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海軍的大和號和赤城號,放到現在也沒有幾個國家能造出來

2020-12-14 老周新視野

李三萬

摘要:二戰時候的日本海軍,實力還是相當可觀。當時日本海軍的主力戰艦,大和號、武藏號、赤城號、加賀號,這些軍艦即使到了今天,也沒有幾個國家能造出來。

二戰時候的日本海軍,實力還是相當可觀。當時日本海軍的主力戰艦,大和好、武藏號、赤城號、加賀號,這些軍艦即使到了今天,也沒有幾個國家能造出來。

要說這話當然不錯,當時能造這些戰艦的國家現在也可以,當時不會造,現在可以造的大概就是我們中國一家了,最多再算上個韓國,這麼說是因為韓國重工業還是很不錯的,造這樣的大船基本上沒有問題。不過大和號上的武器系統,韓國未必能扛下來。而且這四艘軍艦的技術含量也不一樣,像赤城號和加賀號這樣的二戰時期的航母,建造難度不高,現代有造大型遠洋輪船經驗的船廠都應該可以造,很多當時的技術難點,現在的民間企業就足以解決,最關鍵的是現代環球供應鏈,只要有錢,民用品市場上就足以拼湊出來這樣的航母,品質還會更高。

但是戰列艦就肯定不行了,現代海軍雖然淘汰了戰列艦這一艦種,但麻煩的也就是在這裡,核武器時代之前,戰列艦就是大國重器,在情報保密上,連戰列艦上一顆鉚釘的設計,都是嚴防死守的最高等級機密,對於專業的外敵情報部門,這些機密未必就能守的天衣無縫,但對於普通民間造船行業,那真是完全空白,只能聽到些傳聞。

我們國家的話,可以買來過時的解密情報,完整全面的工業體系,國家經濟實力雄厚,就算整合工業技術演習,補補過去漏掉的課,可以把建造大和級戰列艦當個作業做一遍,別的國家顯然沒有這個能力。就拿韓國說起來,現代化的大型遠洋船舶製造上還給我們當過師傅,有一定的重工業基礎,特別是在造船能力方面,但是韓國這種小國家,不可能具備戰列艦大口徑主炮研發製造能力的。

類似有的國家雖然有造船能力,但是不具備完整工業鏈的國家,如果要造戰列艦,面臨的問題就是哪怕會造,也無法從全球供應鏈裡採購得到戰列艦所需的組件,裝甲鋼板還可以想法砸錢解決,但主炮系統恐怕就是做夢了。所以二戰以後,除了當年那些已經能夠建造戰列艦的老牌海軍強國,其他能造出大和級戰列艦的國家,就只有我們這一家了。不過怎麼說呢,類似可以上升到國家戰略級別的重要裝備,原本就是有很高技術門檻的,我們是當年不爭氣,現在追上來了,可總的來講這東西原本就只有這麼區區幾個國家有需要,也有能力建造,大多數國家本身就不用考慮戰列艦這東西,比如諸多內陸國家,無論工業多麼發達,想玩戰列艦,先搶出海口再說,然後還要自己有志於世界爭霸,不說非要當霸主,起碼有說話的權利,不過實際上等具備這種工業能力了,造不造也就無所謂了,光為多一點說話的權利,實在不合算。

