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開啟滅六國之戰:先打最強,「一箭三雕」,高明!

2020-12-22 網易新聞

秦始皇二十二歲親政,用一年多時間迅速處置內亂獨攬大權後,就正式開啟了他圖謀已久的滅六國大戰。那麼,這位剛即位的年輕君王,會先拿誰開刀呢?

根據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當時可供秦始皇選擇的首戰目標應是韓、魏、趙、楚四國。韓、魏最弱;楚國較強;趙國則是六國中最強,是他一統天下的最大障礙。

如果說韓、魏是任人捏的軟柿子,那麼趙就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一般來說,作為一個沒多少經驗的年輕人,恐怕誰都會先挑「軟柿子」作歷練對手。但年輕的秦始皇卻剛好相反,他竟先拿最難啃的「硬骨頭」趙國來開刀。不過從這一點看,卻顯示出他有著過人的謀略、膽識和魄力。

數百年來,七國爭雄,混戰不休。當秦國稱雄,其餘六國常合縱抗秦,致使秦東出統一之路頻頻受阻。而秦始皇一出手就先擊最強,不但可徹底破滅六國的合縱戰略,還可「殺雞儆猴」,瓦解他國鬥志,從而加快天下一統的進程。秦始皇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雄才大略,實在讓人驚異。

趙國這塊硬骨頭有多難啃,從秦滅趙所需的時間就可知道。秦始皇三十九歲才滅掉六國,從他親政算起,歷時十七年,若去掉他處置內亂的時間,滅六國實際所需的時間應是十五年。而他為滅趙國,卻用了整整八年。

這八年中,因趙有李牧、龐煖、司馬尚等名將,前六年秦屢次攻趙均被擊退;第七年,秦派名將王翦率全部主力全力攻趙,李牧、司馬尚率兵抵禦,雙方仍相持近一年。後因趙王聽信讒言派人替代並處死李牧,同時免掉了司馬尚,秦軍才得以勢如破竹,一舉滅趙。《史記·趙世家》這樣記載:「七年,秦人攻趙,趙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將,擊之。李牧誅,司馬尚免,趙匆及齊將顏聚代之。趙匆軍破,顏聚亡去。以王遷降。 八年十月,邯鄲為秦。 」

秦始皇的「殺雞儆猴」策略也取得了奇效。秦在全力攻趙過程中雖無暇他顧,但魏攝於秦之威勢,竟主動向秦進獻出麗邑;秦滅趙後攻魏,只「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魏王便「請降」了,可說是兵不血刃,就滅了魏國。

至於韓,其國人對秦也是聞風喪膽。比如在秦軍主力攻趙時,韓南陽郡代理郡守騰竟主動向秦獻出了其所轄屬地。秦始皇任他為內史後派他率軍攻韓,只用一年時間,就俘獲了韓王安。韓國於是滅亡。

