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十幾次手術的"鐵榔頭" 附女排姑娘遊惠州西湖影像

2021-02-28 惠報健康

總有一場比賽讓我們翹首以待,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前赴後繼……昨日,在萬眾矚目的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 ,中國3:1戰勝塞爾維亞隊獲得冠軍!朋友圈瞬間被女排姑娘和女排精神刷屏了,其中還有一位自帶光環的主角——「鐵榔頭」郎平。

80年代初,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體育事業還很落後,中國人在國際賽場上幾乎是名不見經傳。國人亟需要精神力量,而郎平那一代女排的橫空出世,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國人崛起的心理動力,「女排精神」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象徵。

1981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女排世界盃,扣球勇猛的郎平被解說員稱為「鐵榔頭」,自此這就成了她的代名詞。也是從這屆世界盃開始,中國女排開啟了「五連冠」時代。 


「我1995年初接過女排帥位後,正是中國女排最低谷時期,世界排名跌至第八,整個隊伍士氣都很低落,作為一支創造五連冠輝煌的球隊,大家都難以接受。由於球隊成績不好,很多贊助商都紛紛離開了我們。就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TCL向我們拋出了橄欖枝,出資贊助中國女排。」據《惠州市惠城區志(1988-2002)》記載,1995年10月8日—10日,惠州TCL公司邀請中國女排郎平、賴亞文、李豔、何琦等來惠州訓練表演,地點在惠城區體育館。

▲1995年中國女排姑娘們來惠州訓練表演時還抽空遊了西湖。

原來,1995年12月18日,TCL曾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TCL——— 郎平中國女排專項基金」的籤字儀式,當時可算是中國體育界的一件大事,TCL拿出450萬元巨額資金支持中國女排再創輝煌。該筆資金主要用於補充中國女排的訓練、比賽及營養費,並改善中國女排的訓練、科研條件。1996年至1999年間,TCL向中國女排郎平基金會捐款近380萬元,先後共注資800多萬元。此外TCL還直接贊助中國女排,為中國的排球事業貢獻力量。


▲1995年女排姑娘和TCL集團領導及員工合影。

2004年,TCL集團聘請中國女排3位主力隊員馮坤、楊昊、周蘇紅擔任其2004年度形象代言人,據說代言費用也高達7位數。時至今日,不少惠州市民還記得當年那款由女排隊員代言的TCL鈦金空調。

郎平在自傳《激情歲月》裡也透露了與TCL結緣的故事:TCL集團李東生董事長,和我是同齡人,但我們素不相識。他過去是中國女排的球迷,從報紙上知道我回國的消息,很敬佩我的決定,他說,肯為國家效力、能為國家效力,這是我們的相通之處。為了讓隊員們更深地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這些贊助所包含的分量,我也帶領隊員們參觀了TCL電子集團的生產線,看工人們是怎樣辛辛苦苦地工作,創造出財富,來支持我們排球事業的。然而,正是這樣一位不輕言放棄的「鐵娘子」,卻在 25 歲的人生巔峰選擇退役,其中緣由多種多樣,但傷病原因則是不可迴避的關鍵。

「畢竟我也曾經是一名運動員,長年的艱苦訓練下來弄得一身傷病,前前後後做了十幾次手術,從「鐵榔頭」變成了「紙榔頭」,對於傷病給生活帶來的影響我是深有體會的。」

為此,她還成立了「郎平基金會」,「我知道在國內需要這種幫助的在役和退役運動員都不少,如果我能通過自己的影響力籌些款,幫助那些嚴重受傷病影響的運動員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那在我看來是做了一件好事。」「不下十次的手術,其中膝關節(手術)比較多了,主要都是清理手術,做過7次;我的雙胯做了一邊一次,那個有腰間盤突出;然後頸椎做了手術,也是頸椎盤完全壓迫神經。」有記者吃驚地對她說:「您可以發一個殘疾證了,」郎平回答:「絕對,我都不知道是幾級了。」據悉,其實早在郎平二十幾歲的時候,醫生檢查時就說她的膝關節磨損嚴重,相當於一位六七十歲的老人。

膝關節骨關節炎,是很多運動員的「痛」。因為運動員做全力起跳、落地動作時,股四頭肌強力收縮,髕骨向上碰撞股骨,反覆撞擊極易造成髕骨-股骨關節病;長期半蹲姿勢易導致膝關節勞損;過度彈跳、起跳後落地不當(踩到其他隊員)、救球以後倒地動作不正確都會引起膝關節損傷。

一項調查表明,16~95% 的運動員會在 57 歲以前出現膝關節骨關節炎,職業足球運動員的比例為 40~80%,普通男性出現骨關節炎的比例則為 10~20%。世界盃期間,有隊員告訴記者,新聞發布會的坐席都是搭在一個臺子上,隊員在採訪後先行離開,郎導結束採訪時就得有人留下來,充當一個專業「扶手」,走到樓梯前扶住郎導,讓她緩緩走下臺階。此外,郎平曾說過,在國家隊時對戰訓練攔網,她的雙手指骨都曾被隊友的大力扣殺而打斷過。去美國留學時,「鐵榔頭」的手已經嚴重變形了成這樣:

腰椎、頸椎間盤突出是部分項目運動員的常見傷病,她也無法倖免:躺床上的時候,身體和床之間所有的縫隙都要塞緊,否則會疼得難以入睡。

另外,1996年擔任主教練,帶領中國女排徵戰亞特蘭大奧運會時,郎平還曾幾度因勞累過度血缺氧,而昏倒在賽場邊。簡直是用生命在堅持:

明知道自己該好好休息、康復,卻總是忙得停不下來。

●  這11款醬油含致癌物!惠州人常吃的牌子也中招了!

