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到哥哥家,嫂子和我聊起6歲的小侄子小滿來,嫂子說;不知道小滿哪裡來那麼多精力,一天到晚沒有幾分鐘是安靜的。
最頭疼的是小滿這孩子最怕上床睡覺。不管午睡也好,晚上睡覺也好,總是能拖一會兒是拖一會兒;每天晚上都要折騰到10點多才肯睡覺。
結果,晚上不肯睡,早上又不肯起床,上課還經常打瞌睡,才剛上一年級,班主任已經和嫂子在微信上說了好幾次了。嫂子很為小侄子擔憂。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除了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條件外,還要讓孩子得到充足的睡眠,因為睡眠對孩子的成長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什麼這樣說呢?
準確來說,睡眠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孩子,特別是睡眠時間的長短與質量的好壞。
因為睡眠不僅使身體得到休息,恢復體力,還能讓大腦得到休息,恢復腦力。對於正處於發育時期的孩子來說,睡眠尤為重要。
足夠的睡眠是孩子生長發育和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睡眠有利於恢復疲勞,同時體內的生長激素比平時增加3倍,有利於生長發育和大腦發育。
睡眠有儲能作用,也就是儲備能量供人體完成白天的活動。
睡眠對情緒狀態也有很大的影響,小寶寶也好,大孩子也好,如果缺乏睡眠或睡眠質量不高,會有產生易怒、煩躁的現象。
其實孩子睡覺時有一半的時間,腦部在進行整理、重組和認知日間接收的信息。
所以,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每天晚上乖乖地按時睡個好覺,這既是孩子健康的保證,又在某種程度上為自己爭取了一些自由的時間。
可是,這個小小的願望,很多媽媽都說還真不那麼容易實現呢!
孩子不肯上床睡覺怎麼辦?
01、訂立合理的上床時間,但要保持一定的彈性
先訂立合理的上床時間:我們先觀察孩子的生活習慣,然後確定他所需要的睡眠時間。
比如:孩子午睡時需要多少時間?9點上床睡會睡到何時?8點上床睡又睡到何時?然後再訂立適合孩子的作息時間表。
我們一且給孩子規定好上床睡覺的時間就不要輕易改變。因為睡覺時間越明顯孩子就越容易按時睡覺。
但不要把「天黑了」當作孩子上未睡覺的標準,因為夏天白天很長,這種說法會引起麻煩。
時間表保持一定的彈性:當孩子漸漸長大,每天的活動量或性質有所變動時,我們不妨彈性調整孩子上床的時間。
例如,如遇到寒暑假、星期六或特殊日子,如果仍硬性規定孩子準時上床,或許太不近人情了。
所以我們不妨平時先想好,有哪些情況可以彈性調整孩子的上床時間。
02、不要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催促上床的
不管大人還是小孩心情輕鬆就容易入睡。孩子被催促,心情反而容易緊張,甚至轉而反抗。
如果家中有特殊的事情時,孩子會比平常興奮,大人可以視實際情況在適當的時候以輕鬆愉快的口吻提醒孩子,使孩子自願就寢。
即使偶爾上床時間比平常晚十幾分鐘、二十幾分鐘也是可以接受的,重要的是要有輕鬆的睡前氣氛。
03、儘量使孩子感到安心
也許還有其他原因使得寶寶不願意上床,比如:害怕黑暗或者是想像中的妖怪等。
這些都會令到孩子會在晚上感到害怕和擔心,我們要幫助孩子談出自己的心事,這樣就可以減輕他的焦慮並幫助他入睡,媽媽們也可以輕輕地撫摸他的背。
如果孩子處在熟悉的環境中就會感到安心,喜歡從某種固定的程序或物境,從而獲得安全感。
比如:
我家二寶喜歡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把玩具放到床上;我家小侄女在回自己房間之前必須吻每個人;二寶的同學妮妮更特別,她要把洋娃娃放在身邊,並給它蓋上被子才去睡覺。
無論是一種程序還是一件東西,都可以幫助孩子離開親人,進入夢鄉,我們不要取笑孩子採用的儀式。
04、遵循固定的睡前準備活動1)讓睡覺前的時光別有味道
如何讓睡覺前的時光別有味道?睡覺前的時光應溫馨、舒適,寧靜、安全。我們可以在睡覺前給孩子沐浴、更衣、講故事(家長們避免講恐怖故事喲)。或者讓孩子玩一下自己心愛的玩具,讓孩子抱著自己心愛的玩偶睡覺等。
製造一個親切愉快的氣氛之後, 再為孩子蓋好被子,唱一支催眠曲,輕緩而有節奏地拍拍孩子,關燈睡覺。
許多孩子睡覺前喜歡聽父母講同一個故事,或者是父母編的故事,或者是童話歌謠。
2)靈活掌握睡覺時間
我們要知道怎樣結束孩子睡前的活動。否則,這些活動就會沒完沒了。不能允許孩子拖延,不要被他的「再講一個故事」的糾纏所打動,事先講好的條件不能讓步。
同時,也不要讓這些睡前準備活動變得太繁瑣,不要讓孩子拿到床上去的玩具太多。有些孩子很善於創造出一系列的 「告別」活動,這樣他們足足可以磨蹭上好上一段時間。
如果你覺得做到這一點有困難,其實一個鬧鐘可以幫助你。
05、給孩子適當的獎勵
如果孩子能遵守規定,我們可以適當給獎勵。在孩子醒來後,我們可告訴他按規定行事帶來的好處:
比如說:「孩子,昨晚你上床動作那麼快,我今天早晨做了你愛吃的……」
「因為你昨晚表現那麼乖,現在我要念個好聽的故事給你聽呢。」
我們不要讓孩子掌控時間。就寢時間一經決定,就要遵守,孩子抗議沒用,想辦法拖延也不行。
我們要知道,孩子不肯上床睡覺只不過是因為還沒玩夠。可是,如果他不按時睡覺,明天精神就會不好。因此,我們不要看到孩子哭,心就軟了。
寄語:我們不要威脅和打罵讓孩子上床睡覺,也不要指責孩子前一天晚上的不好行為。用威脅和打罵逼孩子入睡,只會使他做噩夢,產生恐懼感。同時,也會使我們煩惱,此外,睡前責罵或處罰孩子會引起孩子的負面的情緒,進而影響睡眠,無法幫助孩子安靜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