可以這樣說,秦始皇先拿六國中戰力最強的趙國開刀,可謂是「一箭三雕」,一舉就滅掉了趙、韓、魏三國。可見秦始皇先打「硬骨頭」的策略是何等高明。他不惜用八年時間傾全國之力去滅最強的趙國,最主要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全面瓦解各國之人的鬥志,從而加速天下一統的進程。事實證明他是對的,滅趙後不過七年,他就滅掉了其餘諸國。由此可知,國家的強弱,不在人的多寡,關鍵看人心,一旦國人心無鬥志,畏強示弱,也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秦始皇滅六國的順序是怎樣的?哪國最難打?哪國又最難滅?
    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是「奮六世餘烈」的結果。 但是,六世中起決定作用是秦昭襄王趙稷。 這位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在繼位第41年任命了一位新丞相——範雎。 這一年(前266年),距秦始皇統一六國,還有45年。
  • 秦始皇滅六國後,嬴政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結局讓人感慨
    秦始皇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皇帝,統一六國,結束了幾百年割據分裂的局面,但是,這個功勞不僅僅是秦始皇一個人的功勞,這和他之前的幾代皇帝的殫精竭慮離不開關係,雖然秦朝之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但是對後世的影響是不可磨滅的。
  • 《大秦賦》滅六國怎麼沒有蒙恬?秦始皇:朕要的不是六國,是天下
    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終於統一天下,秦始皇所要的「天下」,並非只有「六國」,在南方,尚有百越之地,在北方,尚有強敵匈奴。嬴政建立秦朝的過程中,蒙氏和王氏兩族名將輩出,居功至偉。在《史記》中,司馬遷認為王氏一族的代表人物是王翦,而蒙氏一族代表人物不是蒙驁或蒙武,而是蒙恬。
  • 衛星地圖:秦始皇滅六國後最慘烈一戰 為中國圈回50萬國土 如今富得冒油
    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的稱號,無疑是名副其實的,統一六國,建立秦朝,那麼,一個問題來了,秦朝滅了六國後,這些被滅的國家君王都去哪了。
  • 秦滅六國第一步,先滅韓先滅趙?李斯與韓非不同,秦王如何選?
    秦國的崛起是由幾代秦國國君共同奮爭而來:秦昭襄王開始秦國漸漸強大,最終經過秦惠文和秦莊襄王的努力,秦國國力在其他六國面前越顯強大。秦王們一代接著一代,全力以赴將秦國做大做強,直到嬴政繼位之時,統一六國的時機已經成熟,但是這統一之戰從先滅哪一國開始呢?
  • 秦始皇滅六國順序是什麼?哪一國先滅亡,哪一國讓秦軍吃了大虧?
    秦始皇是首位完成華夏族大一統的古代帝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順序,按消滅順序為,先滅韓,之後是趙、魏、楚、燕、齊六國。趙國因在趙武靈王時期,施行胡服騎射,趙國成為東方六國最強大的國家,開始與秦國展開數十年的爭霸。
  • 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後,六國國君下場如何?
    韓王安:被軟禁後處死韓國是第一個被秦國滅亡的國家,先滅韓是李斯提出來的。自三家分晉之後,韓國由於分到的國土面積最小,成為了戰國時期國力最為弱小的國家。當時秦始皇並沒有將韓國放在眼裡,而是欲先消滅勁敵趙國,但是李斯卻提出了不同意見並分析了先滅韓國的必要性。
  • 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你可能永遠想不到
    可以說,秦始皇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在他的鐵腕統治下,這個信奉長生不老之人做下了不少的荒唐事,那麼秦國滅掉六國後,秦始皇是怎麼處置六國國君的呢?結果是你可能永遠也想不到的答案。趙國與秦國一直是死對頭,兩國期間一直徵戰不斷、相互傾軋,而且秦軍在趙軍這裡還吃了不少的苦頭,老將廉頗就是秦國當時最難啃的一塊骨頭,長平之戰、邯鄲之戰讓兩國都消耗了大量的國力,戰爭一時陷入僵局,好勝的秦國怕其他鄰國趁虛而入而暫時與趙國談和。
  • 18張地圖,還原秦始皇攻滅六國的整個過程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攻滅六國後,自稱秦始皇)在剷除權相呂不韋、平定嫪毐叛亂後開始親政,此時的秦國經過秦孝公到秦莊襄王六代君主一百多年的經營
  • 秦滅六國,為何打楚國需要出兵六十萬?王翦:這事你們學不來