你具備這個能力,大家就願意聽聽你的意見,不是非要能夠造出來,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到底到了哪一步,尤其是靠前有競爭資格的國家,你工業水平怎麼樣,大家門清的很,在媒體上嘲笑譏諷是一回事,實際掌握情報又是另一回事。雙方沒腦子,會被媒體牽著走的人,無論是欣喜若狂的,還是惱羞成怒的,雙方都不會在乎,這類人不影響大局,真打起來也就是炮灰的用處。這麼說,別說二戰頂級戰列艦,埃及六千年前建造的金字塔,目前世界上還有一大半國家不具備建造能力,這才是世界的真相。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二戰日本海軍有多強?當年的大和號和赤城號,如今也沒幾國能造
    導語:二戰日本海軍有多強?當年的大和號和赤城號,如今也沒幾國能造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的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實力是非常強大的,德國就不說了,其強大有目共睹。而日本在海軍實力方面是要強於德國海軍的,因為當時的日本在偷襲珍珠港之後,使得美國被迫對日本宣戰。而起初日本的海軍實力要遠遠大於美國,因為日本擁有很多的航母以及其他的巡洋艦以及驅逐艦,當年日本最著名的戰艦無疑就是大和號和赤誠號。
  • 日本海軍的大和號和美國海軍的衣阿華號相比,誰才是二戰戰列艦的...
    摘要: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和美國海軍的衣阿華號戰列艦,可以算是雙方最強的主力戰艦,那麼這兩艘戰艦來一番對比,到底誰更強?圖1:美國海軍衣阿華級戰列艦編隊大和號是二戰時期日本海軍最強的戰列艦,衣阿華號則是美國海軍最強的戰列艦,如果這兩艘主力戰艦來一番對比,到底是更強?按照戰艦世界遊戲裡的規則,大和號是十級艦(不過姊妹艦武藏號卻是九級艦),衣阿華號則是九級艦,應該是十級艦的大和號更強。
  • 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被擊沉,給了日本海軍致命的打擊,幻想破滅
    「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在二戰期間打造的一座號稱是永不沉落、世界最強的戰列艦。不可否認,二戰時期的日本確實具備了優質的工業系統,發達的軍工產業,因此,當時「大和號」戰列艦的問世,就讓全世界為之震驚,日本人更是引以為豪。
  • 為什麼美國造不出比大和號更大的戰艦,美國海軍:都怪運河窄了
    在二戰前戰列艦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象徵,受到倫敦海軍條約的限制,各國戰列艦的噸位被限制在了35000噸以下。但隨著1936年倫敦海軍條約的失效,各國海軍紛紛展開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試航中的大和號美國海軍在條約結束之初由於孤立主義盛行,建造的戰艦依舊停留在4萬噸級,但在歐戰爆發形勢緊張之後最新設計的衣阿華級依舊滿載沒有達到6萬噸,最大戰列艦和最強戰列艦的殊榮都被日本的大和號以7萬噸的排水量,和世界最大的
  • 風花雪月,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命名規則和幾個特例
    二戰期間,舊日本海軍曾保有大量的艦艇,有人認為舊日本海軍艦艇的命名頗有古風,給人一種唯美的感略,例如舞風、若葉、青葉、蒼龍等艦名。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日本海軍艦艇的命名方式,日本海軍艦艇的命名方式較為單一,相較於歐美國家來說屬於有跡可循的那類,整理起來也較為簡單。
  • 為什麼說「大和號必須死,日本才能活」?
    日本人親手建造了這兩艘戰列艦,而他們在戰後對這兩艘船有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日本人很為大和號自豪,現在去日本還可以去吳市參觀那裡的「戰艦大和博物館」,博物館附近,當年建造大和號的船塢還留著,上面有現在日本人的題字——「戰艦大和誕生之地」,言辭中的驕傲之情不難想見。
  • 二戰日本陸軍為何那麼恨海軍?被海軍剝削,兩年一門炮都沒造出來
    一個國家的軍隊要想發揮出最大的實戰能力,團結一致是最基本的條件,如果說在戰爭年代還搞「窩裡反」,這個國家的命運可想而知。在二戰期間,日本的陸軍和海軍就矛盾不斷,日本陸軍為何那麼恨海軍?資源被海軍壓縮剝削,兩年一門炮都沒造出來。日本是一個島國,四面環海的地形肯定會以發展海軍為主要目標,他們的海軍都是精細化的培養方式,有資源優先享受的權利,陸軍就要排在海軍之後。不過二戰剛剛爆發的時候,都是日本陸軍為作戰主力,在資源上的分配相對合理,能夠和海軍公平享受資源。
  •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在大和號上裝配460巨炮的