●  5歲女孩突患白癜風,只因這種水彩筆?!

●  面膜抽檢結果驚人!曬得再黑也別敷「皮膚鴉片」

來源:東江時報、成都商報四川名醫、搜狐體育、京華時報、鳳凰視頻、丁香園等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惠報健康」↓↓

(聯繫電話:0752-2831887)

相關焦點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34;五年,被叮咬的傷痕累累在紐奧良的5年裡,戈登場均可以得到16.3分,外加2.4個籃板和3.2次助攻。可這幾年裡,戈登經歷了無數次傷病的折磨,打打停停,各種稜角也都被無情地磨平,與人們的期望越走越遠。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9.22.2018 梅楣《魂縈舊夢》 音樂會 "Left My Soul in Dreams Bygone"
    承襲"周璇"現場樂隊? 室內交響樂團音樂會看點:第一贊: 視覺效果如親臨昔日上海灘「百樂門」。第二贊: 聲音效果如同"金嗓子"就在您面前演唱,那"天鵝絨"質感的嗓音再現人間。第三贊: 八十年來首度沿用當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樂團編制,原譜配器,根據黒膠唱片的原聲編曲扒譜。
  • 【雲間漫談】大倉橋上說"漕運"
    上海之根,樂遊松江,去品一座城,一座古橋、古水道、古建築和舊時街巷風貌保存相對完好的倉城。遊覽倉城歷史文化風貌區,滿腹話語先從大倉橋說起。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鐵榔頭」郎平和她的中國女排姑娘
    北京時間今天(19日)上午在裡約奧運會女排半決賽中中國女排3-1戰勝荷蘭女排。這是中國女排時隔12年再次挺進奧運決賽。恭喜郎指導和女排姑娘們!朱婷在扣殺比賽後連明星們也都忍不住發微博被女排姑娘們感動!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中國女排的黃金年代從1981年到1986年間她們沒有讓任何一項大賽冠軍旁落在世界盃、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上連續五次奪冠。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小倩"50歲了!王祖賢"凍齡"溫哥華慶生曬照片:雙腿修長,全身無贅肉!上億豪宅疑曝光~~
    1月31日,"永遠的小倩"凍齡女神王祖賢在50歲生日當天透過社交網絡上傳一組照片,並留言"向所有愛我的賢迷致意,謝謝你們,永遠愛你們,阿彌陀佛"王祖賢自從十幾年前定居溫哥華求學,與圈內人幾乎斷絕聯繫,也很少返回臺灣老家。農曆春節前,女神也通過網絡向大家祝福新年~~
  • 「女排精神」就像她們手中的「鐵榔頭」一樣真實
    「女排精神」就像她們手中的「鐵榔頭」一樣真實 【編者按】9月27日,中國女排的姑娘們將開始她們在本屆女排世界盃的最後一個階段比賽。
  • 奧運時刻 「鐵榔頭」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姑娘殺出血路挺進決賽
    被稱為「荷蘭閃電」的對手讓中國女排開局不久大比分落後,穩紮穩打的中國姑娘以頑強拼搏1分1分「咬」了上來,最終以2分優勢拿下第1局。這場奧運半決賽,已經是中荷女排今年以來的第五次交鋒,此前的四次交鋒,中國女排和荷蘭女排可謂勢均力敵,兩勝兩負。瑞士賽中國二隊主打3-2逆轉擊敗缺少頭號得分手斯洛特耶斯的荷蘭;大獎賽香港站啟用龔翔宇出任接應3-0零封對手;總決賽小組賽混編出戰遭對手2-3翻盤無緣四強;裡約奧運首戰,中國隊2-3不敵荷蘭隊。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中國女排10次奪冠郎平參與8次,被稱為鐵榔頭,她究竟有多厲害?
    但其實她的身體早就成了「紙榔頭」——膝蓋做過7次手術,渾身上下都是傷。在中國女排成功的背後,郎平犧牲了很多。關於這位「中國女排靈魂人物」的脆弱時刻,電影裡沒拍的,郎平很少在媒體面前展現的,呱妹都寫在這篇文章裡了。
  • ​ 天津女排的小姐姐們——你們的"藍朋友"來啦!
    7月21日,河西區消防救援支隊走進天津排球中心,聯合天津男排、女排和青年隊全體隊員、教練員開展 "學習消防救援先進事跡,弘揚新時代女排精神"專題活動。河西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嘉惠為天津女排隊員王寧頒發「河西消防宣傳大使」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