    這恰恰說明了王翦高超的政治才能,其他三個,李牧和白起被君王猜忌被逼自殺,廉頗也同樣因為功高震主而落得個客死他鄉,只有王翦能夠善終,就算是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王氏家族一直是朝堂的功勳,其孫王離在名將蒙恬死後接手長城軍團。而王翦更高的智慧就在於滅楚之戰中能夠打消秦始皇的疑慮,坐擁天下兵馬卻讓秦始皇對他放心,這是王翦的厲害之處。
  • 秦滅六國之戰:終結戰國的最後一戰
    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國在長平之戰大敗趙國,自此六國再也無力與秦國抗衡,奠定秦朝統一天下的基礎。前256年秦滅東周,成為實際上的天下共主。前230年到前221年秦滅六國,完成了統一大業。那麼秦國是如何消滅六國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秦國準備
  • 《大秦賦》之李信:深受秦始皇信任,參與秦滅六國之戰!
    對於本文所要說的李信,不僅在《大秦賦》中是秦始皇一統六國的重要幫手,在正史上,李信雖然有伐楚之敗,但是,他的赫赫戰功依然是不容忽略的。一首先,司馬遷《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中記載: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
  • 為什麼秦始皇滅了六國,最終卻沒能統一中國?
    秦始皇嬴政13歲即王位,一生南徵北戰鮮有敵手,在位期間先後滅了其餘六個諸侯國,北擊匈奴南徵百越,對內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廢除分封制,建立起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秦朝,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基本政治格局,功蓋三皇德高五帝自稱始皇帝,完成了歷史上不可一世的貢獻。
  • 秦始皇在秦滅六國之後,是怎麼樣處置六國國君的?
    山東六國則恰恰相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歷史給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關於六國國君的下場,情況也不盡相同。一 先來看韓國國君 公元前二三一年,秦始皇正式發起的滅國戰役,第一站就奔向了最弱的韓國。秦始皇大兵壓境,韓王安馬上割地求和,讓出了南陽全境,秦國東出的門戶徹底打開。
  • 秦國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是如何對待六國國君的?你或許永遠猜不到
    前者主要講秦國怎麼從一個卑弱之國通過變法逐漸成為傲視群雄強國,後者主要講秦朝建立後的故事,短短14年,秦朝覆滅,楚漢相爭,劉姓取代嬴姓穩坐江山。如果秦始皇知道他辛辛苦苦繼承先祖遺志、滅六國、統一河山的千秋之功這麼容易就被胡亥揮霍掉,估計會氣得從始皇陵蹦出來。
  • 祖龍秦始皇為什麼統一了六國,蘇軾的父親蘇洵告訴您答案
    奮六世之餘烈的祖龍秦始皇,驅使虎狼之雄師,以摧枯拉朽之勢完爆六國,九年一統天下,一舉消滅戰國時代,結束了800多年的周朝諸侯國。統一六國是必然趨勢。秦始皇的統一之路,先從三晉的韓趙魏開始。 一、秦始皇先滅的韓國 本來韓國可以再延續下國命的。 韓國面積最小,實力最弱,距秦國又最近,簡直就是兔子的窩邊草,隨時都能吃掉。更何況秦國按照範雎提出的「遠交近攻」這個具有戰略遠光的總方針,韓國有排名第一了。
  • 秦始皇推行統一戰略,準備吞併六國之時,為何要先滅掉韓國呢?
    在戰國末期的最後三十餘年,七雄中,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沒有之一,此時山東六國已經無力與秦國抗衡,秦國在函谷關以西,其餘戰國六雄均在崤山以東,故稱「山東六國」。秦滅六國已成必然,那麼  秦國為何要先滅掉韓國?
  • 秦始皇是如何一六國的?為什麼最後滅亡的齊國卻不堪一擊
    那麼秦始皇有是如何統一六國的呢?今天小編就來簡略介紹一下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一、滅韓秦始皇滅掉的六國有韓、趙、魏、燕、楚、齊。我寫的這六個國家的順序也是秦始皇滅六國時候的先後順序。秦國滅六國的順序幾乎也是先北後南,先弱後強的順序。
  •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何不修生養息,而是要南徵百越?
    秦攻百越之戰,是秦始皇於公元前219年發動南徵的戰爭,該戰是秦朝統一戰爭中最艱難激烈一仗。 為了徵服百越之地,秦始皇先後三次派大軍徵伐,共動用了全國八十萬軍隊,死傷人數更高達三十萬,消耗錢財無數。而彼時百越之地只是不毛之地,很多人認為秦徵百越是一筆虧本買賣,但實際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