頂替上大學,這個毫無疑問當然是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了。因為想要找一個體面的工作,都是需要有學歷的。可是,自己很笨根本就考不上,在這種情況下,還想要一個學歷,好像除了冒名頂替,就沒有別的選擇了吧。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這樣能徹底遏制住冒名頂替案發生嗎?
    寒門要出貴子,現有的晉升通道並不多。高考算是一條「捷徑」,也只有在這條相對公平的賽道之上,窮人家的孩子才有一絲超車的可能。不過,現實是殘酷的。高考也只是「相對公平」而已,在某些擁有資源和權力的人眼中,規則也只是會給他們造成些許障礙而已。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的思考
    又是一年高考時。十年寒窗,高考對許多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通過個人努力改寫命運的重要時機,但有些人卻通過違法操作甚至犯罪行為,冒名頂替將他人多年求學考取的升學機會暗中竊取。近期,關於苟晶「反映連續兩年被冒名頂替上學」事件,山東省紀委監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等部門單位與當地有關單位一起對調查核實的結果進行了通報,根據調查情況,依規依紀依法對有關人員作出了處理,涉嫌犯罪問題的已由偵查機關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近年來,媒體報導披露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屢見不鮮。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寫入刑法!
    而就在今年6月期間,有媒體統計檢索發現,2018年-2019年,山東高等學歷數據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結果。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冒名頂替者獲得學歷時間為2002年至2009年。 據新京報梳理,發現涉事14所高校中,不乏知名高校,如中國海洋大學,有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
  • 山東省近兩年查出242人冒名頂替,其中不乏985大學,這絕不是偶然
    絕對不是全國所有的大學加起來有兩千多所,山東14所大學查出來242人,那麼兩千多所大學能查出多少人呢?難道只有山東省存在冒名頂替事件嗎?這絕對不可能,其他省份必然存在類似事件,只不過沒人徹查而已。如果開始全國範圍內搜查,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山西省的仝卓已經被查出來了,背後牽連了21人。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是怎麼回事 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梳理
    丈夫李俊偉跟她開玩笑:「你有大學畢業證了,還報什麼成人高考啊。」系統中那位陌生人,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身份證號都與陳春秀相符。2004年高考,陳春秀填報的三個志願裡,前兩個是上海的學校,最後一個正是山東理工大學。
  • 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你偷了我的人生!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而在她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那就是寒窗苦讀數十年沒有圓一個大學夢。於是在她36歲的時候,她做了一個決定:參加成人高考。這不考不知道,報名的時候卻嚇一跳,她被招生老師告知有學籍學歷,而且還有畢業證,陳春秀猛地一驚,很是不相信,但是經過自己再三確認,她自己也發現了問題:原來自己的大學錄取名額被人冒名頂替了!
  • 冒名頂替窮孩子上大學者上熱搜,稱舅媽辦理已去世
    01農家女被人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有了新的消息,而且上了微博的熱搜排名第二。山東冠縣的陳春秀已經36歲,上有老下有小,為了圓自己的大學夢,她報名了成人高考,結果查學歷資料的時候才發現,16年前自己被山東理工大學錄取(專科),並且本科畢業,但檔案照片確實完全陌生的一個女人。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引發熱議專家呼籲
    類似的「羅彩霞事件」竟在各地高校普遍存在,大量冒名頂替的假學生都聚集在二三類本科高校,特別是民辦高校和二級學院。據媒體報導,河南一所高校被清退的假學生就達300多人,雲南省2009年普通高校學歷電子註冊遺留數據中,有1547名學生「查無錄取信息」。今年6月,山東冠縣農家女陳春秀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再度引起關注。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 被頂替的人生該如何維權?