    這個條約在1936年12月被廢了,個大國可以毫無顧忌地造他們想造的軍艦了,日本當然可以放開手腳大造特造了。當年向英國學習,建造的「金剛」、「比睿」、「榛名」、「霧島」的無畏級戰列艦使日本的海軍實力大幅提升(日本叫「金剛」級戰列艦),現在沒有限制了,日本馬上開始了比「金剛」級還厲害的「超戰艦」建造計劃,即建造八艘超級戰列艦,首艦就是「大和」號。
  • 日本二戰時建造的大和號為什麼被稱作大和旅館?奢侈程度難以想像
    日本在二戰時期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作為日本海軍精銳中的精銳,大和號上官兵的生活也是十分舒適的,甚至被稱作大和旅館。
  • 日本歷史上最大的驅逐艦「大和號」是如何覆滅的
    作為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曾經是日本的國家象徵與驕傲,至今仍在日本的電影、動漫中頻頻出現,然而,這艘戰艦本身在二戰中的表現,卻成了一個暗喻它的祖國已經落伍於時代的冷笑話。 由於受大炮巨艦主義的影響,當時世界各國紛紛開始建造噸位更重,艦炮口徑更大的軍艦。
  • 二戰日本25艘航母,現在仍是亞洲海軍第一?
    二戰時代的日本非常熱衷於建造大型的水面艦艇,自明治維新後期日本就著重建立海軍,世界上第一艘單獨建造的航母就是日本率先建造出來的。二戰中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的輝煌戰績更讓航母躍升為海軍第一作戰利器,因為航母能搭載艦載機使得航母的價值真正被開發出來,一直到現在都是海軍中當之無愧的最強軍艦。二戰時代的航母和現在比相差甚遠,當時的日本確實有25艘航母日本在戰前有10艘航母而戰爭中又建造了15艘航母,總數為25艘。
  • 曾經的亞洲第一海軍,日本有幾個海軍迷必去的地方
    日本海軍是海軍愛好者不能錯過的研究對象,日本的海軍歷史和海軍文化都有很多值得學習參考的地方,現在的日本本土也有很多海軍相關的旅行地點,主要集中在舊日本海軍的四大鎮守府橫須賀、吳、佐世保和舞鶴,現在是屬於海軍自衛隊的地方隊總監部,四個地點都與大城市相鄰,交通也十分發達。
  • 都說「百年海軍」,為什麼二戰時日本不足百年的海軍實力很強呢
    直到現在,海軍軍官都應該跳過高臺跳水的。這也是一個固有的海軍文化。甚至海軍艦艇纜繩的系法都有這種文化基因在裡面,航海上叫「船藝」。海軍還是國家外交的一部分,軍艦出訪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所以從有海軍以來,各國海軍就非常重視禮儀,海軍官兵都有專門漂亮的「禮服」,舉止談吐都十分注意,這也是海軍共同的文化,各國都是一樣的。
  • 大和號就這樣四分五裂地消失在海面,如同一朵菊花慢慢沉入海底
    阿爾弗雷德·塞耶·馬漢畢業於美國的海軍軍官學校,這個學校在馬裡蘭州的安納波利斯市,所以又叫安納波利斯海軍學校,很有名。不過馬漢更有名的是他寫了《海權論》一書,這本書被世界各海洋國家學習借鑑,發展自己的海軍。馬漢認為,許多的國家的海軍艦隊要麼是「存在艦隊」,要麼是「要塞艦隊」,按照馬漢的理論,這兩個方面要兼顧。
  • 日本在二戰軍事實力有多強?從它建造的這艘戰列艦,就能看出
    我們知道日本只是一個島國,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島國,它在上個世紀30年代左右,開始走向而來對外擴張和侵略的道路。因為「明治維新」,日本早早進入了「工業時代」,這也是它能對外侵略主要因素,當時日本的軍事實力有強呢?其實從它建造的大和級戰列艦,就能看出。
  • 80年前,日本想要造比福特號航母還大的戰列艦
    海試中的大和號(圖源:Wikimedia Commons)儘管大和級戰列艦在二戰期間未立寸功,白白消耗了大量的資源,但面對美國海軍建造中的大批新銳戰列艦,日本海軍也確實需要一種全新的戰列艦取代那些一戰前建造的老舊戰艦。
  • 二戰時期,日本和美國製造了大量的航母,為什麼現在造一艘都費勁
    二戰時期的珍珠港戰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尤其在此之後,我們都看到了日本與美國工業能力和海軍的強盛,無法想像一個島國居然去挑戰一個龐大的國家,雖然最後輸了,還差點滅國!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時的日本的確站在了頂級強國之列。
  • 模型黨的愛物,日本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的1比10大和號模型
    因為原船體量很大,即使是縮比模型也能佔一個大廳。從船頭方向看去,很有真船內味。包括鋼板的凸凹都表現出來了,估計這和大型模型的骨架式結構有關,未必是刻意為之。大和採用了在翔鶴級上試驗過的球鼻艏。球鼻艏為DS鋼板建造,內有零號水聲偵聽器。艦首的菊紋章,據說艦上原物為木質包金箔。菊紋章下面那一圈就是日本二戰艦船上常見的舷外電路,用來給船身消磁的。
  • 「簡直就是移動的超級旅館」,探尋二戰日軍「大和號」的奢侈生活
    說起二戰日本海軍的"大和級"戰列艦,除了它裝460毫米的"超級艦炮"之外,最令大家津津樂道的就是其船上奢侈的生活條件。無論從住宿還是飲食,都堪比日本國內的五星級酒店,因此成為"大和級"戰列艦的一員就成了普通海軍官兵夢寐以求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