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會議對房地產有4個新表述,解決高房價可能要打破兩個怪現象

2020-12-22 騰訊網

重磅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作為房地產行業的觀察者,有四個方面的新表述在此提醒買房人注意領會。這些新表述會在隨後各部門的工作計劃中形成落地方案,落地執行的強度與速度與房價直接相關。

1、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

2、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3、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實現租購同權。

4、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閒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

這四個方面的變化都將對房地產的發展產生新的影響,也將會從房價的漲跌之中表現出來。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這些變化不太會是急轉彎式的改變,基本會遵循循序漸進的規律。因為,通稿中明確要求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從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角度看,房屋的限價、限購、限售可能會根據不同城市的表現情況進行調整,部分城市會率先取消。

有買房人比較擔心的是,限購取消後,房價可能又要上漲一輪。對於這樣的觀點,可能有點片面。例如,口罩限購取消後,價格反而降了。道理其實很簡單,價格主要受供求關係決定。對於當前房價下跌的大部分城市中,如果土地供應維持合理區間,人口流出持續,即使限購取消,房價該降還得降。反之,則會加速上漲。

從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的角度觀察,解決房價高及保障性租賃住房,首要解決的是土地供應緊缺。在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突破的情況下,區域協調發展就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儘管明確了「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這就意味著商品房土地受擠壓,供應會相對減少。我們預計,十四五期間,即3-5年內也許會解決租售同權問題。

一旦租售同權問題基本解決,商品房是不會再限價、限購的,房價會有多高,市場說了算。

那麼,當前既要保大城市的居住用地供應,又要保證18億畝耕地,必須全國土地一盤棋考慮,即去年財經委會議傳出的重大信號:

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

這一段話的理解就是,打破兩個怪現象:

1、打破讓糧食生產優勢地區非要發展工業的怪現象。以前,我們所看到的很多縣城,明明工業發展既沒人才優勢,也沒有技術優勢,更沒有區位優勢,卻大搞工業園區。

2、打破寸土寸金的經濟發展優勢區域還有大面積土地用於種糧食種菜的怪現象,很多一二線城市,為了保障轄區耕地面積,在寸土寸金可以發展工業的地方,反而不得不留出一些土地種糧種菜。