    事件回顧「如果可以,我想重新上大學。」今年5月,山東冠縣幼兒園老師陳某在學信網上查詢學籍信息時,意外發現自己16年前已經上過一次大學。陳某16年前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經媒體報導,立即引發軒然大波。目前,冒名頂替者陳某某的學歷已被註銷,並且已被其所在的街道辦解聘。農家女原本有機會用高考的機會改變命運,如今卻因為被人頂替只能早早出身社會,她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利?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高考生千萬注意這幾點……
    01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回顧 今年6月,山東「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引發輿論關注。 可能有兩種情況會導致考生的信息被盜用: 一種是頂替者勾結當地的政府部門,將被頂替人的學籍檔案從檔案庫裡調出,持有被頂替人的檔案到大學去報到; 第二種情況是頂替人將身份信息全部更換成被頂替人的信息,然後去錄取被頂替人考上的大學去報到。
  • 被冒名頂替了16年的陳春秀想完成上自己的大學夢想,大家怎麼看?
    結婚後,從事幼兒教師的工作,但是她一直都有個夢想就是重拾自己的大學夢,所以自己還準備參加成人高考。2020年5月,當陳春秀和丈夫在學信網上查詢學籍信息時,竟意外地發現,自己已經上過大學。而自己的學籍信息上顯示的照片卻是一個從未謀面的人。雖然陳春秀不認識這人,但是學籍上的山東理工大學正是陳春秀2004年志願中填寫的大學。
  • 熊丙奇:「冒名頂替上大學」,更需查清背後利益鏈如何運作
    毫無疑問,陳某某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的行為,不但改變了他人的人生,是對被冒用者合法權利的侵犯,更是對高考招生錄取秩序的踐踏與破壞。但除了譴責冒名頂替者本人,此事還有更多內容需要釐清。根據常識可以推斷,冒名頂替他人上大學,需要獲得他人的學籍檔案信息和被錄取信息,並拿著被冒用者的檔案去高校報到,而高校也要對學生的身份進行嚴格審核。因此,要運作成功冒名頂替上大學這件事,絕不可能由冒名者一個人搞定,涉事的應當也包括被冒用者所在高中、當地招生辦、戶籍管理部門、高校招生與學生管理部門等。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任何在高考中徇私舞弊的做法,都是對教育公平的侮辱與挑釁  ●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隨著指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等技術的廣泛應用,隱藏在部分民辦高校的冒名頂替黑幕將不斷浮出水面  ●冒名頂替侵害的不僅是被頂替者的個人利益,更是教育公平這塊維繫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石。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入刑 專家呼籲深挖徹查違規操作
    任何在高考中徇私舞弊的做法,都是對教育公平的侮辱與挑釁。然而,「冒名頂替上大學」的新聞事件卻頻頻出現。近日,一則消息在網絡刷屏:國家擬修法,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安徽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運書認為,進入公眾視野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其實只是冒名頂替上大學違法運作的冰山一角。從被媒體曝光的冒名頂替上大學案看,要清查冒名頂替上大學,其實並不難。簡單來說,依照高考考生電子檔案——從1999年推進遠程錄取開始,各地考試招生部門都已經開始建立考生電子檔案,嚴格實行入學審核、學籍審核、學歷審核,查出冒名頂替並非難事。
  • 山東冒名頂替上大學的原因是什麼?期待全國開展「普查」工作!
    從山東教育廳在全省範圍內系統開展高等教育學歷清查工作以來,累計已經查出242名冒名頂替者,涉及的高校達到14所之多,且其中包括中國海洋大學這樣的985大學。頂替上大學在山東一地出現之多,讓人驚訝。為什麼山東會出現這麼多冒名頂替上大學案件?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條原因。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為何屢見不鮮,如何處理最合適?
    高考「落榜」生陳某十六年後懷著大學夢打算報考成人大學。本打算圓自己大學夢的陳某卻發現自己已經某大學畢業十幾年了。只是學信網上面的陳某名字一樣,但是照片不一樣的神奇事件出現了!冒名頂替事件為何屢見不鮮呢?之前有某些人冒名頂替當了老師,有當了某部負責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