所以,下一步城市的發展方向就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該種糧的地方,通過科技化、規模化提高糧食產能。該發展工業的地方,保障好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讓住有所居落到實處。只要這兩大怪象得到有效解決,房地產健康發展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經濟!要辦好四件大事,兩大表述極為罕見,有何深意?房地產再被強調
    經過5年奮鬥,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臺階,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會議對當前經濟做出總體判斷:「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結合此前央行的表述,這意味著疫情期間的非常規政策可能逐步退出。
  • 大轉折點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五大重磅信號!
    本次會議要解決的不是政策轉不轉的問題,而是怎麼轉,轉到哪裡的問題。  如果政策轉回「去槓桿」,那麼完全是另一種經濟前景。  回顧歷史,2018、2019年均無匯率相關表述,而2016、2017年則均有「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與本次會議表述相同。  再往前看,2015年表述是「完善匯率形成機制」,對應「8.11」匯改。更之前也沒有匯率基本穩定的表述。  我們看2016、2017年為何有匯率基本穩定,而2018、2019年沒有。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1年樓市: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重申「房住不炒」,「因地制宜」避免一刀切 根據新華社消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明年重點任務中的第七條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其中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房價上漲,房租下跌?看疫情帶來的經濟鴻溝|房價上漲|房租|房地產...
    關注溫哥華1號房產,了解房產資訊新冠病毒的封鎖暫停暴露了加拿大就業市場的分化,在3月以來的裁員浪潮中,低收入者受到的衝擊比高收入者嚴重得多。如今,這種分化正在房地產市場上顯現出來。當收入較低的人在努力賺取房租時,中、高收入的加拿大人正在重新投入房地產市場。結果呢?
  • 房地產長效機制呼之欲出 過去房價為何能堅挺向上?
    日前,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在應對經濟領域可能出現的重大風險時,特別提出「要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方案」。
  • 中央會議238個字談住房問題後 全國住建系統開會透露新信號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中央會議238個字談住房問題後,全國住建系統開會,透露新信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3天後,12月21日,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住建部部長王蒙徽作工作報告。就在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次會議將住房問題單列為八大工作重點之一,且突出強調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2021年要「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需要說明的是,年底全國住建系統開會部署工作是慣例。
  • 重磅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明年樓市!
    今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是部署2021年的經濟工作,我對明年的重點內容做下簡要解讀。1、先說對房地產的表述。強調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堅持房住不炒,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然後大筆墨談的都是租賃住房的建設。
  • 中央定調明年經濟!要辦好四件大事,兩大表述極為罕見
    會議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5年奮鬥,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的大臺階,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會議對當前經濟做出總體判斷:「我國經濟運行逐步恢復常態」。結合此前央行的表述,這意味著疫情期間的非常規政策可能逐步退出。
  • 中央會議238個字談住房問題後,全國住建系統開會,透露新信號
    這次會議將住房問題單列為八大工作重點之一,且突出強調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2021年要「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需要說明的是,年底全國住建系統開會部署工作是慣例。2017年的會議提到,十八大以來「房地產市場調控效果持續顯現,一線城市和部分熱點二線城市房價漲幅回落,三四線城市房價趨於穩定,房地產去庫存取得明顯成效」。2018年的會議認為,2018年「房地產市場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遏制,市場預期出現了積極變化」。
  • 短短幾天,樓市就發生三個「怪現象」……你嗅到了什麼
    而幾條怪現象的出現,打破了樓市的平靜,甚至讓不少網友感到匪夷所思。來,咱們先來看看具體有哪些事↓↓怪現象一:政策一日遊,網友:也是醉了政策忌諱朝令夕改,這點常識大部分人都知道。然而,最近樓市就出了這麼一檔子事。12月10日,張家港市房產交易中心工作人員稱,房屋不滿兩年可以直接過戶,取消限售要求。
  •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不過考慮到地產政策環境偏緊、需求端恢復緩慢,預計經濟「填坑」結束後,下行壓力仍會較大,而且會議對於宏觀政策相關表述上也提及,「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不急轉彎」,因此明年整體的政策支持力度估計也不會低於疫情前的水平,我們預計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可能仍然會高於3%,新增專項債規模或在3萬億以上。
  • 國家精準定調房地產,釋放4大信號,大城市住房問題提到空前高度
    我說不是,畢竟那個會對房地產不可能說得過細,而且後續還有經濟會議,但只要從「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這13個字中就不難得出,調控背後如果沒有房住不炒是不可能達到平穩健康發展的。12月18日傍晚,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內容相繼被報導出來。
  • 重磅會議五大看點 對股票有哪些利好嗎?
    如果不解讀經濟工作會議必然要被大家痛毆……仔細研究了一下,通稿很長很專業,但關於資本市場的要點大概有五個,獵豹哥給大家蜻蜓點水式的分析一下,說得合列位看官口味就聽聽,不合口味就當一個屁一樣放掉它,但一定不要上綱上線。
  • 樓市一詭異現象引高層關注。最新會議給出罕見定調,警示炒房客
    12月18日,為期三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這次會議,定調了明年我國經濟的八項重要任務。其中有一項與房地產有直接的關聯,即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此外,相比去年工作會議「城市更新、舊房改造、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等僅有100字左右的論述,到今年對房地產的描述增加到了200多字,內容涉及大城市住房問題、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規範長租市場、增加租賃住房土地供應、整頓租賃市場等。並且,這次會議專門將房地產列為單獨一章的做法,十分罕見。
  • 政治局定調中國經濟明年這麼幹 這些表述極罕見
    今年4月18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而在12月11召開的會議上,則使用了「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的表述。  從有關表述的不斷遞進來看,「自主可控能力」已被視為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升級的一把「鑰匙」。
  • 李迅雷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
    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同比的拉動為-2.4%,處於歷史低位,而資本形成總額對GDP同比的拉動則達到3%。而固定資產投資中又屬地產投資最為強勁,前11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為2.6%,房地產投資增速達到了6.8%。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角度來看,如果把地產對其他產業的拉動考慮在內,二季度房地產對GDP增長的貢獻超過60%,三季度仍然接近50%。
  • 中央會議定調房地產,發出幾大重要信號!
    明年的房地產調控方向,終於定調了。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這是事關2021年經濟具體部署的重大會議,其中對於房地產的定調,與前兩年也大有不同。有幾大信號值得注意。圖片來源:國民經略相關會議資料信息來源:新華社解讀部分由南方樓事原創撰寫01會議樓市相關重點會議信息量較大,關於房地產的相關表述,南方樓事為大家劃了重點並逐條簡單分析
  • 北大教授:房價上漲限制未買房居民消費,如今房地產導向有新意
    房地產很重要,重要的不是它可以繼續被鼓吹,可以繼續影響其他實體經濟的發展,而是更應該去解決房地產的問題。這次會可以說非常鮮明地把房地產問題高度化,解決好大城市住房問題被擺到了檯面上。
  • 「打工人」看到解決住房的希望,房地產稅何時來敲門
    今年的熱門詞語中,房地產相關的熱詞可能佔比最高。例如:房價、買房、何時上車、樓市、房子等等。這些詞語之所以成為熱詞,用前幾天經濟工作會議的說法就是「住房是民生福祉」,用老祖宗的話說,叫做「安居樂業」,安居是基礎。 當然,與以上熱詞配套的還有一個熱詞,叫做「打工人」。
  • 中銀研究: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2021年我國經濟六大趨勢
    我們認為主要體現在:疫情對全球經濟衝擊持續存在,防疫防控措施、紓困政策效果等將影響復甦程度,不排除疫情加劇使得全球經濟再度陷入停擺,這將加大我國外貿壓力;美國大選後國際政經格局呈現新變化,大國博弈更趨複雜,在技術、規則制定等方面的競爭更加激烈,我國產業鏈安全和轉型升級面臨挑戰;疫情後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推高全球債務水平,新興市場國家脆弱性上升,自然災害、地緣政治等傳統和非傳統領域風險可能加劇國際金融市場波動